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历史是一门严肃的学科,史料是进行历史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基础。没有史料的支撑,历史学就只是一种推理。鉴于历史学科的这种特点,在学生初次接受系统化历史知识学习的初中阶段,教师理应通过有效的史料教学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起学生学习和认识历史的正确态度与方法;同时还要避免一些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免伤害到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误以为学习历史就是“翻故纸堆”。本文即从对史料的概述、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应用对策三个主要方面,对初中历史的史料教学进行探讨,供广大同人参考。
关键词: 初中历史; 史料教学; 初中教学;
史料是历史学科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阅读、研究、分析和理解,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研究意识。如果史料形式较为生动有趣,还能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历史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但是,史料教学并不是向学生展示足够多的史料就可以的,在选择和应用上也要讲究技巧,否则学生很容易陷入过多内容不可自拔,找不到明确的方向和重点。因此,教师在史料教学的具体操作上要加以注意,要以对史料和史料教学的深刻理解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出史料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
一、史料的定义
简而言之,史料就是人们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解释或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最容易理解的史料是古人所写的史书,但史书其实只是史料的一种。
从产生的时间划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产生于历史发生当时或接近于历史发生当时,往往可以直接作为历史的根据;第二手史料则距离历史发生当时较远,经过了后人的研究和诠释,是对第一手史料的某种总结整理,其作为根据时的说服力要弱于第一手史料。
还有研究者将史料分为书报、文件、实物和口碑。书报包括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和历史着作,上文提到的史书就属于这一种;文件则是历史上各种政府、团体或私人的文件,比如某个古代名人的书信手稿;实物较好理解,最为大家熟知的是文物或古迹,反映着过去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口碑则可以是回忆录、民间传说或文艺作品,有时会包含官方渠道所忽略的重要细节。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有人提出了图像史料、影像史料或数字史料,比如,历史事件的现场照片、战地记者在前线拍摄的视频或保存在互联网上的一些数据信息。
二、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育中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史料不仅在内容上非常丰富,有多种来源,而且形式上也生动多变,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教育中的必要性。首先,历史学科是建立在史料上的,没有史料也就没有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根据。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本身就是在提供史料,只不过大都属于上文所提到的第二手史料,是经过教材编写者的整理加工的,很多都是结论性质的。学生学习初中历史,就是在依托于史料进行学习,或者说初中历史本身就是史料教学。进一步加强史料教学顺理成章,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是必要的。
其次,从初中生的角度来说,他们正处在青春期,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没有新鲜有趣、对他们有吸引力的内容,教学效果一定会受到影响,有的学生可能在思想上“开小差”。而丰富的史料恰恰能够满足初中生在心理上的需求。除了教材本身所包含的史料外,如果教师能够在引入课外史料时注意与教材内容的相互印证和补充,提升史料的直观性和形式上的生动性,可以带给学生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历史学习体验,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历史理解。这对他们历史能力素养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三、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以课程标准为核心
上文对史料和初中历史开展史料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说明。可以看出,史料教学不是只拿出史料就可以的。具体操作中一个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就是要以课程标准为核心。因为现存的史料实在是太丰富了,并不全都适合初中学习。比如,某个太平洋海岛上的土着文物,对于研究太平洋人类文明史这一历史细分领域主题来说是必要的,但既不符合课程标准,也超过了初中学生的能力水平,所以并不适合拿到初中历史课堂上。这是很多教师都容易犯下的错误,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或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的扭曲,应竭力避免。
例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需要学生记住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它虽然因为暴政短命,但是一些制度的建立上,对以后的历代王朝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可以偏重一些古人对历代政治制度的描述和认识,让学生感受到秦朝制度的长期影响力。反之,如果教师选择的是张良遣刺客刺杀秦始皇的事情作为史料,那对于学生达到课程标准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很可能只是增加了学生平时的谈资而已,即使采用也要注意时机和占用的时间,不能喧宾夺主。
(二)以学生水平为基础
应用史料教学时需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是学生的水平。就以本文多次提到的史书为例,史书是以文言文进行写作的,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的区别,有时读起来颇为晦涩。教师如果选择史书进行史料教学,应该提前对学生的文言文水平有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保证学生可以读懂。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养都会有进步,史料的阅读和分析难度也会慢慢提高,学生总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通过史料得到历史答案,不断锻炼学生的史料分析与实证能力,为提高学生历史能力素养做好基础能力上的准备。
例如,在学习古代亚非文明的历史知识时,学生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史料学习,运用史料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较大的进步。此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学者对古埃及人民生产生活场景的描述,和一些古埃及流传下来并已经被破译的文字记录,让学生根据这些内容结合教材绘制一幅古代埃及的图景。这种教学活动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解读史料,形式上比较自由,难度适中,而且比较有趣,对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大。在学习了解封建时代的欧洲时,也可以采用相似的史料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熟悉这种认识和应用史料以获取历史理解的学习方式及学习习惯。
(三)以学生兴趣为方向
史料教学本身是教学领域的问题。虽然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自我提升、加强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的天然欲望,但在课堂环境下学习并不是很多学生所希望或有很大主动参与欲望的形式。史料教学也同样可以面对类似的问题。史料教学要以课程标准为核心,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但绝不能完全不考虑学生自己的想法。而且史料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在采用时是有着巨大的选择空间的。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摸准学生的脉搏,适时选择学生愿意接受、愿意主动沉浸进去进行探究的史料形式和内容。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与学生共同参与,时刻注意发掘史料中的兴趣点。
例如,在学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比较熟悉而且喜欢观看影视作品的特点,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的某些片段。电视剧中某些情节是对史书记载的加工和补充,也可以算作一种形式更为生动的史料,能够引发学生将电视剧情节与史书记载进行对比分析的兴趣。而对于一些虚构的情节,教师则可以进一步提供文字史料,与学生一起进行探究,搞清楚史实是什么样子的,用史实证明相应情节是文学艺术上的虚构,从而得到更为深刻的历史印象。
(四)以学生能力为目的
史料教学的直接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历史知识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发展;其根本目的则是学生思维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素养的全面成长。因为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初中历史虽然算不上深入的研究,但对于文化史、科技史、政治史等都会有所涉及,这对学生显然是一种综合锻炼。教师在开展史料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为其今后的人生可能创造机会,所以应该注意史料选择和应用时的多种角度,让学生在学习史料的过程中能够自然运用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以达到史料教学的根本目的。
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时候会涉及到四大发明,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将四大发明集合起来展开一次专题教学。教学时教师提供的史料既要包括对发明本身的文字描述,还要有发明的步骤和应用方式。比如,造纸术是怎样发明出来的,造纸的过程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已经学过的现代科学知识对四大发明进行解释。形成解释的过程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鼓励学生进行交流甚至争论,拓展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各方面知识能力的融会贯通。在专题教学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大家共同制作一份针对四大发明的手抄报,既要带有历史学科的特色,也要结合现代理解,给学生史料学习成果一个展示的舞台,激励学生今后在历史学习上付出更大的努力。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对于初中历史教育意义非凡,是学生形成优秀历史学科素养和教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依仗。望广大同人能够加强自身学习,深刻理解史料教学,在教学策略方法上加强创新,抓住史料教学的关键点。只要能够在以上基础上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相信一定能够取得相比以往更好的教学成果,为学生未来的长期发展创造出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陈超.引入史料,发展历史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17(24):67—68.
[2]夏金凤.合理利用史料,渲染历史课堂[J].戏剧之家,2017(24):171—172.
[3]鲁云.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教学效率刍探[J].成才之路,2017(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