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很多种疾病均可导致头晕的症状,但由颈背部软组织或颈椎骨关节病变引起的眩晕,称为颈性眩晕症。主要是长时间不良姿势导致颈椎退行性病变,刺激或压迫了脊髓、神经根或血管所引起的。颈性眩晕主要是指椎动脉型颈椎病或混合有其他型颈椎病时,而引起以眩晕为其主要症状的颈椎病。目前对于其治疗多采用针灸、理疗法、牵引法及药物治疗。但临床效果常常不佳。
本课题采用综合的中医治疗颈性眩晕,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自 2009-2012 年门诊或住院患者 101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1)。治疗组患者男 39 例,女 11 例,平均年龄(57±10.3)岁;对照组患者男 35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58±11.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 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患者有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扑倒;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
1.2.2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为诊断标准,凡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者。曾有猝倒发作,伴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X 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多伴有交感神经激惹症;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1.3 纳入标准
进行患者的入选: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均有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者,排除经检查证实有脑部炎症、肿瘤、出血、外伤者;年龄 18~75 岁。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中医诊断标准者;不符合西医诊断标准者;有明显兼夹证或合并症者;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者;合并肝、肾、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严重原发病及精神病患者;不按时治疗,无法判定疗效者;资料不全者。
1.5 方法
对照组从接诊之日起,每日给颈椎牵引治疗配合口服西药西比灵 5mg,1 次/d 治疗;牵引方法是病人坐于牵引椅上,套上牵引带,并分别固定于病人枕部和下颌部,头部略前倾 15°,首次牵引重量约 3~5kg,以后逐渐加重量,最大重量不超过10kg,0.5h/次。2 次/d。治疗组从接诊之日起,除使用对照组牵引方法外,再给于每日中药熏蒸,熏蒸时间 30min,温度控制范围 37℃~72℃。同时加用疏血通注射液 6m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 250ml 静脉输注,连用 2 周。
1.6 观察指标
疗效指标:临床疗效的观察;安全性监测:用药前后血、尿常规检查,观察有无出血表现;肝、肾功能检查,以观察有无药物毒副作用。
1.7 疗效评定标准
通过治疗前后病人 PASI 分值评价。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临床痊愈:疗效指数≥95%;显效:疗效指数为 60%~94%;有效:疗效指数为 30%~59%;无效:疗效指数<30%。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x2。P<0.05 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如表 1 所示,治疗组总有效率和临床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组2例出现嗜睡、1 例出现皮疹,均经处理后症状消失。
3 讨 论
由于颈椎结构的紊乱,软组织的损伤,加之钩椎关节的蜕变、增生而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脊髓前、后动脉的供血不足。
据有关资料报道,软组织的急性创伤性炎症和慢性劳损性炎症,也会造成软组织的胶原纤维增生、部分胶原纤维变性和纤维间质增多,于筋膜、横纹肌周围或肌纤维间有不规则的瘢痕形成,使病变组织呈现类瘢痕化的病理变化而失去韧性,并对走行其中或穿其而出的感觉神经产生嵌压,出现临床症状。通过对多数患者的病历分析,很多症状的出现都与颈部的活动有关,有的患者于摇头时出现眩晕症状;有的患者于行走时出现眩晕症状,休息和头不动时眩晕症状减轻或消失,大多数患者于头旋转至某方位时出现眩晕症状或使原有的眩晕症状加重;有的患者不能仰头视物,有的不能低头工作,甚至不能睡枕;也有的患者上下床时因头颈部位置的改变而引起一过性视力缺失或神志不清等。X 线检查显示多数患者有颈椎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颈曲变直。CT 检查常显示单侧或双侧脑血流量减少或双侧血流不对称。肌电图检查常显示病变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性电活动存在。
目前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措施很多,包括中医中药、物理疗法及西医疗法等等。但单纯的疗法往往导致效果不佳,本研究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包括牵引、中药制剂静脉点滴及中药的熏蒸等。使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增加。颈椎牵引的作用机制为限制颈椎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从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
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和,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粘连也可能得以松解。缓冲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并有利于已经向外突出的纤维环组织消肿。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张。从而有效地解除神经、血管、脊髓的压迫,并缓解和治疗颈椎病。
中药熏蒸疗法是把中药煎煮后产生药物离子,借用其热渗透力及药理作用熏蒸患部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中药汽疗仪作用机制为:在皮肤或患部进行直接熏蒸的时候,由于离子热渗透力和药物作用,能刺激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和全身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疏血通注射液由水蛭、地龙提炼而成,张锡纯认为水蛭“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专入血分而不损气分”。本品味咸走血,味苦能疏泄,有极强逐瘀通脉之功;地龙咸寒体滑,善走窜,能活络通脉。此二者都为虫类药物,善行通络,其通脉络之功远非植物类可比。现又采用先进工艺加以提炼成静脉注射剂,由口服改为静脉给药,使药力能直达病所,更加增强其疗效。
总之,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