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中学数学教育中数学美的价值探究
【第一章】
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美学问题研究绪论
【2.1】
美学与数学美
【2.2】
数学美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2.3】
数学美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2.4】
深化数学美的探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1 】
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3.2】审美教育的意义
【3.3】
数学美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3.4】
数学美融入中学数学教学中
【3.5】
教师是影响学生对中学数学美感受的关键因素
【3.6】
感受美,欣赏美的渠道
【参考文献】
数学美与中学数学教育的结合研究参考文献
3.2审美教育的意义。
过去我们经常强调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很少重视审美教育甚至忽视审美教育的目的和作用。马克思曾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4]美育渗透到学生各学科教学中,将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审美教育实质是培养一种情感的教育。有许多国家都把欣赏美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新课程目标强调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情感包括爱,审美情趣等,不再是原来单纯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态度方面不但包括学习态度,同是也指生活态度,人生态度和科学态度等。价值观方面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来说,审美教育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1.审美教育对中学数学教育的意义。
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主动的一个过程,学习就当是富有美感的智力活动。审美教育的培养,对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审美教育可以引发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学中利用数学的统一美,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数学,数学的和谐美,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在一种积极的氛围中学习。另外,审美教育不但可以为学生热爱生活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获取真知,发展真理,还可以养成勤于探索的精神。数学的研究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许多科学家都忘我的工作,靠着勤于探索的精神,才会有今天的成就。小时候我们就知道,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废寝忘食的故事,中学数学教育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的人。因此,挖掘数学教学中的美学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能力。
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创造能力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表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老师起着指导,提示的作用,使学生少走弯路。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学生学习猜想定理,猜错了也要鼓励他们去寻找原因,不要泼冷水,中学数学的审美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未来的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类文明的创造离不开数学,有数学教育就有数学美育。
因此,数学美育是整个人类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丰富,美化人们的智力生活,追求科学美学理想,发展人们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提高人们对数学美的鉴赏力,创造力,激发对事业的忠诚与向往,对真善美执着的追求。
只有用数学美的规律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完美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因此,中学数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培养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
2.审美教育对健全人格的意义。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使人形成完整的人格。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难题,他们不愿意自己认真钻研,遇到难题要么就放弃,要么请别人帮忙,要么就看答案。甚至有一些学生会认为,数学太伤脑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讲述一些数学家刻苦钻研的故事,大数学家陈景润身居陋室,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最终摘取到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阿基米德在罗马人入侵时,为保卫祖国被罗马人杀害,临死前还不忘记他在研究的圆,成为许多科学家学习的榜样,他的行为震撼人心。欧拉在研究工作时,先后双眼都失明,但是他仍然凭顽强的毅力,继续工作了年,他的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利用优秀数学家的人格力量之美,最终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认真求实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科学。
3.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意义。
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审美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是自然现象。数学美是数学本身的重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数学美的理解与感受。教师还可以利用模型,挂图,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和谐统一的式子,优美的图形,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形成初步的数学审美观,使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中孕育着成功时的喜悦,但它需要毅力和勇气,数学的学习更艰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启发学生,不断的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创造性解答,让学生自己探索出答案,体会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