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雕塑论文

心物一元概念阐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8-04-24 共140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心物一元在雕塑艺术中的表达探析
【【第一章 - 第二章】】 心物一元概念阐述
【【第三章】】传统雕塑心物一元分析
【【第四章】】雕塑艺术向“物”的方向探索心物一元
【【第五章】雕塑从“心”视角探析心物一元
【【第六章 - 参考文献】】作品《物·心·境》的创作精神

  第 1 章 绪 论

  心物一元讲求将一切世间万物中的物质和精神世界中的意识结合起来作为探讨的基础,并且不被物质或精神世界任何一方的观点所捆绑,而是挣脱那一层束缚,迈向真理的世界。艺术创作也都少不了对物质与精神的表达,且艺术创作中物质与精神亦不可孤立的讨论,两者是相互依存关联的。物可以是自然的物,也可以是人造的物,心即是艺术创作的本源精神,物可以承载寄托创作精神,创作精神亦可超越物的表象表达其本质,一元的概念拿到艺术创作中的心和物之中我们可以宽泛来看,心物一元是悟透本质从而超越现实的心态,与自然为一,通过对心物一元精神的理解与感悟,使自身在纷繁变化的世间安住,理解这一普世原理,并通过艺术创作而实现心灵的自由,将艺术中的创作精神外化为对自然和生命,物质与意识的体悟和传达。

  第 2 章 心物一元概念阐述

  首先何为心物一元,从佛学论述了解到,所谓物,从广义角度讲就是境,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色”是眼睛能够见到的有形状颜色的相,“声”是耳朵能够听到的震动相,“香”是鼻子能够闻到的香臭相,“味”是舌头能够尝到的酸甜苦辣相,“触”是身体皮肤所能感觉到的冷热湿滑软硬等,“法”是意识所知的词句义理等。此种种相总称为境,它们通过六根被心识所了知。观待于心识,我们的身体也是境。以上所说通称为外境,或物。何为心,心即是我们的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心物一元概念探讨最深的就是释家文化了,这门 2500 多年前诞生于古印度的哲学流派对心物一元观念有着深刻的研究,这里我只谈讨佛学观念,与宗教无关,佛学的经典非常庞杂,我只窥其一二,便对心物一元问题有了超越往常的理解。心物一元即物质和意识的统一,就是佛学中空的理解,空即是无常无我,无常是物质变化的规律,无我也就说明了无常的事物都不值得我们去纠结。

  如果把哲学观点中的心物一元问题拿到艺术上来说,艺术有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美,能够用笔触言语去描叙并具现化的美。而有些时候却是难以名状,存在于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日常行为习惯当中,群体、个体对于艺术美的理解更是多种多样,这样也造就了各民族多元迥异的生活认知习惯和艺术风格,我认为艺术和哲学也是必然有所联系的,哲学上探讨心物一元,而很多时候我们也会通过艺术探讨,因为人类总是尝试去理解自己与宇宙的关系,不断尝试在日常生活或大自然变化中寻找蛛丝马迹,最终总结出某种规律。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罢了。无论用何种方式探讨,我们都是通过形式来体现观点,但归结到心物一元问题,一切外化的形式有时却显得不那么恰当,究其根本原因是心物一元问题太深刻,太难以描绘,太本源,也太彻底。虽然没有恰当的外化形式能表现完整心物一元的概念,但生活中心物一元应该是作为普世的真理存在的,有太多时刻会让你把物质和意识分割开来,物质与意识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并不矛盾。就相当于对立和统一一样,不一样的时候有些对立,但又不矛盾所以是统一的。唯心和唯物有时也是一个道理,客观来说就跟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谁都没有错,人都是以自我思想的角度来丈量世界,只不过每个人价值观不同,尺子标准不一样。这就是一元论,二元论就相当于辩证看待问题,将其一分为二不同角度看问题,这样更为客观。客观就相当于唯物辩证,主观就相当于唯心中的自我意识。所以主观客观可以同事存在,并不矛盾。从这个方面只能对心物一元问题局部的理解。物质与意识必然是作为相互依存又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