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生物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探究
【第一章】高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析绪论
【第二章】翻转课堂开展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三章】掌握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
【第四章】翻转课堂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第五章】教学实践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缺点
【第六章】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结论和反思
【结语/参考文献】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中的应用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 语
翻转课堂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信息化服务教育事业的重要成果,也是当代教育方式的重大变革,在国内尚未全面应用,我们必须正视和逐渐接受翻转课堂。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理论层次的研究,更要付诸于实践,我们应该把这种新教育理念更多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但实践过程中还会遇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不具备先进的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和硬件设施;教师不能完全具备翻转课堂的素质等。翻转课堂需要这些先进的条件,但更需要的是先教后学的先进理念。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实践者参与其中,为我们的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林才英,赵杨。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65-67
2 孙晓莹。翻转课堂在人文地理中的应用。科教导刊。2014,(11):5-7
3 李宏敏。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广西师范学院学位论文。2013:24-32
4 陈晓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4:7-35
5 纪琴。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和突破途径。生物学教学,2005,(10):21-23
6 王纳新。浅谈探究式学习在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中的运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6):53-54
7 胡人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学位论文] 2006:1-49
8 W.C.Briggs.Thirty Year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One Men'sExperience.Educational Technology,20(2),1980,45-50
9 Thomas R.Lord.2001.101Reasons for Us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Biology Teaching.TheAmerican Biology Teacher,63(1):30-37
10 施亚筠。几种自主学习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学教学参考2010,(32):119-120
11 高中《生物》(必修 2)。第 2 版。北京:人民教育 m 版社,2007.11 天汉族着。交往学习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6.
13 贾如敏。浅议翻转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读与写 2009,(06):151
14 赵娜。高中生物微课程的探索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08:1-36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6 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26-28.
17 Reil.M.M. Learing Circle;Virtual communities for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Z].Electronically Published atURL:1993
18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 (4):62
19 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C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 (3):78
20 熊炯。“翻转”语文课堂之教师手记[C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 (3):26
21 杨刚,陈立。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26-30.
22 Harris.J.B.Organizing and facilitating telecollaborative Projects.The ComPuting Teaching[J].1995,5:26-28
23 兰艳。美国柳币的“翻转课堂”体验[C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 (9):96
24 赖文继。简论“翻转课堂”的价值[J].广西教育,2012 (10):58-59
25 周路。“翻转课堂”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2012 (12):25
26 曾贞。反转教学的特征、实践及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12(7):89
27 王聂飞。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日语教学模式探析[J].知识经济,2011(17):152-153
28 杨丽珍。浅谈建构主义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J].福建教育学学院报,2008(11):33-34
29 Seardmaalia.M,Beeriter,C.,Melean,R.S.,Swallow,J.,&woodurff.E.ComPuter SPPortedintentiona1Leanringenvironments[J].oJumalofEdueationalComPuting Reseacrh,1989,5:51-68
30 PaPerPresentedattheAnnualMeetingofAERA,Newyork,1996:35-38
致 谢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王亚芬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每次设计遇到问题时王老师都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的论文得以顺利进行。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王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在此谨向王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另外,我还要感谢和我一起愉快的度过三年研究生生活的同学和尊敬的老师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个的困难,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老师、同学、朋友给了我无尽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