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理念论文范文第六篇:绿色发展理念背景下巴彦淖尔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参考方案
摘要:文章立足绿色理念的基本要求,结合巴彦淖尔市的生态实际,从总体目标、产业布局、社会宣传三大层面,对绿色发展理念下巴彦淖尔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针对性的参考方案。
关键词:绿色发展;巴彦淖尔市;生态文明;
作者简介:冯富帅(1978-),男,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经济。;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必将指引我们更好地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环境美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具体探究,也是各地区新时期经济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
1 总体目标:建设地绿、水清、天蓝的巴彦淖尔
1.1 让巴彦淖尔的地更绿
近年来,巴彦淖尔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城市绿化水平也有所提高,但是与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发达城市相比,其绿化水平仍然略显薄弱。"地"是城市生态风貌最为直观的展现,因此在绿色发展理念下,巴彦淖尔应当继续加强绿化建设。首先,要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利用好自治区高度重视造林绿化的契机,持续推进规模化造林活动,为城市建立起扎实的绿色屏障。其次,必须要在制度层面为绿化工程提供强大的背书,采用"奖罚结合"的策略,一方面要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政策补贴扶持,引导恶劣区牧民主动参与到转产的队伍中来;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制度,避免草原生态负担过重,为草原生态的自我恢复营造良好的环境基础;最后,考虑到巴彦淖尔乃至全自治区气候生态的特性,要继续巩固好得之不易的防沙治沙成果,依照资源环境、人口分布等内在要求,实现三大区域的生态划区治理,力求将巴彦淖尔打造为西北地区闪亮的"绿城"名片。
1.2 让巴彦淖尔的水更清
水资源的匮乏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扩张,污水排放等情况的增加也加重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的严峻形势。针对这种情况,其一,巴彦淖尔应当认清现有水资源的基本状况,排查其中可能存在的隐患,以系统化的手段对水资源问题进行有效治理,达到"水清"的理想目标。其二,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导下,要对工业污水进行集约化、统一化的处理,尽快推进乌拉特前、中、后旗三大主要工业区的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避免水源地受到进一步侵害,同时有效提升污水废水的再利用效率。其三,要稳抓稳打,强化城市污水治理水平,围绕巴彦淖尔下辖七个区县的污水处理厂这一中心治理机构,在政策层面上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的标准化规范,同时积极引进技术手段对现有处理技术进行提质增效。其四,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结合巴彦淖尔市区域的农业区划特点,以生态农业的推广为整体目标,以低残留农药等技术的推广为直接抓手,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农药使用对水源产生的消极影响。
1.3 让巴彦淖尔的天更蓝
"蓝天白云"自古以来就是巴彦淖尔引以为傲的、优越的自然环境,在全国性空气质量问题频繁引起关注的新时期,巴彦淖尔市更应当重视空气质量的维护与提升,守住"天蓝"这一优势。首先,要立足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轨迹,利用好本地区生态资源的优势,并配套相应的政策扶持,吸引一批国内外优质的生态优势企业,以此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鲶鱼",带动本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使得整体的产业结构向可持续、环保的方向发展。其次,要严格把好企业的准入关口,对于部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重大空气污染的企业,即使可以在短期内为地区创造较高的营收,也坚决不得予以审批,直到其符合规范化的排放、耗能要求后方可予以进入。再次,要加快淘汰一批工艺落后、技术整改后排放仍然无法达标的中小企业,避免出现低产能、高污染的产业格局。最后,要继续加强综合治理,在全区域范围内继续推进节能减排继续改造,抓好火电、建材、冶炼等重点行业脱硫脱硝设施的稳定运行,将二氧化硫等重要污染物的排放量保持在可控范围之内。
2 产业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2.1 围绕特色产业,打造行业龙头
近年来,巴彦淖尔绿色产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就,围绕乳、肉、粮油、番茄、瓜果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打造行业龙头,全市年销售规模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271家,带动20万农牧户参与其中,已经成长为我国地级市中最大的肉羊、有机牛奶、向日葵、脱水菜、番茄生产基地。在未来,巴彦淖尔应当继续围绕特色产业优势,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产业格局。
2.2 借助"互联网+"实现农产品供应链的重构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农产品生产、销售等全过程提供了新的契机,与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相比,巴彦淖尔距内陆地区相对较远,且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提升需要长期的投入,因此尝试借助"互联网+"的的形式,利用网络技术打破农产品供应的时空限制,不失为巴彦淖尔提升农产品行业效能的一个理性选择。巴彦淖尔应当利用好河套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三瑞农科渤海商品交易所等七大已有的电子商务平台,将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管理技术应用到现代农牧业的建设中去,鼓励中小企业借助"互联网+"的形式克服其在规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弊端,同时要积极组建巴彦淖尔区域的电子商务商会,为广大企业引进电子商务新技术、实现农产品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加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
3 社会宣传:开展生态意识教育,形成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
3.1 鼓励形成低碳的、绿色的合理消费风尚
绿色发展需要产业格局的优化作为支撑,更需要依托于最广大社会公众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特别是要重视合理的社会消费风尚的构建。巴彦淖尔各级政府应当关注环保消费理念的宣传,以"少开一天车""节约一杯水"等"接地气"的宣传语,为社会公众衣食住行的绿色消费提供正确的引导。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重点破除攀比等社会动因引起的奢侈消费与不合理消费,由政府部门以榜样作用,树立低碳的、绿色的政府公众形象,引导社会中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新风尚的构建。
3.2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则是为其建设全过程提供持续动力的核心工作。巴彦淖尔市应当持续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形成绿色发展的社会共识。首先,要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结合中小学现有的教育体系,有计划地引入环保课程与活动,将其融入思想品德课程、科学课程、地理课程等本身涵盖环保教育因素的课程体系中,使得本地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能够接受环保意识的熏陶。其次,要立足本地区特色院校--河套学院的教学体系,将更高级别的生态文明常规教育课程纳入所有学生的必修体系中。大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其在毕业之后也将逐渐成长为本区域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其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最后,要在本区域的党校、行政学院中增设党员干部生态文明建设教育的主阵地,将专业性的生态教育纳入党政干部进修班、专题课程的教学框架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树立起牢固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自觉落实绿色发展的核心要求。
参考文献
[1]宋刚。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7-10.
[2]卢风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根本[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