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AHP模糊综合分析
【第一章】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探究引言
【第二章】内部控制与AHP模糊综合分析法理论
【第三章】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框架
【4.1】A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4.2】内控评价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4.3】完善A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管理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国企内控情况的综合评价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2 章 理论基础分析
2.1 内部控制评价理论
2.1.1 内部控制及其评价的含义
随着内部控制在企业内的不断完善与演变,内部控制建设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管理视野的讨论热点,已经打破过去内部控制仅属于财务管理方面的理念,它不仅涉及到了企业资产管理、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企业战略的制定,在企业管理方面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②.它是我国基于美国 COSO 委员会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的定义为基础颁布的,并且认定企业内部控制应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要素。
在企业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后,为了能够使得内部控制可以在企业内部正常的运行,促进企业高效、稳定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而这正是内部控制得以持续完善的重要环节。财政部五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定义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或其授权机构,对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并且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结果以及最终的整改完善情况,提供内部控制评价报告③.
2.1.2 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基础
内部控制评价的相关理论包括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以及权变管理理论等,本文主要从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与权变管理理论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内部控制评价打好理论基础,通过对理论的把握指导实践活动,更好的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设。
2.1.2.1 系统理论与内部控制评价
系统论中的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影响的因素连接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整体性、关联性、动态平衡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在一个系统中各个因素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功能,而这种功能是任何一种因素独立存在时所不具备的。从这个角度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评价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它们彼此独立却又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为实现企业控制目标的内部控制系统,这正是系统理论的具体体现,因此,在进行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评价时必须要综合考虑这五要素,不能人为的割裂这五要素,应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整体进行评价,并对在此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调整。
2.1.2.2 控制理论与内部控制评价
控制理论是研究动态系统在变动的环境条件下如何保持平衡状态或是稳定状态的科学,控制论一个重要的要点就是信息的交流与反馈,控制系统通过将信息输送出去,并收到信息输出后反馈的结果,通过这种信息的交换与反馈来实现控制的目的[26].基于此,将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看做一个动态的系统,在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下发挥其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目的,从控制理论角度分析,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针对不同的评价主体,获取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信息,通过对多元信息进行整合整理,得到更为客观公正的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增强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2.1.2.3 权变管理理论与内部控制评价
权变管理理论强调的是管理活动应针对企业内外部的环境变化而调整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与管理模式,管理行为应该是一种动态的行为,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尤其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管理者更要以一种权变的视角去对企业的经营方式、战略的制定进行调整,只要是适合企业的管理活动就会产生积极的管理效应,不能够固定不变的进行企业的管理,否则会极大地限制企业的发展。内部控制评价同样需要以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为基础进行评价,当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改变、企业实现转型或是企业的发展规模发生变化时,均应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调整内部控制制度,同时相应的调整内部控制评价方案,最大程度的实现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真实。因此,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设置时,要结合企业的客观发展状况,合理、恰当的选择指标,并且当企业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的调整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保证评价结果在合理范围内实现客观真实。
2.2 AHP 模糊综合分析法理论分析
2.2.1 AHP 模糊综合分析法基本原理
AHP 模糊综合分析法即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分析法(FEC)结合运用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是将问题依据隶属度进行分层,逐层实现对最后总目标进行评价的过程,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首先是将问题进行分解,划分成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基于各组成因素之间的联系,将组成因素划分出多层次分析结构,使问题富有条理性,层级关系明确;然后,请评价主体对客观现象进行较为公正的主观判断,对每一层中的因素进行两两重要性评价,并赋予数值;最后,通过相关数学理论知识计算出每一层中全部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依据排序结果来进行规划安排,根据权重次序分别提出解决措施。模糊综合分析法是从影响评价目标的诸因素出发,通过模糊集合论的有关运算与变换,依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对评价目标的优劣得出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模糊综合分析法对于概念边界不确定强的复杂问题有较大的适用性。层次分析法为模糊综合分析法中的运算提供数值,二者实现有效的链接,为评价对象提供更加客观的评价结果。
2.2.2 AHP 模糊综合分析法的优势
当前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基本上主要应用定性分析方法,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规定的内部控制评价程序和要求,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与运行进行评价,出具内部控制报告,主要依靠统计试验方法,对评价主体的专业技能与道德水平要求较高,评价结果中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强。
而 AHP 模糊综合分析法是对定性分析的一种改进,首先,通过层次分析法可以将一定的不确定性排除掉,避免因人为主观造假造成的评价失真的现象;其次在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应用过程中,对多个评价主体的意见进行整理,并且针对一些模糊性问题,科学的进行了定量研究,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确度;第三,AHP 模糊综合分析法通过将人的主观判断运用数学理论进行分析处理,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排除了一定程度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AHP 模糊综合分析法有着严谨的数学理论基础,大大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可信度;最后,AHP 模糊综合分析法对评价人员的数据处理能力要求较高,但是处理过程易于理解,方便操作,在保证实施组织独立性的条件下,评价结果易于取得。
2.2.3 AHP 模糊综合分析法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中的实用性
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时,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内各个因素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这些因素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影响是非线性和动态的,一个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其他一个或是几个因素的变化,但是反过来其他某个因素的变化导致的这个因素的变化不一定就会是相对应的,可能变大、可能变小也可能是对应变化,因此,这就使得我们没有办法去确定每个因素对内部控制体系作出贡献的值,也无法依靠积累的历史数据去合理推测。对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需要在综合考虑多个相互影响、相互反馈的因素的基础之上,运用更为专业的数学工具和评估手段进行,但是如果仅仅是依靠数学手段的话,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复杂性会导致普通的数学模型无法描述,需要非常复杂的数学模型,还会面临陷入模型泥潭的危险,而人的主观判断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科学性的,通过科学的分析,人可以形成较符合实际的判断,因此,将人的主观判断与数学模型相结合,AHP 模糊综合分析法对于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有较大的适用性[27],使用 AHP 模糊综合分析法在运用数学模型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的同时,将人的定性分析融合进去,实现了将复杂数学模型简单化的目的,节省了评价时间,也实现了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采用数量形式表示,尽量降低因人主观上的判断偏差带来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