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工程论文 > 地质工程论文

采矿工程毕业论文5000字范文(5)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12-20 共11885字
  从图 1 可以看出,煤仓底部断面非常大,承载的压力主要集中在煤仓底部两端,故必须加强支护,通过注浆煤仓底部围岩,使煤仓围岩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得到提高,从而使岩块间相对位移的阻力得到增大,最终达到提高围岩整体稳定性的目的。此次注浆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水泥浆液与水玻璃体积比为 1∶ 0. 03,水泥浆的水灰比设计为0. 8∶ 1,设计 注浆 孔 长 度 L = 3. 5 m,直 径 Φ = 42mm; 注浆管采用普通铁管或钢管,直径 Φ = 20 mm,长度 L =1. 5 m。封孔材料采用速凝水泥,封孔长度为 0. 5 m。煤仓底部进行注浆,B - B 剖面注浆孔间距一般为 1. 2 m,C - C 剖面注浆孔间距一般为 1. 6m; 排距均为 2 m,采用平行布置。断面布置见图 7和图 8 所示。

图 3 煤仓硐室锚杆( 锚索) 布置参数
图 3 煤仓硐室锚杆( 锚索) 布置参数

图 4 A - A 剖面锚杆( 锚索) 布置参数
图 4 A - A 剖面锚杆( 锚索) 布置参数

图 5 B - B 剖面锚杆( 锚索) 布置
图 5 B - B 剖面锚杆( 锚索) 布置

图 6 C - C 剖面锚杆( 锚索) 布置
图 6 C - C 剖面锚杆( 锚索) 布置

图 7 B - B 剖面注浆孔布置
图 7 B - B 剖面注浆孔布置

图 8 C - C 剖面注浆孔布置图
图 8 C - C 剖面注浆孔布置图

  4、煤仓硐室稳定性现场观测分析

  该煤仓硐室已完工,项目组分别在煤仓底部、中部、底部设立了 3 个测站进行了 3 个月的矿压观测。从图 9 可看出,在 1 测站( 煤仓底部) 两帮移近量最大为 54 mm; 在 2 测站( 煤仓中部) 两帮移近量最大为 51 mm; 在 3 测站( 煤仓上部) 两帮移近量最大为45. 7 mm。围岩的稳定得到较好的控制。

  从 图10可看出,在1测站( 煤仓底部) 右帮移近量最大为 29 mm; 在 2 测站( 煤仓中部) 右帮移近量最大为 26 mm; 在 3 测站( 煤仓上部) 右帮移近量最大为 22 mm。可见煤仓右帮围岩的稳定得到较好的控制。

图 9 煤仓硐室两帮位移量
图 9 煤仓硐室两帮位移量

图 10 煤仓硐室各测站右帮位移量
图 10 煤仓硐室各测站右帮位移量

  近 3 个月的现场矿压观测结果显示,大断面煤仓硐室的围岩变形在设计允许范围内,锚杆、锚索受力均匀,无失效锚杆、锚索。这充分证明了特大断面硐室采用“锚杆 + 锚索 + 注浆”联合支护方案是合理可靠的,煤仓硐室围岩的长期稳定能够得到保证。

  5、结 论

  唐洞煤矿大断面煤仓硐室支护施工表明: 唐洞煤矿煤仓硐室通过增加锚杆密度,加大锚索长度和密度,增加锚杆、锚索预紧力和锚固力来提高支护强度,喷浆封闭围岩防止水和空气侵蚀支护体,注水泥浆改变围岩岩性等支护手段是行之有效的,而且操作较为简便。尽管新方案支护材料费用有所增加,但大大降低了维护费用,保证了正常的生产,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蔡美峰,孔广亚,贾立宏. 岩体工程系统失稳的能量突变判断准则及其应用[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7,19( 4) : 325-328.
  [2] 徐栓强,俞茂宏,胡小荣.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地下圆形洞室稳定性的研究[J]. 煤炭学报,2003( 28) : 522-526.
  [3] 马念杰,侯朝炯. 采准巷道矿压理论及应用[M].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56-95.
  [4] 张永平,张瑞杰,闫吉平. 煤仓锚网喷浆联合支护技术的应用[J].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3( 1) 30-32.
  [5] 侯朝炯,郭励生,勾攀峰. 煤巷锚杆支护[M].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50-60.
  [6] 李云川,李 敏.“锚网带、喷 + 锚索”联合支护在大断面硐室的应用[J]. 煤矿机械,2004( 3) : 115-116.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