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金融学论文

对资本缓冲、风险、经济周期和收入多元化的关系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6-23 共5009字
论文摘要

  自《巴塞尔协议Ⅱ》实施以来,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受到越来越多的争议,人们普遍认为监管当局顺周期的监管政策加剧了经济波动。始于2007年的金融危机直接促使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重新修订监管框架,由此催生了《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巴塞尔协议Ⅲ》明确提出了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它要求银行在经济扩张和收缩阶段分别增加和减少资本缓冲。其隐含的逻辑是:在经济扩张时期,银行对风险的估计比较乐观,倾向于过度发放信贷,因此这时银行应该主动计提更多的资本缓冲、控制信贷增长速度以防范潜在的风险;在经济收缩时期,银行减少资本缓冲,增加信贷供给,抵御经济下滑。所以提出逆周期资本缓冲的目的是为了增加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熨平经济波动。

  在《巴塞尔协议Ⅲ》出台之后,中国银监会推出了《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这被业界称为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以期改变资本监管的顺周期弊端。

  然而目前国内对这类问题的研究成果还不多,并且大部分文章仅是解释我国银行资本缓冲的周期性特征,鲜有对资本缓冲、风险、经济周期和收入多元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的。因此,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长期以来,利息收入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但随着我国不断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银行逐步调整收入结构,向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并重的收入多元化结构转变。本文考察了不断增长的非利息收入是否对资本缓冲和风险有影响,及收入多元化是否降低了银行的风险和资本缓冲要求。这对于监管者来说很重要,这关系到他们在评估银行资产风险和资本缓冲要求时是否应将收入多元化纳入考虑范畴。其次,银行计提资本缓冲时会考虑资产的风险状况。以往的文献表明,银行资产风险将会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而改变。更重要的是,资本缓冲和风险暴露同时由经济周期决定。与以往文献只关注资本缓冲的周期特征不同,本文把资本缓冲、风险调整和经济周期一起纳入实证模型。

  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经济周期与资本缓冲关系的研究较多。Ayuso et al(。2004)研究发现西班牙银行业资本缓冲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认为这是银行业的短视行为所致。

  Stolz 和Wedow(2005)发现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德国的银行业资本缓冲具有顺周期性。Jokipii 和 Milne(2007)利用欧盟15国的银行面板数据做了实证检验,发现在2004年之前加入欧盟的国家的银行业资本缓冲行为是顺周期的,而丹麦、瑞典和英国则相反。蒋海、罗贵君和朱滔(2012)利用中国16 家上市银行1998 至2011的数据研究表明,中国的上市银行资本缓冲具有逆周期性,逆周期货币政策和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强化了这种逆周期特征。

  研究经济周期和银行信贷风险相互关系的文献大多基于宏观审慎的视角,试图将宏观经济状况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进行量化。例如,Pesola(2001)认为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导致了北欧国家的银行业危机,而Salas和Saurina(2002)的研究表明宏观经济的冲击直接影响了西班牙银行业投资组合风险。类似的,M e y e r 和Yeager(2001)认为一些宏观经济变量很好地预测了美国银行不良贷款的状况。

  Marcucci 和Quagliariello(2008)发现经济衰退时期,西班牙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迅速上升。同样地,Hoggarth et al.(2005)认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经济周期直接影响英国银行业的冲销。

  收入多元化与银行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的样本大多数来自美国银行业,Gallo、Apilado和Kolari(1996)认为收入多元化对美国银行业有潜在的好处。K w a s t(1989)、Santomero 和Chung(1992)、Templeton 和Severiens(1992)也持有相同的观点。然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收入多元化增加了银行的风险。例如,Stiroh和Rumble(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银行业的收入多元化与收入波动正相关。

  De Young 和Roland(2001)也认为由于非利息收入波动较大、缺乏监管等因素,收入多元化未必能降低风险。

  模型设定和变量定义
  
  (一)模型设定
  基于Jokipii 和 Milne(2011)的研究,我们采用一个局部调整模型。利用这个模型检验银行在经济衰退时是否通过减少风险贷款来保持资本缓冲水平以及银行的冒险行为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基准模型如下:【1-2】
论文摘要
  
  其中ΔBUFi,t和ΔRISKi,t分别代表资本缓冲和风险的两个时期之差。BUFi,t(RISKi,t)和BUFi,t*(RISKi,t*)分别指银行i在t时期实际的资本缓冲(风险)水平和最优的资本缓冲(风险)水平。系数Φ和φ代表调整成本。εi,t和ηi,t代表残差项。如果没有调整成本,银行将不会持有超过监管要求的资本。实际上调整资本是有代价的,并且市场可能缺乏流动性。因此,由于存在调整成本银行可能无法立即调整资本水平。最优资本水平由持有资本的成本和持有资本避免风险的收益共同决定。方程1 和方程2表明在t时期观测到的资本缓冲和风险变化是最优资本缓冲和风险水平、滞后的资本缓冲和风险水平和外部冲击的函数。然而,最优资本缓冲和风险水平是不易观测的。通过以往的研究,它取决于和超额信贷增长的经济周期和银行的自身特征。因此包含经济周期和银行自身特征的实证模型可设定如下:【3-4】
论文摘要
  
  (二)变量定义
  如表1 所示:【表1】
论文摘要
  
  资本缓冲(BUF):银行资本缓冲是实际资本充足率与最低资本要求之差。银行持有额外的资本是为了应对可能产生的风险。监管机构设定最低资本要求是为了保护存款人和债权人的利益、保证银行正常运营和发展。而银行持有超过监管要求的额外资本是为了在困难时期应对风险。

  风险(RISK):利用不良贷款率来衡量银行的风险。选择不良贷款率作为风险的代理变量是因为有证据表明银行倒闭的前兆就是不良贷款率迅速上升。Reinhart 和Rogoff (2011)认为银行业的问题是由长期的资产恶化导致的,而不良贷款的迅速增加是银行危机开始的标志。

  经济周期(GDP):GDP 增长率是一个经济体最自然经济周期指标,我们把它作为经济周期的代理变量。如果银行在经济上升期时增加资本缓冲,那么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正相关。如果银行在经济衰退时通过减少风险加权资产来增加资本缓冲,那么资本缓冲与经济周期负相关。我们认为经济衰退时投资组合风险较高,然而Crockett (2001)认为在经济扩张时期投资组合风险较高。因此,经济周期和投资组合风险的关系不确定。

  收入多元化(DIV):银行的营业收入由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组成。所以我们衡量收入多元化利用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IN)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两个指标(NONIN)。计算公式设为:【5】
论文摘要
  
  DIV 值越大,收入多元化程度越高。

  盈利能力(ROE):我们利用净资产收益率作为银行盈利能力的代理变量。因为从市场获取资金代价昂贵,银行倾向于动用自有资金来提高资本缓冲。因此当收益提高时,增加资本缓冲也就相对容易。预计净资产收益率与资本缓冲呈正相关。

  非利息收入占比(NONIN):是指非利息收入所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非利息收入系数的符号不确定,如果非利息收入比利息收入更不稳定,非利息收入比例的提高将会导致更高风险和资本需求。另一方面,如果银行通过扩大服务分散风险,那么非利息收入与资本缓冲和风险呈负相关。

  流动性(LIQ):采用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作为流动性的代理变量。银行拥有流动资产的比例越高,变现能力越强,同时为了保持高流动率其也不愿意从事高风险贷款活动。因此,估计流动性与资本缓冲呈正向关系,与风险呈反向关系。

  贷款损失准备(RESER):是指贷款损失准备与总贷款之比。银行持有贷款损失准备为了应付可能的不良贷款,所以贷款损失水平反映了银行贷款资产的质量,因此,估计贷款损失准备与资本缓冲正相关。Aggarwal 和 Jacques (1998)认为资产质量的恶化将阻止银行从事风险活动,因此估计贷款损失准备与风险呈负向关系。

  银行规模(SIZE):用银行总资产的对数来衡量。由于“太大不能倒”原则和道德风险,大银行倾向于持有更少的资本缓冲并从事高风险活动。因此,估计银行规模与资本缓冲呈正向关系,与风险呈负向关系。

  银 行 股 东 性 质(STATE):这是一个虚拟变量,国有银行的STATE 值为1,非国有银行为0.
  
  实证分析
  
  (一)样本数据
  本文选取了我国 16 家上市银行2002-2012 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数据主要来自银行年报。表2给出了各 变 量 描 述 性 统计。 从表2 看出16家上市银行的资本缓冲介于 - 5 . 8 7 %和 22.14% 之间,平均为3.72%;不良贷款率的均值为1.83%;GDP 增长率在 7.8%和14.2% 之间波动;收入多元化的最大值为0.4856,最小值为0.524,平均为0.2524;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平均为15.64%;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state值设为1,其余11家银行的值为0.【表2】
论文摘要

  (二)计量方法
  模型含有资本缓冲(B U F )和风险(RISK)的滞后项,属于动态面板模型。本文将选择单步系统GMM估计对方程(3)和(4)进行回归,原因是:广义矩估计(GMM)能够克服解释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如果存在与解释变量相关的遗漏变量,利用最小二乘估计结果是有偏的,而广义矩估计(G M M)利用差分转换数据可以克服这个问题;由于只有16 家银行2002 至2013年间的数据,样本数量较少,利用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可能会得出向下偏误的估计量,单步系统 GMM 估计的结果更加可靠。

  (三)实证结果
  经济周期、收入多元化对资本缓冲的影响。首先考察经济周期、收入多元化对资本缓冲的影响,表 3 给出了相关回归结果。其中,BUF 与 GDP 显着正相关,说明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具有逆周期性特征。DIV 和 NONIN 与 BUF 显着负相关,说明收入多元化和非利息收入降低了银行资本缓冲要求。RISK与BUF显着负相关,这说明银行通过降低风险来提高资本缓冲。SIZE 和 STATE 与 BUF 的相关系数为负,但不显着。ROE 与 BUF 显着负相关,这说明盈利能力强的银行对自身状况较为乐观,因此倾向于减少资本缓冲。L I Q 和RESER 与 BUF 的显着正相关,与之前的假设一致。经济周期、收入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表4给出了相关估计结果。其中,GDP 和RISK 显着负相关,这说明宏观经济恶化会导致银行风险上升。D I V 和NONIN 与RISK 显着负相关,表明收入多元化和非利息收入的增加降低了银行的风险。SIZE和STATE与RISK显着正相关,表明资产规模越大风险越高,国有银行比非国 有 上 市 银 行 风 险 高 .RESER 与RISK 显着正相关,可能银行增加不良贷款储备是因为预计到资产状况会恶化。ROE 和LIQ 与RISK之间的关系不显着。【表3-4】
论文摘要论文摘要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对主要结论进行验证,我们进行以下稳健性检验:运用H-P 滤波技术分解测算出产出缺口 GDPGAP,并用它代替GDP.检验结果表明相关变量的显着性几乎不变。另外,我们还分别利用混合最小二乘和固定效应对模型(3)和模型(4)进行了估计,回归结果与本文主要结论基本一致。但为了节省篇幅,未在这里列出相关结果。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具有显着的逆周期性;收入多元化有效降低了银行的资本缓冲要求;经济周期与银行风险显着负相关;收入多元化降低了银行风险。根据以上结论,可以得出以下政策建议:在经济扩张阶段,银行很容易积累更多资本,而在经济收缩期间,减少资本缓冲计提可以为经济体注入更多流动性,从而抵御经济衰退。因此建议借鉴《巴塞尔协议Ⅲ》中的逆资本缓冲机制来完善我国银行资本监管措施,真正实现银行资本缓冲的逆周期监管。加强金融创新,调整业务结构,积极实施经营与收入的多元化战略。我国银行业正处在资本约束和利率市场化的双重压力下,只有大力推进资本节约的非传统银行业务,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 李黎,张羽。 非利息收入有利于降低银行风险吗?- 基于中国银行业的数据[J].南开经济研究,2010(4)
  2.Ayuso, J., Perez, D., Saurina. Are capi-tal buffers pro-cyclical? Evidence from Span-ish panel data[J]. Journal of FinancialIntermediation2004,(13)
  3.Stolz, St é phanie, Wedow, Michael.Banks' regulatory capital buffer and the busi-ness cycle:evidence for German savings andcooperative banks(R)。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2: Banking and Financial Studies;Deutsche Bundesba nk,2005,7
  4.Jokipii, Terhi, Milne, Alistair. Thecyclical behaviour of European bank capitalbuffers[R]. Swedish Institute for Financial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 57, 2007
  5 . 蒋海,罗贵君,朱滔。 中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的逆周期性研究:1998-2011[J].金融研究,2012(9)6.Pesola, J. The role of macroeconomicshocks in banking crises[R]. DiscussionPaperNo.6, Bank of Finland,201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