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泸西县汉族女性传统服装特征分析
【第一章】泸西县传统汉族女性服饰探究绪论
【第二章】云南泸西自然、人口、历史概况
【3.1 3.2】泸西汉族传统服饰溯源及其特点
【3.3 3.4】与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相互影响与个案研究
【第四章】泸西汉族女性服饰文化特点
【第五章】泸西汉族传统服饰的保护与传承
【结语/参考文献】泸西汉族传统女性服饰文化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 3 章 泸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
辛亥革命是中国服装史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将西方的服饰“拿来”作为中国礼服,从此西方服饰形态和服饰文化深刻影响和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服饰,汉族服饰曾一度出现文化断层,它们被全盘西化,传统服饰的昔日辉煌与西方服饰的现代时尚相比,给国人内心造成了强烈落差。同样男性传统服饰受到现代化的影响,基本消失,在日常生活中被淘汰。
泸西汉族几经朝代更替和历史的变迁,以及其独特的与少数民族混居的居住环境给其带来的文化的传播,女性传统服饰在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留着立领、右衽、盘扣等基本特点,既不同于现时代与西方接轨的汉族服饰,又明显区别于周围的少数民族艳丽花哨的服饰,是泸西汉文化古典朴拙的鲜明符号。
3.1 泸西汉族传统服饰溯源
迁入云南的汉族接受当地土着民族的文化,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史记》、《中华国志·南中志》都有关于楚国将军庄桥“王滇”的记载,庄桥能“留王滇池”的一个重要行为就是“变服从俗”,汉族传统服饰入驻泸西开始与少数民族共存并相互融合。今天泸西的汉族服饰文化中有许多和长江流域的汉族服饰文化中所没有的内容,就因为泸西的汉族服饰文化中融入了许多“爨蛮”文化的内容。从明代起,汉族以驻军扎营、躲避战乱、政府屯田的方式大量涌入,就成为泸西的主体民族,但汉文化并没有完全淹没当地原有的“爨蛮”文化,而是在汉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爨蛮”文化的部分内容,对迁入泸西的汉族文化而言是注入了新的血液。明代服饰在二百余年间几经反复,慢慢趋向艳丽华贵。
泸西汉人大多为政府屯田原因迁入,面临贫瘠的土地和艰苦的环境,相应的服饰简洁朴素、色彩皆淡雅,以含蓄隐约为尚。明朝时期,缠足之风依旧流行,妇女的鞋子以“弓鞋”为主。泸西汉族服饰中低矮的立领,和窄细的花边则是典型的明代式样,整体穿着搭配也沿袭了明代,体现了对立中的统一。
文献记载:“自明末迄今,市井之妇,居常无不服罗绮,娼优贱婢以为常服,莫之怪也。袖初尚小,有仅盈尺者,后大至三尺,与男服等。自顺治以后,女袖又渐小,今亦不过尺余耳。绣初施于襟条以及看带袖口,后用满绣团花,近有洒墨淡花,衣俱浅色……”[12]
由此可见,明亡清兴后,虽然清朝统治者确立了自己的服饰制度,但由于汉族人们的极力反抗,汉族服饰仍然沿袭明代的服饰式样和风尚。经过清代长时间的统治,汉族服饰受到满族女性服饰影响,出现满汉交融的现象。
清王朝为巩固政权,在云南实行汉化政策,又有大批汉人陆续迁入泸西,他们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带来了中原的民俗风情和服饰文化,泸西汉族服饰也吸收了满族服饰的优质因素,同时保留了汉族传统式样。清朝后期,汉族女性流行下身不束裙而只着裤子,形成“上衣下裤”的服饰形制,此时的汉族服饰依旧非常讲究边饰。辛亥革命为解放女性、挑战世俗制定了“放足”政策,由于泸西“山高皇帝远”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的女性并未受此波及,依然缠裹着小脚。
民国之后,西方文化袭来,西式洋装也随之渐渐传入泸西,合体贴身的西式服装同样吸引了泸西的女性,促进了衣着观念的变化,以往宽大的衣着逐渐收小,衣长也相应变短,袖口变小利于劳作,装饰花纹也趋向简洁,甚至没有装饰,色调愈发淡雅。
总而言之,泸西汉族传统服饰整体而言沿袭了清末式样,经过民国之后的政治洗礼,传统服饰保留了传统的形制,更加合身,简洁却不浮华,整体表现出一种朴拙美。在服饰的演变过程中,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交融从未间断,彼此相互吸收,相互借鉴,进而形成了现在的泸西汉族传统服饰。
3.2 泸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特点
泸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的特点:头上裹着六尺纱帕,上穿大襟衣①,下着大裆裤②,裤管处扎绑腿,外穿绣有各种类型花纹图样的“凸”字形围腰,脚着传统绣花鞋(最有特色的是依旧裹着小脚老奶所着的“三寸金莲”),身上佩戴简单的银饰。服饰面料原先以自织土布为主,改革开放后以化纤面料和棉布为主,服装色彩以蓝色、黑色等深色为主,与中原地区汉族传统民间服饰无大差异。并且已经没有婚服、丧服以及节日礼服之分,简化为只有完整的一套服饰。
3.2.1 首服
首服,也称头衣,泛指一切裹首之物。首意之为头,首服也就成为了头上服饰的总称。
首服一词在汉代已有使用,如《周礼·弁师》云“王为三公六卿锡衰,为诸侯鳃衰,为大夫士疑衰,其首服皆弃续。”[13]
古代首服有三大类别:冠、巾、帽。三种首服用途不一:
戴冠是为了修饰,辨等级,扎巾是为了敛发,戴帽是为了御寒。巾、帽二物注重实用,冠则注重饰容。泸西汉族的首服主要以裹扎式巾类为主,主要呈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3.2.1.1 眉勒
眉勒作为一种首服,是我国妇女的传统服饰之一。眉勒最早出现于商代,古时称为“頍(kui)”、“半帻”、“抹额”等,发展至明清时期成为最盛行的妇女头饰,名为“眉勒”,辛亥革命后逐步消失。眉勒由最初最简单的一条布帛发展到装饰繁琐复杂的装饰品,其间历经若干朝代数千年的发展变化,其功能与独特的形制,使其介乎于巾、帽之间,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女子人形玉佩,额间也有此饰物。由此可见,在殷商时代,不分男女,无论尊卑,均喜在额间系扎丝帛制成的头箍状饰物,而后逐渐演变成集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头饰。这种头饰在泸西汉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不常出现,但还是有老人会有心保留着这种古老的饰物。
眉勒的造型丰富多样,最为普遍的通常形状窄而狭长,可分为两种:一种形状无起伏,至两端形尖;另一种中间极窄,两边逐渐变宽,两端形钝,似两个椭圆连接在一起,在使用时多将两耳遮盖,因为这种眉勒兼具御寒作用,故亦被称之为暖额。泸西汉族以后者为主,目的是避免前额的头发披散下来(即敛发),因为泸西妇女的劳作姿势多为弯腰低头,所以这样既整洁美观又方便劳作。这种眉勒多以黑色棉布或绒布制作,以玉点缀之,稍有阶级地位的两端配有鎏金点翠饰品(现在多是在市场上买的涂色饰品),皆用红线固定,两端的带子以红线为主。(图 4)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意义和象征意义的颜色,它代表民族情结,代表喜庆,代表大吉大利,同时还具有辟邪的作用,所以泸西汉人也无一例外崇尚红色。
3.2.1.2 纱帕
纱帕是泸西汉族妇女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头饰,结构简单。纱帕为当地人的叫法,实为一种缠头巾,有厚薄之分,以黑色为主,其顶中空,沿头部缠绕,一般为固定长度六尺,用时裹在额上(图 5)。纱帕前后粗细均匀,外形与头箍相似。其缠裹的方法和步骤如下:先将长发盘成发髻,然后将头巾的一头放在脑后,用左手压住,按照顺时针方向将纱帕围绕头围盘绕,最后将纱帕的另一头塞到围绕在头围上的纱帕中,固定纱帕布,以防其滑落。整块纱帕在头部环绕形成一个大的圆环形。有的妇女也会在纱帕里戴黑色的帽子,这个帽子是从集市上买到的成品。
3.2.1.3 包头帕
包头帕是泸西汉族妇女头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方形的围巾和毛巾为主,是泸西汉族妇女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特别是老人,不论春夏秋冬,包头帕都是她们必戴的一种头饰。其佩戴方式是将方形围巾沿对角线对叠成三角形,用长边将额头包住,将三角处放于脑后,用手压住,把围巾一角折于脑后,然后将另一角的围巾覆盖住,并将围巾尾处固定于里层围巾折角里,这种缠裹方法将发髻完全包裹在头帕中。夏季太阳较大时会在包头帕外佩戴遮阳帽。
包头帕都是成品,可以直接买到,大小相同,颜色图案各不相同,老人大多喜粉色或蓝色格纹图案,也多有纯色。(图 6)包头帕穿戴较纱帕方便,使用性更强,还具备防尘的作用。
3.2.2 主服
泸西汉族主服的整体结构比较单一,为上衣下裤形制,便于活动和劳作。主服包括上衣、下裤、围腰三部分,若老人未受辛亥革命影响,依然裹小脚,通常会在小腿处系绑腿。
3.2.2.1 上衣
时至今日,在偏远的山区,农村的老年妇女仍以大襟衣为最典型的日常服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大襟衣已随历史变化演变为现今形制,老年妇女依然顽强坚守着这种传统的服饰,不愿摒弃延续了千年的文化。大襟衣(图 7)的款式特点为:小立领高约 4cm、右衽长袖,两侧开叉约衣长的五分之一,右侧以盘扣联结(主要为“一”字盘扣),三粒扣或四粒扣,视制作者自身情况而定,直线剪裁,背部有中缝,为三片式结构,且无里料。
袖子较为宽松,小袖口,以直袖居多,长至腕上,劳作时可将袖子撸起。为了方便,有的会在里侧衣襟缝制口袋,以便随身携带钱物。大襟衣早期的面料以古朴的蓝色土织布为主,改革开放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面料可供选择,棉布、化纤面料、绸缎以及带纹饰的布料,其颜色主要以蓝色为基调,无绣花图案,在领和袖边并无别的装饰,干净利落含蓄。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影响,爱美的老人会在自己的衣服领口及袖口边缘添加亮丽布条镶边,显得更俏。
泸西汉族的内衣分两种:一种与上述外衣形制基本无区别,只是对于布料、颜色等没有太多的限制,仅出于穿着者的喜好。冬季穿着的棉袄便是在里层夹棉,双层布料,外层蓝黑色较耐脏的颜色,里层面料较轻柔,由于泸西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棉袄会比较少穿用,制作也不会很厚实。另一种为对襟长袖衬衣,这种为最里层的贴身内衣,其特点为:
紧身,小立领,窄长袖,对襟,“一”字盘扣,一般为白色棉布缝制。内衣下通常会有两个袋子方便随身携带小物件。(图 8)
3.2.2.2 下裤
泸西汉族妇女已摒弃传统的“裳”制,改着人体保护性较好的裤子,也便于日常活动与劳作。传统的大裆裤为宽裤头(相当于现在所说没有裤腰),大裤裆、直裤管,颜色以朴素的蓝色和黑色为主。穿着时,宽松的裤头交叉摺叠,用红色带子在腰部将其扎紧,余出的部分向下翻叠以固定不脱落。(图 9)大裆裤穿着时较为繁复。如今,一般人们会在裤头处改为缝制松紧带以固定,也可从集市上买到类似于西裤的成品直接穿着,这种裤子和现代的裤子已经没有很大的差别,穿着时较为方便。
3.2.2.3 围腰
围腰是上衣下裤相连接的外加部分,不仅有塑造女性形体美的装饰作用,也有重要的实用功能。围腰有多种款式,有系于腰间或遮于腹前的;有与裙等长的;还有一种胸腹式的围腰,上段围腰头系于脖颈处,中间有腰带系于腰后,整个围腰呈“凸”字形。围腰在主服中属于功能性较强的服饰,同时还为其朴拙单一的传统服饰增添了装饰色彩,由于人们对围腰的偏爱,镶、绣种种图案花边美化,使之在实用价值基础上更添加了审美价值。
泸西妇女平时田间劳作或做家务都会穿着围腰,既可保护衣服的清洁,又因其穿脱方便,易于换洗,泸西妇女都会备有几条围腰。围腰头左右用布条或围腰牌和银链连接,用以挂于脖劲,腰两侧以白布为底缝制飘带在腰后打结。围腰多为蓝色和黑色,一般以透气性较强的棉布和麻布为主,上部距边缘 4cm 处嵌入绣有各种花鸟图案的绣片,以牡丹、莲、梅为主,颜色鲜亮,色彩斑斓。与此呼应,围腰的飘带尾部也多刺绣盆花、蝴蝶、几何纹,系在腰后露出花纹,自然垂下,增加灵动感。围腰的边缘处多有镶以各种纹样的花布条饰。早期围腰的银链挂饰为老银,由传统银匠制作,现多为集市上买到的成品缝在围腰的顶部两端,种类多种多样,造型也是丰富多彩,与下方刺绣相对应,增强了装饰性。(图 10)
3.2.2.4 绑腿
绑腿对泸西汉族妇女的传统服饰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有的老人穿着从市集上买到的现代的小裤筒裤子,也常将绑腿忽略掉,但对于裹小脚的老人来说,绑腿是不可或缺的服饰品。绑腿没有规定的形态,仅为一种棉、麻布条,长度、宽度也没有特殊的要求,以黑色、蓝色、红色为主。穿着时分两层,红色在里层,外层缠裹时要稍靠上以露出红色一边为好。简单的缠裹也可将绑腿直接缠绕在小腿下部,并将带子的尾部折进已裹好的带子中,无需打结。(图 11)绑腿使小脚老人走路方便,同时,也可以凸显脚的小,以迎合当时的审美。
3.2.3 足衣
足衣包括鞋与袜,但传统的袜子几乎已消失在日常生活中,而由现代的棉袜所取代,因此,本文所提到的足衣指代的是鞋子。鞋子中以绣花鞋最具特色,虽穿于足下,却并没有掩盖其光鲜亮丽,极致精美的绣花技艺将其演绎成表达内心情感与寓意民间吉祥文化的载体,可谓绝美的艺术品。泸西汉族绣花鞋包括传统的圆头绣花鞋及以“三寸金莲”为代表的尖头绣花鞋。
泸西传统绣花鞋是其服饰中最丰富多彩的部分,制作工艺也最复杂,造型别致、装饰精美,是整体服饰的一大亮点,有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内涵。其中,“三寸金莲”所着尖头绣花鞋最为典型也最具特色。陈存仁先生介绍三寸金莲“简直像一个三角形的粽子,除了一个大趾之外,其它四个足趾已退化称为落花生(既原颗花生,又称长生果)一般的细小颗粒”.[14]
由此可看出,“三寸金莲”本指女子缠足后的脚,现在通常也是缠足弓鞋①的指代。三寸金莲鞋头尖锐,鞋底为手工纳制的千层布底,所谓千层底,是由一层层布夹以浆糊叠起压平以增加其硬度,并用较粗的绳线由手针密密地纳实,使其结实耐穿。[15]
鞋底和鞋帮的连接有正上或反上两式,底比帮大正上,底比帮小则反上。鞋子通常有鞋绊固定于脚背,无鞋绊的鞋帮面盖至脚背,以系带固定。鞋子的刺绣花纹是重点装饰,小说《三寸金莲》对弓鞋的描述是:鞋子更是出奇讲究,连鞋底墙子、底牙、裤腿套上全是精致到家的绣花。[16]
依现有的三寸金莲来看,鞋头尖端的精美纹样一直延伸到鞋帮两侧,鞋子后面上处有两片一寸见方的绣片,称为提跟,上绣有花纹,而较为简单的鞋子没有提跟,取而代之的是用细线秀出的流线纹样。(图 12)圆口绣花鞋使用于没有经过缠裹的自然足,亦称天足鞋,圆鞋口,鞋面是一整片,鞋头处略显平整,用布条滚鞋口,无提跟,一边有鞋绊固定于脚背。圆口鞋的图案纹样没有小脚鞋的丰富,以“童子采莲”图案为主绣于鞋面,也有纯色的,穿着较为舒适,不束缚脚,便于行走和劳动需要。(图 13)尖头绣花鞋还有另一种形制,即放脚子鞋,适合民国时期提倡放足,已经缠过又放开的脚的鞋型。放脚子鞋的形制与“三寸金莲”类似,尺寸介于三寸金莲与圆口绣花鞋之间。如图 14 中所示,绣花鞋的尺寸明显比圆口绣花鞋细小了很多。
由于千层底纳缝针脚较粗,直接穿着不适,鞋垫便随之产生。绣花鞋垫是足衣中极其普通的一部分,是藏于足底不轻易示人的小小服饰品,但民间运用各种绣花工艺手段,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可谓穿在脚下的民间艺术。工艺细腻精湛,色彩鲜艳丰富,线条明快流畅,以暖色调为主,喜气且富有热情,视觉装饰艺术效果强烈。(图 15)
3.2.4 配饰
服装的配饰总会随着服装样式的发展而产生多种多样的款式。虽为小小配饰品,却为简单朴素的传统服饰增添了装饰性和趣味性,使泸西汉族女性传统服饰增加了审美价值。
泸西汉族妇女喜戴银饰,前文论述泸西汉族传统服饰围腰时已提及围腰牌、银链以及连接两者的银钩富有极强的装饰性。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最常出现的服装配饰有耳坠,戒指,手镯,也以银饰为主,造型简单,花纹多样、寓意吉祥。玉镯也是汉族传统服饰中极为重要的配饰,考察中发现,几乎每位老人都佩戴玉镯。图 16 所示,老人习惯带几个戒指和手镯,虽是如此,但过多的装饰品也会影响女性日常生活劳作,服装配饰数量逐渐缩减。
3.2.5 泸西县白水镇既庶村“小脚老奶”柔力球队演出服装
“小脚老奶”是对泸西县白水镇既庶村的几位太极柔力球队的老人的尊称,她们裹着小脚,却健步如飞,“小脚老奶”已经成了她们形象的代名词。在泸西县提到她们,是无人不知、家喻户晓并引以为豪。她们高难度的球技赢得了一片喝彩,以其“名人效应”将服饰文化传播给大众。她们身穿汉族传统服饰汇聚了泸西汉族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特色,可以说将泸西汉族的服饰文化特点毫无遗漏的展现出来,无形中为汉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力量。
首服:“小脚老奶”将头发挽髻在脑后,头上戴有“寿”字纹路的黑色绵绸成品帽子,造型极简,为增加其演出装饰性,帽子左侧配有红花,显得更加的亮丽,不至于全部黑色而过于压抑。
上衣下裤:上衣采用传统的立领大襟衣,蓝色粗棉布,无镶边、刺绣等装饰品,展现了节俭、朴素之美;裤子采用与上衣一样的粗棉布缝制,已不是大裆裤的形制,为了方便穿着,改为现代样式,用松紧带束裤腰,无装饰。裤脚处裹双层绑腿,里层为红色,外层为黑色。
围腰:为“凸”字形围腰,黑色棉布,绣片花纹为既庶村漫山遍野随处可见却引以为傲的马缨花图案,整枝出现,平绣,线条流畅,色彩极为艳丽。围腰挂脖使用布条连接,上有用竹节组成的寿字图案传统的作为“祝君长寿”的吉祥纹样,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老人根据自己的喜好,以立体花卉装饰代替围腰牌以突出其美感,或直接增加围腰牌,将布条改为银链。飘带尾处为黑色几何挑花绣,均以生活为主题绣出的吉祥纹样。为突出其为演出服饰,在围腰前方挂银饰增添其装饰性。
小脚鞋:头尖锐,采用了平常服饰中不常见的显示尊贵的黄色为主色,以表明现在身份地位的提升或时代的转换,鞋上的图案采用对称式结构,以象征高贵地位的紫色为主绣花卉图案。小脚鞋的整体高贵与朴拙的服饰形成鲜明的对比。
小脚老奶的演出服以日常的传统服饰为基础,配有装饰性的帽子与红花,在围腰中部嵌有银链饰品。虽为演出服,却与日常服饰无大差异,采用棉布制作,在色彩和图案上,没有为了迎合舞台效果而做夸张,全面展现了汉族传统服饰的整体形态。(图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