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富宁汉族服饰与周边少数民族女性服饰比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15 共558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富宁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美学内涵解读 
【第一章】云南汉族传统女性服饰特色探究绪论 
【第二章】云南省富宁县汉族服饰概况  
【第三章】富宁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现状探析 
【4.1  4.2】富宁汉服对清末民初汉族女性服饰的传承 
【4.3】富宁汉族服饰与周边少数民族女性服饰比较 
【第五章】富宁女性汉族传统服饰的美学透视 
【第六章】富宁传统汉服的保护与传承  
【结论/参考文献】富宁县汉族女性服饰的文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4.3 汉族女性服饰与少数民族女性服饰比较

  汉族服饰是一个不断融合、传承及创新的过程,中国历史上五次民族服饰大融合就是最好的佐证。服饰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们所处的特定时空,富宁县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因各种原因迁至同一土地上杂居,各民族既独立保持各自的民族特性和生活习性,又与其他民族相互交往。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女性服饰的演变,既有汉族与少数民族服饰对各自文化传统的固守,也有各民族之间在交融与冲突中发生的相互影响,另外,他们又同时受到来自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服饰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不断丰富,从最初的蔽体保暖的实用功能到对审美时尚的不断追求,服饰的传承与变异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4.3.1 周边少数民族概况

  据县志记载,新石器时期,古骆越人(壮族,土着民族)就在富宁这边土地上繁衍生息,汉族、瑶族、苗族、彝族等民族前后迁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发展,形成了多民族聚集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宋代以前,富宁境内仅有壮族、彝族两种民族交错相居,互不统属、各有土酋。壮族源于古代南方百越族群中的骆越,早在旧石器时代,富宁境内就有壮族先民的足迹,壮族中布土是富宁县境内的土着民族,多居住在河谷及山区,其他支系从广西等地逐渐迁入,散居县内各地。壮族以农业为主,辅以渔猎,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荞子、豆类,薯类等。自己植麻织布纺纱制衣,麻是主要经济作物。富宁地区的彝族最初是三国时期南征战败,被打散的兵卒沿着六诏山脉到富宁落居。按服饰和语言差别分为黑彝、白彝、花彝、高彝和汉彝五支系,境内以白彝居多。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系,除了汉彝使用汉语,其他各支系使用的词汇有些差异,语法基本一致。

  4.3.2 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北宋时期,大批汉族官兵带来了汉族文化和先进生产力,使壮族、彝族竞相移居山谷,垦田种植,发展生产力。汉族与壮族人们民族关系正常,共同发展畜牧业、手工业等。

  明初,富州土司沈大忠仗势欺人,侵占民田,挑起民族纷争,唆使部分汉壮民族搜捕彝族, 彝族人们奋起反抗,械斗多年后,彝族全部被驱赶到西南边境地区,造成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严重隔阂。明末,壮族李天宝反土司,遭到官兵镇压,少数民族受到严加管制,起义军中的很多彝族被再次驱赶,避居西南山区,进一步加深了民族之间的矛盾。李天宝就义后群众建庙祭之,到庙祈祭的少数民族群众一律不准讲汉话,抵制汉族。但土司的肆意妄为也使得少数民族和汉族人们醒悟,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土司,联合起来反抗统治阶级,因此,土司制度也是明代以来少数民族与汉族相安无事、互不发生斗争的根源。

  清朝初期,四川、贵州、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及滇中汉族或经商或逃荒陆续而来,劈居山区,与少数民族杂居,汉族人民带来了内地汉族文化和较先进的生产技术。然而,壮族作为土着民族,寨老派壮族村管理汉族村,壮族村称为母村、主人,汉族村称为子村、客人,由母村负责供赋。汉族除了每年纳供外,参与各种宗教活动、开垦田地、兴建水利或砍伐林木等都要听从母村安排或与其商议得到认可方能兴工。壮族历来讲究道德,尊重民情,虽然以主人自居,但不苛待其他民族,对待汉族要和其他少数民族与对本族一视同仁,因此汉族虽受壮族村约束,但亦多无异感。清代至民国时期,少数民族与汉族尽管风俗习惯不同,但各村寨之间你来我往,互相支援,共同反抗剥削阶级,发展生产,维护民族团结、保卫边疆。

  建国后,党和政府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强调要克服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极力改善民族关系,表彰民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认真执行贯彻党的政策,逐步消除旧观念,形成了平等友爱、团结互助的气氛。在生产生活方面,各民族之间互通有无、互助互利,在支援国家建设方面,各民族都作出了各种的贡献。

  根据前文民族关系的梳理可见,富宁境内壮族、彝族与汉族有着悠久的杂居共处的历史,本文通过汉族与壮族及彝族民族服饰的比较,总结汉族传统服饰与周边少数民族服饰的融合规律。在汉族人口分布最多的田蓬镇,少数民族中苗族人口居多,调查发现苗族的传统服饰艳丽花哨且保存最为完善,老少各年龄阶段都穿着,并认为其服饰具有独特的美,但从汉族服饰审美来看,苗族花哨的民族服饰不符合汉族人们含蓄的审美追求,除了汉族围腰上出现一些花边装饰,与苗族服饰之间相互借鉴融合的现象较少。笔者在田蓬镇考察时,走访了麻赖村以及附近的壮族寨子--老寨村,汉、彝混居的龙哈村,发现汉族与周边的壮族和彝族之间的服饰存在相互借鉴、互相穿着的现象。

  4.3.3 与壮族女性服饰的比较

  4.3.3.1 壮族女性传统服饰

  富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就了壮族“饭稻羹鱼”为主要特点的经济生活,“火耕水耨”的主要耕作方式,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文化模式。壮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现存的坡芽歌书就是最好的佐证。壮族多处溪谷间,篁竹中,因所处自然环境及特定生产方式而独具特色,能歌善舞,同时还勤于耕织,壮锦是壮族传统手工织锦,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图 29-30)。壮族擅长自织自染,各支系有其各自独特的服饰。同时,壮族是个崇尚礼仪、热情好客的民族,平时有赠送布匹、壮锦、壮绣给亲朋好友的习惯(图 31)。

  据《富宁县志》记载,元至清中叶,富宁境内壮族妇女普遍结髻插簪,上穿黑色上衣,下着百褶筒长裙,部分女性双耳佩戴大耳环,脖子挂项圈或项链。清末女布条包头,渐穿姊妹装,大桶裤和绣花鞋。目前,壮族妇女沿旧,多穿姊妹装,部分老人改用毛巾包头,年轻人衣服款式新颖多样。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灰三种颜色,壮族妇女有纺纱、织布、染布的传统工艺,自种自纺的布厚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色。壮族妇女的服饰端庄大方,她们的服饰一般是一身蓝黑,裤脚稍宽,头上包着彩色印花或提花毛巾,腰间系着围腰,上衣着藏青或深蓝色立领右衽偏襟上衣,有些在领口、袖口和襟边装饰有彩色花边。

  田蓬镇老寨村的壮族自称为黑衣壮,她们仍然穿戴或保留着传统的土制黑头帕、黑上衣、黑裤,头帕往后系结缠成独特的“飞机型”.他们崇尚黑,以黑为美,黑色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壮族妇女纺纱、织布、制衣、刺绣,全部手工制作,因其多居住在交通闭塞的山区,长期的业余文化生活匮乏,妇女利用空闲之时纺织、刺绣,老教少、同伴之间相互学习,从自己的生活需要出发,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对生活的感受,精心纺织出符合本民族审美情趣、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民族服饰(图32-34)。

  4.3.3.2 服装形制的异同

  富宁汉族女性与壮族女性的传统服饰形制相同,呈现上衣下裤形制。整体装束包头,上着圆领或立领斜襟、两侧开衩衫,下着裤,脚蹬绣花鞋。图 35-36中两位是着日常服饰的壮族女性;图 37 是汉族女性日常装束,她们的整体装束相同。

  不同之处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她们发式、头帕基本相同,从外观看其形制不同,包裹的方式也不一样。汉族女性将头发梳理挽髻后,从侧面开始绕着额头缠绕纱帕,最后对折方巾包裹整个头部,外观上看像戴了一顶大贝雷帽;而壮族女性头包 4-5 尺的黑布纱帕,包头步骤首先将覆盖额头,两侧翻折往上,相交垂于脑后,呈现出双角型。也有的壮族女性直接用方巾或印花枕头巾包头,在脑后打结。整体上汉族的首服显得更饱满宽大,而壮族女性的头饰显得更简约,与整个服饰保持协调。

  壮族女性平时很少穿戴传统的黑色头帕,而是选择彩色的方形头帕。她们中也有不少人互穿,在田蓬镇赶集时,就能看到穿着壮族服饰的汉族女性。如图38 中是穿着灰色姊妹装、系蓝色围腰的壮族妇女,图 39、40 是穿着壮族服饰、头裹枕巾的汉族女性。

  另一方面,汉族女性上衣长度及膝,壮族传统服饰稍短,显得更加干练利落;汉族保留传统的宽口短袖而壮族穿着的是窄口长袖的衣服,壮族服饰线条简练、古朴淡雅。近几年,汉族中年妇女也有穿着短款长袖的上衣,多采用丝绒面料、色彩较壮族服饰更鲜艳多样。这一方面可以说是对汉族传统短袖长衫的创新性传承,另一方面也是对其他民族服饰的借鉴与融合。

  汉族中已出现穿着壮族服饰的现象,她们有些是由于壮族亲戚赠送的服装,有些是觉得简洁方便而自行穿着。

  4.3.3.3 装饰风格的异同

  汉族服饰的装饰手段多沿用清朝盛行的镶滚手法,领口和袖口使用了几道滚边和镶边,但整体具有不断简化的趋势(图 41);壮族女性服装装饰较少,仅在领口和袖口装饰有彩色花边,黑色头帕两端装饰有淡紫色花边,反映了壮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图 42)。

  汉族女性围腰形制与壮族基本一致,凸字顶端有圆角和方角两种,但装饰图案及装饰方式不同,汉族围腰图案多选用花草果实,讲求左右对称或中心对称,整体造型为扇形,图案饱满、颜色丰富多样,反映了汉族人们追求圆满的审美观(图 43);而壮族女性围腰短小简练,常见的仅有蓝色、黑色,多饰以动物和植物图案,图案清晰简洁,不完全追求对称,更具写实效果,同时也反映出壮族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以及简洁的民族个性(图 44)。

  各民族服饰各有千秋,与之相配的鞋履也不尽相同。汉族和壮族的绣花鞋形制相同,都是圆头宽口绣花鞋。装饰图案不同,汉族绣花鞋上的装饰图案讲求左右对称,以鞋头为轴左右两边的图案色彩和数量都相同,壮族绣花鞋上的图案小而简练、不追求对称,惟妙惟肖。各民族绣花鞋符合本民族服饰的整体和谐美,汉族绣花鞋图案与围腰图案一致,相互呼应(图 46),壮族整体服饰简洁(图 47),围腰一般不带图案,鞋履图案因此简约,反映出人们对自己本民族服饰整体协调美的追求。

  另外,汉族和壮族的绣花鞋鞋底有相同的格纹装饰效果,因鞋底脚窝处受力较少,不易磨损,因此纳鞋底时在实用功能的基础上添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菱形图案是吉祥图案,反映了各民族对美好的共同愿望(图 48、49)。

  4.3.4 汉族女性服饰与彝族女性服饰的比较

  4.3.4.1 彝族女性传统服饰

  彝族民族服饰以自种、自织、自绣、自染、自制而成,刺绣是服饰的最大亮点。总体而言,彝族女装以右襟、对襟上衣及长裤为主要款式(图 50、51),个别地区着裙,各个支系之间又存在区别,主要表现在头饰及图案装饰方面。以田蓬镇龙哈村白彝为例,中年妇女平时很少着传统服饰,在重大节日“跳宫节”或红白喜事的时候穿上盛装,佩戴贵重的银饰来祭奠祖先和庆祝节日。彝族服饰高贵典雅、内涵深沉,长辈们一般至少花上一年多时间为女儿准备出嫁的盛装,穿着时,头发梳辫挽髻后用毛巾包裹,头包 3-4 米长的黑帕,两端装饰长须系串珠,数条垂至腰的花布条系于脑后,上衣为右襟或对襟,套花筒裙,脚蹬绣花鞋。彝族女性服饰多以白、蓝、黑为底色,装饰动植物花纹和几何图案,采用刺绣、镶补、蜡染等多种工艺技法,反映了彝族“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以及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

  例如,笔者在田蓬镇木卓调研时,目睹彝族的节日盛装,大都由彝族妇女亲自动手制作,以前从纺线到织布、从刺绣到成衣都是自己动手,现在,她们多从市场采购现成的面料以及装饰花边,自己裁剪缝制,这种手工制作技艺大都是祖传的,不带有任何仿造、模仿的痕迹。衣服上的一图一案,一花一草,一针一线,都是她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摸索出来精心设计、细心打造出来的。彝族服饰展现了本民族的鲜活个性,不仅方便着装、便于劳作,而且具有观赏性。

  4.3.4.2 服饰形制的异同

  彝族五个支系的服饰各不相同,基本形制有上衣下裤和上衣下裙两种,上衣有圆领对襟和斜襟两种。相对于汉族服饰,彝族服饰款式多样复杂。彝族斜襟上衣与汉族形制大致相同,采用平面制版的工艺,不同之处在于汉族服饰宽松直身,袖口短小宽松;彝族上衣下摆弧度较大,呈圆形,显得更短小合身,袖口窄小(图52、53)4.3.4.3 装饰风格的异同

  相比汉族服饰而言,彝族的装饰风格较复杂,装饰部位包括领口、斜襟、下摆以及袖口;例如,白彝女装上衣是对襟圆摆型,在领口、胸对襟、袖口、衣下摆黑底布绣上各种图案,下搭配的百褶裙分五层,每层色彩及装饰都不一样,第一层为黑、蓝等单色,二、三层用五彩三角拼花布环绕拼接而成,四层配草龙刺绣图案,最后一层是小方格蜡染。汉族服饰多采用镶滚工艺,而彝族服饰工艺繁杂,有刺绣、镶补、蜡染等多种技法,工序成熟、图案精美。刺绣图案有草龙、铜鼓、太阳、弓箭、葫芦等变形图案,造型大胆,用色简单,意义深远,富含彝族先祖的传说、图腾崇拜等。装饰配饰繁复,用枕头巾包头后在脑后系数条花布条,布条上绣满图案,且底端装饰不同颜色的穗(图 54);帽子顶端和四周装饰不同的吊坠,脖子上挂上五彩的吊坠(图 55、56)。

  小结

  富宁汉族女性服饰历史迈进近代,既有对汉族传统服饰的固守,也有自身的不断创新发展。汉族女性服饰受到来自西方服饰文化的影响,又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服饰不断融合,既保留了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内涵,又吸收了不同民族的审美观,使得整体服饰朴素但不单调,包头和围腰的点缀符合汉族人们的审美观。富宁汉族妇女服饰承传及融合的规律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讲究实用性,汉族服饰越来越合身,且装饰越来越少,穿着方便简洁;另一方面讲究审美性,汉族头裹五颜六色的头帕,系着绣有图案的围腰,脚穿绣花鞋,整个服饰既协调又不单调,符合汉族人们的审美观。目前,在富宁汉族中有些妇女穿着壮族的姊妹装、且用枕巾包头,表明各民族间的服饰已不再有民族标识。汉族传统服饰与周边少数民族服饰的碰撞交融是服饰文化不断丰富与发展的动力,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也正是通过不断吸纳、融合各民族的服饰元素后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