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书实例分析(2)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9-07 共3735字
3. 职业目标和路径选择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选择职业发展路径,通过职业定位分析、自我分析及职业环境评估分析,对自己的优劣势有清晰地判断,对外部环境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素质要求有客观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符合实际的短期、中期与长期目标。
该生的职业目标是做一名西部基层教育工作者。在职业环境分析中,他分别对近年来西部大开发的情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及相关政策,现西部基层教育情况及自身专业情况,社会力量办学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职业环境分析,得出社会大环境对教师尤其是西部基层教师的需量依然很大,所读学校及所学专业都能使其找到一份教师工作。国家的教育形势为到西部办学提供了客观条件。选择教育工作,不仅匹配他的职业倾向和岗位,也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目标确定后,要选择发展路线。由于发展路线不同,对自身实施方向的要求也不同。该生在实施路径中,按照整个职业生涯时间顺序分三个阶段,根据各个阶段的职业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阶段目标、实施路径、调整方案,使其不断完善,职业目标得以实现,促进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寻求个人价值与社会需要的契合点。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有机、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随着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规划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合理的逻辑推理,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实际操作中,把合理的计划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才能使规划真正得以实现。在该生的职业规划书中提到了调整方案:“如果第二阶段的职业目标--基层教师实现不了,就将就业范围扩大,扩大就业地域,而不是改变职业。”虽困难重重,但终极目标不会改变,社会在不断变化,但知识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任何时候都会受到重视,他的职业目标始终具有积极意义。
四、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做好职业角色的转换
通过对该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的分析,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了全面分析,考虑周全。但我们还应注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好自身从学生到员工的职业角色转换。
对于即将毕业进入企业的大学生而言,在行为要求、规则和期望等方面存在差异,学生与员工的生活有很大不同,两者的角色转换差别较大。大学生在进入职场前,几乎都带着自己原有的比较稳定的才能、职业价值观和工作兴趣参与择业应聘,对自己在组织中的生活和工作有某种期望。事实上,步入职场,在一个新的现实环境中,诸多方面与自己的预期存在差距,在适应新工作环境时就会遇到困难。若自己的才能未被充分展现或预期需求未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强烈的择业波动。
因此,大学生应做好以下三个转换。(1)从定位模糊转为方向清晰。对即将步入就业期的大学生而言,必须要了解自己,慎重选择自己要做的事情,确立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但奋斗目标要避免好高骛远,不要高估自己,同时要适时奖励自己。(2)从消极被动转为积极主动。大学生要改变惯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适应新环境,减少抱怨。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克服悲观思想倾向,积极努力,把握每一个机会。在校期间,应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素养,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第二课堂为平台,以兴趣为着力点,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按照社会和市场的要求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3)从自我封闭转为善于沟通。大学是各种思想不断碰撞产生智慧火花的乐园,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增强对沟通的认知。现在的大学生有严重的网络依赖症,电脑和手机成了他们最亲密的朋友,长此以往,语言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不断弱化,甚至走向自闭,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不应拘泥在自己的世界,封闭思想,禁锢行为。应融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在学习和社团活动中,建立双向的沟通渠道,学会与人相处。
大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像上文那名学生所说:“规划固然美好,但真正实现它们需要在人生路上不断进取,百折不饶。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重要的不是我们站在哪里,而是下一步走向何方”.
参考文献:
[1] 江淑敏 .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探究 [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6):91.
[2] 张岩松 , 贝凤岩 .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程 [M]. 北京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268-293
[3] 任素娟 . 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J]. 经济与管理 ,2011(12):123.
[4] 袁明锋 , 钟永淑 . 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与自我导航分析 [J].教育与职业 ,2011(2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