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当代的国际贸易。
2.3.1 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经济生活和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规模日益扩大和交易额的急剧上升,二战后迅速发展的国际贸易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时期(1973年以前)。20世纪50年代初,战后国际经济恢复的第一阶段基本完成,国际经济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和国际贸易进入了长达20余年的高速增长阶段,且世界贸易量的增长几乎每年都超过了生产量的增长。1950-1970年的23年间,国际贸易出口总额从600 亿美元增加到5740亿美元,增长了8.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0.3%,高于同期世界工业生产增长率5.2%,也超过了国际贸易历史上增长最迅速时期的水平。这一阶段表现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共同发展,以贸易促投资,以投资带贸易的互动局面。换言之,这段时期内贸易引导经济的增长。
这个时期的典型特征是:形成了以美国为重心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体系,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为国际贸易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国家占绝对优势,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崛起,在国际贸易中占很一部分比重;商品输出主要以初级商品为主。这一时期引起国际贸易如此迅猛增长的因素很多,诸如技术变革、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人口增加且西欧、北美洲和大洋州大部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贸易和支付壁垒减少等。
第二阶段:国际贸易缓慢发展(1973年以后--1990年)。该时期内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其中1974-1979年世界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8.9%,世界贸易出口年平均增长率仅为4%,远低于六七十年代的水平,1980年国际贸易出口总额为2万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也达到3650亿美元。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间贸易逐步恢复,截止到1990年,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量年增长值平均为5%.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出现,特别是西欧和日本崛起,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中心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亚洲四小龙迅速发展,在际贸易中占很大比重;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各国越来越重视科技的力量;资本主义国家从以商品劳务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第三阶段:1990 年至今。该时期是国际贸易迅速发展期,超过了以前国际贸易发展的任何时期,国际贸易起伏增长率为 4%-10%,但始终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4%左右。
其中,国际货物贸易出口总额 1990 年为 35000 亿美元,2000 年为 64560 亿美元,2010年为 152380 亿美元,2012 年更是达到 183500 亿美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 1990 年为9500 亿美元,2000 年为 14160 亿美元,2010 年为 38770 亿美元,2012 年达到 43400亿美元。
这个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征有: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额所占比重继续上升,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下降。知识对于国际贸易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国际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下降;服务业对于国际贸易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的贡献;发达国家的贸易成为主要贸易,北北贸易取代南北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势;美国仍是头号贸易强国,但领先地位有所下降,德国、日本的贸易地位有所提高,形成美日欧三足鼎力的局面,亚洲的份额有所增加,而拉美,非洲的比例有所下降,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成为主要力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迅速发展,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再只注重贸易增长量,也开始注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把一些环境污染重,耗能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极大地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
2.3.2 对国际商务环境的影响分析。
一、商务面对的经济环境的变化。
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生产的专业化,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得到好处。这些好处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出口,货物贸易上的合作可以拓展各国的市场,价格也比封闭时国内价格高,从而增加了收益;另外一方面来自进口,一国进口的货物要比本国生产同类产品便宜,进口使本国的购买力增大。在截至1820年的800年间,今日的新兴经济体平均占世界总产值的70%~80%.1820年,中国的 GDP就占了全球 GDP 的1/3.截至1950年,这些新兴经济体国家占全球产值份额降到了40%,中国则下降到了5%.从2001年开始,新兴经济体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7%,这是有史料记载以来的最快速度;相反,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才刚过2%.在未来5年里,新兴经济体的平均年增长率将为6.8%,而发达经济体则仅仅是有所增长。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利用国际资源发展本国经济,充分发挥国际间分工的作用。国际分工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国际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的深化和扩大。通过按比较成本的法则进行国际贸易,使各国的贸易优势能够互补,扬长避短,使各国的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有效的配置,节约社会劳动,取得国际分工的利益。不仅如此,国际贸易还促使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促使经济结构完善,从而可以扩大市场范围和生产规模,从而获得经济规模效益。
服务贸易一方面是货物贸易的补充和附属物,是货物贸易得以进行的必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又促进、有时甚至是极大地促进了货物贸易的发展,而且货物贸易越发展,其促进作用就越显着。服务贸易特别是运输、通讯和金融服务的发展水平对货物贸易乃至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因为它可以导致成本的降低、资源消耗的节约、国际经济运行网络的完善和效率的提高。影响货物贸易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也同样影响了与其相伴相随的服务贸易的发展。
通过服务贸易,各国可以实现本国生产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和增值,扩大积累和增加外汇收入。同时国家对进出口贸易征收关税和其他各种有关费用,也是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利用补偿、租赁、信贷等贸易形式也是筹集资金的一种可行途径。各国可以利用国际技术转移、扩散的好处,吸引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由于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都参与国际竞争,产生提高技术、改进管理的紧迫感。
技术贸易促进进出口商品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从发展趋势上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学技术向高、精、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商品贸易的发展。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加速了产品的更新换代,也必将促使国际进出口向高级化发展。技术贸易加速了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的进程,如商品贸易与技术贸易转让相结合、国际投资与技术转让相结合、补偿贸易与技术转让相结合、国际工程承包与技术转让相结合。技术贸易成为疏通商品贸易的手段。鉴于各个国家的地方保护主义,为了保护本国的弱势产业,对商品的进出口都采取了一些限制性的措施,如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配额、补贴、反倾销、技术标准、卫生标准等),企业为了打破有关国家的关税壁垒或非关税壁垒对商品进口的限制,将技术出口到那些国家去,利用技术在当地进行商品生产,以避开各种限制,扩大出口商品的目的。
二、政治和法律环境的变化。
健全的政策和法律制度在国际商务环境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各国在维护本国主权和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制定国际贸易的相关法律。由于国际贸易需要应用不同国家的不同法律,因此法律本应具有的一致性特性便不复存在,法律一度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障碍。为了克服法律的差异给各国贸易带来的障碍,制定同时适用于各国的法律一直是国际社会追求的目标。
世界贸易组织是推进贸易自由化的最大国际组织,《多边货物贸易协议》、 《服务贸易总协定》和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及其附件构成 WTO 的三大支柱。
1966年,联合国第21届大会决定成立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ited NationsCommiss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Law,UNCITRAL),该组织于1968年正式开始工作,致力于制定统一协调的国际贸易法。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服务贸易得到迅速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此背景之下,经过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GATS)应运而生。《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时有美国提出的提议,后经会员国多次的磋商,于1994年4月15日在马拉喀什部长会议上,最后达成一致并签署了该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于1995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协议之一。
20世纪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区域性贸易组织纷纷成立,随着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继建立和启动,区域内贸易迅速发展。进人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美日欧等经济主体的经济低迷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使得区域贸易自由化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 日益加强,贸易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速度。目前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联合和贸易自由化有加强的趋势,例如中国一东盟自贸易区的成立。
三、自然环境的变化。
由于金融资本、劳动力的迅速流动,交通运输业和通讯行业的不断创新发展,要素禀赋的差异不再是国际贸易的唯一条件,贸易方式也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深化。人们普遍认为贸易是有益的,它能够改善本国的福利,但并未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直到20世纪末,环境问题凸现出来的时候,人们才开始考察国际贸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学术界对国际贸易尤其是货物贸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货物贸易能促使全球资源有效的配置,国际间分工能使环境得到合理的利用。这种观点是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为基础,得到环境退化状况与收入水平存在相似的路径,因此为解决环境问题而限制贸易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另一种观点是基于污染天堂假说,该假说主要观点是贸易是导致环境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贸易自由化会加重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环境的外部性,产权没有被明确,人们在追求最大利益时,往往会忽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加剧了环境的污染。图2-5显示了国际贸易对国际商务环境的影响:
2.4 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
碳交易市场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是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国际碳交易市场自建立以来,产生了飞速的发展。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指出:2005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10亿美元,2006年交易额为312亿美元,到2007年达到630亿美元,2008年更是超过千亿,最终成交额为1260亿美元。但由于碳交易的主要地区欧盟各国对温室气体减排量的政治需求减少,2008年以后碳价持续下降,其中碳交易市场上的三种主要产品,欧盟排放权(EUA)、二级市场核证减排量(sCER)及减排单位(ERU)的平均价格均大幅下跌,由于碳交易量仍在上升,2009-2011年间全球碳交易总额仍在缓慢增长,2013年虽碳交易量仍在上升,但由于国际碳价持续下跌,最终成交额为766亿美元。
总体看来,碳交易市场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影响碳交易价格的因素复杂。
碳交易市场产生于《京都协定书》及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间政治协定,与石油、天然气等其他能源相似,二氧化碳的价格深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市场参与者应当经常关注国家配额计划(NAPs)、连接机制以及《京都协定书》到期之后的国际协定,这些减排计划和配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碳交易市场的空间,如果某个国家的减排计划过于宽松,不能造成企业碳排放额的稀缺性,则无法形成有效市场。
碳排放配额与减排量价格与能源价格有关,随着能源价格的涨跌发生相应变化。
煤、石油转变为电能和热能目前仍是世界上排碳量最大的工业过程。在2007-2008年间,能源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碳交易价格相应上升;直到2008年下半年能源产品价格出现大幅的下降,全球碳交易价格也应声下跌。而又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的过程中逐渐提高,碳的价格与其他能源息息相关。世行的数据表明,原油与 EUA 的价格在 2007年相关性达到 82%,2008 年更高达 95%.
而国际气候变化机制安排的不确定性也对碳价的涨跌造成了一定影响影响。根据欧盟碳交易市场的规定,2013年后欧盟将不再接受来自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批准的清洁发展机制,这加剧了各方对碳交易市场前景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的碳交易。
2.欧盟排放贸易体系依然主导全球碳交易市场。
自碳交易市场运行以来,欧盟的碳交易量和交易额超过全球总量的75%.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机制(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简称 EU-ETS)自2005年实施以来取得显着地成效,EU-ETS 覆盖了欧盟27个国家,超过一万个排放实体,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2010年欧盟碳排放交易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虽然全球碳排放价格下跌,但由于排放配额交易量持续增长,碳交易额又有很大的提高,该体系依然主导全球碳交易市场。
3. 全球其他碳交易市场发展迅速。
欧盟排放贸易体系是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引擎,但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碳交易市场也在纷纷出现与快速成长。国际主要的碳交易市场还包括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温室气体减排贸易体系(NSW GGAS)。
我国碳交易市场起步较晚,2012年国家发改委决定在全国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并选定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市等全国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已注册成功的项目达2101个,占全球成功注册项目总数的48%,全国5个碳交易试点的配额总量高达8亿吨,二级市场成交44.55万吨,总成交额2491万元。有分析认为,中国各地交易所今年的总成交量可能超过2400万吨,到2015年可能大增9倍达2.27亿吨左右。实际上,在碳排放交易方面,不仅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呈现量价齐升,走在世界前列的欧美等国家同样趋于活跃。
2013年的碳市场价值比2012年下降了19%,至766亿美元,为2007年以来的最低值。
但由于欧盟计划推迟排污许可的销售,据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全球碳市场价值今年将上涨15%至882亿美元,全球碳市场有望在今年出现反弹。
尽管碳交易市场经历了持续低迷,但从长远来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持续推进国际碳场发展的大趋势是不变的。就未来一段时间而言,国际碳市场建设将以局部市场为主,且交易价格近期内将持续低迷。在碳市场建设方面,目前难以形成全球性的碳交易市场,当前阶段主要以区域性的碳市场建设为主,如欧盟碳交易市场、美国 RGGI、新西兰碳交易体系(NZETS),以及正在建设的澳大利亚碳交易市场和我国碳交易市场,墨西哥与韩国也都通过了综合性的气候法案,为未来的市场化机制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