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实习体系构建的改革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07-30 共5303字
论文摘要

  近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旅游企业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很多高校陆续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截止到 2012 年底,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总数已达到 2208 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 1115所,在校生 59. 98 万人,中等职业学校 1093 所,在校学生 48. 34 万人,总计在校学生为 108. 33 万人,辽宁省目前有 50 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此专业。

  沈阳农业大学 2001 年开始招收森林游憩专业( 旅游管理方向) 本科生,2010 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13 年开始招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作为农业院校开办的旅游管理专业如何定位,如何突出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理念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更直接体现在为地方政府和旅游行业发展的服务上。

  本着立足辽宁服务全国的宗旨,遵循旅游行业对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实用性、专业性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 9 年指导学生实习工作过程中不断对实习内容进行改进,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实习体系的构建进行改革研究,提出改进措施。

  一、综合实习体系的构建依据

  ( 一) 以专业定位为基础
  国家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12 年) 》中将旅游管理从工商管理学科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从专业的基本定位上来看,旅游业是服务性、文化性很强的产业,同时也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应是一个与服务经济、行为科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学科有着更紧密联系的特殊的管理类学科,这也是旅游管理专业可以独立存在的重要依据之一。其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更加注重旅游行业的业务操作能力培养,旅游行业需要更多的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应用型专业管理人才。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应更加注重实践性、实用性、专业性。

  ( 二) 其他高校的经验借鉴
  1. 实习模式
  国内相关高校旅游管理教学实习的实践已有较长时间,传统专业实习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普适性的问题,不断引起实习教师的反思,寻求在多元化时代下既符合教学规律又适应学生个性发展诉求,并兼顾企业管理实践的专业实习模式改革思路和创新。校企一体的实习模式强调了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改革与产、学、研人才培养的关联度。在此模式下,许多院校采用了“3 + 1”的实习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

  2. 实习单位的选择
  从实习的时间和地点的选取来说,现在的实践教学改革都致力于构建校内外立体实习基地网络,实习基地的合作模式、建设措施、基地管理等方面是各院校普遍关注的重点。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完善实习教学项目的设计、实习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完善、实习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3. 实习效果评价
  对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效果的评估,应该从学生、高校、企业三方利益相关者的维度进行。从学生角度进行专业实习效果评估可以从满意度和就业期望等方面进行,实习单位对胜任能力的高要求以及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的良好实习条件都会对实习学生的实习满意度产生重大影响。从学校的角度也可以构建一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企业的满意度调研与分析也能明确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效果。总之,实践教学效果需要一个能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需求的评价体系,重点要明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评价内容以及标准。

  ( 三) 实习体系构建的理念
  基于对旅游管理专业定位和相关高校实习体系的分析,可以明确旅游管理专业应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核心,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符合现代旅游业对其综合素质的要求。同时对学生、学校、企业等利益主体的需求达到合理的满足,这是能够保障整个实习体系长久运行的条件,如图 1 所示。【图1】
论文摘要

  二、综合实习体系的构建

  ( 一) 专题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实习体系
  在明确旅游管理专业实习体系构建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应构建一个专题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实习体系。传统概念上的教学实习多数是按照实习指导书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些调查或验证性的实验内容,实习内容单调,基本不涉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达到好的实习效果,基于实践性、实用性、专业性的专业定位,在充分研究借鉴国内外其他高校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专题实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既强调对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又注重对学生实践与操作技能的培养。根据教学计划综合实习共 40 天,其中专题实习 10 天,顶岗实习 30天,实习具体内容如图 2 所示。【图2】

论文摘要  
  ( 二) 建立各具特色的实习基地
  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保证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满足不同实习项目的需要,学校陆续与多家旅游企业签署了长期的实习协议。如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冰峪沟风景区) 、本溪关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每年国庆期间游客量较大,适合开展顶岗实习。此外,还与沈阳市内的多家酒店等旅游企业保持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些各具特色的实习单位能够充分满足旅游区管理、生态环境评价、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规划、酒店管理等方面的专题实习内容。实践证明,通过建立实习基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而且对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与科研水平也有较大的提升。

  三、综合实习体系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一) 专题实习的应用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既要具有旅游地理、旅游资源评价等方面的野外调研能力,又要掌握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行业所要求的实务操作技能。从专业方向角度来设计,把综合实习分为旅游线路设计、导游词写作、生态环境监测、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区管理几个专题分别进行,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个实习项目按照分组方式进行,既能保证学生对专业相关技能的全面掌握,对于选择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实习内容也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 二) 顶岗实习的应用
  顶岗实习占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实习时间的75% ,是整个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对生产单位的认识,缩短在学生毕业之后对工作岗位的适应周期。

  1. 顶岗实习的意义
  通过“顶岗”让学生实现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锻炼和学习,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能力。顶岗实习单位选择在本溪关门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可以满足旅游企业、学校、学生三方不同层面的需要,互利共赢。对景区而言,学生的顶岗实习基本安排在每年的“十一”长假期间,是景区一年当中最忙的一段时间,以2013 年为例,平均每天要接待游客 2 万人次左右,高峰时期甚至达到每天 3 万人次,景区酒店的入住率达到 100%,学生的顶岗实习能够为企业解决部分用工,节省了企业的开支; 对学校而言,可以利用这些旅游企业的资源,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完成对学生的培养,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完善了学生培养的渠道;对学生来说,以员工的身份在真实的环境中边工作边学习,既提高了专业能力,又具备了企业工作经历,缩短了上岗距离,同时也增加了对所在行业的深入认识,而且顶岗实习还能给学生带来一部分额外经济收益。

  2. 岗位的分配
  从旅游企业在客流高峰期的工作实际出发,为学生安排了景区售票、景区导游、车辆疏导、酒店服务四个方面的岗位实习。学生在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个人能力等方面千差万别,在分配实习岗位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他们的个人特点和意愿,尽量分配他们到适合的岗位上。这样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旅游企业的一线工作中,不仅使他们的工作技能有所提高,而且对他们的意志品质来讲也是一次难得的锻炼。

  3. 实习的考核
  学生的实习成绩由实习报告、实习过程中的表现、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评价四个方面来组成,也可定性的将学生实习效果评定为优、良、及格、不及格4 个等级。实习单位所出具的实习证明及考核结果占学生总成绩的 50%,这样既能让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又能让实习单位明确自己的责任。实习证明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未来应聘相关工作的实践经历证明和竞争筹码。

  (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控制困难
  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内容多样、学生工作量较大、管理分散且复杂、难于进行有效控制,易出现一些突发性事件和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因为票务问题与当地社区居民产生纠纷,因为停车引导问题与游客产生不必要的口角等问题。这当中既有学生本身沟通能力的问题,也有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如何尽量有效避免和快速处理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总结。

  2. 学生适应慢
  在学生实习过程中“眼高手低”的现象还时有存在,一些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不强。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无法正确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因此,作为旅游教育工作者如何调整学生的实习心态是一项长久而艰巨的任务。

  3. 不同利益相关者不易协调
  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着学校、学生、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并不一致。学校的主要目的是经过专业实习,能够使学生了解旅游行业的特点,掌握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希望在实习中接触到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避免高强度的简单重复劳动,也想在实习中能够参与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层面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见识; 部分旅游企业片面看待实习学生的价值,只是把他们看作是廉价劳动力,用他们来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缺乏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如何在遵循教育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科学设计并不断优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四、提高实习质量的对策分析

  ( 一) 强化实习过程的动态管理
  实习是旅游管理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下,具有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岗位分散化、实习内容多样化等特点。为了保证实习能够有序、顺利地进行,加强实习过程的组织与动态管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应构建“三位一体”的责任格局。首先,指导教师要控制整个实习过程,采用定点巡查、定期询问、企业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和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与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其在实习中能够及时沟通反馈学生意见,在实习中充分发挥班级的凝聚力,减轻学校和实习单位的管理负担; 最后,企业应该明确自己在校企合作培养学生中的角色定位,落实企业在接纳学生实习时的任务和责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校企合作的长久稳定。

  ( 二) 做好学生的岗前教育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要求学生尽快适应从学生到员工身份的角色转变,因此,有必要结合实习生的工作岗位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实习前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对实习岗位的认识。在加强实习前的教育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三个方面的教育: 一是实习目的教育,二是责任和权利教育,三是安全教育。同时应特别强调学生在旅游企业实习期间具有的双重身份,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准员工,实习过程中必须接受企业与学校的双重管理,要让学生对实习企业和工作岗位有准确的认识,缩短适应期,尽快融入企业。

  ( 三) 完善实习保障机制
  学生到相关旅游企业实习,直接工作在一线部门,易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为了维护学生切身利益和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必须建立和完善一套学生实习期间的保障体制。首先,学校应与旅游企业签订实习协议,其中应清晰写明相关的保障措施,要明确约定相关责任承担,这样即使出现纠纷也容易协调处理。其次,应建立 360 度的实习效果评价体系,既能够公正、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及成绩,又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学校应与保险公司合作,建立“学生实习责任险”,学校可以联合实习单位在学生实习期间为其办理相关保险,相关费用由双方协商处理,这样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培育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实习工作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2]侯国林.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反思与创新[J]. 旅游学刊,2004,( 12) : 143 -146.
  [3]冀东怡.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 广西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S2) : 80 -81.
  [4]张鹏.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实习模式研究———以东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个案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2010,( 27) : 93 -94,66.
  [5]胡文君.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实习模式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2011.
  [6]朱丽.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优化设计[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 1) : 92 -94.
  [7]陈珂,董胜君,刘常富. 辽宁省实验林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发展思路[J]. 高等农业教育,2010,( 11) : 62 -65.
  [8]常露. 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初探———以北京城市学院为例[J]. 青年文学家,2012,( 7) : 169 -171.
  [9]张青,袁宇杰.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校外实习基地规范化管理———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2) : 21 -25.
  [10]朱琳,汪海. 旅游管理专业野外综合实习项目教学设计[J]. 职业教育研究,2012,( 2) : 124 -125.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