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与展望
肇东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省和绥化市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肇东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突出构建现代大农业的蓝图,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核心、以创新的工作态势、以崭新的服务手段,全面服务于农业生产。肇东市农业推广的日后工作的整体思路是: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中心,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充分借鉴建三江经验,以大农机、大水利、大设施、大科技为标志,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强化基础建设、设施装备、科技支撑三大保障,整体提升农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和服务社会化四化水平,加速提升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层次和水平,率先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及时制定出全市玉米、水稻和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实施方案,在作物各个生育时期全程技术跟踪指导,及时进行病虫害预测预报并进行综合防治,上传并下发《肇东农业科技信息》不少于 10 期。在高产创建、高产示范带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上,要做到早发动、早规划、早设计、早准备,运用最先进的栽培技术,最科学的栽培模式,大农机、大水利、大设施、大科技综合运用,全面提高粮食单产,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及时制定科技培训方案,配合国家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玉米科技丰粮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大项目建设,围绕主推技术、主栽品种、主要栽培模式和农民主观愿望,采取集中举办培训班、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印发科技资料等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农技培训活动,并辅以电视讲座、简报等方式,广泛开展科普之冬、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工作。为肇东市的繁荣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韩梦华。 北京市农业推广问题研究。[D]长春,2011.
[2]秦双月。 河北省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研究。[D]北京,2005,5.
[3]万飞。 科研机构主导型农业推广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12.
[4]王慧军。 中国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6.
[5]米晓。 中国农业推广体系构建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9.
[6]高启杰。德国的农业推广。[J]农业科技管理,1996,2.
[7]樊启洲,郭犹焕。关于农业推广教育改革的思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8]徐万仁。美国明尼苏达州农业推广模式对宁夏农业推广的借鉴。[J]宁夏科技,2003,4.
[9]王传荣。发达国家农业推广工作的经验和启示。[J]农业经济,2001,6.
[10]金鸣。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和管理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1996,3.
[11]方天坤。美国农业推广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0,12.
[12]董兆为。 农业推广风险形成机制及防范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11.
[13]段玲玲。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的对策研究。 [D]中国农业大学,2004,3.
[14]张心灵。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推广工作的难点和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1996,4(2)。
[15]钱锦铭。 温州市农业推广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D]浙江大学,2007,6.
[16]刘国瑜,张永竹,章东林。 我国当前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南京农专学报,2001,9(3)。
[17]翟雪玲,范秀荣。 我国当前农业推广体制存在弊端及改革思路。[J]农业科技管理,2000,6.
[18]刘清元,严昌荣。 西藏农业推广模式的现状_问题及对策。[J]西藏农业科技,2010,4 .
[19]梁祝丽。 烟台市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12.
[20]柏振忠,王红玲。新阶段我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21]张东伟,朱润身。试论农业技术推广体制的创新。[J]科研管理,2006,3.
[22]邵法焕。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与发展趋势。[J]农村经济,2005,9.
[23]刘志民,王树进,倪浩。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06,1.
[24] 张利庠 , 纪海燕 . 试析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财政投入 .[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
[25]苏柱华,林莉,叶为民,万忠。关于共建和谐双赢的两岸农业科技合作机制之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6,8.
[26]杨小康,天柱县农业推广现状与对策。[D]贵州大学,2006 .
[27]王邦祥,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
[28]郭姝宇,吉林省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6 .
[29]聂海,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
[30]扈映,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制研究:一个历史与理论的考察。[D]浙江大学,2006 .
[31]Terence J.Centner:Developing institutions to encourage the use of animalwastesas production inputs,Agriculture and Human Values,2004(06)。
致 谢
三年寒窗苦读终要伴随论文答辩而结束,论文的完成并不代表专业学习的终止。这不仅仅是因为学海无涯,更多的是为了不违背自己选择这个专业的初衷。借此机会对三年学习期间支持与帮助我的老师、同学和家人表示感谢。
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从论文的前期准备、选题构思、内容结构的安排等各方面,教授都给予我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她的悉心指导使我得以完成此篇论文。同时,教授严格的教诲,也使我在学识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对教授的支持、鼓励、帮助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其次,要感谢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为我提供了学习和实践机会;感谢各位老师的教导,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育人风范使我在学习中受益匪浅;感谢各位同学对我的照顾和包容。
再次,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在我论文写作期间为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并且经常督促我在论文写作中保持认真做事的态度。
此外,在本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我广泛地参阅了许多书籍、论文与报刊等资料,受益于经济学专业同仁们的许多真知灼见。在此也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论文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恳请专家、学者和读者们批评、指正。
最后,我再次诚心诚意为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