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尼尔氏综合征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内耳膜迷路积水所致的非细菌性炎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美尼尔氏综合征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之势。
人的内耳区域狭小,其周围均为骨组织,在承受的压力稍有增大时即可引起内耳液体循环改变。因此,美尼尔氏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无一定规律。中医认为,美尼尔氏综合征应属于“耳眩晕”的范畴。耳眩晕患者多为老年女性,其主证为眩晕,在病情发作时可出现房屋旋转如坐车船的感觉,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呕吐、耳鸣。《灵枢.海论篇》认为,此病主要由髓海不足所致,可导致“脑转耳鸣,胫酸酸 眩冒,目无所视,懈怠安卧”诸症。后世医家多认为,此病的根本病机为脾肾虚,兼夹风火、痰浊。作者认为,在治疗耳眩晕时较难进行明确的辨证分型,因此采用专方治疗此病并结合辨证分析之法当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本研究对1985~2012年笔者治疗26例耳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及诊断标准
本研究中的26例患者均为在县级以上医院确诊患有美尼尔综合症的本地患者,其中包括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8例,其病情在半年内均发作3次以上,其病程最短的为半年,最长的为3年以上,其年龄最小的为31岁,最大的为65岁,平均年龄为49岁。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若一年以上未发病,可判定为治疗有效,否则判定为治疗无效。
2 治疗方法
笔者自拟的痰眩汤组成如下:白术20 g ,仙鹤草60 g,泽泻28g,半夏10 g,茯苓15 g,苍术10 g,葛根30 g,石菖蒲15 g,蔓荆子15 g,桂枝10g,甘草5 g。在用药时当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随证加减,患者若有较重的肝肾虚表现,可在此方中酌加地黄、枸杞、白芍、首乌;患者若有脾肺气虚的表现,可在此方中酌加黄芪、升麻;患者若有寒水上犯的表现,可在此方中酌加巴戟、细辛;患者若有痰浊中阻的表现,可在此方中酌加天麻、竹茹。
3 治疗结果
在对这些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后发现,有21 例患者治疗有效(其中包括15例女性患者及6例男性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
4 典型病例
尹某某,女,50岁,农民,反复出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的症状一年余,其病情每月发作一次或两个月发作一次。近日,该患者的病情明显加重,于2010年7月16日来我处就诊。患者自述:患病一年余,经常出现头晕目眩,不能站立的情况,近一个月内病情发作3次,经多方治疗未获良效。昨天夜里,该患者突感不适而醒,恶心呕吐,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如坐车船,闭目静卧症状稍减轻,动则加重。在一诊时,患者有少气懒言、神疲倦怠、心悸汗出、舌质淡、苔白稍腻、脉濡缓等表现,辨证为痰饮上扰,应为久病体虚,中气不足,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上蒙所致,治宜祛痰化饮、健脾燥湿,药用自拟痰眩汤为主方,另加天麻10 g、制半夏7 g、枳实10 g、竹茹15 g,服三剂。在二诊时,患者头晕眼花的症状好转,已无恶心呕吐的症状,出汗减少,能走动。嘱其继续服用本方12剂。在三诊时,患者的病情大有好转,仅有食少乏力、舌质淡、苔白的表现。在前方中减去半夏、枳实、竹茹、泽泻,嘱患者再服12剂,以健脾固本。该患者在用药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对该患者进行2年的随访,其病情未复发。
5 治疗体会及分析
中医认为,耳眩晕属于内科眩晕证的范畴。对于本病,《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又有“髓海不足、上气不足、风水相搏则为之旋转”等描述。
可见,眩晕的主要病机是内风与虚。明代的朱丹溪指出:“无痰不作眩”。张景岳则主张:“无虚不作眩”。这些观点进一步阐述了眩晕的病机。笔者认为,耳眩晕的辨证分型主要为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
诊断耳眩晕并无困难。但西医在治疗此病方面没有特效的方法,远期疗效欠佳。耳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大多十分相似,因此很多医家均立专方治疗此病。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路。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笔者认为,耳眩晕患者的病情之所以反复发作,与正气不足,复感外邪的情况有密切的关系。此病患者的病机应为脾肾两虚与寒水上泛,水液停聚而至虚实相夹。有些学者认为,治疗水湿上犯时,应以大量的泽泻活运三焦以行水泻肾,使水浊从水道急泻直出,使诸证自平。葛根有开清降浊的功效。西医药理学研究证实,此药有扩张脑血管、改善脑供血的功能。石菖蒲有开窍的功效,可为葛根的“开清降浊”提供通路,而葛根的“开清降浊”又能协助石菖蒲化浊避秽,净化心脑。仙鹤草有益气补虚、活血通络、止眩定晕的功效,且能扩张血管,改善水内耳水循环,调节内耳压力,改善内耳淋巴的代谢障碍。蔓荆子能开清通窍,在用量为30克以上时功效更着。在治疗耳眩晕方面,这些观点很有借鉴的价值。
笔者在对诸多医家的观点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治疗耳眩晕的用药方案中,除了应使用补虚药以外,还应使用蔓荆子以疏散风热利头目,使用桂枝以温阳发散表邪,使用葛根以升阳透表散水邪,使用石菖蒲以化浊避秽通窍,使用泽泻以活运三焦行水,使用仙鹤草以活血通络。在本研究中,笔者在为多例耳眩晕患者使用自拟的痰眩汤进行治疗时未做加减用药,仍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有些中医名家认为,在对耳眩晕进行辨证时当从风、虚、痰几端入手。笔者在总结分析各医家的观点后发现,治疗病史较长的耳眩晕患者当重视祛痰。痰为湿浊所化,其病位在上部,其病因为水路不畅。因此,在为耳病史较长的耳眩晕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使用健脾温通行水、开清避秽、降浊通络诸法,使脾健则湿得化,窍清则秽不藏,络通则水不停,终令湿浊从下而出,眩晕可止。
参考文献
[1] 唐荣志等:中医药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概述;基层医学论坛[J]. 2005 年第 9 卷第 10 期;930-931页.
[2] 李然:李海波.“治水法”论治美尼尔氏综合症临证体会[J];《新中医》2012年2 月 第 44 卷第 2 期;121-122页.
[3] 陈鼎褀 .葛根善治神经性耳聋和眩晕[J]《.中医杂志》1999年3月第40卷第三期;133页.
[4] 万来学:胡文宝,仙鹤草治疗内耳性眩晕[J]《.山东中医杂志》1995年02期;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