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农业推广硕士论文

乡村景观评价指标设计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30 共7882字

  第 1 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和人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村地区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新面貌。我国是农业大国,全国约有 70%以上人口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005 年,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入“十二五”以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农村的景观风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研究证明,合理优质的农村景观能够推动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助力我国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实现易相发展。乡村景观建设是实现三农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国乡村景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乡村景观受城市建设的影响、乡村人居环境与生产发展的矛盾日增、乡村景观建设的理论缺失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农村景观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精细的分析。

  根据人与自然环境的历史演变关系,我国的农村景观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敬畏自然、依赖自然和改造自然。直到近代史以来,人类才逐渐改成成为改造自然的角色,包括征服自然和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尤其是最近一些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对于农村景观设计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并且要求新农村建设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都要加强。物质层面改善人居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精神层面倡导乡风习俗新风尚,提高农村文化生活质量,增加农民对家园的归属感。在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农民物质层面获得了广泛提升,但是精神层面尚待长期改善。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也不断面临着挑战。千篇一律的城镇化建设不利于农村景观的发展,甚至会威胁到农村景观的生存。只有合理的、保持特色的新农村建设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2012 年,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战略层面,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全新发展思路,在乡村景观发展中,要正视现实,按照城乡规划向乡村倾斜,城市反哺农村,城乡共荣的方向发展。

  良好的乡村景观可以缩小城乡差距、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村民的文明意识。同时,乡村景观的规划能够为农民创收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研究农村景观分析,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美学价值。事实上,我国农村景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结晶,保护和发扬农村景观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和发扬、增加农民认同感、历史延续等具有重要意义,如下所述几个方面:

  (一)创造宜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良好的景观状态能够给人提供优质的户外活动空间,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让人精神舒畅。合理的规划体系是一个综合系统,甚至能够成为防灾避难的安全场地,真正意义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

  (二)完善农村综合服务体系通过景观规划能够增强各方的协作能力,增强农民凝聚力,丰富农村服务内容。建设良好的景观规划后续需要各方不断的沟通、合作,对于完善农村综合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向精准化、集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三)加强涉农资源整合建立良好的景观规划体系能够充分调动外部有利资源和吸引优质资源,进而通过良好的景观设计进一步引入资源,促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模式,进行资源优质整合,形成良性循环。

  (四)协力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景观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协调参与。景观规划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农村的信息化功能,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各环节的应用,对于建设农村信息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民生活、统筹城乡规划具有重要作用。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乡村景观理论研究
  
  农村是人类定居和从事生产劳动的地方。“景观”(landscape)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圣经》中,用于对圣城耶路撒冷整体美景(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的描述。历史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敬畏自然、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19 世纪,景观理论开始在地理学中应用,后逐渐发展到生态学中的应用。国外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开始于上个世纪 40 年代,可以分为以德国、荷兰、丹麦、捷克等为首的欧洲学派。德国的“村落更新”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主要从更新的法律保障、更新的控制规划手段、更新的公众参与和更新的村庄市场化运作。丹麦的“生态村”来源于公众的发起,其理念经历了从理想的乌托邦式的村落建设回归到务实性的环保理念上来,环保理念基于“绿色小环境”的概念理论,常见的生态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城市既有社区的生态改造,一类是乡村或者市郊的乡村开发,比较著名的案例有以房屋特色环保和管理模式自由的迪塞科尔德生态村、以建筑材料生态环保的安德山木芬德特生态村、自行设计建造的蒙克斯戈德生态村等。捷克生态学专家Miklos 和 Ruzicka 等提出用于农村景观规划的 LANDEP 系统,能够完成规划和设计功能。Haber 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集合土地集约和自然保护的景观生态规划 DLU 策略系统。北美学派认为景观设需要计包括公共用地、商业用地以及居住用地的规划设计、城镇设计与景观改造,文化历史保护等。以美国为首的北美学派在景观设计规划中强调景观生态和原始价值的统一和平衡。

  Forman(1996)提出以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为目的的农村景观规划的多重模式。以中国、日本为首的亚洲学派等更加强调文化底蕴的影响与传承。日本的“造乡运动”开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是在后工业化大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通过挖掘、弘扬优秀乡土文化,注重维护、保留当地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尊重民间的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以缓解、克服工业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保留了乡土文化的精髓。城市景观设计早于农村景观设计开始,至今已经在理念和实践中发展成熟。总结来说,发达国家在探讨乡村景观规划的过程中,认为乡村景观是环境、资源保护与规划开发的矛盾斗争过程。
  
  1.2.2 国内乡村景观理论研究
  
  我国农村景观规划起步较晚,景观规划理论复杂,尚处于不断的发展与摸索阶段,目前的研究范围包括聚落形态、乡土建筑、地方文化、城市化等方面。在我国,景观设计主要应用于新城区、居住社区、公共绿地、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度假区。而农村景观是指农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包括农田、果园及人工林地、农场、牧场、水域和村庄等生态系统。它是一个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结合体。20 世纪末,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新农村建设政策,对于农村景观规划起到了指导作用。目前我国农村景观发展关注的焦点在城乡一体化对农村景观的利与弊。包志译认为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生态网络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理念原则。刘黎明(2004)认为我国农村景观设计应该更加关注协调性,并将乡村景观的内涵界定为: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例如农田、果园及人工林地、农场、牧场、水域和村庄等生态系统,)组合镶嵌而成的嵌块体,其中不同的组合单元以农业特征为主,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综合。它既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又受人类经营活动和经营策略的影响, 嵌块体的大小、形状和配置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兼具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谢花林(2003)提出农村的“生态环境敏感区”的建造与完善理念。

  吴安湘(2013)认为我国农村的景观规划应该以人为本,发展以村民为主体,挖掘农村地域文化的设计理念;以生态建设理念再创新为契机,构建景观安全格局;以突出地域典型特色为载体,营造鲜明的景观节点。

  霍光瑛(2012)探讨了苏南地区的农林景观规划设计,认为乡村景观规划应该在“节约”“低碳”“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对农村聚落景观规划设计、农村现代农业景观规划设计、农村生态环境规划设计以及采用科学合理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实行高效的苏南新农村景观规划实施办法与管理等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对于农村景观规划即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护和发展乡村景观、挖掘乡村景观经济、社会等的价值成为我国乡村规划的最关键问题。

  1.2.3 乡村景观评价研究
  
  良好的景观设计需要优秀的景观评价体系进行甄别。景观评价是对景观属性现状、生态功能及可能的利用方案进行综合评判的过程,旨在全面认识景观现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敏感性、干扰状况等级、景观抗性阈值及其等级分布、景观功能大小和景观格局等,为景观规划、景观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于景观规划的设计评价同样缺乏统一的景观评价体系。杨知洁(2009)建立了 4层次,18指标的评价体系,并将评价体系运用于上海 13 个乡村聚落景观的评价中。

  刘黎明(2004)等采用 3 个层次,31 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并将评价体系运用于北京市 5 个乡镇的景观评价。黄斌(2012)对闽南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为基础的评价分析方法,构建了针对闽南地1价,最终对村落景观的评价给予指导。

  张泉等(2013)利用 SD 方法分析合肥三河古镇景观现状,评价尺度分为 5级:很差、一般、中等、一般、很好,形容古镇氛围意向词为:古典的、有序的、新奇的、自然的、有美感的、精致的、有历史感的、愉悦的。通过分析三样本,最终得出较好的古镇景观风貌设计方式。

  刘滨谊等(2003)通过我国乡村景观特色的分析,把我国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分为乡村景观可居度评价、乡村景观美景度评价、乡村景观相容度评价、乡村景观可达度评价、乡村景观敏感度评价共五项评价内容。其中乡村景观可居度评价包括居住条件、居住能力、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村落环境、生态环境、成长性和可持续生长力;乡村景观可达度评价包括景观阻力面和距离矩阵确定的可达性研究,在确定景观源和景观廊道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乡村景观相容度评价指研究相容与冲突的稳定特征,包括行为与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行为对景观的破坏性、行为对景观的建设性;乡村景观敏感度评价包括生态的稳定性和敏感性评价、视觉敏感度评价和古聚落建筑环境的敏感度评价;乡村景观美景度评价包括客体质量评价、吸引力、认知程度、人造景观协调度、景观视觉污染等指标。

  张扬汉等(2012)建立了基于“目标层-指标层次”的乡村景观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两层,第一因素层为科学性、艺术性、社会性和保护性,科学性包括整体符合性、功能性和系统综合性,艺术性包括自然美学、空间营造、乡土文化和地域性,社会性包括公众参与性、项目可持续性,保护性包括景观格局保护、乡土文化保护、农田景观保护、生态和视觉空间保护,经济性包括工程造价、农业景观经济活力、施工负面影响和维护费用,生态性包括景观多样性和生态效益。

  刘建英(2012)通过对乡村景观的评价分析,以江苏昆山天福生态农业园乡村景观为例,把乡村景观评价分为生态环境、景观效应和社会经济,其中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两个指标,景观效应包括景观的自然性、景观的美感性、景观的空间性、景观的文化性共四个指标,社会经济包括经济活力性和社会认同性两个指标。自然生态环境包括林木覆盖率、水网密度,人工生态环境包括水体污染、土壤污染、植被破坏和噪声污染;景观的自然性包括绿色覆盖率、农地景观面积比,景观的美感性包括景观的协调性、景观的特色性、景观类型的丰富性,景观的空间性包括景观空间的可达性、空间形态的丰富性、聚落空间的有序性,景观的文化性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文化的感染力;经济活力性包括人均纯收入、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社会认同性,包括农产品商品化、农村品供求关系。

  肖风劲等(2002)提出生态系统健康指数(health index,HI)形式来对一个生态系统进行评价。HI=V · O · R,式中,HI 为生态系统健康指数,为可持续性的度量指标;V 为生态系统活力,是生态系统活力、新陈代谢和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标准;O 为生态系统组织指数,包括多样性和相关性;R 为弹性指数。另外也有学者研究使用环境容量来对景观设计进行评价分析的尝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合理的设计农村景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对乡村景观设计进行研究,乡村景观设计不是效仿城市,更不只是楼宇建造。以城镇化来带动景观设计也是不合理的。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西班牙工程师 A.Serda 在其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中首先提出“城镇化”一词,这个时候“城镇化”主要意义在于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业人口的减少以及从事工业人口的相对增加,非农业活动在整个社会化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乡村人口大规模迁徙至城镇,同时居民点的建设等物质表像和居民的生活方式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这种系统性的演变过程即可称为“城镇化”(或者都市化)。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是随着工业现代化,而带动了城镇化的建设。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自然结果而非原因,但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创新不够,依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逐渐显露出巨大的问题缺陷,维持现阶段金融稳定,保证就业,确实需要开展城镇化建设,以换取时间实现创新转型。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只是“农民上楼”的做法不是真正的城镇化。在急功近利催促“农民上楼”的同时,对农村乡土文化也造成重大破坏,邻里乡亲随着时间将逐渐和城市居民一样丧失了乡土文化。强迫“农民上楼”,在使得农民穷尽其目前所有的同时,剥夺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透支未来几十年的消费(按揭付款),这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是目光短浅行为。城镇化建设固然能够节约土地,在到一定程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在城镇化中,更应该保护乡土文化、乡村景观,同时解决好农村的就业、医保等民生问题。虽然沈阳地区市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熟,但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众多问题,例如道路设施、环境治理、供水供热设施不健全等。同时,沈阳目前的农村景观建设面临更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原有粗放式的村落建设既不能够展现当地风土人情、乡村特色,又没有较为有效的景观设计。近些年开始的农村景观设计更多的是向城镇化方向发展,忽略了自身价值观和文化理念的保留。这种农村景观设计是不合理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因此,探讨乡村景观规划,通过对乡村景观的合理研究分析,能够提升挂念,改变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农村景观评价因农村地域特色的不同而应当有所区别,对于农村景观评价来说,没有绝对标准的景观评价模式。结合沈阳地区地域特点的景观评价模式可对沈阳地区的农村景观进行评价,在某种程度上给予规划指导。探索适用于区域的农村景观评价是今后景观评价的趋势之一。通过评价结果的分析,能够反向指导景观规划、设计的改进,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之一。
  
  1.4 研究框架和研究主要内容
  
  1.4.1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本文通过对以往文献分析,对国内外景观规划、景观评价理论进行了归纳,传统的景观设计、规划需要融入可持续发展、低碳、景观设计理论等思想,使得景观评价更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逻辑性。通过对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评价的现状分析,本文诊断沈阳市目前景观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农村景观的良性发展和改善。通过对农村景观的个案分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景观进行评价,并提出解决方案。论文基本研究思路如图 1.1所示。【1】

  
  本文共有六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 绪论。本章介绍了目前景观规划设计的背景,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对乡村景观规划的基本概念,分析了与城镇化的差异性,明确了乡村规划的指导思想。阐述了乡村景观评价的现状、重要性与意义,最后论述了本文的基本结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点等。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本章主要介绍了乡村景观的基本概念以及特点,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等相关理论。

  第三章 沈阳地区乡村景观现状分析。本章阐述了沈阳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农业的发展情况,从居住建筑用地景观、道路广场用地景观、绿化用地景观和其他用地景观(例如水域等)全面阐述了沈阳地区乡村景观的现状。通过现状分析,对沈阳地区乡村景观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提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规划的问题和成因,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做铺垫。

  第四章 沈阳地区乡村景观的评价与改善。本章在深入分析可持续发展理念、景观设计理论的基础上,依据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建立了基于沈阳地区五维度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对建立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建立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本章也是本文的核心章节。

  第五章 案例分析。本章选定沈阳地区某村落,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建立了基于该村落的景观评价体系,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际性,使得评价方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利用第三章中讨论的层次分析法,对该村落的景观状况进行了评价,最终得出该村落景观设计较差,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方法和意见。本章节是结合实践的具体案例分析,对于指导相关情况下的分析研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本章通过对全文的总结分析,阐述了本文的基本结论,并提出今后此方面相关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1.4.2 论文研究方法
  
  为了使得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先进有效,并使得分析结果具有可塑性和现实指导意义,本文综合采用了多种方法支撑本文的分析研究。方法如下:

  (一)文献综述法通过对国内外以往历史文献的分析,归纳分析景观设计的基本特点和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建立景观评价的最优评价体系。通过对目前景观评价中的基本方法的分析,对评价方法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充分利用沈阳地区景观特征,建立了五维度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

  (二)层次分析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景观设计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可以确定权重。权重的确定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层次分析法本身具有逻辑层次鲜明、可追溯性等特点,适合于本文的乡村景观评价分析。

  (三)实地调研法通过实地走访沈阳城区以及沈阳地区周围的部分村庄,全面掌握了沈阳地区的乡村基本景观特征。对部分居委会工作人员、农民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面对面谈话,采集并获得了第一手分析数据。

  (四)问卷调查法根据论文研究的需要,设计了“景观设计我做主”的调查问卷,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通过问卷调查,向相关关系人发调查问卷,统计了所要研究村落的景观特点、不足以及需求,使得分析方法有据可循,方便了后续的改进措施。

  (五)模糊数学法在评价过程中,对于难以定量描述的指标利用模糊数学基本理论进行了模糊处理,使得数据处理更加科学和严谨。

  1.5 论文创新点
  
  目前,还没有统计的景观评价体系,而乡村景观评价体系的研究更是非常稀少。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乡村景观评价的研究,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而本文基于沈阳地区乡村景观的研究结合该地区的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追溯性。这与以往的纯理论研究更加贴近实际。

  本文通过对以往乡村景观评价的分析研究,对以前的依托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的模式划分进行了重新归类,依据可居度、美景度、差异度、吸引度四个方面,其中乡村景观吸引度主要描述所研究的区域的未来的竞争力大小,是对以前的乡村景观评价中的可持续性和竞争性进行的细化。通过对以往乡村景观评价的分析与总结,归纳新的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既注重了逻辑上的严密性,又充分考虑了指标的全面性,不仅是对原来指标体系重组,更是改良。

  本文综合考虑沈阳地区乡村特点,建立了以下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共包括 5 大类,23 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其中提出水系的美观性、绿化景观特色性、聚落的稀缺性三个指标为可选指标。通过案例分析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实际运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及线性函数的改进方法。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