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张祜留存诗歌特征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30 共398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张祜乐府诗的文学特点研究
  【引言】张祜乐府诗的深入解读引言
  【第一章】张祜乐府诗的文献留存
  【2.1】张祜创作的时代因素
  【2.2】张祜诗歌个人因素
  【3.1】张祜乐府诗题名之复与变
  【3.2.1】乐府诗创作取材于本事
  【3.2.2  3.2.3】乐府创作对本事主题的挖掘与阐述
  【4.1】张祜乐府诗的艺术特点
  【4.2】张祜乐府诗的文学史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张祜留存诗歌特征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张祜乐府诗是乐府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弥补了前人之于张祜乐府研究的不足。从张祜乐府诗文献留存情况谈起,继而论述张祜乐府诗的创作背景、张祜乐府诗之复与变、张祜乐府诗的文学特点。明晰张祜乐府诗在文学史、诗歌史和乐府诗史的意义和地位。

  考察张祜乐府诗的文献留存,主要关注张祜乐府诗的文本留存,包括作品种类,留存数量等情况,并对一些错收、漏收的隶属于张祜名下的乐府诗进行辨析,确定张祜乐府诗的研究内容。

  论述张祜乐府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因素、个人因素两个方面。时代因素主要论述中晚唐时局包括帝王好尚、中唐诗风以及唐代乐府制度特别是梨园、教坊对张祜乐府诗创作的影响。个人因素主要包括张祜多情晓乐的“才子词人”身份及仕途偃蹇“不平则鸣”心态对其乐府诗创作的影响。

  以乐府学特有的文献与音乐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从张祜乐府诗曲调流传情况分析了其题名、本事之复与变,总结了张祜乐府诗的文学特点及文学史意义。

  张祜其人,确为有唐以来既晓音律又通歌诗的乐府创作大家之一,从其乐府诗歌创作实践来看,足可与李白、王维、白居易、刘禹锡、张籍等同朝乐府大家比肩长揖。其乐府诗取法北歌则极似北歌,模拟南曲则特肖南曲,集汉魏质朴敦厚,南朝明丽婉转,北朝真率纯真,初唐昂扬轻快,盛唐浑融激壮,中唐直白晓畅,晚唐悲逝怅然于一体,是乐府诗歌的绚丽瑰宝。

  前人之于张祜乐府诗创作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意在将张祜乐府诗纳入乐府学研究领域,给予张祜乐府诗以客观之评价,希冀为晚唐乐府诗研究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清·阮元编。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 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 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梁·刘勰撰,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8] 五代·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0]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1]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 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3] 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4] 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5] 元·辛文房撰,傅璇琮等校笺。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6] 唐·王定保撰,姜汉椿校注。唐摭言校注[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7] 梁·萧统撰,六臣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8]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9]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0] 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1] 清·彭定求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2] 清·董诰编。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3]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2
  [24] 尹占华。张祜诗集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7
  [25]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6]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7] 宋·王灼。碧鸡漫志[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28]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海: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29] 任半塘。唐声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0] 唐·崔令钦撰,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1] 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2] 余冠英。乐府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33]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4] 罗根泽。乐府文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35]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36] 杨生枝。乐府诗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37] 王汝弼。乐府散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38] 钱志熙。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
  [39] 赵敏俐、吴相洲等。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0] 吴相洲。唐诗创作与歌诗传唱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1] 吴相洲。乐府歌诗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2] 吴相洲主编。乐府诗集分类研究丛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3] 吴相洲主编。乐府诗构成要素研究丛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4] 吴相洲主编。乐府诗断代研究丛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45] 赵敏俐。汉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6] 刘怀荣、宋亚莉。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7] 左汉林。唐代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8]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9]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0] 陆侃如、冯阮君。中国诗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51]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52] 熊礼汇。隋唐五代文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3]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54] 葛晓音。八代诗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55] 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998
  [56] 吴相洲。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7] 胡可先。政治兴变与唐诗演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58] 南怀瑾。禅宗与道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59] 陈才智。元白诗派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0] 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外文文献
  [1] [日]青木正儿着。隋树森译。中国文学概说[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2
  [2] [日]吉川幸次郎着。中国诗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 [美]孙康宜、宇文所安着。剑桥中国文学史[M].北京:三联书店,2013
  [4] [美]宇文所安着、贾晋华译。盛唐诗[M].北京:三联书店,2004
  
  学位论文
  [1] 张福清。张祜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 吕婷。张祜研究[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兰芳。张祜诗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秦毅。张祜诗歌艺术风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 李辉。张祜宫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6] 王静。张祜纪游诗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致 谢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犹记读研之前站在三尺讲台绘声绘色地讲解英文单词,三年后又将端坐答辩席聆听各位师长的亲切教诲。

  回首三年往事,深感为学之不易。鲁迅先生说,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作了,我是把别人喝开水的时间都用来读了书。读研三载,夜以继日,舍友常戏之:“有嗜书之癖,饭至呼之常不应”.曾国藩云:“凡菜蔬手植而手撷者,其味弥甘也。”论文经不懈努力终于完成,我首先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一直以来的鼓励与支持,让我能重返校园,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文心雕龙》有云:“夫铨序一文为易,弥纶群言为难。”能够在浩瀚书海中检索张祜相关资料,从乐府学专题角度完成论文,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韩宁老师。论文从选题立意,到构思编排,再到文本校正,均离不开老师悉心地指导与帮助。韩师“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回首过往,我的第一篇课业论文,题为《三十六计与中国古代文人》,那时不知天高地厚,大有以全新视角颠覆古代文学之感,现在想来不禁汗颜,诚所谓“无知者无畏。”读罢论文,老师对我勇于创新的意识提出了表扬,要求我踏实坐定,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进行古代文学的研究。老师的教诲,始终铭记在心,自知禀赋不足,唯勤能补拙。韩师把我带入了古代文学的研究领域,成为一名基本合格的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韩师的每一次鼓励都是我前进的动力,在学位论文《张祜乐府诗研究》完成之际,我要特别对韩老师说一声:“谢谢您!”

  另外,还要感谢三年学习、生活过程中给予我悉心教导的老师们:金善老师,和蔼可亲,您的每一次课都令我如沐春风,在您的课堂上,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更明白了很多人生哲理。剑云老师,不仅是良师,亦是三年来在乒乓球案前的老“对手”,您广博的学识和高超的球技令我折服,如果有机会,学生愿意再次挥拍与您同台竞技。孙微老师,循循善诱,正是您的那句“响鼓要用重锤”,让我意识到治学要严谨,要激发出自己的最大潜力,不能蹈袭前人轨迹,要学有所成,对自己负责。小军老师,您质朴敦厚,学生愚钝,《文心雕龙》课上的每一个问题,您都给予悉心解答,论文不足之处您也提出了宝贵意见,您是一位对学生负责的老师,谢谢您。孙光老师,温文尔雅,有幸聆听您对论文的中肯意见,同样谢谢您。还要由衷地感谢所有对论文提出宝贵意见的评审专家,谢谢老师们的批评与指正。

  “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感谢我的室友清松、晓轩、佐欧,是他们给了我一个虚静致学的空间。“论文草创之,文山讨论之,维少修饰之,钊弟润色之。”论文的修改,校正,排版,亦离不开隔壁同窗的帮助,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谨以刘勰《文心雕龙》中一句为我研究生三年的时光作结:“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傲岸泉石,咀嚼文义。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