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概念、特征及类型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29 共710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房地产信贷业务的风险控制探究
  【第一章】银行地产信贷风险问题探析绪论
  【第二章】风险管理基本理论概述
  【3.1  3.2】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概念、特征及类型
  【3.3  3.4】我国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4.2】广州A银行对Y公司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
  【4.3】广州A银行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商业银行房地产信用贷款风险管理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邓小平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梳理和探求了邓小平思想的形成过程和血脉之源之后,接下来本文开始探寻邓小平思想的主要内容。从下文可以发现,邓小平金融思想的内容与他在革命与建设年代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并且与其思想的理论和现实渊源暗合,可见邓小平的金融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以及高度的统一性。

  3.1 金融地位与作用思想

  3.1.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核心思想是邓小平金融思想中最重要的内容,它阐明了邓小平金融思想中金融在经济的作用与地位,说明了邓小平对金融的重视程度。简言之,金融核心思想的内涵在于表示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而这一作用的具体发挥则构成了其金融核心思想的外延。

  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征程中,邓小平始终十分重视处理经济与金融之间关系。首先,他开创性地认为经济问题是政治问题的一部分,经济发展就是最大的政治,并要求我国要把长期的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发展方面,利用经济发展来解决政治和社会问题。其次,他认为在重要的经济领域,金融不能只处于补充、辅助的地位,而要将金融发展当作经济发展的核心事业来看待,并指出在经济发展领域中,金融业的发展是重中之重。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领域中,生产力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一位,流通和分配领域是为生产力发展服务的,在重要程度上自然居于次席。因此,在我国长时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只重视生产,不惜以牺牲流通和分配为代价的情况。在这种经济发展的思路下,全国经济犹如一个大工厂,生产更多产品成为唯一重要的指标。在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金融的作用被大大缩小,只担当起统收统支的计划要求,无法发挥其在市场流通中的作用。通常所说的"计委出点子,财政定盘子,银行发票子"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直观的缩影。

  但是在邓小平眼中,金融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1979 年 10 月,他在北京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第一书记的座谈会中就说到:银行应该抓经济,现在仅仅是算账、当会计、没有真正起到银行的作用。这一句话,简明扼要地点明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其中以"银行抓经济",而非"经济抓银行"的语序,突出了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的主观能动作用,突破了金融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以来的被动辅助作用。到了 90 年代,邓小平在上海浦东新区视察时,更是留下了"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经典的话语。这一句话是邓小平金融思想中提纲挈领的精髓,道出了金融业在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也为我国未来金融业的改革发展指出了明确的道路,奠定了改革的正确方向。

  当然,说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并不是说金融业可以脱离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银行要抓经济",也并不是说金融业可以脱离经济独立发展。进入 21 世纪之后,金融泡沫的概念开始越来越威胁到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多年前邓小平的一个"抓"字,不仅说清了金融业在发展中的主动作用,更是生动地描绘出了金融与经济发展间的依存关系,指出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不可分割性。

  3.1.2 金融应该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加大金融业作用的呼声也在不断增强。1986 年,邓小平听取相关人员汇报经济情况和改革相关步骤时就建议:"金融改革的步子要快一些。"强调了要把银行当成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可见,邓小平眼中的银行,要扮演金融业乃至经济发展中更重要的角色,也正是这种对银行业无比重视的思想,指明了我国金融业改革的核心目标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的金融杠杆思想有三层含义。第一,这句话的前提是科学技术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根本因素;第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必须要转变为生产力才可以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第三,金融业的杠杆作用有利于加快将科学技术转变生产力的速度,从而可以通过发展金融业促进技术革新,发展生产的作用。

  根据这一理论,科技开发可分为"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批量生产"三个部分。

  而据有关资料统计,在 1990 年前后,发达国家在科技开发三个环节的投资比约为 1:10:100,而我国目前三个环节的投资比约为 1:1:10,可见我国目前科技成果转化阶段上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而这正是导致我国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约 1%~15%),进而导致我国长期以来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要加大在科技成果转换方面的资金投入,由于我国资本总量有限,短时间内很难大量增加,因此这一环节改进的重中之重应在于货币利用方面,利用金融业的调配能力,最大程度地利用闲置资金,并实现资本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有效转化。

  就开发金融杠杆作用的具体措施来说,邓小平点出了银行业要扩大贷款范围,敢于在做出风险控制的前提下给企业贷款等方法,并指出了银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并不在于其发展规模大小、类型多寡乃至积累资金的多少上,而在于银行业是否承担起了经济"杠杆"的作用。银行业有利于资金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融通,有利于使用市场的力量集中资金发展经济,也可以使用杠杆的原理在现有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继续发展生产力。由于在邓小平的思想中发展生产力是发展经济的核心目标,而科学技术又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邓小平这一席话把发展经济、金融改革和科技发展结合在一起,共同为生产力的提升服务,体现了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经济的独到思想,也点明了金融改革应承担的历史重任。

  邓小平的金融杠杆思想在今天看来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一思想在提出时却受到了许多传统理论观念的阻碍。许多人认为,银行放开信贷的后果会导致储蓄存款流失,从而导致"大银行,小财政"的不良后果,并担心财政力量将无法控制银行业的走势。然而,以财政统筹为主的资金分配方式本身就是不可长期持续且没有效率的,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在逐年不断下降。邓小平正是看到了金融业在市场经济中更大的作用,才主张更多地利用金融而非财政手段来发展经济和革新技术。正由于邓小平金融思想的指导作用,才让我国金融业、银行业在经济领域发挥的作用不断扩大。

  3.2 金融改革思想

  3.2.1 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在建国之初,乃至"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之时,我国金融业发展还十分薄弱,其突出表现就在于金融业的基础--银行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1979年,我国还只有一家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它既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又行使商业银行的职能,银行业的相关服务还十分薄弱。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提出银行业要大力施行改革,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也是从那时起,我国银行业迈开了改革的步伐,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并形成了现今的"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银行、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

  邓小平认为 1979 年之前的银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首先在于,当时的银行职能只是发行货币,充当"金库"的功能。如果银行的职能只有货币发行和管理现金,那么它还称不上是现代性的金融机构,而类似于中国传统社会的"钱庄"、"票号"等,没有履行现代金融业的基本职能,如支付中介、金融服务等。所以我国银行业发展的第一步是银行业的现代化,根据这一思想的指导,我国在 1979 年以后设立了四家专业银行,把央行和商业银行的职能区分开来,让商业银行可以在市场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行使更多的金融服务的职能,并让中国人民银行专门承担起中央银行的职能。因为商业银行需要以盈利为目的,中央银行却需要通过货币政策稳定国内经济金融的发展。如果保持我国原有的银行业框架不变,中国人民银行在发行货币的同时还要创造利润、吸收储蓄,就很难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也难以很好地行使商业银行进行金融服务、活跃经济、方便百姓的职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分离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说,正是在邓小平这一思想指导下的改革,让中国的银行开始成为了"真正的银行".

  但是,在 1986 年国务院初步了形成了金融改革的整体方案后,邓小平却再次强调"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显示出了他理论的深意,并不仅仅是要让中国银行业迈入现代化的门槛,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分开。由此可见,他对于银行业的发展还有着更深的期待。正因为金融可以成为革新技术的杠杆,所以银行在创新发展自身业务种类的过程中还需要承担为实体经济提供"杠杆"的作用,为技术革新做贡献,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银行".

  3.2.2 发展金融市场,稳步推进资本市场

  邓小平说:"一些全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抵消通胀,生活水平下降,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这时很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我们必须大胆发展资本市场,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是处理资本短缺问题,为此,他认为重视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让我国资本积累的速度加快,从而有利于经济整体的发展。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他提出了建立经济特区的观点,并认为沿海的部分城市和地区可以开展金融改革试点,勇于尝试,实行特殊的经济和金融管理制度。并且也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这些举措都有利于进一步培育完善的金融体制,并壮大了国内的资本市场。

  1978 年以前,我国对外经济交流很少,商品贸易和资本流动频率都很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国内现有的资源和资本。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短缺的并不是劳动力或是自然资源,而是资本,而国内的资本积累是很难一蹴而就的。因此他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指出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善用外资的力量。关于外资使用的具体举措,邓小平认为,首先是要勇于尝试利用外资,将视野扩大到整个国际资本市场上去;其次是利用外资要适当,特别是处理对外借款的问题,不能一发不可收拾,要兼顾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第三,他明确指出利用外资的目的是要发展生产,解决生产资本不足的问题,而不能用于偿还赤字,试图用向外借款解决财政问题。这三点,从使用外资的方向、程度和目的对我国利用国外资本的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也为外资利用指明了方向。

  3.2.3 适度开放金融服务

  我国很长时间实施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在建国初期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这一制度的弊病也愈发凸显。由于在这一体制中,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决策基本听从于计划安排,自主性较小,无法有效利用金融服务,自然也无法刺激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邓小平敏锐地意识到,经济要继续大力发展必须依靠金融业,而金融服务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不再受到束缚,首先就要解决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现有的经济发展现状不匹配的问题。他说:"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在具体举措上,他号召人们要解放思想,破除思想上的禁区,卸掉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包袱,只有加快金融业的发展速度,才能涌现出更多的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创新型业务。传统的金融服务业只有银行为企业代发工资等业务,服务范围十分简单。在金融业发展速度加快以后,更多的代理业务如票据代理、国际贸易代理等业务速度发展了起来,一些有专业指导性的信息化服务、金融咨询服务也逐步萌芽,并成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热点,为企业专注于发展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除了破除思想上的限制,邓小平还鼓励地方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并指出金融行业的发展"要坚决地试",要勇于创新,积极开拓更多金融服务种类。比如对银行业的改革尝试导致了我国股份制和证券市场的产生,这些金融制度的服务安排更有利于企业的资本融通,活跃了国内市场,也激发了更多人参与金融服务创新的意愿。

  当然,邓小平认为金融服务要放开,要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勇敢尝试,并不意味着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尝试是无止境的。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就出现了很多无序的现象,导致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双输",因而邓小平对金融服务的放开程度也加上了"适度"二字,这一"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也贯穿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始终。

  3.3 金融管理与福利思想

  3.3.1 政府要管住金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私有产权才是最明晰的产权,因而只有私人所有制才最能调动市场的力量,让市场的资源调配作用得到最有效的发挥。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改革开放前国有银行的效率低下,的确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由单一的国有产权所造成的,因而国有银行和整个金融业的改革方向首先应该是改革所有制,通过股份制改革将有实力且发展运作规范的外资投资实体和民营投资主体纳入到银行的股东范围中。但同时也要看到,通过股份制和其他改革方式让国有金融企业彻底非国有化是不现实且不科学的,国家不应对金融业控制过强,但也不能没有控制力。本着学习的态度,我们欢迎国际投资者们参与银行改革,但是对于浸淫金融改革多年的国际投资者,我们不得不对其参与程度进行一定的限制,完全放开的金融市场是会对我们的市场经济造成强烈的冲击和难以被政府控制的。

  20 世纪 90 年代初,邓小平和江泽民交流时就曾针对当时资本市场的不稳定现状,指出要加强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能力,政府要管住金融,经济发展速度的确重要,社会发展的稳定同时不容忽视。当政府应该管理和资助银行,通过产权多元化,同时改善银行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在某些方面,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不是管住金融,而是管死了金融,目前的股改,就是为了不"管死"金融,但管住是必要的。

  并且,邓小平对政府与金融间关系的思考并非从改革开放后才开始,早在1954 年他就明确指出,"金融不稳定,财政不可能稳固",点明了金融管理的重要性。由于金融市场的建设存在很多风险,为了规避这些不确定的风险,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需要承担起管理金融的责任,根据相关金融理论和发展现状制定监管的法律和法规,确保金融发展和创新在制度的框架内运行。又由于中国在当时的经济实力还较弱,更容易受到外部经济实体的冲击,因此他还提出要防范国际资本的冲击,"现在国际垄断资本控制着全世界的经济,市场被他们占了,要奋斗出来很不容易,像我们这样穷的国家要奋斗出来更不容易。"而要对这些风险做到有效防范,最根本的还是需要完善国内的金融管理制度。

  3.3.2 关注民众福利
  
  在革命战争年代时邓小平就曾说过:"没有正确的政策,就谈不上经济建设;而这些政策的制订,必须以人民福利和抗战需要为出发点。"这说明邓小平始终认为经济和金融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惠及民生福利。建国后,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存在管理僵硬,管的太死,缺乏活力等缺点,企业内部与对外资源调配不符合市场规律,在生产上更多依照计划而不是民众的真正需求生产产品,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需求,而要转变这一点,就需要发挥金融业调节资金的能力,通过活跃企业生产能力,促进民众的福利发展。

  邓小平认为,要让企业真正为人民谋福利,一方面要转变国有大企业的发展思路,运用现代金融思想对其进行股份制改革,促使其经营和发展更加灵活,另一方面则要使用金融手段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和中小投资者。邓小平在 1979 年说:

  "对投资小、见效快的企业,要采取不用财政拨款,而用银行贷款的办法,很多厂只需要几千元、几万元、十几万元钱就能解决问题,银行可以贷款给他们,花钱少、见效快的,银行、地方都应该给予支持。""有的好项目只花几十万元,就能立即见效,但是财政制度或者银行制度不允许,一下子卡死了。这样的事情恐怕是大量的,不是少量的。卡得死死的,动都动不了,怎么行呢?当然也有成千万元的项目,那就必须慎重一点了,但是成千万元的项目也有很快见效的,财政、银行应该支持,这样就活起来了。"正是在邓小平这种革命性金融思想的指引下,通过金融的信贷政策让市场活跃度大大提高,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这种繁荣的结果是让人民群众可以选择的商品种类更多,大大增进了人民福利,也活跃了我国经济。

  除此之外,邓小平还意识到,光靠金融自身的发展很难完美地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为金融业本身有造成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可能,资本的进一步积累可能导致资本收入者和劳动收入者之间收入水平的割裂。

  因此他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这说明他发现只有正确地利用金融业的力量,才可以有效地为人民谋福利。

  邓小平无论在制定金融政策时,还是在具体的金融工作中,都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加以考虑。首先他认为金融政策制定的标准是人民福利是否能得到提高。在动荡的战争年代,他就特别强调银行的贷款要用在实处,重点援助受灾受损的民众和广大劳动生产者。在 20 世纪 90 年代"价格闯关"时期,我国通货膨胀比较严重,他就特别提出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管住金融,加强宏观调控力度,防止民众受到进一步损失。其次,邓小平还认为金融人才要注重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要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突出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最后,邓小平还发现要发展好金融业,光靠金融产业自身的产品和制度创新是不行的,关键还是要人民对金融产生认可,并激发他们的金融需求,让金融理念成为市场上微观主体的普遍观念,才能让我国的金融事业发展壮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