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对于这三个概念分别给出了定义。表一对于三者在定义上的区别进行总结。
“工具”因为其注重行为的常规化并且具有很强的具体性所以有别于“分析框架”;而“分析框架”通常都是侧重于认知层面的活动。
“理论”的目的首先是描述,当然一些理论也具备建议性质(那么就是好的理论?);“工具”根据每个具体因素分析建议出相应的行动。因此,工具和理论是截然不同的。但是它们两者也有一个共同点 :两者都涉及到不同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中关注的是变量之间的关系;而工具则关注“问题”与解决“方案”之间的关系)。相反的,“分析框架”中的关系既不是规范性的也不是限定性的。在一个框架中,各个因素只是被辨识出来,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非是系统性的。所以,分析框架可以留给行为主体一定的管理空间。也正是因为这个不同点 Spender 认为在管理学的科学研究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 :
我认为对于从事管理学的高校来说,有两种不同的研究方式。第一种是像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们那样寻求实证主义理论,也就是可以告诉企业在“最优化”的前提下会变成怎么样。这种研究要求我们成为比专业的学习经济学的人在微观经济学上还要更胜一筹。而且这种研究方向完全否认了所有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和战略决策者的疏忽等情况的存在。那么在这种前提下研究“创业”、“创新”、“战略”和“领导学”就显得没有太大意义。第二种研究方向则是注重管理者的创造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方法论的应用则是十分重要的。(Spender,2010,pp. 22-23)
第一个研究方向则是以创建可以辨识不变因素的“理论”为目标,第二个研究方向则是试图提出可以对管理实践有所帮助的“分析框架”.
工具,理论与框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除了前文分析的种种区别,工具,理论和框架之间也有着互补性的关系。
夸张一点来说,“理论”是用来建立“分析框架”和“工具”的。因此Norton和Kaplan的平衡记分卡模型是建立在Porter的战略观念的基础上 ;(Norreklit,2000)行业的竞争力量分析的理念也同样借鉴了产业经济学理论的知识。理想状态下,“分析框架”应当能够清楚的说明其理论来源。正是如此,本文作者提出的商业模式中的 RCOV 模型正是直接产生于 EdithPenrose 的 企 业 理 论( 参 见 Demil & Lecocq,2012)基础上。其他的框架也可能又与商业模式图理论(Osterwalder & Pigneur,2010)有着细微的关联。同样的,“工具”中也常常包含一些理论性的要素,尽管这些理论来源与工具本身的关系可能已经很难辨认。
这一存在于“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三者之间的互补性也同样的存在于不同行业之间。理论主要是学者们创建的,并且针对和服务于学者的。因此,“理论”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学术界最受重视的一项成就。框架则主要是学者 - 顾问创建的,因此前文提到的关于分析框架的作者均是顾问或曾经是顾问。框架可以让管理咨询顾问把一个构思模式销售到多个组织。最后,“工具”则是经常由顾问和实践者所建立的。工具的建立要求建立者充分了解组织的特性。当然,实际情况中,行为主体的角色可以远远超出上面所提及的一般情况。实际中,一些学者也曾创建分析框架,比如 Mintzberg 的关于管理者角色的框架 ;实践者也可以对于他的经验进行总结而构成分析框架,比如 Ishikawa 的质量图表 ;咨询顾问也可以参与工具的建立或工具的理论化,如同Henderson的经验曲线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