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城市社会学论文

城市设计“日常生活视角”的回归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08-09 共4716字
论文摘要

  程的主要手段,其重要性及复杂性在于:要通过城市实体的组织促进日常生活中城市居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发展。通过对景观和物质性空间的处理,创造一种城市环境,既能满足居民不断变化的日常生活对空间的需求,又能鼓励居民交往和社区精神的形成,带来城市整体人居环境的良性发展。但是,在现实的城市设计过程中却容易出现“零度化”现象,即设计面对的不是城市生活,而是各式各样的符号,导致了设计与生活的脱节,城市空间建设与生活脱节。

  首先,日常生活的多样内容被功能符号替代。日常生活的有机整体,被切割为工作、居住、交通、休闲、消费娱乐等独立的功能符号,设计过程面对的是抽象化的符号而不是真实生动的人。“零度化”导致设计对日常生活中人的真实感受的忽略,并将这些功能符号像零配件一样进行机械的装配组合,于是城市也成为了一部冰冷的机器。

  其次,城市文化的多层次内涵被象征符号替代。

  C·亚历山大认为,在同一文化背景下,标准的“要素”名称能代表生活中与其对应的事件、告诉我们那里的人的生活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有“要素”就能创造生活或必然的引起它所暗示的充满活力的生活事件。 “零度化”的城市设却恰恰将我们导向与亚历山大所警示的错误的方向,对城市文化的理解停留在片段的影像和符号的层面,导致设计成果往往是象征性符号的堆砌和拼贴(图1),空间徒具象征性的形式外壳,而没有多维度的场所体验、整体的空间营造和文化氛围的配合(图2)。

  再次,日常生活真实发展被静态的量化数据替代。

  城市设计中日常生活被量化为数据,通过数据描绘出过去和现在的运行轨迹,并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城市设计中的“零度化”抹杀了对真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不可预见性和模糊性的关注,将假设成立的前提视作日常生活的真实发展,导致了过于机械化的设计。最后,城市设计“观察——思考——创造”的有机过程被简化为工具。设计中关注的对象不是城市空间的生活本质,而是法规、条例等对设计要素的要求,以及各种符号在文本上的表达。

  城市设计的科学方法帮助人们更高效率地组织城市建设活动,但“零度化”现象导致人们忘记对所感事物的观察判断应先于技术性技巧。城市设计应该回到城市,回到城市居民,回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即胡塞尔所提倡的“回归生活世界”。

  2、 “日常生活”的哲学思考

  20世纪30年代,哲学界以胡塞尔为代表的学者就开始走出传统的抽象和思辨的理性王国,转而把目光投向于人在其中现实的生存、交往,现实的创造价值和有意义的生活世界。

  胡塞尔在他的《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展开对“科学基础问题”的思考:近代科学要求人们将实用的、美和道德的因素从事物本身剔除,认为这是科学态度的正确做法,只有这样才能认识事物的真相。但这反而导致事物失去了它们原始的面貌,前科学的生活世界被彻底遗忘。科学世界逐渐偏离原本关注人生问题的理性主义的基础,把人的问题排斥在外,导致了片面的理性和客观性对人的统治。从这种角度来说,科学的危机实质是科学同人的存在相分离的结果,科学世界在自己的建构过程中,偷偷的取代并遗忘了生活世界,不仅失去了意义,甚至开始危害人类。

  胡塞尔提出要重新确立科学的基础,必须从理想的科学世界回归前科学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世界”。

  海德格尔也看到了现代技术导致人类和日常生活的异化及沉沦。他指出,现代技术违背了古希腊时期技术顺应自然,通过融入、接触、领悟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和谐传统。现代技术对自然是一种挑战,沉迷于征服。这导致人和世界被物化而失去差异性;导致人与世界分离,世界成为人要征服的对象;导致社会被“齐一化”,以保证生产和使用的方便。所以,海德格尔提出了依靠主体控制、道德控制等克服技术及其危害,通过“思”,借助“诗意的栖居”返回因为现代技术的隔膜而失去的故乡。

  列斐伏尔也认为日常生活世界已全面异化,但是他并未对日常生活世界感到绝望,他指出日常生活是所有社会活动、社会制度、文化现象、其他一切活动生发的土壤和根基,是联系各种活动的纽带,日常生活虽然有顽固、保守的特征,但同时也具有一种“生动的态度”和“诗意的气氛”,具有超常的惊人的活力和瞬间式的无限的创造能量,所以日常生活也是“革命的策源地”。人类的幸福和希望,应该由日常生活内部的生命力来实现。

  阿尔弗雷德·舒茨更是将生活世界提高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首要现实的地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二阶建构”的社会学方法论——普通人从自然态度出发,根据生活世界特有的意义结构和关联结构而建立起来的对事实和实践的常识构造是第一阶建构,社会学研究是建基于一阶建构基础上的第二阶建构。

  哈贝马斯通过将日常生活从认识论领域引入日常交往领域,从而对生活世界理论进行了综合化和完善化。他的“交往行为理论”以“系统世界”和“生活世界”为基础。交往行动者在“生活世界”这一现实背景中活动,同时又通过交往行为中的相互理解、协调互动和社会化来达到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共识,形成意见一致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成群体的归属和认同感,形成个体同一性,并加强社会整合。针对现代理性或现代性危机条件下的生活世界的状况,他指出资本主义市场“系统世界”的种种律令,合理化进程削弱了交往的合理性基础,弱化了公众话语,引起了社会的系统障碍。必须建立一种在理论上更加合理的,以生活世界的合理化趋势为基础的,可以把现代人从问题中解放出来的交往理性,拯救生活世界,重建系统与生活世界的关系。

  与很多学者对日常生活抱有一种悲观态度的情况不同,德塞都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为我们开启了认识日常生活的一种新的角度。他认为日常生活虽然处于绝对权力的压制下,但它没有被挤压成乏味的单面体,在日常生活的舞台上,有支配性的力量,也同时存在着对这种力量的反制。他提出“日常生活实践”的概念,即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以机制力量或环境等既定的规训为标准,检视、增减、改编自己的欲望,在机制中寻求一定限度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在社会机制各个角落,都存在着这样小规模的违抗性的“抵制”,弱者的个性和创造力量正是通过这个过程得到保持和延续;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抵制”,弱势者不仅仅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空间,而且将自己的差异性迂回地渗透到压制他的权力机制当中,改变了这个机制本身的规训,或者迫使强者面对抵制,做出自己的改变。所以说,正是日常生活的这种创造力量给文化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3、 城市设计“日常生活视角”的回归

  我们从哲学领域对“日常生活“的研究中可以得到启示,城市设计只有回归日常生活视角,正视日常生活在城市空间形成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切实地做到从市民的日常生活出发,根据日常生活的客观规律进行设计,才能避免“零度化”现象所导致的城市设计过程与现实世界的脱节的问题。同时,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实则蕴含着丰富、复杂、多元的内容和韧性十足的自主力量和创造力,从中归纳出的一些基本原则,可以做为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的有益补充。

  3.1 回归日常生活

  胡塞尔说生活世界先于科学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强调科学不应该把人的问题排除在外,应当自觉地回归并研究生活世界,重建人与世界相统一的,有价值、意义和目的的世界。反映到城市的实践中,就是要求设计回到城市和空间形成的本质原因,回到人在城市中的日常生活。人的生活需求产生了对空间的需求,日常生活空间在满足人们的生存生产需求、适应新的不断变化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空间的布局和城市社会结构的变迁。我们需要脱离传统理性主义规划思维的惯性,重视理所当然存在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关注人在生活中对环境、空间的真实感受和多维体验,回到“日常生活”(图3)。

  3.2 回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海德格尔的研究,我们知道正是现代技术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工业社会科学的技术高速发展,让人类沉浸于自己对自然强大的征服力,摩天大楼、大玻璃幕墙、中央空调系统、高速路是人类城市建设征服自然的纪念碑,人类战胜了自然,也将自己与湿润的土地、清新的绿树、凉爽的微风、夏日的虫鸣这些美好的自然特征隔离开来。人类应该反思现代技术、规划体系、建筑模式的机械运用,从自然出发、从地域出发进行设计,让城市空间回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图4~5)。

  3.3 尊重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差异

  现代社会消费文化以货币为交换手段,货币的无个性色彩残酷地模糊了不同的人及事物之间的多样差异,夷平了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的特性,使其只有量的差别。但是,正是多样的日常生活,在满足人类千差万别的物质和心理需求的同时,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看似简单的日常生活在不断组合变化中赋予了城市空间丰富层次和意义。针对日常生活的城市规划及设计,应该尊重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差异,保护这种珍贵的财富,制定动态而灵活的微观的策略性研究方法,顺应日常生活多样性的规律营造城市空间。

  3.4 反对符号化设计

  现代的日常生活世界,充满着各种符号偷偷取代或冒名顶替真实事物的现象。要打破符号对生活世界的异化统治,需要列斐伏尔所说的“真实的描述现实生活的工具”。反映到规划设计中,克服设计中的符号化倾向,就是要实现认知方式、思考方式、表达方式和设计成果的真实化。对城市空间的研究和解读不能只停留在文本上,而是用“漫游者”的姿态融入空间,捕捉生活的细节;对城市信息的关注,除了量化的数据,还应关注多元文化、历史、地域特色形成的生活背景;对设计成果的展示和表达,不用局限于文本,可以运用与表达内容相一致多元的方法,以最贴切的途径研究和阐释城市的设计。

  3.5 重视公众交往的必要性

  哈贝马斯的研究指出,现在社会的种种律令弱化了公众话语权,引起社会系统的障碍。体现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就是城市居民在“自上而下”的建设体系中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弱势地位。应该加强公众参与制度的建设,因为公众参与有利于了解居民生活的多样需求,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政策;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保证社会公平;有利于监督建设行为;有利于互相理解,培养归属感和认同感。

  3.6 重视日常生活的创造性

  正如德塞都研究中提出的,平淡的日常生活中隐藏着韧性十足的自主能力。无论我们在城市设计中如何提前推演、预测各种情况,详细地制定城市各种空间的布局,日常生活总会逐渐地让城市呈现出符合自己需求的面貌。日常生活不可预见的复杂性,也让设计不可能满足所有市民的差异性需求,此时日常生活就会发挥它所蕴含的丰富多元的创造力,自行对城市空间进行调节改善。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城市规划和设计部门应该强调权力下放,以及对日常生活空间营造介入的适度性,充分发挥日常生活的创造力,营造满足多样日常生活的空间。

  结语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人的聚集形成了城市,人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城市最大的实质内容。法国著名史学家布罗代尔提出,历史的结构归根结底是一种“日常生活的结构”,人类的文明是由最普通最平凡的个人的日常生活所构成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只有回归日常生活,才能深入了解环境和生活在其中的人的互动关系,了解不断变化的日常生活与城市空间的变迁的辩证关系,以最普通的人的日常活动为核心,从居民的生活真实需求出发,营造更有活力更贴近人的生活的城市空间。

  参考文献:
  1. 汪原. 零度化与日常都市主义策略. 新建筑,2009(6):26-29.
  2. 李小娟. 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3. 孙周兴. 海德格尔选集.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4. 本·海默尔. 日常生活与文化理论导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 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 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98.
  6. 包亚明.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7. 练玉春. 开启可能性——米歇尔·德塞都的日常生活实践理论. 北京:浙江大学学报,2003(6):145-147.
  8. 汪原. “日常生活批判”与当地建筑学. 建筑学报,2004(3):18-20.
  9. C·亚历山大. 建筑的永恒之道.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