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就意味着,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兼顾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质的提升.因此《课程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
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对于学生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阅读和写作科技文献的要求逐步提高,实用性和应用性培养模式成为潮流.相比之下,文学素养的提升似乎是不再被人提及.这样,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学几乎等同于"语言技能训练课程",[2]更多的是侧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忽视了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最后的教学效果就是:尽管学生语法功底扎实,语言技能娴熟,但是不能真正理解英语;尽管学生口头语言交际流畅,写作却无复杂的文体意识可言,更不要提什么文学美感.最终,因为缺乏作为沟通前提的文化素养,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交际,无法更加深入地交换意见.
一、文学、文学素养与大学英语教学
文学是一门艺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借助各种修辞以及表现手法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文学亦是科学,是研究人、反映人、表现人的命运和思想情感的科学.文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种种功用.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最基本的功能是审美作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通过对描写对象的艺术刻画,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真挚的感情、深邃的思想,从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快感.那么,长期在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和浸润中,文学素养就会日渐养成.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践中,文学素养的培育自然而然地成为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们在阅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时,可以了解不同社会、不同民族的原貌,探知不同民族文化精神生活的演变,沟通人们的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来看,以英语语言为学习对象的大学英语学习,应该被看作是对于英语语言文学、英语语言社会的深谙.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国外文学作品,英语语言成为我们求知探索的重要工具,在体味这种语言所承载的西方文明、吸取中外文化知识精髓的同时,文学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最终使我们更好地融入世界,而在这一过程中修习文学素养应该是必然产生的结果.
然而,在当今"有用"的时代风气影响之下,教育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被最大化.在现今这个喧嚣浮华的世界上,学生依然在阅读中外文学作品,但这种阅读,更多的是面对各种电脑、手机的碎片化、快餐式的浅层阅读,缺乏独立的思考,文学素养的沉积更是无从谈起.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涵养性情,美化心灵,不知不觉地改变人格和世界观,从而影响人们的社会实践,发挥社会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之中,适当加入文学要素,能够充分发挥文学的审美和现实作用,进而逐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
许多英语教学实践者已经充分意识到文学教育的必要性和大学生文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并且进行了文献研究和实证调查.以往的研究,从主题来看,更多关注的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性、人文素养、文化素养或者文学课程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基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学素养的调查与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获取真实资料,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最终提出解决对策.
二、调研过程
(一)调查方法
采用抽样调查方式,结合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在借鉴国内学界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次讨论协商,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学素养调查问卷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受调查者个人信息、学生对于文学素养培育重要性的认识、大学英语教学与文学素养的培育(教学材料的选择、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角色).问卷采用里克特量表(Likert scale):1代表完全不同意,5代表完全同意.
(二)实测过程
本次调查以河北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参加调查的人数有500人:涉及大学本科二、三、四年级(2011级、2010级、2009级);涉及文、史、理工、艺术等专业:教育、历史、法学、物理、化学、软件开发与设计、音乐.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填答完毕并当场收回.在正式录入数据之前剔除不合格问卷(空白及规律性填答的问卷),剩余的有效问卷为 482 份,问卷回收率为96%.问卷收回后,课题组成员对所得各类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第一,大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现象普遍存在.77.1%的受调查者表示对中国文学很感兴趣,并且有66.9%的被调查者表示了对于西方文学和文化的爱好.虽然这两组数据有些差异(大学生对于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兴趣低于他们对于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兴趣),但是文学魅力对于大学生的吸引没有任何的减少.不过,调查显示,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现象不容乐观:49.5%的学生表示对古希腊、罗马神话故事和圣经故事几乎不知;46.8% 的学生不知道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有哪几部作品.
第二,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文学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并且期待个人文学素养的提升.在被问及"文学素养的培育能够丰富个人文化内涵"这一问题时,76.5% 的受调查者表示同意(15.8% 选择"完全同意";60.7% 选择"比较同意").88.5%的受调查者表示喜欢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讲授文学基本知识.此次调查显示,文学素养的培育,虽在大学英语课堂很少提及,但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其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期待着有较大空间的提升.
第三,改进课堂教学是培育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问到是否希望"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设计与培育文学素养相关的活动"时,有55.3%的受调查者选择"完全同意",选择次之"比较同意"的也有 32.6%.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文学背景知识的讲授、有关文化差异比较、以及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戏剧表演、诗歌赏析、文学作品鉴赏等),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英语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三、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作为人文素质重要组成部分,文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现状令人堪忧.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
首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人类引入了多媒体时代,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部分学生虽然能够认识到文学素养提升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现代传媒技术的广泛应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学生的阅读兴趣广且泛,阅读形式也发生巨大变化.
其次,大学英语工具性和功利性教育的后遗症将长期存在.尽管我们一直致力于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但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现实存在,注定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随波逐流,追求应试教育的成绩.这种做法的严重后果就是,严重异化大学生对于大学英语学习的理解和泯灭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多姿多彩的英语语言教学变得枯燥无味,语言成为毫无实质内容的空壳.在这个疯狂英语的年代,有谁还会想到语言的美感,更不会提及文学素养的培育.
再次,大学英语教材内容、课程设置与提升文学素养的目标不匹配.大学英语教材版本众多,教材编订理念不尽相同,文学篇章所占比重各不相同,这就使得有些大学英语教学偏重科技领域而相对轻视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提高.大多教材选材注重趣味性、信息性、实用性和时代性,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但是较少涉及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另外,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一直以大学综合英语为主,尤其是以精读教学法为主,同时加载大量听力和口头交际活动.大学英语课程要兼顾听说读写译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教师根本无暇顾及文学素养的培育.但是这种课程设置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期待分类型、多样化,促进不同层次学生获得英语学习成就,体验英语学习乐趣,获得文学审美快感.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现实市场需求和冲击曾经一度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失去了人文教育传统,而实用性和应用性培养模式成为潮流.大学英语教学几乎等同于语言技能训练课程.但是,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的调整和改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化,各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目前,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学实践者开始倡导英语教学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其思想境界和培养学术研究能力.
文学素养体现人的文化层次和精神境界,也体现了人的审美情趣和品位.解决非英语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对策在于,从不同角度、多方位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和谐英语课堂.
从课堂教师角色来看,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要树立坚定的教师信念,注重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作为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者,要确立以教书育人为中心,英语教学要兼顾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和文学素养的培育,纠正以往唯技术、唯知识、唯分数的倾向,培养既有高度科学素养,又有厚实人文素养的人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阅读文学,增加他们对各种文学体裁、文学表现手法的认知,同时也增长他们对文学修辞手段、意象和典故的敏感性,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另外,教师要全方位整合立体化教材中的教学资源,自主践行新的教学理念,将大学生文学素养的培育纳入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力求培养学生以达到敦品厉行、求真服善,养成人文素养.
从课堂教学手段来看,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运用现代传媒手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文学素养本来就不是单单靠上传下达而达成其效能的,它是潜移默化的长时间的累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已经在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上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因此,我们要积极利用便捷的多媒体手段,构建多维度、互动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体系,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网络交流平台,鼓励他们阅读最新文学研究成果,发现新的文学观点,建立鼓励阅读机制并进行有效检查,从而提升文学素质教育的效果.
从课堂教学活动来看,要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营造良好课堂文学氛围,注重环境的熏陶.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可以邀请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专家介入文学素养教育规划之中,甚至走进大学英语的课堂,开设文学欣赏讲座,为学生开辟更加广阔的文学素养提升空间.
四、结 语
西方语言文学大师、中国外语界一代名师李赋宁先生认为英语学习和西方文学是密不可分的:"文学作品的媒介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3]
文学在论述中展示了语言,文学会提高所有语言技巧,文学通过词汇各种各样广泛精巧的运用及各种复杂贴切的用法,使文学扩展了语言知识.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一定不能抛弃对西方文学的学习.
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来看,由于课程内容多、学生人数多、教师教学任务重,很难在课堂上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和时间.
英语课堂学习这种单一的学习模式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状态.因此,本研究对于学生来说,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其对于文学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转变英语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终身受益.另外,在教学方面,本课题研究成果可以为外语教师甚至大学教师提供真实数据,获得教学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守仁.全面、准确贯彻《大学英语课程要求》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外语,2010,(2):4-7.
[2] 张炳飞.也谈文学在用于教学中的运用[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1,(9):54-56.
[3] 李赋宁.李赋宁谈英语学习和西方文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