第 3 章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国际比较
3.1 新能源概念的界定。
新能源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能源来说,传统能源开发时间早、技术成熟、已经大规模开发利用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2009 年,国家能源局对新能源的进行了界定"新能源是指利用新技术为基础,技术还不成熟有待于继续研究,已经开发利用但未形成大规模的能源。例如风能和太阳能。目前,中国已具有一定规模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随着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被认为是垃圾的废物也逐渐被重新利用,变废为宝,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新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渐改变整个能源消费结构,对缓解能源枯竭,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新方法。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1、新能源相比较于传统化石能源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大部分新能源都是可再生资源,可以重复利用,储量及种类非常丰富;其次,无污染或少污染;最后,新能源未来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以及发展潜力,在层出不穷的新科技的发展支持下可以大量的降低成本及提高效能。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中国对于大力发展新能源迫在眉睫。传统能源的不合理使用对于环境影响深远,对于国家一直倡导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产生的阻力也越来越大。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由石油资源的世界分布不均且对于现代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石油资源的储备及利用已经和国家的安全紧密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才能降低进口对石油能源的依赖度。大部分新能源都是可再生资源,无污染、零排放,在全国大范围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既可以减缓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带来的能源供应安全压力,保障能源的可持续供应,也可以减少化石能源在终端的直接利用,降低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物质的排放,确保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国内落实。
2、新能源产业是一种具有很高技术含量的综合性产业新能源产业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投入大量的经济成本,对技术的要求高。目前,由于技术不足导致开发利用新能源的成本高、市场占有率低,成为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阻碍。例如风力发电产业,由于技术技术水平底下,缺乏创新,使得风机等设备的制造能力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也影响风力发电的推广。
3、如今新能源产业处于萌芽阶段,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在一些发达国家,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十分完善,但对于中国来说,现阶段政府虽逐步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但相关辅助政策还不够完善。而且新能源产业门槛高,具有自然垄断性,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仅靠个人和企业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的支持。
3.2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3.2.1 风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出积极的产业政策促进风电行业的稳健发展,经过十余年的不断发展,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而且巨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从2005 年起,中国的风电总装机量成倍增长。2009 年末,中国风电装机总规模达到 2500 万千瓦,跃升为全球第二。中国从 2010 年一直到 2014 年连续 4 年每年新增风电装机量位于全球第一。截至2014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14609MW,占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的 31% .新增 23,196MW,同比增进 44.17%,占全球新增的 45.36%,世界排名首位(图 3.1)。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大形势下,国家积极出台相关法律,鼓励和促进风电产业的发展,风电产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契机。
截至 2014 年,中国累计装机容量 114609MW,占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的31.01% .美国累计装机容量 65879MW,占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的 17.83% .
德国累计装机容量 39165MW,占全球累计风电装机容量的 10.60%.2014 年中国新增装机容量 2335MW,占全球新增 45.36%,美国新增装机容量 5279MW,仅占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比例 10.26%.总体来看,中国的风电产业已进入全面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目前,中国装机容量已经超越德国和美国,已是全球风电第一大国,海上风电市场经历了 5 年的发展,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德国,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为 39 万千瓦。
中国风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风电并网难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国家出台相关法律,治理并网难的问题,中国电网的运营商以央企为主,政策的实施快速有效,电网并网率得到提升,风电产业稳定增长。第二,风电行业发展空间大。风电行业属于新兴行业,符合国家政策发展趋势,顺应时代的潮流,市场对风电的需求量大,风电场的建设也逐渐增加。第三,政策的保驾护航。面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国家大力支持推动发展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各个省政府积极配合风电并网,风电产业的发展覆盖各省。第四,海上风电发展潜力巨大。海上风电储能大,距离需求量大的地方近,消费距离短,使用寿命长,只是目前海上发电技术有限,但海上风电很具有市场潜力。
3.2.2 光伏市场稳健上升发展。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一半以上的区域太阳能资源丰富,尤其是在中国的西北和西南地区,每年地表吸收的太阳能相当于 1-7 亿吨标准煤。目前,中国大阳能发电容量达到 15MW,光伏产业初具规模。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送电下乡"工程,政府在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偏远地区帮助建立光伏电站,大阳能光伏电站在西部地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国家电力公司在西藏无水资源的地区建立 10 座光伏电站,还建立了很多太阳能学校、广播站,解决了周边散居户的用电问题。在中国偏远的山区,一是风电水电规模大投入多,一些地区还不具备发展风电水电的条件;另一方面住户比较分散,这导致建立电站能够享受的用户很少,资源的利用不能最大化。然而太阳能发电解决了这一问题,太阳能发电简单、小巧、便捷,有利于解决西部偏远地区用电难的问题,为居住在那里的住户带去光明。2013 年,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到达 1745 万千瓦,光伏电站为 1632 万千瓦,其中分布式有 310 万千瓦,累计发电量达到 90 亿千瓦时。2014 年累计装机容量 2805 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 1060万千瓦,占中国 1/3,占世界新增装机的 1/5.其中,分布式光伏达到 467 万千瓦,累计发电量以增加到 250 亿千瓦时。
中国的光伏市场经历了稳健的发展,现在处于上升阶段。光伏产业在屋顶计划和路灯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直推动光伏产业市场的发展。在城镇建设方面,太阳能发电可谓是做的最好,太阳能发电的产品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都能得到很好地应用。2010 年太阳能发电容量仅有 26 万千瓦,2013 年太阳能累计容量达到 1589 万千瓦,到了 2015 年累计容量为 4158 万千瓦,同比增长 67.3%,已经超过德国,位居全球第一。2010 到 2015 期间,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 177%.
3.2.3 积极发展时期的核电。
中国的核电经历了起步阶段和适度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积极发展时期。
第一,核电起步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核电开始迈开脚步,1984 年秦山核电站开始建设,秦山核电站是第一座自主设计的核电站。
第二,适度发展阶段。2000 年,十五届五中全会上针对核能的发展,提出了"适度发展核电"的计划。之后,中国建立了广东岭澳一期核电站、以及秦山二期三期核电站等。在此阶段核电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日后核电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积极发展阶段。积极发展核电的提出是在"十二五"中,提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发展核电。201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着重强调高效发展核电。
核电朝着规模化方向发展,核电发展也进入积极发展阶段。
中国目前在建的核电机组仍然主要分布于山东、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
"十三五"内计划建设的核电项目有 40 台,涉及 11 个省份。而未明确开工时间,但早有规划 议程的项目多达 170 台,涉及 19 个省份,其中内陆地区除湖北、湖南、江西外,还有四川、河南、安徽、河北等地。目前运行容量 2831万千瓦、在建 2672 万千瓦的数字显然还远远达不到要求,以此看来,内陆核电项目的重启几乎只是时间的问题。
与传统的能源相比,核电不仅仅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核电的经济效率也比传统能源高。虽然核电在建立时需要较大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但随着规模化的增大,核电使用中成本不断降低,其成本将低于没火电站。煤电的发电成本0.28 元/度,而核电的发电成本仅需要 0.23 元/度。燃烧成本占比中,煤电 70 ,核电仅需 14 .核电的年稳定利用小时数高于煤电 2000 小时,且清洁度(以煤电排放为 100 )是 0(表 3.4)。基于中国人口众多且分布不均的特点,中国的人均能源很低,为了保证能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核能将在其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且走低碳绿色之路,少不了核能的陪伴。发展核电能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中国石油对外依赖过高的问题,保障中国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