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大陆架划界揭开神秘面纱什么是外大陆架划界?在揭开其神秘面纱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外大陆架的概念。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每个国家拥有自己的临海基线,这个基线以内的水域称为是内水。内水的概念就是你的国土,即使它是水域,进入这个区域的话,就算是进入了国界内。从临海基线向外 12 海里,叫临海,临海也是一个国家高度管辖的范围,这是一个缓冲区。再向外是专属经济区,也就是从临海基线开始到200海里,差不多 400 公里的范围内,这一块区域国家拥有管辖权。这个管辖权不仅仅是海底,包括水体——这里面的鱼也是归这个国家所管辖的,这块区域也被称为经济水域。在 200 海里以外区域的大陆架,就是我们需要划界的这块区域,即外大陆架。外大陆架的区域一旦申请成功之后,虽对水域没有管辖权,却能拥有海底的底床油气资源与生物资源的所有权。
在了解了外大陆架的概念后,我们就可以谈谈外大陆架划界。外大陆架划界必须通过一个权威的国际机构——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进行认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效忠联合国,公平公正地对待所有沿海国的划界案。这个界限委员会对所有提交的划界案进行审议,据此提出的是一个意见、建议,沿海国可以不接受这个建议,继续申诉,相当于答辩,在法律上称为陈述,提出新的修改意见,让委员会再进行审核。只要它的建议你不接受,你的划界案就可能永远没有一个最后的解决方案。如果一旦你接受这个建议,它就会成为最终的有约束力的外大陆架的外部界限。
东海划界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1982年12月10日开放签署,1994 年 11 月 16 日生效。我国于1996年批准了《公约》,成为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我国国家海洋局和外交部从1996 年至 2007 年围绕中国外大陆架问题组织了相关科研调查,获取、搜集了中国东海和南海的水深、沉积物、地磁和重力等方面大量数据,并于 2007 年开始编制我国 200 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组织进行大规模的专家评审以及外交部系统的一系列评估。在2009年提出了初步信息——我们中国海域存在外大陆架。最后在2012 年,正式提交关于东海部分海域的 200 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
东海的划界案从 1996 年开始到 2007 年,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项目的规划,我们将整个海域分成不同的区域进行划界与调查;第二个阶段,我们在东海进行非常高密度的调查;第三阶段,我们将数据处理成能够被联合国接受的数据;第四阶段,我们最后进行外部边界的确定。
基于多项自然延伸的科学依据,以及基本的数据分析,我们首先提出在东海的东北部区域进行外大陆架的划界。这个区域的提出是考虑到在区域里面有一个日韩共同开发区,这个开发区避开了我们中国,是我们中国政府强烈抗议的。我们理应在这个区域里提出我们的主张,以反对日韩的共同开发区。在这之后,韩国基于与我国在东海类似的大陆架的利益,转变立场,韩国的外交部和相关的专家多次来到中国,也邀请我们到韩国磋商联合划界案,与中国联合推动外大陆架划界。
在 2012 年 12 月东海划界案提交之后,按照联合国的相关程序,我们必须进行答辩。
2013年8月15日,我们到联合国总部进行答辩,最终中国的报告得到了界限委员会的绝大多数专家以及国际上的高度评价。
“岛屿之争”的背后是国家利益在答辩之后,还有很多战略研究所的专家对此做了一些解读,谈到这个划界案是对钓鱼岛相关的区域做出了划界。事实上这个划界案跟钓鱼岛并没有关系,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我们整个国家的权益。比如我们为什么选在东北面,除了因为这是日韩共同经济开发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要避开钓鱼岛 200 海里。我们首发的区域不想让它成为一个有争议的前提。
当然也可以说,我们现在对钓鱼岛区域已经进入了有效管控,在经过一些重要的事件之后,我们还需长期地进驻。此外对黄岩岛的态度也是如此。
一直以来东海的划界是中日两国谈判的主要对象,因为有的区域最宽都不超过400海里,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涉及专属经济区的划界。如果相向国家不超过 400 海里,就要通过一些均等公平的原则来完成。但是一定要向全世界说明,大陆架制度和专属经济区制度没有谁先谁后的秩序,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声明我们有外大陆架,我们也可以考虑讨论专属经济区。所有的这些划界最后还是要通过谈判来完成,但是只要你手中有砝码,你的依据多,谈判也会向着有利中国的方向发展。现在我们在中国海域里的政策就是和平协商,搁置处理。因为时间对中国有利,如果一个问题再放十年,中国的砝码将会更多。
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海洋新战略中国划界案的成功除了维护了国家利益,同时也给国际社会提供了案例。这以后,我们构建了一个高层的网络平台,每年举行一次大陆架的国际研讨会。在这个国际研讨会上,我国的界限委员会委员,海底管理局的重要负责人,以及海洋法法庭三大机构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来参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只有中国每年都在这个平台上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来影响大陆架跨界的未来发展,从而进一步维护我们的国家利益。
而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海洋战略也正迈入新纪元。我们的视野从区域转向全球,除了关注家门口的利益之外,全球的利益也已经成为中国的关注焦点。相对应的,我们的研究也应该进入全球,而不仅仅是我们国门之内。现在正到了海洋法公约需要修约与调整的时候,我们在早期的阶段里,可能没有更多的参与,这使得我们的国家利益没有很好的体现,那么这之后怎样深度参与,是值得思考的。
对大陆架划界这一领域的研究是科学与法律的大范围交叉,目前在中国很少有这样联合交叉的队伍。这支队伍要长期发展,并且建立政府支持背景下的独立智库。这个智库需要从中华民族更长远的视野出发,而不是受短期的政策影响,来研究探讨中国在国际事务上的立场。大陆架划界即是这其中鲜明的典型,对它的研究不局限于眼前,往往需要有一些超越时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