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中学数学教育中数学美的价值探究
【第一章】
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美学问题研究绪论
【2.1】
美学与数学美
【2.2】
数学美在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2.3】
数学美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2.4】
深化数学美的探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3.1 】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3.2】
审美教育的意义
【3.3】
数学美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3.4】
数学美融入中学数学教学中
【3.5】
教师是影响学生对中学数学美感受的关键因素
【3.6】
感受美,欣赏美的渠道
【参考文献】
数学美与中学数学教育的结合研究参考文献
第三章把数学美与中学数学教育结合起来。
3.1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中学数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激起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喜爱,并帮助学生定的审美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中学生感到数学是枯燥无味,且难懂的,甚至讨厌数学,根本更谈不上兴趣,这样的教学是失败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热爱数学,即使学生现在的数学学得不好,那么他将来也能够学好。一个不能理解数学内在美的人,如同没有音乐鉴赏力的人听不懂贝多芬交响乐一样,也不会发现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数学的旋律,那么也不会从内心就热爱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的美,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美。
1.引导学生初步领略数学中的美。
早在古希腊,着名的数学家柏拉图,就已经对“数学美”作了深刻的描述。数学具有两重属性,可简单地概括为一是数学知识,二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数学方法,数学方法的奇异美常常使人产生新思想,新方法,常常使程式化、规律化的世界出现意外的独创性的成果,令人兴奋和激动。数学中没有明显地提到善和美,但不能说明善和美能和数学完全分离。美的事物,人们总是乐意醉心追求的。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就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体会数学美的意义。
华罗庚曾说过“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就像人站在花园外面,说花园里枯燥无味一样。”要让数学课堂上充满活力和生机,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感受数学中的美,欣赏数学中的美,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机械学习为愉快学习。例如,“轴对称图形”可以典型的展现数学的对称美。对称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生活中对称的图案和建筑到处可见。绘画中有时也追求对称,文学作品中也利用对称,体现音韵美和节律美。
对称美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称美不仅表现在几何图形中,杨辉三角及牛顿二项式等一些公式中也体现出对称美。轴对称图形不仅美,而且也是有用的。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美的原型,把数学美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数学是一座无穷的宝库,引导学生不断的挖掘其中的美,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教师从审美角度设计教学,引导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的美感与良好的情操。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2.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掘审美因素,展示数学内容结构的美。
整个世界无不充满了数学的美,体现在它结构的完整,布局的合理,图形的对称,形式的简洁。数学作为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本身又蕴含着探求未知世界、追求科学真理的功能。数学审美能力包括数学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评价能力。这种能力是在数学审美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审美能力的培养。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美的存在,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再现,老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中那些最富美感,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亮点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引领他们主动地去感悟美,发现美,从而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求知态度。
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示数学在其内容结构上的美,通过数学中精美的图形,有趣的数学关系比例,结构的匀称和协调,命题或定理的关联等形成美学思想,引起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在教材中处处可见的一对对的对立统一体,如正数与负数,实数与虚数,有限与无限,偶然与必然,这些对立统一的矛盾,在数学上构成不同层次,不同旋律的乐章。学生开刚始并不觉得代数中的二次函数表达式y=ax²+bx²十c(a ≠ 0)有什么美,可是把这个公式加以变形,就会发现它的美。单就公式而言,它可以用来描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S=1/2gt² ,又可以计算圆的面积S=πr²,还可以表达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²;它的图像抛物线可以描述喷水池的水珠外溅的路线,还可以刻画宇宙中天体的运动轨迹。这万千事物中的数形变化竟统一于如此简单的一个数学公式,真是奇妙无比。
3.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数学审美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设置悬念的方法。例如,在上课前可以根据本节所讲的内容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可以讲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来学习数列极限的内容。乌龟和兔子赛跑,乌龟在兔子前面100米处,两者同时起跑。已知兔子的速度是龟的10倍,那么兔子最终于能否追上乌龟?结论很显然。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在分析这个问题:以上条件不变,当兔子跑完100米时,乌龟已前进10米,因此没有追上;当兔子再前进10米,乌龟又跑了1米,还是没追上;当兔子前进1米时,这时乌龟前进了0.1米。如此下去,兔子能否追上乌龟?是永远都追不上吗?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兴奋状态,能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此时教师可以引入数列极限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过这样的引导,在教会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也产生了一个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