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苏州地区乡村旅游建设探究
【绪论】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管理探析绪论
【第一章】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可持续生计理论
【第二章】基于可持续生计的苏州乡村旅游发展调查分析
【第三章】苏州乡村旅游发展管理策略
【结论/参考文献】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管理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绪 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居民逐渐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闲暇时间,他们希望有回归大自然的休闲娱乐方式。这种心理需求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旋律。而乡村旅游正是能够为城镇居民提供一种“自然”的旅游方式。从全球看,乡村旅游已经展现了强大的发展势头。据统计,上世纪末,国内度假的法国人中,三分之一的游客选择乡村的度假方式1,在欧美及东亚的其他国家,乡村旅游在旅游市场中也占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在国外,乡村旅游是我国人民旅游的主要选择,受大众的普遍欢迎,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产业化。由于国内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苏州乡村旅游是在旅游扶贫政策下产生的,经过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
(一)基于“三农问题”的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2012 年 11 月,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提出“三农问题”是未来城乡发展的重要工作。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主要方法。在具体实施乡村旅游时,应当充分开发农村现有的有利资源,结合实际,打造本地的特色产品,争取吸引旅游者的眼球,为村民增加收益,带动村民的积极性,为新农村建设奠定扎实的经济基础。
(二)乡村旅游发展对可持续生计关注不够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乡村旅游是平衡城乡发展的主要方法。在对乡村旅游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有少部分村民收到效益和成效与预期目标不符。致使村民没有共享乡村旅游的成果,出现了收益分层,另一方面因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导致村民土地和资源被占用,出现“返贫”的现象。因此,乡村旅游规划与发展中对村民的生计关注不足,应该引起重视。
(三)苏州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障碍
苏州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源于“苏南模式”影响下的民营经济,乡村旅游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城乡一体化有重要意义。上世纪八十年代,苏州旅游业快速发展,如图 3.1 所示。截止 2012 年已经实现 1000 多亿元的旅游收入,其中乡村旅游在苏州的旅游市场中已经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从 06 年-至今,苏州市的乡村旅游点接待游客总人次达到了六千万,实现了逐年增长的目标,获得旅游总额为 200 亿元,与之相关的产业链也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突破了 600 亿元的巨额任务,同时,解决农村就业人口超过了 60000 之多,帮助了很多闲散的找不到就业机会的人员,其总人数为 140000;目前,苏州已经形成了 300 多个乡村旅游点, 包括 30 处国家级的农业旅游点、2 处农业示范园区、1 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3 处国家森林公园以及多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餐饮休闲、民俗体验、科普教育等众多乡村旅游形式,位居全国前列。乡村旅游发展迅速,西山明月湾、东山蒋巷村、树山生态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由于发展速度快、开发主体多样,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导致村民获益不高,生态破坏有所破坏,因此,可持续生计问题成为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为本村及村民增收,改善全村的基础设施,提高村村民的生活质量,增强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初衷,改善乡村的村容村貌,打造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基于可持续生计的乡村旅游发展管理和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在当前形势下有很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本研究是以可持续生计为视角,指定积极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加快城市乡与乡村的结合,努力构建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体系。
2.实践意义
目前,苏州乡村旅游发展正处于快速上升期,该研究对于苏州乡村建设和旅游管理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能够提高政府管理能力,重视村民自身需求,进而提高苏州乡村旅游发展和管理水平,提高乡村旅游的长足发展。
(二)研究目的
针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出一套高效可行的实施制度,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有效开发。提高当地村民的可持续生计水平,使得村民从中真正获益,促使当地村民更好的参与到乡村旅游当中。其次,通过全面分析可持续生计,大力灌输村民使用资源的可持续性观念,使得当前的自然资源的得到科学的开发和维护,从而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苏州已经进行了旅游开发的乡村,之所以选取该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经过一段时期的快速发展,苏州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对该地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及普遍适用性。
(二)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目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可持续生计理论。
阐述乡村旅游和可持续生计的基础概念及理论,分析可持续生计在乡村旅游中的应用。
第三部分:基于可持续生计的苏州乡村旅游发展调查分析。
通过运用可持续生计调查的方法,系统分析苏州乡村旅游规划和发展管理具有的不足之处,积极制定解决的方案。
第四部分:针对苏州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基于现状研究,以可持续生计的视角切入研究,结合成功案例的经验,为苏州市的乡村旅游发展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方案,积极构建乡村旅游和村民提高经济效益两者共同发展的模式,提高村民的可持续生计能力。
第五部分:结论与展望。对全文的总结与展望,指出不足之处。
四、研究方法
(一)实地调研法
实地调研指的是研究人员进入目的地深入调研,调研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用 TV 摄像机录制旅游村村民的生活环境与方式相关的信息,也可以采用座谈的形式了解旅游活动发展相关的信息。
(二)文献研究法
针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文献检索,搜集与整理论文、专着资料和网络信息,并对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不仅要搜集研究地区的背景资料,包括现状基地数据及其他相关信息,还要搜集和研究国内与国外乡村旅游和可持续生计的研究动态。
(三)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与乡村旅游的村民开展计生方面的调查和生计结果的最终考核;
(四)比较研究法
根据调查所获取的相关数据,分析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及富民增收的作用,并对现有各乡村旅游点进行研究,探析村民可持续生计现状。
五、技术路线
本文遵循“基础研究--现状调研--提出问题--问题成因解析”的技术路线,如图 1.1 所示。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本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重点在于探索促进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高村民可持续生计水平的乡村旅游发展管理策略。该策略需在保证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同时,使村民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的难点在于选择了可持续生计视角切入。目前大多数乡村旅游管理的研究是从宏观管理层的视角展开,如从政府管理者或规划制定者的切入点进行研究,提出管理策略和建议,但乡村最主要的群体--村民的需求往往被忽略。本文从苏州的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策略。
(二)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结合可持续生计理论,从自然资本、旅游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六个层面,提出了以提升居民生计资本为目标的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但研究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具体包括:
第一,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调查样本数量较少,难以对整个苏州的乡村旅游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考察,现状调研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问题和策略可能会不全面,对研究的全面性造成影响。
第二,本次研究收集到的资料主要来源为网络文献、研究专着、问卷调查及实地访谈。由于条件限制,较少有机会同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管理者进行交流。因此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的情况了解较少。
第三,将可持续生计与乡村旅游发展管理策略相结合尚属初级阶段,研究中难免考虑不周。由于理论基础和实践调查的不足,有可能会出现研究深度不够的情况。在后续研究中会努力克服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