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高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治理对策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25 共724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教育可持续发展探析
【引言】高校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引言
【第一章】教育生态学与高校发展的内涵与价值
【第二章】高校可持续发展之生态困境的表征
【第三章】 高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治理对策
【结语/参考文献】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发展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三、高校可持续发展之生态困境的治理对策

  (一)合理规划高校系统结构,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

  1.优化高校生态主体系统结构,突出主体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针对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提出明确要求。高校要不断优化自身结构,适应国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动态的调控机制。首先,应转变政府职能,淡化隶属关系,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明确高校管理者、举办者、办学者的职责。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规划、制定法规和考核评估。高校将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教育经费的输入与高校办学效果的输出达到平衡的状态,使高校在不同的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第二,改革高校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

  针对一些单科性规模小的高校,实行省级政府管理、中央和地方共建的体制,从而走出部门与地方条块分割、资源浪费、重复办学的困境[52].第三,办学形式多样化,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实行差异化的招生就业的制度。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进行分类管理,对于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分别采取不同的招生与就业政策,鼓励高校针对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应预先考量学生主体的职业诉求,如果学生想就业,就采取职业型的人才培养方案;如果想继续深造,则采取学术科研型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从不同角度规划高校的系统结构,进而突出高校的主体性。

  2.高校自身找准办学定位,凸显办学特色。

  目前,按学科水平我国高校可分为教学型、研究型、教学研究型三种。我国关于高校的另一种分类为:教育部直属重点高校,省市直属高校以及高职院校。高校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正确估量现实起点,确立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并集中高校的人力、财力与物力,分步实施目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应根据不同的高校类型进行分类管理,进而发挥高校生态系统的自适应性。我们可以以美国的卡内基高校促进基金会指定的高校分类标准为借鉴,其特色是促进分层建设,特色发展。根据授予学位的不同层次和专业设置情况将高校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文理学院、社区学院、专业学院。卡内基大学的不同分类体系为地方培养了各类的科研与应用型人才。我国的东北大学发展定位也很有特色。虽然是研究型大学,但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在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城市大学。我国的一些民办高校的发展定位也独具特色,如于 1985 年成立的中国农民大学,是针对农民接受教育的民办高校。其办学特色是直接为农业第一线培养农村特别需要的人才:一是培养村级干部;二是培养农民企业家或者新型农民。另如北京世纪英才高等研修学院,是一所专门培养企业高素质人才的新型民办大学。其办学特色是广泛开展教育联盟和国际交流,学院的发展定位是培养复合型高级人才,主要致力于教育和培训高层管理人才[53].

  总之,不论哪种类型的高校都应有自己独特的办学定位,这样才能促使高校办学富有特色,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3.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要主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潘懋元先生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年代初提出了高校生态中的"主动适应论"[54].该理论已成为处理高校主体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生态环境间关系的一般理论,用在处理高校内部学科专业的设置与社会需求间的关系时也是可以适用的。首先,高校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要与地方性的主导产业和优势行业相对接。就目前高校的现状来说,高校应该是在政府指导下,逐步放开对高校学科专业自主设置权的限制,高校可以自主开设一些特色的学科专业。

  与此同时,大力培育高校学科专业教育评估评价体系,实施专业评估。在美国,各高校接受区域性教育评估机构的学科专业评估,评估信息面向大众,未通过评估或者成绩不理想的学科专业会因招收不到学生而淘汰。这样可以调动企业参与高校办学的积极性,让行业参与高校的专业认证。高校应逐步建立专业淘汰机制,切实改造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开设一些"长线"专业。其次,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过程中要避免设置重复性学科专业。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创办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学科专业。

  拓宽学科专业口径,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整合,促进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的共同生长,促进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形成,加强高校学科专业内涵的建设。最后,应加大对高校的学科专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促进高校教学与科研持续健康发展。

  (二)优化高校生态环境,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1.优化高校政策环境,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主体,在高度集中管控下,其办学自主权没有得到真正认可,这无形中限制了高校的发展创新。因此,优化高校的政策环境首先要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首先,要加快政府社会服务职能的转变。努力重建政府-学校-社会三者间的关系:弱化政府与高校间行政上的管理关系,减少政府对高校的直接控制,弱化政府与高校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真正做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政府应加强高校整体的宏观调控,将主要精力与资源用于高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促进高校的持续发展,使高校发展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高校制度环境建设,维护高校教育的公平公正。政府要推进政策、法律法规的落实,全面并逐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强化高教发展规划。高校是高等教育的子系统,其发展必须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这就决定要经过科学预测和有效决策,对高校的层次、结构由政府进行宏观规划。三是,建立中介机构。它成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缓冲器",是协调高校宏观调控与高校自主办学间关系的纽带。中介主要包括咨询、审议、评估机构,其主要构成是专家学者,有利于高校的"大学自治"与"民主管理"的落实。如英国"高校拨款委员会",其主要职能是根据一定标准,对高校进行评估,吸引社会企业等力量的参与,反映社会需要,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避免政府对高校的直接干预,从而减缓两者之间矛盾。此外,高校要完善内部的管理机制,形成高校内部自我监督与约束的机制。高校内部决策要实现科学化与民主化。如以校董事会为代表的高校最高权力机构,同时依照国家教育法律建立完善的"大学章程",使高校的各项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55].

  2.调整社会经济环境,统筹经济改革与高校发展。

  面对当今经济环境变革的"新常态",高校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同时也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首先,社会各界与政府要加强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以化解高校的外部性问题。解决市场外部性资金短缺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适当加强政府对高校的干预。对于高校来说,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无疑就会导致教学资源流向热门的学科专业,从而忽略其他学科专业的建设,影响高校教育系统人才输入-输出的良性循环。第二,要构建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下,高校只有拥有广泛的信息流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设立信息交流平台的目的就在于实现高校产学研的结合,让高校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用人单位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自身的需求。第三,完善社会对于高校的保障与助学贷款机制,化解高校教育公平与效率之争的问题[56].针对高校的外部性进行的补贴,在理论上并不能解决高校市场的不均衡问题,因为补贴只能保证其过程公平,不能保证其起点公平,这个问题必须得依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具体而言,一方面对那些家庭贫困的学生,高校采取减少免收学费的方法来解决高校大学生的上学问题。这不能完全指望高校自身来承担这个负担,还得靠国家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另一方面,实行助学贷款政策,这是更为可行、更容易推广的办法。

  3.建立优良文化环境,培育自由民主的高校文化。

  除了优化高校的政策与经济环境,高校的文化环境也体现着高校的"软实力".高校应营造出自由民主的高校文化环境,其中文化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高校的学术自由的生态环境。柏林大学早在 1810 年,就以学术自由为其教学研究的主导原则。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在北京大学举办的校长论坛上指出:"学术自由是高校的不可或缺的灵魂。"[57]

  若要营造高校学术自由的外部生态环境,首先要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应适当分离,提高学术权力机构在高校权力机构中的地位,关键要建立起"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办学模式。第二,学术权力的适当下移。高校作为学术性的社会组织结构的组成部分,为了使学术研究更加深入,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一定要具有充分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58].争取多方包括教代会、校务委员会等各种机构组织参与学校的管理,形成民主参与、共同协商的机制。第三,高校应承认并且尊重学术权力、提高教师的地位、采取多种方式激励教师的学术成果。激发其创造性及积极性,提升学术组织机构的学术权力。第四,建立开明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形成一定的行政权威。预防有可能出现的学术霸权与学术不端的行为,进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校园学术风气与民主自由的高校文化。

  (三)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实现高校主体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1.建立并完善高校现代大学制度,避免"花盆效应".

  任何组织都与其相对应的制度不可分割,组织要生存和运作,就必须遵守相应的制度。高校作为一个组织机构亦是如此。高等教育刘绍怀等专家学者,对现代大学制度是这样定义的:一种与传统大学制度相对应的,与大学自身变化及现代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59].高校的制度分为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从外部制度的生态环境来看,首先要确立高校自主办学的主体地位,即"高校自治".

  高校自治是高校在国家制定的法律与政策的宏观调控下,进行自我管理,从而摆脱外部环境的过度束缚进而避免"花盆效应".面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常态",高校的制度也在发生变化,这就更需要自治与学术自由的根基。有了它们,高校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要使高校真正自治,就要承认高校自身为主体,通过"去行政化"等措施切断高校与政府间的隶属关系,有助于贯彻高校作为法人主体的管理制度。然而,这需要政府与高校的共同努力,并非是单边行为。因此需尽快建立起符合高校发展规律的外部制度体系,进而维持高校制度体系的动态平衡。从高校的内部组织的生态结构来看,首先,高校要按学术规范,重构高校内部的价值标准。高校内部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必须要把自己的特色和风格突出出来;高校的学术标准应听取学科专家的意见,而不是出自行政机构;创造学术自由的环境,克服行政权力为重心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学术权力作用,创设民主自由的学术环境。其次,高校要建立自我约束的机制来适应制度环境,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校党委、行政系统、学术委员会等;二是学校与学院间、行政处室与院系等的关系;三是高校各利益集团如学生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重新调整高校内部的组织机构,建立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生态系统,形成各个"利益主体"对高校自主权的制约力量。

  2.根据"适度原则"调整招生规模,提高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承载力。

  由上文的诸多数据中可以看出,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扩招时代的到来,高校招生规模逐年增长,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时代即将来临。高校面对如此多的生源,必须提高其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高校规模扩大必然给高校带来一些压力,虽然高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弹性力,但在超过高校的最大弹性力之后,高校的教育生态就会遭到破坏。需通过一些调节机制和手段,从内部看,如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师资队伍等;同时从外部看,也要提高高校外部生态环境的生态承载力。

  首先,就高校的办学主体来说,应设立不同类型、不同人才培养方式的高校。多样性的办学主体才能增添高校的办学活力,一方面提升高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提高高等教育系统办学资源的生态承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高等教育政策发展的文件中曾指出:"各国政府和高校本身已经或者正在对高校的结构以及教学、训练和学习方法等进行巨大的变革,这样做带来的就是几乎世界的高等教育发展都趋向多样化。"[60]

  高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多的同时高校的毕业人数也在增多,因此高校不能仅仅为培养"卓越人才"服务,而应向多样化,由不同规模、层次与学科结构与办学形式的高校组成机构发展。高校要积极促进民办高校的发展,鼓励中外办学,同时发展网络教育资源,还要进一步巩固成人高校的创办,鼓励终身教育与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在注重高校内部生态多样性的同时,也要提高高校外部的政策、经济与文化环境的生态承载力。在政策环境上,高校要建立卓有成效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也要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与评估作用。在经济环境上,要在发展高校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在文化环境上,高校不仅要重视高校的物质文化的提升,更应重视高校的精神文化的提升。因此,高校规模的扩大必须与高校的生态承载力相协调,应对高校过大的发展规模与过快的发展速度根据生态学的"适度原则"作以适当的调节与控制,寻求高校资源利用与生态承载力的阈值之间的动态平衡点。

  3.遵循"限制因子定律",加大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1999 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出现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一些高校甚至"负债"办学。高校的投入作为高校的"限制因子",严重制约着高校的持续发展。高校作为生态主体,要多方筹措资金。美国大学不仅从政府与企业筹措教育基金,同时也接受慈善机构和私人捐助。关于多方筹措办学经费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提出了几个"并举"[61].意思是说不管是公办高校或是社会上自主办学机构,都应多渠道想方设法筹措教育经费。笔者认为,所有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都要依靠社会上的各种力量来共同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其目的是为了加强高校的办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的改善、优秀师资队伍的引进等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同时,作为高校的外部的政策环境中的重要影响因子,政府要承担起加大高校投入的主要责任:首先应继续加大中央对于教育部门的财政投入,解决地方政府财力与教育事权不匹配的问题;其次建立相应的激励和考核机制,调动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三是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来源,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我国 GDP 的比例;四是进一步制定发展教育的优惠政策,激发全社会投入教育的热情;五是加强管理,严格法律和政策规定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建立科学的教育资源拨款政策,进而形成高校间公平竞争的机制,引导高质量与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62].

  4.根据"生态位原理",实现高校良性竞争与协同进化。

  解决高校生态位重叠导致高校特色缺失的问题,一是高校应合理定位,实行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减少高校生态位重叠;通过不断创新,达到生态位的提升与高校生态的动态平衡,给予不同类型高校独特的发展空间。高校应遵循生态位原理,两所不同高校的生态位差异越大,其竞争力就越小,甚至是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相反,两所不同高校的生态位越相近,高校间的竞争力就会越大。因此,高校可以通过生态位分离来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寻求特色发展的生态位,实现共同生存(如图 3-1)。高校可以通过生态位分离的方法来降低高校间的竞争强度。该原理说明两所高校必须具有不同的竞争力,也就是不同的特色,才能更好地适应高校的生态环境。二是高校可以通过各种办学资源的扩充,来扩大高校生态位(如图 3-2)。与生物生态位相区别的是,高校的生态位选择具有主观能动性,为了提升高校的竞争力,高校可通过积极扩充自己的生态位空间,来促使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可以提高高校的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如专科院校可以通过升格变为本科院校;其次,扩充高校资源的梯度,可以通过提高硬件资源(如教学设施、师资)等建设来提升高校的生态位,如一所高校并不是盲目的扩充自己生态位,而是通过差异化、创新性高水平建设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不同高校有特色的协同进化与发展[63].

  5.优化高校区域结构,发挥"教育生态边缘效应".

  针对高校生态区域结构的失衡问题,一方面高校应调整生态区域内的高校资源的生态布局,提高其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性。国家应加大对于一些边远地区的优惠性政策的倾斜。根据教育生态的边缘效应,使高校的整体性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目前高校的区域布局应分为不同层次、不同区域来进行。既要通盘考虑全国高校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又要考虑高校自身所处的不同"生态位"的特色发展与合理布局问题[64].在调整高校的生态布局时,要明确各类高校的生态位,要集中力量办好具有一流水平的大学,培养高质量的高校毕业生。采取中心城市办学模式,打破专科与本科界限,使专科院校与本科院校相互衔接,使人才直接流向生产一线。实现不同高校间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建设富有地方特色服务型的高校,促进高校生态区域内资源配置的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强东部、东北部与中西部高校资源的整合,实现四大生态区域的协同发展[65].
  
  不同的生态区域要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相互协作,充分发挥不同生态区域的办学资源潜力。在现有生态布局不够科学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高校密集的教育资源优势是一个亟需高校管理者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在高等教育基础薄弱但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些地区,特别是当地高层次人才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要。面对东、东北、中、西部人才供给不协调的现状,我们要加大力度推动东部、东北部与中西部地区的高校采取不同形式合作。首先,高校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办学;其次,加强不同生态区域内高校间的合作,实施"对口支援西部的计划";最后,四大生态区域中的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在高校招生过程中可以招收更多比例的学生,同时减免其学杂费,来解决我国一些边远地区的急需人才短缺的问题,缩小地区间高校发展的差距。国家对于不同生态区域的政策既要有助于加强其对全国教育事业的宏观统筹,又要有利于生态区域化的发展,并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在实践中,更要重视发挥地方高校的积极性,以改革高校投资机制与办学机制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全国高校资源的合理配置、不同生态区域间的优势互补,以促进东部、东北部、中部、西部四大生态区域高校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