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服装设计论文

富宁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现状探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4-15 共522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富宁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美学内涵解读 
【第一章】云南汉族传统女性服饰特色探究绪论 
【第二章】云南省富宁县汉族服饰概况  
【第三章】富宁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现状探析 
【4.1  4.2】富宁汉服对清末民初汉族女性服饰的传承 
【4.3】富宁汉族服饰与周边少数民族女性服饰比较 
【第五章】富宁女性汉族传统服饰的美学透视 
【第六章】富宁传统汉服的保护与传承  
【结论/参考文献】富宁县汉族女性服饰的文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富宁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现状探析

  服饰是一种历史和社会符号,无论从历史的纵向发展还是从社会的横断剖面来看,服饰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富宁汉族女性服饰经历了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几百年的历史变迁,绝大部分地区的汉族人群都穿着现代服饰,已看不出任何传统服饰的遗迹。经调研,发现位于富宁南部的田蓬镇部分村寨的妇女还穿着传统形制的服饰,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来源以及所处环境,加之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口承文化,使得田蓬镇汉族女性服饰既有别于主流汉文化的服饰样式,又与周边壮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吸收他族的服饰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服饰文化。笔者走访了田蓬镇的麻赖村、木卓村及周边的村寨,记录并掌握了当地汉族女性的日常装饰以及反映出来的当地风俗文化。

  3.1 田蓬镇汉族的概况

  田蓬镇地处富宁县西南部,边陲重镇属国家二类省级边境贸易口岸,距离越南 60 公里。《富宁县志》记载:镇治置中部西南边田蓬,明代建村,汉语地名。

  初为一家赖姓在此开山造田,搭棚寄宿得名,时称田棚。民国后称田蓬,含意同。

  田蓬历来是边境要塞,为边境贸易口岸,又为中心贸易市场(图6)。地势属滇东南岩溶高原六韶山的脊梁地带,土山穿插其间。

  宋朝以前,富宁田蓬一线地广人稀少,少数民族依山而居,生产力低下。狄青派部将沈达镇守富州,从江浙调来一批汉族官兵,带来了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明朝迁入田蓬一线的汉族进一步带动了边疆的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发展。镇辖 11个村委,汉族人口居多,多居山地的田蓬汉族,主要以旱作为主,其农业生产惯循农历时令。麻赖村距离田蓬镇二十多公里,沿交通便道而居,房屋大致按中原汉族文化传统沿轴线依次营造,布局严谨,主次有序,紧凑舒适,房屋由夯黄土墙和木材构成,二层瓦房,一层由土墙筑成,中间是厅两边是卧室,二层为木质结构,主要用来存放粮食或者堆放一些柴火杂物。近年来,田蓬镇不少村民盖起了现代化式的二层钢筋水泥楼房,开始使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3.2 田蓬镇麻赖村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现状

  3.2.1 传统女性服饰的基本形制

  富宁地区部分汉族女性服饰的基本形制依然为衫裤制,田蓬镇绝大多数汉族年长者身穿右祍斜襟圆领蓝布及膝短袖长衫,着长裤,包一条叠成三角形后绕的头帕,外系一条用五颜六色丝线绣满花草、果实、禽鸟等图案的“凸”字形围腰;长衫两袖另镶有花边,滚两三道牙子的衣袖渐肥渐短,脚上穿着宽口绣花布鞋,十分古朴奇特。部分中年女性穿右襟长袖及臀短衫,颜色鲜艳单一,没有滚边装饰,只是在圆领的基础上外加不同面料尖领,衣身衣袖合体,具有凸显身材的外在美观性,更具有简约方便的功能性。裤子多采用合体西裤,裤脚相对宽松,便于劳作但不肥大,采用橡皮筋腰带方便穿着且耐用。年轻女性则基本上穿着当代主流西式服装,系围腰、包头帕(图 7)。接下来按照服饰的不同部件的穿着方式、形制、色彩、工艺等方面记录富宁汉族服饰现状。

  3.2.1.1 包头

  田蓬汉族女性包头主要由里外两部分构成,里面是一条长 1-3 米不等、宽约8cm 的纱帕,长短无固定尺寸,颜色不拘,或黑或蓝,目前也有妇女使用牛仔布或者其他布料裁制而成。外面的头巾是一块长约 40cm、宽约 30cm 的长方形帕子,颜色鲜艳、图案各异,直接从市场上购买,也有的妇女使用枕头巾包裹。

  包头的步骤基本分为三步:第一步梳理头发,田蓬汉族女性大多数都留有长发,首先将长发梳顺编成麻花辫,用彩色毛线绑扎,然后将鞭子绕在头上。第二步缠绕纱帕,将长形纱帕捋顺,纱帕一端往里折叠约 20cm 从左侧起沿发际线顺时针重叠缠绕,一般至少要缠绕三到五圈,越厚越保暖,另一端自上向下往里藏起来;也有女性将梳理编好的辫子与纱帕同时缠绕,操作方式相同,俯视呈中空状。第三步包裹头巾,将方形头巾沿对角线对折呈三角形,三角形最长一边沿着缠好的纱帕覆盖在头上,左右两个角相交,左角在上并沿着纱帕里面边缘藏起来,整个包头像戴了一顶贝雷帽;另一种包裹方法是将方形头巾沿对角线对折后,翻折一宽边,再沿着缠绕的纱帕覆盖在头上,左右两个角在脑后打结固定(图8-12)。

  3.2.1.2 衫

  田蓬镇麻赖村汉族女性服饰的整体造型结构为上衫下裤。上着右襟圆领及膝半袖长衫,下襟两侧开衩;袖子到肘部以上,且袖口较大;从领口起斜钉一溜布疙瘩一字纽扣,一般有五排,领口、右侧胸前处各一排、衣襟右侧等距离缝制三排,衽口开在右侧,大襟正好把胸脯包得严严实实,显得古朴端庄。领字一圈用异色面料相间,并镶一条圆棱的边,叫“滚边”;袖口处镶一幅寸宽的异色布边,叫做“镶边”,有的不镶布边。长衫色彩以蓝、黑为主,并且大部分两者相间,袖口的装饰花边则色彩艳丽,增添了服饰的审美效果(图 13)。

  中年妇女也有着右襟长袖及臀短衫者,保持了传统长衫的基本形制,不同之处在于长度及臀、颜色单一艳丽、无镶嵌和滚边装饰;领子在圆领的基础上外加不同面料的八字领,看起来像穿着两件衣服;袖子为长袖且袖口较合体,扣子除了一字布疙瘩扣还有市场上购买的琵琶扣等;面料使用金丝绒布及棉布,颜色多样,整体造型结构更简便、合身(图 14-15)。

  下着裤的基本样式相同,传统大裆裤几乎没有人穿着,绝大部分妇女穿着从市场购买的西裤或运动裤,皮筋腰头且前后不分,也有妇女穿着八十年代流行的右侧开口系带的宽松裤,颜色多为黑色。

  富宁地区气候温和,汉族女性传统服饰无明显冬装、夏装之分,天气变化时在衫里面增减衣物或在外面罩脱马甲。与周边一些少数民族不同,汉族妇女没有节日盛装,过去,女性结婚时要准备几套新婚服饰,其服装式样与平日服装一样,只是装饰的滚边和贴边更加靓丽、喜庆,但现代大部分年轻人结婚已不再穿着传统服饰,而是穿起来了婚纱礼服。富宁汉族女性衫以蓝色居多,藏蓝、天蓝、淡蓝等都是富宁女性喜爱的颜色,服饰以淡雅朴素为主,追求宽松舒适和经济实用,体现了汉族人民朴素的性格。

  3.2.1.3 围腰

  围腰构成了富宁汉族女性整体服饰审美的必要元素,是服饰文化中最具地域、民俗文化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宁汉族服装整体朴素,围腰成为整个服饰的点睛之笔,围腰的基本造型是“凸”字形,制作过程是将一块长方形的布对折裁去上角,展开成“凸”字形状,两侧各设一宽带系扎于腰间(图 16)。上端基本系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凸”字顶端中间钉一银质钩子,上有一布扣挂在领口的圆球形扣子上;另一种系法是在“凸”字两端钉带挂脖子上。围腰长短不一,与衫相搭配分为及膝和及臀两种,按图案分为带图案和不带图案两种;制作面料主要使用棉布、丝绒布两种。“凸”字顶端中间的图案是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刺绣而成,围腰图案主题丰富多彩,题材主要有植物纹样、几何纹样、动物纹样和植物组合以及文字与动植物的组合等,每种图案表达不同的象征意义,或以示性情,显示着阴柔之美,或传达祝福,表达制作者的美好心愿。如梅花象征高洁、雅致,牡丹象征富贵、圆满;荷花寓意高洁、优雅;石榴象征多子、多福等。动物纹样主要有鸟、鱼、鸳鸯、蝴蝶、凤等,与花草纹样组合应用,色彩俏丽,姿态多样,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图 17)。形式上可以概括几个特点:a.运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不同的寓意,图案构成采用独特的添加组合的形式;b.图案来源于自然但对形象进行大胆的取舍,形象简洁;c.图案色彩对比强烈、饱和,具有朴素的美感和特有的装饰意味。

  当地有个说法“系的住围腰,管得住家”,也许正是这种文化内涵,当地的妇女不管老少都系围腰。围腰不仅具有最基本的保暖和防脏等实用功能,还具有装饰美化的效果。例如,村民去菜地采瓜摘菜,不用提篮背篓,一手撩起围腰,一手采摘,采摘够了,搂抱回家;去村里小商店购买一些日用品也不用带布兜,往围腰里一放一提,便可悠然而归,体现了富宁汉族女性重实惠、重节俭的审美特征。围腰图案中所绣花卉果实都是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大多是从母亲那儿习得,显示出高度的图案艺术美。然而,笔者在调研时询问当地妇女有关图案的名称和意义时,她们都回答说不知道,只是觉得好看,反映出人们追求美的心理。

  3.2.1.4.绣花鞋、鞋垫

  富宁田蓬镇汉族的绣花鞋与田蓬汉族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源于明清时代中原先祖的民间工艺,富宁汉族人民多居住在崇山峻岭中,环境闭塞,使得传统的民间艺术得以保存并传承下来。富宁汉族绣花鞋的基本形制为 “千层底” 与鞋帮缝合而成的浅口绣花鞋,基本特征是鞋口低且阔,呈椭圆形,有明显的口门轮廓线,人脚跗背大部分裸露在外。鞋口有包边且鞋面绣有色彩鲜艳的各种花果图案,从鞋头到两侧绣上各种纹样,后帮部分留空或机器绣上菱形方格纹,鞋后跟有一小块装饰边,具有结实耐用的功能性以及装饰性效果。图案讲究左右对称的形式美;色彩鲜艳明快,具有和谐统一的美感(图 18-19)。

  绣花鞋是当地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由于其工艺复杂耗时长久,妇女一般利用农忙之外的闲暇时间制作,一双绣花鞋一般都要历时好几个月或一年多才能完工,制作程序大致分为打布被、裁鞋样、纳鞋底、剪鞋帮、镶边、绣花、上鞋等十余道工序。以当地人称呼的毛边鞋为例,其鞋底通常由两层底组成,与鞋面相缝合的鞋底俗称“大底”,由按鞋样裁剪好的“布壳”直接重叠堆积而成;另一层与“大底”相缝合,接触地面,由笋壳与未上浆的面料组成。制作材料主要有浆糊、制作鞋样的废纸、棉线(苎麻线)、碎布料以及竹笋壳,材料来源大部分都是天然自制,并以节省与便利作为选择材料的前提条件,如下层底上浆布层与未上浆布层之间夹一层竹笋壳,来源于自然,首先将竹笋壳用大火烘烤压平再剪出鞋底的模样,然后夹在所剪取鞋底布料之中。这种方法的发现与使用最初源于纸张的缺乏,但目前还被人使用,得益于其防水功能,但由于竹笋壳质硬脆,牢度较小,在穿用过程中容易磨损,防水功能不能持久。

  目前,富宁汉族妇女除了穿着传统绣花鞋,更多穿着的是解放鞋、运动鞋等,与绣花鞋相比,这些鞋防水性能更好,且能够在市场上直接购买,省时省力。

  绣花鞋垫随着绣花鞋的出现而产生,并与之搭配穿着。富宁汉族传统绣花鞋垫以手工制作见长,具有图案精美、线条流畅、色彩艳丽、针脚细密、结实耐磨等特点,手工鞋垫水洗不缩水、不变形,通常能使用三至五年,鞋垫上的图案针脚突起,对脚底的穴位也取到了一定的按摩作用(图 20-22)。然而纳鞋垫也是一件很费工夫的活儿,妇女一般在农闲时制作,少则一星期多则一个月才能完成一双。

  通过实物制作与口头叙述的方式,对富宁汉族纯手工绣花鞋垫的制作过程记录下来:

  a.打底。将废旧的衣服拆洗干净,一般选用纯棉的布料,把洗净的废布放进浓稠的米汤里上浆,捞出后展开铺在平坦的水泥地板或木板上,擀平,不然凉干后会出现硬棱。等凉干后是裁样,首先用硬纸板裁剪出鞋垫的大小,然后将晾干后的布壳拓在底板上,依照鞋垫样式裁剪底板,再用米糊在底板上贴上几层布,一般最上面一层会使用新布料,以便在上面刺绣各种图案。待这些干了后,再用一长条布料沿着鞋垫一周包边,底就打好了。b.沿边。鞋垫的沿边也叫绣边,绣边采用各种图案,边图虽然不是主图案但是十分讲究,讲究比例,讲究精细、讲究美观、讲究吉利。c.绣花。首先用尺子在鞋垫表面画出十字格,一般要求大小均匀且不宜太大,以便绣出来的图案精美,也有直接绣者。待确定好图案后就是配线,线的种类繁多,根据制作者的喜好,同一图案常常因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色彩搭配。

  依照画出来的十字格进行刺绣或直接在鞋垫上绣制,多采用平绣针法,大部分图案都是代代相传保留下来,有些再加上制作者自己的想象,然后在寨子里一个传一个照着绣。d.填白。没有图案的空地有些用浅色的线填充上,有些直接留白。

  目前,当地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机绣鞋垫,机器化生产省时省力,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与传统手工鞋垫相比,不如手工鞋垫结实耐穿,图案呆板没有生气,更重要的是缺少制作者通过一针一线表达出来的情感。传统绣花鞋垫无疑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审美艺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小结

  富宁汉族女性服饰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社会发展中不断传承与创新,保留了传统的基本样式,日益趋向合体简洁;同时又吸收了现代服饰的优势,但不失其民族性。它给人的印象是款式质朴而不臃肿,色彩和谐而不单调,整体统一协调,体现出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性格。同时,富宁田蓬镇的中老年汉族女性的服饰几乎相同,体现出服饰的趋同性,富宁汉族属于外迁民族,他们团结一致抵御各种外侵,服饰的趋同性也反映了其心里的归属感。近几年来,随着不断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以及外出打工者不断带来的新信息,传统服饰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审美观也随之发生变化。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