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产青春电影人物塑造的模式化特征
近年来的国产青春电影扎堆上映,形成类型群,并获得非常大的影响力和高票房,这从一方面来说是观众对这一类型的影片买账(改编网络小说,读者直接转化成为观众群),而另一方面是青春题材已经从小众文艺转变为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经济现象、政治现象,国产青春影片能够通过大众文化的外壳迅速转变成为商业化产品,因此,就有了一批又一批的淘金者涌进了这个创作圈。因为创作集中,题材类型又比较狭窄(主题限定,时代限定),所以出现了严重的模式化倾向。
2.1 情节矛盾的直观表浅导致人物性格的单一扁平。
在中国华语影视作品中,模式化倾向并不少见,从最初的抗战题材,到后来的文革题材、知青生活题材,一直到如今的青春题材。模式化创作当然能够推进同一题材艺术作品的水准进步,使之不断成熟,但是同时,创作的重复与循环也会使观众在短时期内对同一类型的作品厌倦,产生审美疲劳。随着国产青春电影的热映,已经暴露的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情节矛盾直观表浅导致人物性格单一扁平。
首先,影片情节矛盾相似度较高有一定的社会因素。要想使影片成为大众文化产品,就必须要迎合至少一个社会群体(一大类人群)。无论是抗战题材、文革题材,还是知青题材,都不难发现,它们符合某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能够引发他们的经历共鸣。同样的,青春题材影片对应的就是八零后一代观众。
八零后作为改革开放的时代结晶,作为社会变革的表现者和时代文化性格的担当者,已经从社会亚文化群体走到了历史的中心前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声,在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作用,因此,八零后作为中国当代社会具有符号意义的一代人,是不能够被忽视的。青春题材影片的重复创作也显示了人们对八零后的重视。
其次,人物形象的模式化也说明了八零后这一代人的社会定位,或者说是其他代际的人看待八零后的眼光和态度。曾有社会学研究者归纳总结八零后一代的特点,将"以个人为中心,自私,虚荣,任性,只顾眼前利益,不敢负责任,贪图享受"列为八零后七宗罪。虽然,一部分社会学研究者的论断有些偏激和绝对,但是的确揭露出了八零后一代的部分思想特质。作为中国社会中仅有的一代独生子女,八零后的确普遍有自私、人性、以自我为中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等人格性弱点。这是社会学的问题发现,而在近年来的青春题材电影中,也确确实实地表现了出来。因此分析近年来青春题材影片中的人物成长模式和人物性格,基本上就是认识和理解八零后的过程。
青春题材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多是外柔内刚却有些敏感的,《栀子花开》中的言蹊、《匆匆那年》中的方茴、《同桌的你》中的周小栀、《致青春》中的阮莞等,都是这样的外柔内刚的性格。在《同桌的你》中,男主人公林一在"非典"期间被当做疑似病例被隔离,周小栀认为在那栋隔离楼里被感染的几率更高,于是在夜里爬上高梯打破了林一隔离病房的玻璃后,向他伸出了手并带他逃出隔离楼。而这个行为对于周小栀这个乖乖女形象来说也是大胆的冲动行为,这个细节展露了她内心中的勇敢、叛逆与面对爱情的冲动。而男主人公多是相对晚熟、幼稚的。例如《青春派》中的居然、《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中的柯景腾,还有《致青春》中的许开阳等,都是这类比较晚熟的性格。《青春派》中的居然在高考前拍毕业合照的时候,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用泰戈尔的诗句向一直暗恋的黄晶晶表白,这一举动震惊全校。对于一个还有五天就要参加高考的、只有十六岁的高三生来说,这一举动是极其冲动的,尤其是在以严苛古板著称的撒老师的班上,这种行为被视作不可理喻的疯狂。居然的种种举动是青春电影中最常见的叛逆与冲动,是本着情感的需要和青春的躁动而进行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表达的行为。居然因为约会而摔伤尾巴骨,直接导致了高考落榜,而在他决定复读、重新走进高三班进行自我介绍时,他大声地说出自己是因为早恋而落榜,是撒老师班里唯一的落榜生,但是他绝不后悔,这番话为他赢得了掌声。在居然的生活中,高考就是最大的矛盾存在,生活是极其简单的,因此,他的叛逆和冲动也显得简单幼稚。相比之下,年轻女性的人物形象相对要丰满立体一些。
影片要想被大众普遍接受,不能够太过深邃(例如姜文的《一步之遥》上映后,很多观众表示没有看懂),只能用较为直观表浅的内容和表现方式来叙述。
既然情节矛盾直观表浅,那么可开掘的深度也就非常有限,所以,青春题材影片的人物性格多数是扁平化的。人物性格是一通到底的,只是通过青年男性和青年女性之间的性格矛盾形成基本的张力,来维持影片情节内容的推进。
综上可以看出,情节矛盾的直观表浅导致人物性格的单一扁平,这既是青春题材影片的弱项,也是影片人物性格的特点。
2.2 人物成长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其走向。
虽然国产青春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明显的模式化倾向,但还是可以对成长模式进行分类,以获得对八零后的成长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2.2.1 成功者:有志者事竟成的传统路径。
在当下一众青春题材影片中,最能表现"有志者事竟成"的传统情节发展路径的就是《栀子花开》。在这部情节涣散、表现手法稚嫩的影片中,唯一能够让观众记住的就是追求梦想不要放弃的主题,虽然呈现这个主题的故事非常平庸幼稚--是四个大男孩为了女友及其因车祸去世的闺蜜们的理想,而学习跳芭蕾舞的故事。总体而言,这是一部相当失败的影片,表现主人公实现梦想奋斗的过程缺乏抓人的功力,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九零后的青春校园故事也开始登上了大荧幕。剧情结局是"有志者事竟成",四个毫无舞蹈功底的大男孩儿完整地完成了芭蕾舞《四小天鹅》,实现了女主人公的梦想,感动了所有人。而事实上,这是用一种虚假的故事讲述方式拒绝承认现实的残酷,本身就是一种稚嫩的表现。由于九零后还没有确立明朗的现实奋斗目标,所以影片所呈现的是不真实的、想象中的"成功",也是人物成长的一个中间过程。
对于正面演绎生活的成功者和生命的成功者,笔者认为《滚蛋吧!肿瘤君》是一部非常成功也非常重要的作品。主人公熊顿是一个乐观外向的现代北漂八零后女孩,每次介绍自己都是"狗熊的熊,牛顿的顿",如果从影片审美赏析的角度来说,熊顿其实是一个励志的扁平人物形象。熊顿在经历了被公司老板无理解雇、被男友嫌弃劈腿、检查出患有淋巴癌之后,并没有选择颓废,而是相信美好、温暖、坚强,甚至依然憧憬爱情。影片用诙谐的风格、搞笑夸张的表现方式呈现出一个八零后现代女孩儿时时用微笑面对命运的考验,并且在描写她治疗过程中,用和女病友在隧道里骑摩托、去闺蜜的日企"闹事"等桥段,折射出她"向死而生"各个阶段的真正心理,最终,熊顿还用一场别致又感人的追悼会向亲人、友人告别。
熊顿用她的人生告诉世人: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差异只在于时间的早晚。所以,人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去拥有。死,只是一个结果,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她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喊出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听一场摇滚,和耳朵一起一醉方休;喝一圈烈酒,让酒腻子们闻风丧胆;开一场 cosplay party,二次元万岁;摸一下大蜥蜴,我熊胆威风凌厉;吃三斤驴打滚,翻滚吧肠胃;飚一把摩托车,成为风驰电掣的女王;见一下微博红人,感受马伯庸亲王的慈祥;至少学会一样乐器,为喜欢的人弹;种一次昙花,守望它盛开;做一桌丰盛的晚餐给爸妈,哪怕色不香,味不美;来一次夜钓,吸取月光静臆的能量;仰望喀纳斯的星空,寻找属于我的星座;沐浴漠河的极光,感受它的神秘;去山顶看一次日出,然后大喊'滚蛋吧!肿瘤君!'"[1]
所以,从生命的质量和价值实现来说,熊顿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功者。在众多的青春题材影片中,《滚蛋吧!肿瘤君》是一个太特别的存在,它用死亡致敬青春理想,用生命价值来言说"有志者事竟成",虽然这个故事叙述路径非常传统,但是表达的真实感和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2.2.2 忏悔者:为达目的痛失"自我"的歧途。
作为中国社会中仅有的一代独生子女,八零后的确普遍有自私、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不达目的不罢休等人格性弱点,而这些弱点所引发的痛失"自我"而走入歧途的悲剧也逐渐显现出来了。这是社会学的问题发现,而在近年来的青春题材电影中也确确实实地表现了出来。
在《致青春》中,陈孝正是一个出身贫苦、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进入高校,以获得和其他人同等机会的青年一代。陈孝正在剧中反复说的一句话:"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八零后一代全面系统地接受了中国精英式应试教育,小学考初中、中考、高考、考研、出国……所谓不能有"差池",就是要在层层筛选、步步考试中均获得优异的成绩,这样才有跻身精英阶层的可能性。市场经济为现代人带来了时刻竞争的自觉意识。竞争成为了一种生存的习惯,而与之相矛盾的,属于青春时代的浪漫和爱情都成为了不和谐的音符,或者说,成为了八零后一代在面对选择的时候,往往舍弃的一个分子。与此同时,八零后也在频繁的竞争中焦灼、甚至是迷失自我。
为了实现终极目标,人生中的其他一切都将成为可牺牲品,陈孝正与郑微的爱情就是他赴美留学的阻碍,所以,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分手。对于陈孝正的选择,我们可以有多重解读:首先,他的人生体现了当今社会的现实性和残酷性;其次,陈孝正是一个反面角色,为达目的不惜一切;最后,陈孝正也是一个悲剧角色,因为他最终成为了自己眼中的"失败者".笔者比较倾向于最后一种解读分析,陈孝正这个角色更像一个殉道与忏悔者。,教育模式的单一化影响了这一代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用陈孝正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爱自己更重要",当然,他也为自己的这句名言付出了代价。陈孝正的生活选择和生活经历也让观众们反思:我们的奋斗究竟为了什么?苦行僧似的生活的目标是什么--奋斗的方向和终点又是什么?不折手段追求来的东西最终又是否是自己想要的?陈孝正出国、结婚、离婚、回国、重新追求郑微--他兜兜转转的一圈之后发现,曾经所执着追求的却是一场玩笑般的虚无,而他的归来就是为曾经的自己忏悔,为自己的功利心赎罪。影片呈现的这一类人物的成长,带有残酷青春的痛感,使观众能够从中反思和警醒。
从这里,我们也能够看出,这一类青春题材影片中的"理想"都是"小我的生活目标",而非"大理想".有人曾在新世纪初提出,八零后一代因自私和狭隘而缺乏社会责任感,更缺乏引领时代进步的勇气,对国家和政治事务明显缺少热忱,而仅仅专注于自己的小梦想。这也是表现八零后甚至是九零后过于自我的一种别样的角度,他们对于事物的评价标准,对于理想的定义对于个人利益的权衡,都是极具时代特点的。
说到"为达目的不折手段"的"理想者",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形象,那就是《少年班》中的班主任周知庸。《少年班》的导演肖洋本人就曾经是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一员,所以他选择了一个自己最熟悉也最真实的题材,向观众展示一个特殊的、神秘的、另类的天才少年群体的成长生活,以及他们成长的代价。
相比那几个天赋异禀的少年来说,更具文化意义和反思效应的是他们的班主任周知庸。严格来说,他并不是"青春题材"的主要呈现者,但是对于一群另类天才少年来说,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引领者,最终却成了"为传播福音而牺牲"的殉道者。
周知庸虽然不是青春的表现者,但是他是青春的参与者。作为一个青春群体的背后人物,周知庸是一个长者的形象,带有长者特有的偏执强势,他沉浸在自己的学术世界里,像一个孤独的疯子,不去了解世界,也不求得世界的理解,不在乎外界对他的指责和不容纳。为了少年班能够持续办下去,他不惜伪造上级文件,这也是周知庸为了理想的不择手段和急功近利的表现。电影的结局用异常落寞悲怆的方式交代了周知庸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奋斗目标的崩塌。他只知攻克"世界数学大赛",却疏忽了观照这些另类天才的人生观,他没有看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背后,还存在着青少年成长的各种问题。周知庸的教育方式反映了一个畸形的教育制度,对天才的保护和苛求是中国一代教育者的集体性症候;而青春期矛盾的无从疏导,也成为了中国青年一代内心中隐性的建构型创伤。
2.2.3 现实者:浪漫归于凡俗的大众化取向。
在上世纪末,浪漫偶像影视作品风靡两岸三地,《流星花园》《薰衣草》《花季雨季》等,这都是青春题材影视作品的雏形。但是因为强调"俊男靓女"的偶像魅力,作品内容多是浪漫想象多于真实平凡。然而,近年来推出的青春题材影片,总体风格都在秉着追求表现平凡的宗旨来进行主题叙述。曾经,八零后被视为中国社会的"新新人类",因为其生活的数字网络化、平等参与性、娱乐性、反叛性,以及强调主体性的生活态度,被视为主流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形式".
相对于主流文化群体来说,八零后曾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具有话题性的社会类词汇。而在今天,八零后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从追求新奇到适应平凡,这个现象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这其中存在两层内容,一是人物随着成长,退却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开始接纳平淡如水的生活;二是青春一代追逐的、被家长一辈视为异类的当代文化潮流都已经进入了文化史,趋于稳定和平淡,偶像文艺转变为凡俗的大众文化。
在《同桌的你》中,周小栀的少年梦想就是去斯坦福读书深造,她几乎每一天都在以斯坦福作为奋斗的目标,做任何决定都是以斯坦福作为权衡,连谈恋爱都用严苛的时间限制。并且,她为了追逐爱情,堕胎导致大出血,非典时期私自带林一外逃被校方处分,毕业之际喝得酩酊大醉……曾经波涛汹涌大胆放肆的青春和爱情都在人物成熟后成为追忆的部分,激荡的青春总会平息安静下来,变成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日子--周小栀没有去成斯坦福,而是平凡地嫁做人妻。
在周小栀的婚礼酒宴上,林一问周小栀爱不爱她丈夫,她表现的是那么迟钝。对于周小栀的来说,这场婚姻就是一个将就的结局,不会再有初恋的那种疯狂,当然也感受不到那种激烈的爱情。从这场婚姻也可以发现,幻想最终输给了现实,婚姻也将终归于平淡。当九零后集体以更加先锋、叛逆、另类、出格的形象走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人们发现,其实八零后在大时代的线性发展中只是一个段落,甚至是一个点,八零后的气质特点在其他代际层面前,也终归于平凡。
在集中上映的青春题材电影中还有一个异类,那就是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它们虽然也记叙了四个女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以及毕业之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青春故事,其中交错着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但是观众们发现,《小时代》系列与同期其他的青春题材影片无论从叙事主题还是表现风格方面都有极大的差异。电影言语间讲述的是最残酷的现实,例如对权力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对亲情的把握,尤其是对金钱的认知,郭敬明借顾里的嘴直接说出"没有物质的爱情就像一盘沙,都不用风吹,走几步就散了".郭敬明用一系列的"残酷现实"为九零后观众展现了一个看似真实的生活场景,然而,影片通篇却都是最不现实的虚幻书写。
富二代顾里与顾源的爱情像一个童话,其中掺杂着家族生意的明争暗斗,更像是青春版的 TVB 家族大剧。顾里刚毕业就接触几亿元的企业收购项目,紧接着就做了财务总监;林萧这个剧中最平凡的上海女孩,在本科实习阶段就做了著名时尚杂志的老板助理;南湘的爱情唯美残酷,涉及暴力和出轨阴谋--这些都是"超现实"的故事情节,违背了青春电影的核心母题。本文绪论中提到,青春电影是以"成长"作为核心母题,记录八零后九零后成长过程中的叛逆、冲突、调整、妥协和融合,形成重在"讲故事"、"诉说回忆"的基调,通过不掺杂其他元素的稚嫩的人际交往表达一种朴素纯真的情感,而《小时代》系列全然失去了青春电影的内质性特征,它所呈现的豪宅、名牌、职场充满了青春偶像的浮华。
在郭敬明的影片中,青春只是一个符号,对于郭敬明所表现的追逐虚妄浪漫的"青春"与"成长",《人民日报》在文艺评论《小时代和大时代》中指出:"在中国社会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文艺作品对于物质和人的关系的探索是必要的和有价值的,但探索如果仅仅停留在物质创造和物质拥有的层面,把物质本身作为人生追逐的目标,奉消费主义为圭臬,是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1]
"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2]
郭敬明建构"伪现实"的意义就在于,他建立了一个消费系统和现实要求的桥梁,借助一个公知平台将自己倡导的浮华景观呈现在观众眼前。在这样的主导思想下,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不能够走入凡俗者的心中,而只能在九零后尚未成熟的心智上烙印下梦幻虚假的现实,这直接引导了九零后一代(观影主要群体)攀比和炫富的价值观,这也是《小时代》除了剧情涣散拖沓、演员演技空洞之外饱受诟病的重要原因。
2.3 人物成长中"性表达"的模式化。
2.3.1 弱化情感的觉醒与释放,强化女性身体伤害。
一般的观众都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青春题材影片中都涉及人物成长中的"性表达",这也成为这个类型影片的一个模式化特征。影片中的人物成长自然勾连着情窦初开对异性身体的好奇,到偷尝禁果的激动,再到成熟期情感的觉醒与释放这整个过程,因此,青春题材影片中涉及性表达是非常正常且自然的。"性脚本理论强调人的性发育不仅仅是一个生理成长的过程, 更是个人认同和归化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的性文化的过程, 而且恰恰是后者才塑造了人各种性行为。"[3]
然而,在青春题材影片中,性表达往往弱化了人物情感的觉醒与释放,而重在强调女性的身体伤害。
青春题材影片大多是将性表达与爱情挫折联系在一起,因为青春时代对性爱的理解是片面的、缺失的,因此影片中的人物很难把握两性之间交往的真谛,创作者借助于性爱的错位与混乱来表现各个人物在青春时期对爱情的理解。由于对两性关系有理解的偏差,所以也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于是很多影片中都出现了堕胎的情节。《同桌的你》中周小栀怀孕,并且私自堕胎引发大出血;《匆匆那年》中方茴怀孕,为了让这段荒谬的经历刻骨铭心,甚至要求在手术过程中不打麻药,用极致的疼痛惩罚自己;《致青春》中,阮莞的男友出轨使另一女生怀孕,阮莞亲自拿钱并陪同她做了人流手术,对方身体的疼痛与阮莞心灵的疼痛交织在一处……为了表现青春的痛感,很多导演和编剧都将堕胎作为表现的输出口。当然,很多意象和情绪表达都可以表现青春的痛感,而不局限于对女性身体的伤害。
从这一点来说,当下的青春题材影片对爱情的理解是片面的,对青春的认知经验也是极端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对性爱的错位接受的确与堕胎这一情节紧密相连,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合理的。
之所以说青春电影弱化情感的觉醒与释放,强化女性身体伤害,这是以青年政治电影中"性表达"作参照的。第六代电影人的性书写更偏重于表现性爱的来源和性爱的背后,而不在性爱本身。对于女性身体伤害,更多的是呼应心灵诉说,而不在外观的痛感和血腥,这与当下的青春电影有很大的不同。例如《青红》中,青红被小根强奸,这一情节是为了表现性压抑的极端释放,本身还映射了当时残酷的社会道德和家庭教育的绑架。《颐和园》中余虹的几次性爱表达也是有深意的,一个刚刚从边远小城来到北京大学的年轻女孩,怀揣着浪漫的、奋不顾身的想法,却在陌生的人际交往中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她通过性爱找寻对生活的渴望;在工作之后,她又通过性爱填补没有目标的生活中的虚无感。总之,影片中余虹是借助于一种生活方式(麻木的性爱)来转嫁内心的彷徨。
而相对的,八零后一代走进大学校园时正值新世纪初,社会和伦理道德束缚也在这个时间段松绑,男女大学生对于情爱和性爱,处于一种自主选择却迷茫不知所措的状态。一方面,对于爱情,他们有自我表达意识,尤其在追求个性解放、表现自我价值的伊始,激情如开闸的洪水般肆意奔流;另一方面,偷吃禁果对于那时的青年男女来说是对集体化选择认知的一种附和,没有承担和责任的意识。
所以,这种性表达叙事角度也表现了人物在青春时代对待性爱的错位理解。
2.3.2 以"性书写"作为影片情节的重要推手和转折点。
人物从青春萌动期对异性身体的好奇、对性爱的懵懂,发展到成熟期对性爱的觉醒与释放(甚至是刻意释放),这本身就是一条成长的线索。青春题材影片几乎都把性爱和人生的坎坷挫折联系在一起,表现主人公在青春时代对性爱的错位理解,以及不成熟的行为和决定,所以,毫无例外地,性书写都成为了影片情节的重要推手和转折点。
《匆匆那年》中方茴的初次性体验是报复陈寻的自甘堕落,而后也因此承受了堕胎的疼痛和后果,从那之后,方茴才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加深刻也更加成熟的体悟。《左耳》中黎吧啦与张漾的碰撞激情后,吧啦认为自己由此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女人,并将真心全部托于张漾,这引发了之后她听到张漾骂她是"婊子"之后的剧烈反应,直接导致了黎吧啦的车祸,这成为影片的重要推手和转折点。另一条叙事线索中,李珥目睹许弋的偷情背叛,这一方面使李珥真正从少年的梦中彻底醒来,另一方面也为后面与张漾的情感做好了铺垫,推动故事发展。
《小时代》中顾里与席城的鬼魅失足是影片中的"爆炸点",几乎所有的矛盾冲突都直接或间接与之有关。南湘与顾里之间的友情瓦解、席城要挟顾里、林萧为顾里隐瞒而得罪了南湘、顾里与顾源分手等等,都是在顾里与席城的鬼魅失足后发生的。《同桌的你》中周小栀的私自堕胎大出血,《致青春》中阮莞带着别的女孩子堕胎之后撕心裂肺,这些性书写都为影片后部伤感的结局做足了铺垫,是影片中人物成长的动机性原因。虽然这样的书写手法非常老套且幼稚(包括车祸),甚至给人以"无堕胎,不青春"的畸形印象,但是这的确是人物成长和影片发展的标志性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