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年龄一般在 11 岁 ~19 岁之间,处于人生发展的一个最重要阶段———青少年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开始逐渐走向成熟,思维活跃,对外部环境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他们每天约有 1/3 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学习、生活环境的优劣对其一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学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是陶冶情操、修养道德的场地。在中学校园绿地景观的设计中,做到寓教于景、环境育人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的素质教育课程中,生物课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不仅需要踏实的理论学习,更多的是需要合上书本、走出课堂,亲身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去感受、去了解自然生态的循环关系。如果每个中学校园都能建立一个“教学基地”,就能给青少年的实践探索提供课外活动场所和资源。
让青少年在自然环境中接触与认识动物、植物、微生物,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环保意识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充分调动青少年关注自然的兴趣。
1 中学校园绿地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湖南地区的几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学: 雅礼中学、湖南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长沙市十一中、长郡中学、周南中学、郴州市一中、郴州市二中、郴州市六中的绿地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研,反映出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1. 1 绿化率低
许多学校由于占地面积小、用地受限,导致校园绿化面积不足,不能给师生提供一个休憩游玩的绿色场地。
1. 2 绿地景观类型单一
大多数中学校园绿地都是规则式的草地和乔灌木组合,缺乏地形起伏变化、水体、山石等意境的营造,造景模式缺乏变化、景观构成要素单一,缺乏趣味性。
1. 3 植物种类少,种植方式存在问题
校园内栽种的植物大多为常见的本土树种,缺乏生态多样性的体现,难以激发学生的新奇感。由于一些种植与搭配的错误,导致整体景观效果差。
1. 4 缺乏特色,没有体现校园文化
在校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中没有突出校园特色,景观设计千篇一律,导致校园缺乏文化性的传承。
2 中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分项设计要点
要结合校园的实际情况,立足生物教学,从中学生的户外体验出发,打造一个直观实践性的场地,将中学校园建设成为绿色的“教学基地”,通过地形处理、建立多种形式的绿地景观、丰富植被种类、合理的搭配种植,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中学校园。
2. 1 地形处理
中学校园的地形处理要依据校园原有地形出发: 通过人为模拟自然地形,将规则式的草地、建筑周边绿地、活动场所周边绿地改造成高低起伏的微地形; 而一些大的地势凹陷地带,能够汇集雨水,形成水面; 将一些地势起伏、容易积水的低洼带改造成旱溪,雨季、旱季能观赏到截然不同的景致; 在一些地势较高处,通过人工堆叠山石,模拟山地地形; 结合地势高差与水体引入又可形成溪流式的动态水景。通过多种地形处理手法可以丰富校园地貌形态,增大绿化表面积、改善区域内局部小气候,还能起到天然的储水排水功能。
2. 2 植物种植
出于对安全方面的考虑,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首先要避免有毒、带刺、易引发过敏的植物。从中学生的好奇性和未知性出发,因地制宜,引入更多观花、观果的植物品种。阳生植物、阴生植物、草本花卉、藤本植物、水生植物、湿生植物、旱生植物、岩生植物等各种不同生活型的植物都应该引入到校园中。同时,通过合理的种植搭配能够让植物更好的适应其生长环境,充分发挥它们的生态效益。同时在室外生物教学实践中,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它们生长所适宜的环境。
1) 建筑南北面区别种植。根据建筑南北面光照与温度差异这一特点,教学楼的南北面植物种植更应该区别对待。建筑的南面应选择种植一些喜光耐热植物,北面选择一些喜阴抗寒性强的植物。建筑南面推荐: 松树、杉树、玉兰、酸角树、白桦、银杏、枫杨、梧桐、鹅掌楸、悬铃木、木芙蓉、大叶黄杨、女贞、六月雪等。建筑北面推荐: 云杉、七叶树、桂花、栾树、山毛榉、鸡爪槭、侧柏、紫金牛、八角金盘、紫萼、玉簪、大吴风草、菊类、蕨类等。
2) 立体绿化。通过在建筑物立面、操场、篮球场的周边围护网上种植一些攀援力强的藤本植物进行立体绿化,不仅可以很好的分隔空间还能起到一定的隔音防尘效果。藤本植物推荐: 常春藤、五叶地锦、凌霄、扶芳藤、金银花、藤本月季等。
3) 屋顶绿化。在教学楼屋顶选择种植一些阳性、耐旱、耐寒的植物,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可改善建筑环境的微气候条件,达到降低建筑物能耗的目的。屋顶种植推荐: 马尼拉草、佛甲草、丝兰、迎春、沙拐枣、红沙、木石竹、龙舌兰及景天科类的多肉植物等。
4) 生态旱溪景观。在旱溪的种植设计中,利用多年宿根花卉、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等营造独特的景观效果,将耐水湿的植物种植在溪底卵石缝隙间,能适应半水湿、半干旱的生长环境; 将旱生植物种植在路边。运用点植、片植、丛植相结合的栽植方式,营造高低起伏的地势,将环境与花境融合在一起。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推荐: 凤仙花、鸡冠花、金盏菊、雏菊、万寿菊、矮牵牛、月见草、一串红、二月兰、百日草、大花三色堇等。宿根花卉推荐: 菊花、金边麦冬、聚花过路黄、宿根福禄考、大花萱草等。耐水湿植物推荐:石菖蒲、花叶芦竹、黄花鸢尾、美人蕉等。
5) 水体及周边种植。水体及周边绿地的种植应该有模仿自然形态的过渡,依据水生植物生长所需水深由驳岸向水体过渡顺序: 喜湿植物→水缘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通过这样的过渡种植打造水景空间的层次感。水体及周边种植推荐: 荷花、睡莲、石菖蒲、再力花、梭鱼草、水葱、菱角、芡实、茭瓜、海芋、美人蕉等。
3 设计原则
3. 1 生态性原则
充分地结合校园的实际情况、地形、建筑、植物等,合理利用和改造,通过将水体、山地、湿地、旱地、缓坡草地多种模式的绿地景观组合起来形成自然的过渡,融入到校园绿地景观中,吸引更多的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为教学提供素材与场地,实现校园绿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3. 2 功能性原则
校园中既要有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又有能够给师生交流互动提供条件的活动型场地。同时还能够满足生物教学的要求,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直观实践性的场地。既划分了区域空间又营造了良好的区域功能。
3. 3 艺术性原则
整个校园的色彩美感和谐相融,植物种植与铺装小品的设计要与教学楼和周边环境相融合,避免色彩太过杂乱,把握好校园整体布局,体现均衡感和韵律感,打造柔和、清新的艺术美感。
3. 4 以人为本原则
校园的绿地景观设计要从中学生的心理、行为需求出发,增加他们与校园环境的互动性,趣味性与安全性相统一。要充分挖掘校园的文化性,体现校园特色和教学精神。将一草一木视为知识的载体,融入人文蕴涵,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4 结语
中学校园绿地植物景观不能只是单一的规则式草地。微地形上的疏林缓坡、水景、山地、湿地、旱地、沙地都应该在校园绿地景观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丰富的绿地景观类型能够给更多的动植物提供适宜它们生存活动的场地,使校园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使中学校园成为真正的绿色“教学基地”。营造一个促进中学生心理、生理健康成长,素质全面提高,面向未来的人性化的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 苏雪痕. 植物造景[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毕迎春,张 俊,王 未. 地形、植物、水体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34) :21-22.
[3] 吴龙生. 校园景观水体与生态驳岸[J]. 山西建筑,2008,34( 21) :3-4.
[4] 王 锋,曲 璐,连志巧. 园林绿化中微地形的处理[J]. 河北林业科技,2009( 2) :33.
[5] 岳士俊. 中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 19) :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