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管理会计论文

电力公司内控模式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10 共456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电力企业内控能力提升探讨
【第一章】电力公司内部控制问题研究绪论
【第二章】内部控制概述
【第三章】A电力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和问题分析
【第四章】A电力公司内部控制改进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 电力公司内控模式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5 结论

  5.1 总结。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降低运行风险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内部控制的设计必须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相协调和匹配,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其真正发挥效用的重要体现。若内部控制最终不能有效实现,则其至多只能处于理论构建层面,则其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流于表面,浪费企业资源,无法实现其设计实施的初衷。因此,高效的内部控制是企业谋求长远高速发展的必要保证,伴随市场化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扩展,电力企业的经营必然会告别目前的垄断经营阶段,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运营合理性和合规性,必将要求电力企业在自我控制、监察和反向调节中谋求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求建立能够高效运行用以改善企业的内部相互制约、监督和共同发展的企业经营分为和方向,防止出现因内部控制出现的严重社会后果导致企业发展受阻的现象。

  自 19 世纪,内部控制的概念在企业管理中正式提出后,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国外由其是欧美已经形成以 COSO 委员会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框架》为代表的内控理论体系,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和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政府主导也建立了两个国内权威的内控标准,可以为我国的大中型、上市企业提供强制规范并为其他类型企业提供重要参考[51].

  本文首先讲解了一些背景知识,包含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国内外已有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成果等。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 A 电力公司现有的内部控制现状、缺陷和产生的原因,根据运行现状从 COSO 内控管理体系的 5 个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现行规范的主要缺点,并重点剖析了其产生的本质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点:

  (1)权责不清晰。企业规范对于领导阶层缺乏强制高效约束,人治替代甚至超越规章制度是常有的现象,对于领导阶层独断、滥用权利谋取利益缺乏有力约束,导致内控形同虚设,无法追溯相关人员的责任。

  (2)行业体制。我国特殊国情决定了电力企业目前处于垄断地位,市场化改革步骤的不够深入导致这种现象还将持续一段时期,导致电力企业对于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和人员结构调整优化缺乏动力。

  (3)流于形式。内控体制还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未得到企业管理者对应的重视,导致内控措施无法深入彻底的贯彻到基层工作中,形成一纸空文。

  针对以上的问题,本文依然从框架体系的 5 个组成要素为切入点,从人力资源内部环境运行效率提升、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改进控制活动、强化企业信息沟通和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监察活动等方面分析了 A 电力企业内控能力提升需要改进的内容和重点,从19 个具体措施入手,讲解了内控管理改进的具体措施和主要目的,保障企业各项内控措施能够合理、彻底的得到贯彻执行,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提升,增强企业对于来自内部的风险防御能力。A 电力公司作为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内部控制上存在的缺陷具有代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行业发展的现状,因此,对于 A 电力公司内控分析和改进措施建议在电力企业中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5.2 不足和展望

  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是一个企业的领导阶层,为了保障企业财会管理数据报告和稽查管理准确可靠、保证企业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协调企业内部的财会管理和经营管理,利用各部分的业务关系进行相互约束和监督,从而进行职能控制和约束,并将其进行规范化和专业化的一个内部约束、效率提升体系。因此,内部控制体系理论上应当是一个体系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内容广而不繁、兼顾经营约束和企业发展并可根据运行反馈进行反向调整的体系复杂的庞大理论体系,因此,仅仅通过一篇毕业论文的叙述和介绍,不可能可以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分析。

  本文只是对于 A 电力公司内控体系的说明和改进措施研究,虽然在本行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对于其他经营范围不同,运行背景和方式全然不同的其他行业,可借鉴性还有待商榷;另外,企业的内部控制会随着社会经济变革、国际环境影响、财会实物发展和行业科学技术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改进,要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内部控制管理内容的演变和发展;最后,内部控制的应用应当注重时效性和适用范围,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短期目标的规划,企业内部控制可能在某个周期内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不同领域行业的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关注的重点也有所差别。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下,企业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转瞬即逝,经济业务种类也会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变化,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调整应当充分考虑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善于把握时机,对于环境变化应当遇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可抗性。

  最后,在企业内控控制发展的道路上,我国企业应当充分注重国内发展和国外应用的有效融合,发挥 1+1>2 的融合效应,充分吸收西方成果,为我国企业进步和经济发展服务。另外,企业应当注重内部控制的创新应用,强化创新和超越意识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下海妹,张相洲。 基于开放!白然管理控制观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 会计研究, 2009,8: 68-72
  [2] 郑期昕。 风险应对策略的认识和实践[J]. 会计之友,2012, 11: 83-84
  [3] 武迎春 .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完善初探 [J]. 财会通讯 ,2010,l:113-114
  [4] 陈志斌,陆瑶。内控规范制定机制研究[J]. 会计研究, 2008, 4: 62-69
  [5]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35-40
  [6] 彭文兵 , 马新智 . 电力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评价 [M]. 上海 : 上海财经人学出版社,2006:22-32
  [7]于吉永。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与运行[M]. 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7:98-101
  [8]邹惠平,于吉永。企业内部控制构建[M].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4:55-60
  [9]池国华。内部管理业绩评价系统设计的整合机制。[J]. 会计研究,2003,7:61-64
  [10]张先治。建立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框架的探讨[J]. 财经问题研究, 2003, 11: 67-71
  [11] 朱大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初探[J]. 会计之友,2011, 26: 55-56
  [12]周宏,张巍。相对绩效评价理论及其新发展 7J]. 经济学动态, 2008, 2: 89-91
  [13]李郁芳。政府规制过程的行为土体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J]. 福建论坛, 2002,H
  [14]孙早,刘靠柱。声誉约束国家强制与企业的交易行为[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双月刊),2005,4:82-90
  [15] 孙莉萍。 几种常用风险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J]. 现代商业,2011, 30: 107-108
  [16]张汉林,刘光溪。 规制改革与经济发展[M]. 北京:上海财经人学出版社,2005:45-49
  [17] Yee,D.,Harrington,H.J.Business planning process.[J]Harrington Institute,2010,6: 41-44.
  [18]]Treadawy 委员会起组织委员会制定,方红星主泽。内部控制一整合框架[M]. 东北财经人学出版社,2008:88-95
  [19]Ashbaugh H, D Collins,W Kinney.2007. The discovery and reporting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prior to SOX-mandated aduit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44:166-192
  [20] Brenda Porter, David Hatherly,Jon Simon. 1996.Principles of External Auditing. Wiley:177
  [21]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1992.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 .New York rthe COSO report: 2-22
  [22]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2004.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Integrated Framework
  [23]Michael CJensen, William H. Meckling. 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es, 1976.3: 305 -360
  [24]Rani Hoitash, Udi Hoitash. The Increased Role of Audit Committees in managing relationships with External Auditors:Evidence from the US.[J]. Managerial Auditing, 2009.4(4):368 -397
  [25]Hammer, Michael and James Champy. 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M]. The Free Press,1993: 34-56.
  [26] Davld Wood, Scott Randall. Implementing ERM Requires Integrated Approach. Oil [J]. Gas Journal, 2004,6:20-25
  [27] Michael Bradford. Framework Offers Giudance on ERM; COSO; Enterprise Risk Tool, 2003: 4
  [28] Foh, Noreen, Control Self-Assessment: A New Approach to Auditing[J]. Ivey Business Journal, 2000, 65:34-39
  [29] Assess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inaccordance with section 404 of the Sarbanes- Oxley Act of 2002.
  [30] Proposed rule: disclosure required by sections 404, 406 and 407 of the Sarbanes- Oxley Act of 2002, SEC release No. 33- 8138, October 22, 2002.
  [31] Sarbanes- Oxley section 404: management assess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the proposed auditing standards, KPMG , March 2003.
  [32] Auditing an entitys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 and reporting on an entity's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AICPA, March 18, 2003.
  [33] Final Rule: Managements Reports o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and Certification of Disclosure in Exchange Act Periodic Reports, SEC, June 5, 2003.
  [34] James Lloyd Bierstaker Auditor recall and eval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J]Managerial Auditing Journal, February, 2003, 6:34-38
  [35] Donald K Mcconnell J R, George Y Bangks. How Sarbanes- Oxley will change the audit process[ J] Journal of Accountancy, September, 2003: 49- 55
  [36] Linda L Griggs Audits of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 What do they mean[J]. Insights, 2004, 18:88-92.
  [37] 郝艳敏。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J]. 会计之友, 2010,3:42-45
  [38] 刘玉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会计研究[J]. 2010,5:33-35
  [39] 陈若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历史演进和研究展望[J]. 会计之友, 2010,11: 52-55.
  [40] 聂新军。企业内部控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1,6: 55-58
  [41] 唐立新。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百分制法[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11,10:34-38
  [42] 王永。浅述内部控制基本原则[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 02: 5-7.
  [43] 李琳, 李娜。我国中小企业 ERP 实施策略探讨[J]. 中国商贸, 2011, 8: 11-15.
  [44] 郭斌。如何提高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探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 06:10-12
  [45] 张晋。对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讨论[J]. 会计师,2013, 05:50-52
  [46] 李荷泉。探析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J].经营管理者,2012, 04: 12-15
  [47] 杜涛。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与核心价值分析[J]. 时代金融,2013, 04: 48-51
  [48] 成善学。ERP 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 中国总会计师, 2010, 5: 32-34
  [49] 李浩。分析电力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方式[J]. 大科技,2012, 20: 27-29
  [50] 娄慧萍。电力部门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的对策与研究[J]. 集体经济,2010,08:36-39.
  [51]郑小荣,何瑞铧。企业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J]. 财会月刊, 2011, 09:3-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