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困境的路径依赖与出路

时间:2014-07-30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本文字数:6289字
论文摘要

  20 世纪 80 年代初,浙江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山大学等八所院校相继开设旅游本科专业,标志着旅游本科教育的开端。

  1999 年,在本科院校扩招的契机下,我国的旅游本科教育进入迅速发展阶段。2012 年教育部公布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旅游管理”( 1209) 上升为和“工商管理”( 1202) 等并列的一级学科,下设三个本科专业: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这标志着旅游学科地位的提升; 与此同时,因快速扩张而掩盖的旅游本科教育中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也开始集中显现。

  一、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发展困境及其表现

  1. 招生规模下降,专业认可度低
  从 2011 年开始,旅游本科教育的整体规模逐渐呈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旅游本科院校数量逐年增加,也意味着各院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下降。查询部分院校 2013 年的招生计划,发现多数普通本科院校的旅游专业招生规模在 60 人左右,211 和 985 高校,如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以及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的招生规模仅在 30 人左右。招生规模的下降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经过多年的扩招,高等院校本科招生人数已相对固定且有缩减的趋势; 二是高考生源人数趋于稳定以及职业教育发展带来的分流影响; 三是学生及其家长对旅游本科专业的认可度不高,这也是旅游本科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痼疾和发展瓶颈之一。另外,从 2001 年北京大学率先实施按学科大类招生与培养制度以后,各高校纷纷跟进,“旅游管理”一般放到工商管理学科下统一招生。

  然而,在接受了低年级的通识教育后,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直接导致一些高校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萎缩甚至停招,如西安交通大学就选择停招旅游管理本科。

  2. 就业率低且就业质量不高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就业的蓄水池———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作为稀缺资源,旅游本科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应备受追捧。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旅游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双低”怪象。表 1 对山东省2010 - 2012 年 12 个经管类本科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 在毕业生源方面,旅游管理在12 个本科专业中位列第七,这说明山东省旅游本科教育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 在协议就业率方面,不论是单年度还是 3 年平均,旅游管理都低于其他 11 个本科专业,而且其 3 年平均值比全省 3 年平均值低9 个百分点以上,这充分反映其就业质量不高; 在正式就业率方面,旅游管理除比市场营销专业略高一点外,其 3 年平均值均低于其他 10 个本科专业,比全省 3 年平均值更是低了 10 个百分点以上,这充分反映出其整体就业率低。作为旅游业和旅游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山东省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肯定要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足以显示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困惑与尴尬。【表1】

论文摘要  
  3. 旅游院系和旅游专业的地位下降
  在全国旅游高等院校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国内最顶尖的大学一直未开设旅游本科专业,而在开设旅游本科专业的重点大学中,西安交通大学已停止招生,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招生规模均有所下降。而教育部早在 2004 年就将旅游管理作为控制布点的 12 种本科专业之一,以应对旅游本科教育盲目扩张带来的各种问题。伴随着招生规模的下降,一些院校独立设置的旅游院系的地位也发生变化,如浙江大学将合并前的杭州大学旅游学院降为商学院的旅游系; 武汉大学在 1993 年就已成立旅游学院,但 1997 年降为旅游系,2005 年则成为经济与管理学院下设的市场营销与旅游管理系; 天津商业大学在 1985 就已开设旅游管理本科专业,2003 年12 月成立旅游管理学院,但2007 年7 月旅游管理学院重新并入管理学院,后经整合后成为商学院下的旅游管理系。这些事实表明,我国的旅游本科教育并未因规模的扩大而走向繁荣,反而因矛盾的积累与显现使得自身的地位相对降低了。

  二、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困境的路径依赖

  上述问题的出现、泛化和深化固然与旅游教育发展历史相对短暂、作为人才需求方的旅游行业和企业素质不高、大学生择业就业心态错位等多种外部因素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在发展之初就已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未得到及时解决。

  1. 薄弱的学科基础与旅游本科教育持续发展的矛盾
  在旅游高等教育发展之初,由于基础理论研究的匮乏和知识积累的薄弱,旅游本科教育选择依托其它相对成熟的学科而开展。经过 30 多年的发展,旅游上升为一级学科,但这并不代表其已经走向成熟,这可从科研项目获批、学术期刊与论文发表两方面加以验证。

  ( 1) 科研项目获批
  表 2 是对近三年获批的与旅游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进行的统计分析。从数量上看,旅游类项目占两类社科项目获批总数的比例均不到 1%,这反映出旅游学科的研究水平和竞争力不高; 再从学科分布来看,获批的旅游类项目在国家社科基金中分布于 10 个学科门类,而教育部人文社科则分布于 9 个学科门类,这一方面验证了旅游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其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再者,在近 3 年的两类社科项目中,管理学门类下获批的旅游类项目均少于经济学门类,且占各自总数的比例也达不到 1/3,这说明旅游学科虽归属于管理学大类,但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分析范式并不能给予旅游学科足够的支撑。( 2) 学术期刊与论文发表拥有的学术期刊的数量和层次是一个学科地位和实力的体现,与其它学科相比,旅游类学术期刊不仅数量少,而且层次也不高。在论文发表方面,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的高级检索中以篇名“旅游”或关键词“旅游”为检索式,对从 1990 年起国内经管类三大顶级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发表的论文进行检索,结果是仅在《管理世界》上检索到 17 篇论文,但其中 14 篇为短文,而且其余的 3 篇长文也均发表在 2010 年以前。【表2】
论文摘要

  上述分析表明,经过 30 多年的建设,我国旅游学科仍然未能形成相对统一的概念体系、研究范畴和分析范式,如此薄弱的学科基础自然无法支撑旅游本科教育长时间的快速发展。可是自 1999 年开始,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却经历了十多年的飞速扩张,这使得原本就已存在的矛盾更加突出。

  2. 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矛盾
  多数院校在开设旅游本科专业时,不是立足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而是出于补全学科门类或者增加招生专业等方面的考虑。同时,由于浓厚的科研导向以及旅游学科基础的薄弱,高校在对旅游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资源投入和政策支持上要低于那些更易取得成绩的成熟学科以及相关专业; 而教师迫于职称评聘和未来发展的压力,投入到本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时间和精力也相对有限。再加上多数旅游企事业单位在人才问题上缺乏相应的营销意识与手段,未能就自身人才需求与旅游院校进行充分沟通,使得旅游院校在旅游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上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具体表现在:

  ( 1) 盲目求全的培养目标
  为提升旅游本科专业招生时的竞争力,大多数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往往贪大求全,普遍存在诸如“培养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在旅游院校和科研部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之类的表述。在旅游本科教育的起步阶段,由于整体规模小,市场需求量大,这种培养目标可以较好地解决毕业生的出路问题。然而,随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制度的改革以及旅游研究生教育规模的逐步壮大,本科毕业生获得类似就业机会的几率大大降低了。

  ( 2) “各自为政”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
  由于缺乏统一的概念体系和知识框架,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上往往各自为政。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缺乏对旅游学科和专业建设规律的认识,各院校普遍存在不经过严密论证而因人设课、随意“砍”课、课程重复设置、不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等现象,而且课程名称五花八门。在教材建设方面,很多院校都出版了自己的旅游类教材,看似繁荣但实际情况是编的多,写的少,继承的多,创新的少,很多教材内容陈旧,这反映了旅游专业在教材建设和选用上缺乏统一规划。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本位主义”,使得各院校在知识传授和理论教学上缺乏一致性和严谨性,这必然导致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下降,进而影响本专业在各自院校中的地位。

  ( 3) “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
  在学科基础薄弱的情况下,重视和加强理论教学与研究是符合专业发展方向的,但过于强调理论教学和知识传授,就容易形成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轻视甚至是忽视。综观我国的旅游本科教育,实践教学或流于形式,或投入时间不足,或安排不合理,或组织管理不当,或效果不佳。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为例,大专生实习期为 6 个月至 1 年,高职高专在1 年以上,且普遍采取集中实习的方式; 而本科生一般为 3 -6 个月。普遍采取“放羊式”管理,即事前不统一组织,事中不监督和指导,事后不考核,实习基本流于形式。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导致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职业素养等达不到旅游企业的要求,或者在就业初期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

  四、我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出路

  1. 借专业目录调整契机,夯实学科基础
  面对旅游本科教育的困境,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旅游学科还不够成熟。30 年来我国旅游研究在对经济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引进和吸收方面成绩斐然,但对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学科知识的引进还不够。为推动旅游学科的发展,我们要继续从上述成熟学科中吸取养分,兼容并蓄,寻求多种知识体系的整合,从而充实和完善旅游学科的知识体系,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才能从根本上建立“旅游学”的概念体系和研究范畴。

  2. 根据行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
  旅游业的综合性和关联带动性强,涵盖多个子行业,但不论是酒店业、旅行社业、会展业、航空业、餐饮业、娱乐业等大众产业,还是温泉经营、高尔夫球场管理、世界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旅游教育与培训等小众产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要求均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在高等教育“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定位下,这种差异被忽视了。因此,要提高毕业生的行业内就业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各旅游院校就必须在深入挖掘各细分产业管理类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一方面要重新制定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则要合理地设置专业方向进行分类培养。

  3. 以就业力和就业质量提升为导向,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创新
  结合旅游专业的应用型特点和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本文认为旅游本科教育应实施以“能力结构优化”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以“能力结构优化”为导向并非弱化理论教学或者降低知识传授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而是要通过理论教学在内的教育手段改进和提升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艺体美特殊能力等,从而提高毕业生在行业内以及相关行业就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课程设置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与创新。

  ( 1) 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
  旅游类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都由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选修课五个部分组成,由于高等教育“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定位,总理论学时和前两类课程的比重过高,相对缩短了学生用于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教学的时间。为此,可做如下调整: 第一,在不违背教育部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压缩数学、体育等通识课程的理论学时。第二,对部分专业课程可通过合并减少其门数和总学时。第三,如实习时间相对较长,可将部分操作性强的实验课程压缩甚至取消,如餐饮摆台、口布折花、托盘训练等可在实习环节中完成。第四,多开专题课和方向选修课,并真正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学习能力以及发展规划等选择课程,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其研究创新能力。第五,在保证英语课时的基础上,加强双语教学,进一步强化其英语应用能力。配合课程体系的优化,旅游院校应加强沟通与协作,整合学术资源与研究成果,在明确旅游类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加强教材建设规划,改变当前教材编写与选用的混乱局面。在这方面,成立不久的 2013 -2017 年教育部旅游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发挥其积极作用。

  ( 2) 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重视学生参与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追求“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解为主要任务,重视既有知识的传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参与式教学的关键是“问题导向”,要求学生参与并师生互动,教学手段多样,既注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传授,更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收集和分析归纳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等的训练和提升。因此,旅游院校应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结合专业培养要求和课程性质,由师生共同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第二,根据教学内容,运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主题演讲法等多种教学法,将信息传递与学习兴趣相结合,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成立学习小组,变个体学习为团队学习。第四,改变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或“结课作业”的考核方式,实施“过程导向”的考核方式,加强对学生出勤和课堂表现的考核; 改变针对学生个体的考核,实施针对学生团队或小组的考核方式,并倡导团队内自评和团队间互评; 不仅重视对知识掌握和应用的考查,还要加强对学生知识整合与创造、团队分工与协作、逻辑与抽象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主题演讲) 和科研写作能力( 学术论文或科技作品) 等的考查。

  ( 3) 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教学
  国际权威旅游教育机构早已肯定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如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在其校内的 STATLER 酒店的某一相关部门工作满 800 小时,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则规定学生每学完一个门类的课程,就要在模拟实践场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再到学校所指定的酒店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已成为旅游院校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其具体手段为: 第一,结合专业方向,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到各类旅游企业的一线岗位进行专业实习,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为提升实习效果,部分旅游院校可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延长实习期至 6 个月左右。

  第二,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项目提高其研究创新能力。第三,加强综合性实验中心建设,提升实验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困境的形成是 30多年来自身矛盾不断积累的结果。要打破这种路径依赖,需要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所在。学科基础的强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手段的创新也需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发展和进步。展望未来,旅游本科教育的脱困之路还很漫长,需要旅游学界、业界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共同携手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邵金萍. 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C]. 第二届中俄旅游教育论坛论文集,2010: 215- 222.
  [2]赵志峰. 对旅游管理专业性质与培养目标的思考[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26( 3) .
  [3]保继刚,朱峰. 中国旅游本科生教育萎缩的问题及出路———对旅游高等教育 30 年发展现状的思考[J]. 旅游学刊,2008,23( 5) .
  [4]谢彦君. 旅游与接待业研究: 中国与外国的比较———兼论中国旅游学科的成熟度[J]. 旅游学刊,2003,( 5) .
  [5]孟华. 中国旅游本科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 旅游论坛,2011,( 2) .
  [6]朱若男,张德成. 21 世纪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2) .
  [7]何建民. 旅游管理教育与学科建设的国际经验与我国问题及发展设想———以上海财经大学发展目标与特色为例[J]. 旅游科学,2006,20( 1) .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