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特种设备被应用在了各行各业的生产工作中,特种设备在我国的大面积使用,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注意到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重大危害性。本文以特种设备为研究对象,对特种设备的安全风险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对特种设备的定义、特点以及起重设备的定义加以了概括,总结了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的三个相关理论,即公共安全与监管理论、系统安全工程理论、事故致因理论。
第二,对特种设备现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风险来源,并就现阶段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作出了深刻的分析。
第三,特种设备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是系统的,全方位的,本文结合各个责任主体的实际情况,从政府监管部门、特种设备生产制造单位、检验检测机构、使用单位等多角度提出了加强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控制的措施,给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起到了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第四、以起重设备为例,详细阐述了起重设备的特点,起重设备安全事故发生的现状,解释了起重设备事故的四种成因,并就这些成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控制措施,以期进一步的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降低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让特种设备更加安全有效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6.2 研究展望。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基础,特种设备安全作为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逐步进行改进。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找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有限管理资源条件下,寻求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最优化,即风险最小化。
目前我国针对特种设备已形成初步的监管机制,但并不完善,未来对于监管机制的研究应更为深入。另外本文只是选择了起重设备这一单类进行安全管理分析,阐述并不全面,未来对于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应该更为精细。
本文对于特种设备风险的影响因素缺少定量分析,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需要进一步的系统和全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价分析方法的确定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深入。人员调查方案的设计需要进一步简化。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等级的确定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进一步细化。需要进一步对控制策略的效果进行评价,确保降低企业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Abraham Maslow,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M].1943
[2] Greenwood, woods,,An Overview of Workflow Management From Process Modeling to Workflow.Automation Infrastructure, 1995.
[3] heinrich.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Interface 2&3)。 Specification, 1997-10
[4] Guy Mundlka.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nd the functions of law:a system,sanalysis.Work,1998,11:243-262
[5] MiehaeI O'Tool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ees' pecreptions of safety and organization culture.Jounal of safety Research,2002,33:231-243
[6] 隋鹏程,陈宝智,隋旭编着。安全原理[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7] 罗云。 我国安全生产现状分析[J]. 中国发展观察,2005,05:33-37.
[8] 贾 祥 正 , 李 建 新 , 戚 海 洋 . 浅 谈 我 国 特 种 设 备 安 全 问 题 与 管 理 [J]. 科 技 信息,2009,15:394+366.
[9] 韩凌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 作的 现 状及 思考 [J]. 浙 江工贸职业技 术学院 学报,2011,01:82-84.
[10] 冯杰,罗云,曾珠,崔钢,黄强华,冷浩,罗伟坚。 特种设备安全绩效与安全监管能力相关性研[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02:170-176.
[11] 朱静。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几点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0:120.
[12] 郑向平。 浅谈政府规制过度与企业主体责任缺失--基于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实证分析[J]. 北方经济,2012,08:60-61.
[13] 陈云荣 , 元海荣 , 许林涛 . 特种设备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2,04:22 -24.
[14] 王宽。 浅谈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构建[J]. 民营科技,2012,08:210+109.
[15] 王佳栋。 过程监控 齐抓共管 优化特种设备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J]. 质量与标准化,2013,12:1-4.
[16] 张文红。 浅谈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措施[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256.
[17] 简添福。 基于 SWOT 分析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J]. 劳动保护,2012,12:83-85.
[18] 国家特设局《特种设备安全评价》课题组,罗云,杨胜洲,白福利。 特种设备安全评价与业绩测评方法研究[J]. 现代职业安全,2007,02:82-85.
[19]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研究课题组。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进展与建议[J]. 中国发展观察,2007,05:33-35.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J].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07:14-17.
[21] 张继宏。 特种设备质量安全检验博弈分析[J]. 宏观质量研究,2013,02:75-81.
[22] 宋继红。 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与对策[J]. 压力容器,2013,12:1-7+37.
[23] 罗云,崔钢,何义,王晓桥,葛升群,夏锋社,黄玥诚。 基于"战略-系统"思维的特种设备监管模式及体系研究[J]. 宏观质量研究,2014,02:82-93.
[24] 朱连滨,吴宪,陈辉。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4,01:149-155.
[25] 郝素利,石文杰,李超锋。 基于 ISM 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体系构建[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04:34-39.
[26] 韩颖。 推动特种设备安全多元共治[J]. 劳动保护,2014,04:98-100.
[27] 戚月娣。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体系现状与发展[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4,05:6-9.
[28] 韩运才。 特种设备安全法对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若干规定[J]. 起重运输机械,2014,04:104-105.
[29] 张响光。 中外特种设备管理中的安全监察及立法比较[J]. 科技创业月刊,2009,04 :94-95.
[30] 贾祥正,李建新,戚海洋。 浅谈我国特种设备安全问题与管理[J]. 科技信息,2009,15: 94.
[31] 冯志林,赵庆双,管志远,闻星火。 高校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02:171-174.
[32] 宋继红。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规范标准体系现状与发展[J]. 劳动保护,2005,10:17-19.
[33] 赵广立。 建立安全评价体系 确保特种设备安全[J]. 大众标准化,2005,02:17-20.
[34] 梁广炽。 美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综述[J]. 林业劳动安全,2005,01:18-27.
[35] 丁守宝,刘富君。 我国特种设备检测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08,04:304-308+324.
[36] 徐义,贺小明。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模式研究[J]. 设备管理与维修,2008,02:17-19.
[37] 杨振林。 特种设备事故致因理论探析[J]. 工程机械,2008,03:58-61+116.
[38] 于翠峰。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9:20-21.
[39] 张浩。 浅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J]. 四川建材, 2008,02:262-264.
[4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观察研究"课题组,鲁志强,李炳坤,卫建民,施禹之,徐迅。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J]. 经济研究参考,2008,37: 2-14+18.
[41] 林树青。 特种设备安全科技现状与展望[J]. 应用声学,2008,05:345-350.
[42] 梁镜明。 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措施[J]. 技术与市场,2013,02:109+111.
[43] 张纲。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3,02:29-31.
[44] 冯杰,罗云,曾珠,高继轩,黄强华,傅如闻,王晓桥,史凯。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宏观指标增速可接受水平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05:120-125.
[45] 石家骏。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解读[J]. 劳动保护,2013,09:50-51.
[46] 实施特种设备安全分类分级监管[J]. 劳动保护,2013,07:24-26.
[47] 崔庆玲,罗云,崔刚,尹学军。 基于灰色理论的特种设备安全事故预测研究[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05:141-144.
[48] 张厚勇。 检验机构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 科技创业家,2013,16:218.
[49] 王新华,杨兆瀚,黄国健,刘金,王东辉。 特种机电设备安全检测、监测与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13,01:1-5.
[50] 李颖。 特种设备安全评价研究[J]. 硅谷,2014,09:155+141.
[51] 马俊。 浅谈《特种设备安全法》施行后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4,04:37.
[52] 本刊讯。 2014 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工作要点[J].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4,04: 1-3.
[53] 王立琨。 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保障特种设备安全[J]. 黑龙江科学,2014,08:215.
[54] 任智铨,李士林。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保障工程[J]. 设备管理与维修,2014,S1:111-113.
[55] 蒲洪涛,史晓冬。 对特种设备进行安全管理的博弈分析[J]. 科技信息,2011,01:48+ 30.
[56] 韩凌。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现状及思考[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82-84.
[57] 细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J]. 劳动保护,2011,08:92-94.
[58] 张领,施月涛,张健。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科技信息,2011,17:47.
[59] 段方英。 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的思考[J]. 湖南安全与防灾,2011,08:54-55.
[60] 李文清。 我省特种设备安全现状与对策措施[J]. 江西化工,2011,04:33-35.
[61] 徐晓航,曹丽霞。 虚拟仪器技术在特种设备安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01:28-30+1.
[62] 敬东。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评价分析[J]. 化工机械,2010,04:510-513.
[63] 梁峻 ,陈国华 . 特种设备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及关键问题探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09:132-138.
[64] 张纲。 特种设备安全与事故预防[A].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06 年全国失效分析与安全生产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06:7.
[65] 钟群鹏,张峥,骆红云,有移亮。 特种设备安全发展的若干问题和建议[A].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