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近年国产青春影片热所蕴含的文化症候及其反思
4.1 网络文化的崛起与青春电影的受众群体。
近年来的青春题材影片多是改编自畅销网络小说,例如《匆匆那年》改编自九夜茴的同名畅销小说;《左耳》改编自饶雪漫的同名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改编自辛夷坞的小说;《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导演九把刀于2007 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小时代》系列改编自郭敬明畅销小说《小时代》。
有一些不是改编自网络畅销小说的青春影片也有特别的文化来源:《同桌的你》的灵感来自于 1994 年高晓松创作的校园民谣;何炅导演的《栀子花开》也源于他那首火遍大江南北的同名歌曲……这些影片的共性在于,它们在作为电影上映之前都已经有非常庞大的受众群体(粉丝)了,因此能够形成非常好的商业效应。
《匆匆那年》总票房 5.78 亿,《左耳》总票房 4.84 亿,《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总票房 7.18 亿,《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总票房 2.3 亿,《同桌的你》总票房过 4 亿,《栀子花开》3.8 亿收官,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四部总票房超过 17 亿。曾经在 2010 年上映的《让子弹飞》被人称作"神剧",6.59亿票房被视为票房奇迹,而今与这些青春题材影片相比,也不显得有多么神话了。
正是因为有如此大的商业发展空间,所以不断有网络青春小说改编为影视剧,例如已经拍摄完成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等。据统计,截至 2014 年底,共有 114 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其中题材涉及青春、仙侠、悬疑等。由网络青春题材小说改编电影上映收获高票房已经成为了当今电影市场的一个明显的文化症候。这种商业化运作的粉丝文化经济虽然能够引起话题讨论,红极一时,但是也暴露了一定的问题。
影视市场也是遵循供求经济规律的,近年来的国产青春电影扎堆上映,形成类型群,并获得非常大的影响力和高票房,就说明青春电影的受众群体是庞大且固定的。他们对影片买账,一方面是因为电影由改编网络小说,读者直接转化成为观众群,另一方面是因为主流观众八零后内心有"致青春"的情感需要。
青春题材电影的制作和营销锁定的受众群是已经进入而立之年的八零后和乐忠于消遣娱乐生活的九零后,所以,影片中具有荒诞色彩的年少轻狂的冲动则是观影的刺激点。八零后走进剧场是为了回忆,九零后则是为了通过画面了解一个与自己隔膜的时代,而无论怎样,观众都是希望通过大荧幕观赏到一段特定时代的、充满青春少年风格的故事。青春电影中基本上都有一个失意的、遭受过伤害过的、工作不顺或者感情不顺的成年人,通过她/他的自白或者旁白回望往昔岁月,而这些成年人就是八零后的典型。到 2015 年,1980 年出生的人群已满 35岁,1989 年出生的人群已满 26 岁,曾经被社会认为是非主流的 90 后一代也都已经步入了社会学意义上的晚婚年龄。22 岁本科毕业,25 岁硕士毕业,也就是说,八零后群体至今已经全部走进了社会工作岗位,一部分已经在职场打拼了近十年。十年,对一个人来说,已经足够可以做阶段性的总结了。由此,八零后开始了群体性的生活回忆。八零后作为改革开放的时代结晶,作为社会变革的表现者和时代文化性格的担当者,已经从社会亚文化群体走到了历史的中心前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声,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作用,因此,八零后作为中国当代社会具有符号意义的一代人,是不能够被忽视的。青春题材影片的重复创作也显示了人们对八零后的重视。
4.2 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消解。
人类在工业社会之后,无论是生活产品还是艺术产品都开始技术复制,上文提及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内容的严重模式化就是机械复制的表现和后果,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来进行批量生产,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经过产业化的洗礼和衍变,大众文化成为了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在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界并没有完成欧洲的现代启蒙运动,中国大众文化的进程较之西方要慢得多,是在西方大众文化的渗透与裹胁下发展起来的,但为了快速进入阿多诺所说的文化/消费关系,只好对传统精英文化进行弱化、简化、畸形化发展,最终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阶段性消解,甚至是退化。
为了追求高票房和话题热度,青春题材影片普遍运用了简单的影片情节矛盾和并不复杂的叙事策略,不注重开掘和运用精巧的技术手段,在技术方面也仅剩下上文所论述到的蒙太奇手法、长镜头的运用以及倒叙的影片结构方法等基础性的拍摄要点了,这从电影发展的进化论角度来说其实是一种退化。文学语言与电影画面的互融如果把握得好,其实是一种可以促进电影发展的,但是当今的青春题材影片创作,基本上都是过度依赖于小说本体,所谓的"改编"不过是换了一套外衣,影片本身缺乏独立精神和创造性。美国文化批评家对本土中产阶级文化问题的揭示和批判,看起来更适用于中国的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对精英文化的伤害:"它假装尊重高雅文化的美国文化批评家德怀特·麦克唐纳标准,但实际上给高雅文化掺了水,将之庸俗化。"[1]
将近年来国产青春题材影片与国外的同题材类型影片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影片品质的差异主要源于电影文化命题。美国系列电影《美国派》用无厘头的性文化的合法化书写,解决青年一代的成长问题,在夸张谈笑间,玛丽的重组家庭矛盾被化解了,吉米被告知只要温情款款就能化解两性矛盾。在《美国派》中,创作者找到了"性文化"这个切入点,确认了性只是年青一代焦虑的开始,最后却成为了解决所有问题的钥匙,包括种族、性别、家庭等矛盾问题,可见,美国青春影片的主题立意要重于讲故事,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青春题材还是其他题材,都是要表现美国人的精神,影片的精神内涵超越了电影题材类别和叙事空间。再例如《舞出我人生》,是一部励志的青春题材影片,描绘了青春美好远大的志向、浪漫的爱情、真实的自我表白、对友情的选择,还有时代的脉搏等等。同样描述理想,《舞出我人生》与《栀子花开》却有极大的差别,正是因为《舞出我人生》创作的重点不在具体的情节故事上,所以更显得自由奔放、热情感性,张扬着生命活力。泰国青春电影并不追求叙事结构的复杂多变,也不重视情节的跌宕起伏,它在努力建立一种"沟通式"的叙事机制。相比之下,华语青春影片过于突出"对抗性"--三角恋的对抗冲突(《匆匆那年》乔燃和陈寻为了方茴产生的对抗)、地域性的对抗与冲突(《致青春》中朱小北、黎维娟等农村学子与学校里其他的城市学生)、对待事物态度的对抗冲突(《栀子花开》安迪与许诺对排练芭蕾舞的态度)等等。泰国青春电影的"沟通式"叙事策略就是在情节中努力建构平等、和谐等色彩,本质上是不愿屈服或者是拒绝承认西方后殖民文化的控制,有更加深刻的文化诉求。综上,国产青春电影所代表的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双刃剑"效应就非常明显了。
4.3 国产青春影片的失当之处。
由上文所论述的"流行文化快餐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消解"还引申出来其他的负面性问题,这可以概括为国产青春题材影片在创作和经营方面的失当之处。
首先,在影片内容方面,创作者因价值观扭曲而使影片中人物形象修辞失误,并向观众传达不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上文已经论述道,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因着力描绘极度物质和浮夸的世界,呈现极其奢靡的道具和服装,毫无现实生活基础,观众除了臆想和膜拜,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郭敬明极度推崇商业文化的作品混淆了青春题材电影的回忆怀旧本质,这削弱了影片原本要传达的友情和爱情以及奋斗的主题。更重要的一点是,系列影片中四个女孩子的地位是绝对不平等的,最常见的一个桥段就是林萧等三人用假定性的表演方式将一顶虚拟的王冠戴到顾里的头上,然后顾里表现出女王的架势来。片中顾里的生活是优渥奢靡的,那么,其他三人像女仆一样伺候着女王,即传达出一种价值观--追逐财富、追逐名利、在物质欲中迷失自我,强调金碧辉煌的浮华都市生活。影片中的人物对白和行为举止,总是有意无意地被物质因素所笼罩,遮蔽了青春的真实感。顾里为了帮林萧独自占领咖啡厅作为复习考试的领地,劝说老板娘将咖啡提到天价出售,逼走了一众普通学子,将学校公共的咖啡厅变成了只有有钱人才能够享用的场所。顾里依仗着金钱而有藐视他人的优越感,这种极端自私的行为无形之中放大了消费社会矛盾,郭敬明将这样的桥段作为表现真挚友情的注解,可见其价值观的扭曲。
其次,"粉丝"毫无理性的拥护产生新型文化暴力。很多电影观众都是网络小说的读者,很多读者走进电影院并不是为了了解这个故事,而仅仅是为了缅怀读这本小说时的心境,或者是支持作者,所以也就不注重电影情节是否完整、人物刻画是否有利、演员演技是否纯熟等。这就使电影的票房数据失去了原来客观评价影片的价值,同时盲目地支持影片也不利于受众的审美欣赏能力提升,总体来说是一个恶性循环。费斯克曾说:"当文化工业的文本遇到其粉丝时,粉丝的参与就会使其重组和再造,因此文本接受的时刻也就变成了粉丝文化中的生产时刻。"[1]
电影叙事策略失当之处在粉丝眼里丝毫不重要,相反地,粉丝毫无理性地拒绝社会文化界和影评人对影片提出质疑和批评,这就催生了新型的文化暴力。
最后,网络小说不断改编呈现青春电影的假象繁荣。文学语言与电影画面的频繁互融实际上是降低电影创作质量的一种做法。一来,网络小说不断改编本身是编剧行业低迷萧条的体现,作为电影产业的起点,好编剧和好剧本的匮乏是类型电影发展后劲不足的巨大危机。二来,网络小说改编青春电影呈批量趋势,这并不是良性供求竞争的结果,而是由于网络文学一大批低龄段的粉丝并不关注电影的制作质量,追求娱乐化的他们没有那么严肃的意识形态,总是希望男女主人公是养眼的,情节是自己熟悉的,影片的内容和外部宣传有炒作的话题性就足够了。表浅化和空洞的表达满足了低龄粉丝的感官体验,这是虚假繁荣的景象。曾经,"八零后文学"引起了文化批评界热烈的探讨,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要素:大众消费文化;有浪漫主义气质;以能够自由表达的网络空间做基础;价值观念极度转变;以消遣娱乐为主。现而今,大多数青春题材影片都是改编自八零后网络文学,很多网络写手甚至直接转行成为编剧,人们发现青春题材影片也具有类似于八零后文学的那几点元素,钟情那种脱离于历史和社会的情节编织,关注小叙事多过大命运。为长远计,这是青年一代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饮鸩止渴"的自我陶醉,所以说,网络小说不断改编为青春电影并获得高票房事实上是一种虚假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