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抹胸常用之面料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3-13 共441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宋代女性亵衣之抹胸研究
【引言】宋代女性服饰风尚考察引言
【1.1 1.2】抹胸的界定与误读
【1.3】抹胸的演变
【2.1 2.2】 抹胸常用之面料
【2.3】抹胸的色彩
【2.4】抹胸之纹样
【第三章】宋代抹胸体现的女性身体意识
【第四章】宋代女性历史地位的还原
【结语/参考文献】宋代抹胸的特征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章:宋代女性抹胸探析
  
  在对宋女子抹胸形制已有了具体的了解后,本章在前文的基础上,从出土实物入手,对宋代抹胸的材质应用、图案纹样及色彩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以求对宋代女子抹胸有个全方位的把握。
  
  第一节:宋代墓葬中出土的抹胸实物
  
  由于墓葬中纺织品较于其它明器更难保存,且抹胸并非宋代葬制中的必须品,所以实物较少,目前出土抹胸的宋代墓葬仅花山宋墓与福州南宋黄升墓两处。
  
  一、南京高淳花山墓
  
  2003 年 9 月 30 日,南京高淳县花山在道路施工中发现宋代砖室墓一座,墓葬位于高淳花山茅庵山南麓,为长方形砖砌单室墓,墓室后部设有砖砌棺床,棺床上黑漆棺保存较好且被运回南京市博物馆进行清理。棺内出有女尸一具、银器、铜器、玉器、竹木器、铁器等一批文物,特别是出土了 52 件(套)丝绸服装,然而墓主身份及生卒年失考。
  
  该墓中出土抹胸 6 件,皆为长条宽幅状:
  
  1.素绢抹胸
  
  呈长方形,长 42cm,宽 90cm,另有一块长 93cm,宽 14cm 的织物应是该抹胸的上半部分横向系带,现已与正身脱线分离,尚能看出残留的系带断头,与一根系带断裂系带正好可以对位连接,另一根系带缺。面料组织结构为 1/1 平纹绢。
  
  2.素纱抹胸
  
  呈长方形,长 46cm,宽 112cm,两边有系带,带长 60cm,宽 3.5cm.上部打有 1 个小褶,褶宽 5cm,深 10cm.织物组织为 1:1 绞纱,系带为 1/1 平纹绢。
  
  3、菱形朵花纹印花绢抹胸(图 8)呈长方形,长 50cm,宽 116cm,两边系带分别为长 51cm,宽 3.5cm.上部中间处打有一个折褶,褶宽 5cm,深 10cm.面料为 1/1 平纹绢,以印花工艺用黑色印出菱形纹,菱纹内填以柿蒂小花,相错排列,花纹循环:经向 1.5cm,纬向 1.5cm.衬有绢里,1/1 平纹组织,并以宽 6cm 的朵花纹印花绢贴边。
  
  4.芙蓉山茶梅花纹罗抹胸
  
  呈长方形,长 50cm,宽 116cm,两边系带长 59cm,宽 3.5cm.上部中间处有一折褶,褶宽 4cm,褶深 10cm.
  
  面料地部组织为 1:1 绞,花部组织为 1/2 左向斜纹花。图案是一排芙蓉、一排山茶、一排梅花交替排列,花为折枝。图案循环:经向 10cm,纬向 8.5cm.上下两头存幅边,通幅正好是抹胸的长度。系带织物组织为 1/1 平纹绢。
  
  5.素纱抹胸
  
  呈长方形,长 40cm,宽 80cm;两边系带分别长为 80cm,宽为 16cm.面料组织结构为 1:1 绞纱。
  
  6.卍字菱格纹罗抹胸
  
  呈长方形,长 50cm,宽 120cm. 破损严重,多处糟朽,系带脱落,分别只剩下 5cm、1cm 的长度。面料组织结构地部为 1:1 绞三梭横罗,花部为 1/2 右向斜纹。图案主体是菱形,在菱格内为一个卍字,菱格外为联珠形成的菱形,四方连续排列。图案循环:经向 7cm,纬向 4.5cm.
  
  而花山宋墓出土的的其它丝绸服饰也有着宋代典型的矜持与素雅。
  
  二、福州南宋黄升墓
  
  1975 年 10 月,在福州市浮仓山的西北面发现一座三圹并列的宋墓,据出土砖制买地契知,右圹墓主为黄昇,左圹墓主是孺人李氏。其中,左圹墓有一直径0.6 米的盗洞,清理中仅见零星随葬品,中圹葬具已腐朽,随葬品亦仅剩不多,而右圹墓保存尚好,墓主黄昇为南宋命官黄朴之女,其夫赵与骏为赵宋皇室宗亲。
  
  右圹墓中随葬品数量繁多,共计四百一十余件,丝织品丰富为全国罕见,其中罗为最多,绢、绫次之,还有少量纱。罗、绫多为提花,纱、绢则为素织。这批丝织品的出土也使我们看到了南宋时丝绸工人的纺织技术水平。
  
  其中该墓中出土抹胸一件(图 9),疑似抹胸两件。
  
  此件抹胸素绢质地,为表里两层的夹衲衣,内絮少量丝绵,并且,在当肩两端分别接缝一片三角形,长 55cm、宽 39-40cm、上端和腰间缀带,上端带长34-35cm、腰间带长 35-36cm,仅施于胸而不施于背。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宋黄昇墓的陪葬衣物中,有五件用途不明的“围件”,均为长方形,由表里两片叠合而成,缘边,上端一角缀带,绑结相连。其中三件在上一章中已经写到,根据其尺寸和形制的推断,有极大的可能是裹肚。另外两件中,一件面里均为烟色绢,133×48cm,罗带 2.5×58cm;一件印花素纱为面,素纱里,119×46cm,带残缺,笔者根据其尺寸大小,以及同花山宋墓中抹胸形制的高度相近似,推其很有可能就是抹胸。
  
  此次墓中还出土了其它大批丝织料剪裁的袍、衣、裤、裙、带以及鞋、袜等,其中有长袖宽袖的花袍、曳地的裙裤等皆花色富丽,绶带以及衣袍上普遍饰有花边,这些制作也是宋代贵族官府子女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
  
  根据所有出土的宋代抹胸,整理出宋代两种形制的抹胸,并且也能够在宋代当时的文献或者图像中得到映证。一种为矩形宽幅布帛,贴身围裹于胸腹部位。
  
  宋洪迈《夷坚志》戌卷记载到:“行道之际,观者云集,两女子丫髻骈立,颇有容色。任顾之曰:‘小娘子穏便,里面看。’两女拱谢。复谛观之曰:‘提起尔襕裙。’襕裙者,闽俗指言抹胷;提起者,谑媟语也。其一曰:‘法师做醮,如何却说这般话 ’踰时而去。57在凌蒙初《拍案惊奇》第十七卷之《西山观设箓度亡魂,开封府备棺追活命》
  
  补叙道:盖是福建人叫女子 抹胸 做 襕裙 ,提起了,是要摸他双乳的意思,乃彼处乡谈讨便宜的。58在此称之为为”裙“,且任道元用”提起“二字,也说明这类抹胸在形式上有宽松的一面,或有如裙子一般,下摆是无拘束的。59又《山居新语》中记叙:十二日,内安康夫人、安定陈才人又二侍儿失其姓氏,浴罢,肃襟焚香于地,各以抹胸自缢而死,解下衣襟有清江纸书一卷云…… ,60既是能够让人自缢而亡,那么抹胸必定要有相当的长度。
  
  在四川大足石刻宋代造像”推干就湿恩“一景中,如母亲内衣所示,在女服内以一带横裹于胸腹(图 15-1)。
  
  第二种只覆前胸,后背袒露,在宋王居正《纺车图》中的老妪形象,就着有此种抹胸(图 15-2)。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江苏金坛县的南宋周瑀墓中,出土过一件同样被命名为”抹胸“的亵衣(图 16)。墓主周瑀为男性,南宋太学生,生于宁宗嘉定十五年(1222),淳佑九年(1250)卒。该墓中出土的所谓”抹胸“由一块驼色素绢对角缝制成梯形,上宽 15cm、下宽 83cm、竖直 30cm,下边中间打褶 2cm,上下钉有四条绢带,宽 2.5cm,残存最长者 63cm.由于其高度和上宽长度并不能够遮掩胸乳部分,尤其又是对于一个成年男子而言,所以将其作为”抹胸“,应是在考古定名时的一个误称。
  
  综上所述,宋代墓葬出土抹胸共计 9 件,其中南京花山宋墓 6 件,福州黄昇墓 3 件,统计如表一:
  
  第二节:抹胸常用之面料
  
  根据宋代墓葬中出土的女性抹胸整理,抹胸质地共有罗、纱、绢三种面料。以下将对这应用于抹胸的此三类面料结构略作分析。
  
  一、花罗
  
  在花山宋墓出土的抹胸中,有两件抹胸为花罗质地,分别为芙蓉山茶梅花纹罗抹胸和卍字菱格纹罗抹胸。罗是一种经丝互相绞缠后呈椒孔的丝织物,即凡是应用绞纱组织的织物统称为罗,也因着经丝互相绞缠呈椒孔的特征,故有”椒孔曰罗“一说。其质地轻薄、丝缕纤细,因宋代织造技术的高超,罗更是风靡一时,深受人们喜爱。罗一般分为素罗与花罗,花罗是罗地出各种花纹图案的罗织物总称,也叫提花罗,花罗又分为二经绞、三经绞、四经绞等三类。
  
  根据其不同的罗组织构造,二经绞花罗有两种:起平纹花和浮纬花。
  
  1. 二经绞花罗
  
  (1)平纹花罗(图 17-1)。二经绞组织为地,平纹起花经丝有拈,纬丝无拈,经纬密度 36*27/cm根或 32*18/cm,花纹有卍字纹、梵轮、必定、叶状四向”十“字形等以”杂宝“为主题的小提花织物。工艺精巧,结构疏密得当,透明轻拂,富有特色。
  
  (2)浮纬花罗。地组织是平纹组织,经纬密度为 32*18 根/cm(图 17-2)。
  
  花纹处结构是:绞经和地经不起绞而平行列排,绞经下沉为奇数梭不等,纬丝浮于经丝上亦奇数梭不等。由于结构不同,在罗织物表面形成浮纬起花罗。这种花罗的花纹有卍字纹、梅花、四向花、四瓣花等四种(图 17-3)由于采用浮纬显花,经丝不与纬丝相较,因而呈现出短小的发披现象。
  
  2.三起经花罗
  
  三经绞花罗又分为平纹花、斜纹花和隐纹花三种。
  
  (1)三经平纹花罗:地组织以 3 根经丝(1 根绞经、2 根地经)为一组,花纹部位以单经、双经平纹起花。经纬密度差异最大的是 45×18 根/cm.花纹有牡丹、山茶、海棠、百合、月季、菊花等,而以牡丹、山茶花为最多。(图 17-4)(2)三经斜纹花罗:花纹部位起二上一下的斜纹组织。经纬密度差异最大的是 45×19 根/ cm,花纹有牡丹、山茶、栀子、蔷薇、月季、芙蓉等,以牡丹、芙蓉为主。(图 17-5)(3)隐纹花罗,地组织外观与二经绞相似,实是三经的隐现。当 A、B、C3经粗细相绞成地部,花纹部位粗经中分出一根作单独的平纹组织,不起绞的经平纹最长达 13 根,最短的也有三根。这种花纹有连枝和折枝花卉两大类。有一块单一的牡丹花,朵径达 12 厘米。花纹单位最大的是 41×15 根/ cm,是宋代以前少见的大型花纹,花纹以牡丹或芙蓉为主体伴以山茶、栀子、梅花、菊花等组成繁簇花卉图案。这种以花卉写实题材作为提花工艺的表现形式,富有生活气息(图 17-6)而花山宋墓中的芙蓉山茶梅花纹罗抹胸:面料地部组织为 1:1 绞,花部组织为 1/2 左向斜纹花;图案是一排芙蓉、一排山茶、一排梅花交替排列,花为折枝;图案循环经向 10 厘米,纬向 8.5 厘米;上下两头存幅边,通幅正好是抹胸的长度。卍字菱格纹罗抹胸面:料组织结构地部为 1:1 绞三梭横罗,花部为 1/2右向斜纹;图案主体是菱形,在菱格内为一个卍字,菱格外为联珠形成的菱形,四方连续排列,图案循环经向 7 厘米,纬向 4.5 厘米。综上可见花山宋墓中的这两件罗组织面料为质地的抹胸,是具有二绞、三绞、四绞等复杂经绞结构,具有多种花细案的织造纹样。
  
  二、纱与绢
  
  花山墓中出土了两件纱质抹胸,起织物组织都为 1:1 绞纱;另外同墓中出土、本文推断为抹胸的一件”围件“,为印花素纱为面,素纱为里。纱是”平纹素织、组织稀疏、方孔透亮的丝织物“,63具有轻盈、纤柔、细腻等特点,古诗形容:”举之若无“”真若烟雾“,《古今服纬》注《周礼》言:”周礼之素沙,后世作纱,言其孔可以漏沙也,此帛类之至疏者。“故将纱作为贴身之服,细软清薄,剔透凉爽,连白居易也赞道:”鱼笋朝餐饱,蕉纱暑服轻。“64宋代纺纱行业兴盛,”南方及两浙地区上贡的纱、糓等,全国上贡 6611 匹。 纱有素纱、天净沙、暗花纱、粟地纱、茸纱等名贵产品“.65当时有记载,肖山对纱的织造已积累了季节与质量关系的宝贵经验,”以暑伏织者为上,秋织者为下,冬为尤下,盖霜燥风烈,则丝脆,帛地不坚,为衣易弊,故卖纱者必曰此良纱也。“66”绢为最普通的平纹素织丝织物,其厚薄疏密范围较大,常用于制作常服、内衣、衬料。67因其质地较为爽挺、轻薄,故也常被应用于抄写或古代衣物的衬里。花山墓中出土的绢质抹胸有和素绢抹胸和菱形朵花纹印花绢抹胸,其中菱形朵花纹抹胸面料为 1/1 平纹绢,以印花工艺用黑色印出菱形纹,菱纹内填以柿蒂小花,相错排列,衬有绢里,1/1 平纹组织,并以宽 6 厘米的朵花纹印花绢贴边。
  
  宋代政府的四大类赋税里,仅布帛丝绵之征就有 10 种:“一曰罗,二曰绞,三曰绢,四曰纱,五曰施,六曰铀,七曰杂折,八曰丝线,九曰绵,十曰布葛”.68,这显示出宋代纺织业的繁荣与兴盛,因着宋以“守内虚外”政策为主导,对民间手工业生产和经营活动采取较为开发的政治态度,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更是为商品经济的繁荣与活跃锦上添花,藉此纺织品交易的势头乘风上涨,更是促进了宋代纺织业的辉煌。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