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概念
2.1.1 乡村生态景观的含义
农村一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环境优美的新型乡村是我国目前发展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改善我国乡村人居环境,促进国家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所谓乡村生态景观是以大地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和农业景观为核心,由自然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构成的生态环境综合体。
乡村生态景观也可以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通过不断演变的生产生活活动,形成的自然景观、农村生活景观和农业生产景观融合而成的复杂景观。土地的利用规划、自然生态环境的形成与人居生活环境共同构成了乡村生态景观的要素与特征,经历了岁月历史的沉积以后,共同沉淀出当地的多样人文及物种风貌。乡村生态景观作为一种特有的资源,传承了一个地方特有的历史文明,在记录与协调农村风貌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换言之,乡村生态景观的构建共包含 3 个要素:自然生态景观、乡村农业景观、乡村人居文化景观。三个要素互相作用、相互融合最终经历时间的考验形成能够看见的乡村生态景观。
2.1.2 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从聚落形成的角度出发,乡村生态景观包括分散的农户和农庄地区,也包括具备生产与生活服务功能的乡镇地区,拥有广阔的土地、较低的人口密度和明显的田园精致特征;从地区划分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指除城市地域之外的所有人类聚集生产、生活的地域空间;从内部构成角度出发,则主要包括农村地区的聚落景观、生产经济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景观等构成的综合性景观;从其本质特点来看,乡村生态景观主要包括人类的历史文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综合体,具备时间的延伸性与地域的广阔性。从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观赏性出发,其本身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农业自身的自然生命景观所谓自然生命景观,不止包含农业生产中的农作物本身,还包括与其相关的诸多物种,同时也包括农作物本身所依赖生长的自然环境。除植被生长的实体外,家禽牲畜、山水田间风景都隶属于自然生命景观。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自然美观性是依存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只有具备农业生产能力这样的审美价值才得以体现,因此自然生命景观是包涵人工的创造力在内的。
第二,农业生产景观所谓农业生产景观是由作为劳动主体的农民、作为劳动对象的劳动生产过程和其使用的劳动工具共同构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农业耕作状态本身就是一种优美的景观体现。
第三,农业生活景观所谓农业生活景观主要是指农村地区的地理风貌、建筑特色等静态景观和农村居民日常生活风貌与习俗庆典活动等动态景观。
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实际上是在农业发展中融入乡村生态景观规划的理念,以自然生态景观的维护为前提,协调发展乡村农业景观与乡村人居文化景观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注重乡村生态景观三要素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加大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并融入观光产业的发展,以加快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因此,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具有以下特点:
(1) 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自然生态景观是乡村生态景观的构成要素之一,因此乡村生态景观农业是以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为前提的。传统农业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打破自然平衡为代价的,飞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大量“新村、新房”的建设更是毁掉了大量的良田。环境、土地、产业发展无法有机的结合,使原有的自然乡村风貌消失殆尽,严重的“景观污染”、“千村一面”现象如病毒一样扩散,无论是人还是自然环境都无法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中延续。因此,吸取了大量教训之后人类开始关注自身的发展如何与自然相和谐,如何达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乡村生态景观农业渐渐的被大众所关注。乡村生态景观农业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和对生物生态环境的修复,规划建设农村的土地与人居环境。在保护生态及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发展农村的绿色基础建设,通过保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高科技农业、休闲农业或景观农业等。因此,乡村生态景观农业是能够提升生态景观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业。
(2) 休闲观光产业与农业相结合,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出。
近几年来,逐渐兴起的景观农业被世人所广泛关注,景观农业是指运用农作物的设计与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这是一种将农业的生产性、可持续性以及审美性相结合的农业形式。
而乡村生态景观农业注重景观农业的发展,在尊重当地的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的前提下发展农业,将景观建设与农业相结合,以当地的农业特色景观吸引外来者,再以观光产业带来的可观利润反补农业。乡村生态景观农业是一种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模式,不仅在高科技的引领下发展高产高效的环保农业,并且为农业生产品附加了观光体验的高额价值。如近年来广泛兴起的“农家乐”、“农业观光园”、“市民农园”等等。
(3) 承载历史、传承人类的农耕文明乡村景观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包含着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变化,在农村风貌改变的进程中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变化,因此尊重农村原有的景观即是对人类历史文明的尊重。乡村生态景观农业是自然生态景观、乡村农业景观和乡村人居文化景观的复合体,并且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发展是以保护自然、尊重历史文化为前提的,因此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发展必将保留人类的历史文明。换言之,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发展是以乡村景观设计为发展核心的,这也决定了乡村生态景观农业承载历史、传承文明的本质特征。
2.1.3 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国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全面改善城乡布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成市场和经济、社会事业与生态景观的一体化建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止至 2013 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 52.57%,因此就我国高密度人口的国情来看,我国应采取的农村发展战略应是逐步提高农村发展的多功能性,即,高度关注食品安全,提高食品生产质量;加大农林牧副渔的生产 ,提高产业竞争力;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注重生态平衡,提高乡村的景观功能,加大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保护农村物种多样性,治理污染,提高乡村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多样性,提高农业产出的附加值,发展景观农业,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由此可见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是推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途径。由于我国近年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由此造成了现今农村出现大量的“空心村”.大量房屋闲置,土地荒废无人耕种,农村人口不断流失。这不仅造成了土地等资源的浪费,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因此,大力推进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推进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才能吸引更多农村劳动人口的回巢,以此来缓解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并保障乡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是提高人居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的有效方法。我国目前正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农村的生活环境较差等棘手问题。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景观农业,达到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修复生物链的良性循环,加大对农村道路、沟渠的绿化治理改造等等,采取一系列手段,帮助农村恢复生物多样性,并提高当地农村的生活质量。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改善,配以自然和当地文化景观的同步建设,维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带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提升经济价值,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建设,达到治理污染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双重目的。
(三)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所谓生态景观建设是以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环境及可持续性发展为前提的。在此前提下进行农业的建设,因地制宜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背景,并将之有效的结合建设符合实际的生态景观,以此达到农业发展,地区经济水平提高的目的。无论是生产,还是保护生态环境,又或是建设生态景观,三个方面是有机结合的整体缺一不可。在这样的方式下,人与自然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和谐的共同发展。
(四)乡村生态景观农业建设是缩短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步伐飞快,导致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日益严峻,这也是农村劳动人口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大城市周边的小型城镇、乡镇及农村,都不同程度出现了“空心村”.乡村经济发展过慢,人居环境差都是导致农村人口流失的因素。
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务之急是要缩短城乡差距。发展乡村生态景观农业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更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尊重农村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挖掘自然条件中的乡村景观之美及其文化价值,维护生态的同时营造乡土文化氛围。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度假经济,实现具有乡土风情魅力的农村经济复兴。
2.2 基础理论
2.2.1 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起源于半个世纪以前,经过了长期的研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到了现代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将地理学与生态学融汇贯通,发展成为了更加深入的学科领域。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在生态学理论框架下,融合了地理学及其它科学领域的知识,研究对象为一个宏大的区域内部,由多个生态循环系统所构建的一个景观整体、生态的演变过程和地域空间的变化,重点研究地区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改善治理,是一种具有整体宏观性和区域特色的研究。
在国外众多著名学者研究的理论中,引领整个主流研究思想的是以Naveh,Zonneveld 等为代表的整体性研究理论。在该理论中主要强调在一个整体体系中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强调不同的异质组成之间的内部联系。从宏观角度出发来研究景观的构成、具有的功能和产生的变化。采取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式来进行研究,使研究结果更具有逻辑性、更加准确。
另有学者认为若想要使景观生态学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应将研究方向定位在等级理论的把握及空间尺度的调整,以及渗透理论、假设检验、空间种群理论和经济地理学理论。截止目前,在这些理论的发展上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长久来看,这些理论应是将来发展的方向。1995 年在《土地镶嵌:景观与区域的生态学》中,美国景观生态学家 Forman作为生物保护学派的代表,提出了景观生态学与区域规划间关系,比如以生态保护为目的将集中与分散融合,保护自然原生态的植被斑块等。这些理论对于实际应用具有很高的价值。
在景观生态学近年的发展中,文化与景观生态美学研究是一个新的焦点。很多学者提出了要尊重传统文化、民风、习俗和人文情怀等,在延续传承的过程中对自然景观进行改造。
在世界环境保护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也成为了生态景观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对于景观的改造发展要注重其对外界的抗干扰能力以及自我恢复的能力。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很多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与城乡交错地带的景观规划已经成为了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焦点领域。这也是本文将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基础理论支撑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此,不难看出景观生态学对于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首先,在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上有着巨大作用。近几年来西方学者们的研究重点一直在向此偏移,已经有可观数量的文献资料上提出了多种理论,其中主要包括,生物环境的破碎、景观规划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以及种群变化的动态分析等。其次,生态景观与区域规划有着巨大的内在联系,当今的城市、城郊的规划建设中与以往大不相同,人们的生态意识逐步上升,对于经济效益及生态发展有了综合性的评估,比如绿化带(Green Way)的设计就是该理论的研究成果。另外,在生态景观学的研究中,也涉及到了农业与土地的利用。主要包括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以及景观规划方面,此理论对我国这样的农业大国具有极高的意义。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方面景观生态学也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对于森林的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等。最后要提到的是景观生态学对于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河流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基础,水文流域的生态变化、景观和廊道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于人类有着巨大的影响。包括营养的输送及污染物的转移。这涉及到生态风险的防治,甚至人类的生命安全。
2.2.2 观光农业基础理论
观光农业是上个世纪 70 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形式,又被称作旅游农业或休闲农业。顾名思义,是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一种新型的产业。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以旅游业带动农业效益。观光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
这种新型产业为农业带来了效益也为旅游业带来新的机遇,这种二合一的生产经营状态,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又大大改变了农村、城乡风貌,繁荣、发展了地方经济。
观光农业是合并了农业与旅游业的二合一产业,因此它具有二者的双重特征。即,生产性、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以及文化性特征。目前,观光农业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
①观光种植业:具有观光价值的种植农业。一般采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对种植农园进行改良,具备较高的观赏价值,具有高度赏玩性。或者,利用引进新的科技手段栽培新型的农业成果,并向大众提供观赏价值。比如,近年大量涌现的采摘农园、果园等。
②观光林业:将天然林地、果园、人工林地打造成具有观光价值、商业价值的公园等。通过旅游业的开发使天然林地、果园、人工林或公园具备观赏价值及旅游功能。如,具备避暑、野营、森林氧吧等功能的森林公园、山林等场所。
③观光牧业:开发牧场、森林动物园、狩猎场等场所,使其具有观光价值并有高度的参与娱乐性。如,草原马场、狩猎场、奶牛场等。
④观光渔业:对水库、河流、池塘、湖泊等天然水体进行开发利用,使其具有游乐等旅游功能,如,参与垂钓、驾船、捕捞海鲜等活动。
⑤观光副业: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过程,或是利用农产品进行工艺品的加工等。如,利用竹子、椰壳等编制工艺品、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制作或作为纪念品购买。⑥观光生态农业:构建综合性的农林牧渔的集成产业,达到生态良性循环的基本生态模式,讲求绿色环保价值,在全过程中具有高度观赏性、趣味性并具有参与性,最后生产出绿色产品。如,珠江三角洲的桑、鱼、蔗综合立体式生态农业等。
综上所述,观光农业具有多种功能样态:观赏功能、品尝功能、购物功能、参与功能、娱乐功能、疗养功能、度假休闲功能等。
2.2.3 生态农业基础理论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是在 1970 年由美国学者提出的,后来经过不断的研究发展,已逐步被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投入,经济上有活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在我国,生态农业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基础,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过程。我国学者并不完全否定农药化肥等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因此生态农业在我国一直具有鲜明个性。
生态农业是将生态工程运用在农业之上,根据生态圈中生命体共生和物质良性循环的理论,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并因地制宜的构建农林牧渔加工间的比例,最终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者效益的统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特点:一、宏观综合性、稳定性。如果把整个生态农业看作是一个宏观的整体体系,那么其中包含的生态学、农业生产或发展模式、社会经济学原理等等,便构成了一个具有综合性和稳定性的整体。二、效益统一性。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效益的统一是生态农业的核心,三者应是相互协调相互改善的。三、针对性。生态农业是在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被打破的前提下被提出的理论,因此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要不断深化人们的环保意识,重视科学技术利用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是改善环境、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了生态农业的顺利实施在规划设计方必须科学严谨,因此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整体性原则。
必须坚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整个生态农业的发展,注重系统内部各部分间的联系及相互作用,坚持从整体出发分析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保证整个生态农业的综合稳定性。第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规划整体生态农业发展,要从长期角度思考保证生态农业的建设,并在发展中注重环境的合理性保护、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
第三、递进性原则。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向长期的发展战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业,因此应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的理论分析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结合生态的保护和社会的效益制定出每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及战略。
遵循以上三个基本原则发展生态农业,可减少农业开发中对资源的浪费,促进其可再生、可循环利用,有利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相互协调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益的提升。由此可见,生态农业可总结出四种设计模式:
1.平面设计模式平面设计模式是以土地的设计为核心的,主要是在大地的平面空间因地制宜的进行设计配置,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因素,将农业合理的进行分配,做到以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为前提下的科学划分。从宏观角度出发,不断细化、深化方案,将利用、改造结合的同时,要达到各要素间的相互适应。主要包括:选择、优化种群;景观的合理布局;社会因素影响修正等。
2.垂直设计模式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是一个综合立体式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具有多个层次,因此设计生态农业时要考虑每个空间层次不同种群间的规划设计。主要方式包括:一、资源利用方面应考虑更加立体的利用方式,增加生态农业的产业输出;二、基于立体空间的种群的合理构成,应注重各种群间的共生互惠关系,理清主层次与次级层次间的循环关系。
3.时间设计模式生态农业是融合了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农业模式,自然资源有着自己特殊的时间变化规律,而社会资源亦是如此。因此,人们可将两种资源的时间变化规律进行整合,利用其变化特点设计出高效资源利用的合理布局及分配。按其设计的不同性质划分,可分为群嵌合设计、种群密结设计、设施型布局和变更产出期设计等。
4.食物链设计模式生态农业中,生物的种群无疑是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不同生物间特定的捕食关系又构成了强大的食物链体系。传统农业往往为了其中某一种生物产品的效益而单纯的组建食物链,而其他产品被直接忽略不计,因此造成了巨大浪费。而生态农业注重科学的分配种群,可以将以往简单的食物链扩大或是加入其他种群参与循环,以此大大提高产品产出的效率及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