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前旧的互联网系统和服务设计方面的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比如存储资源、计算机硬件资源的内存等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尤其是数据中心数据的匮乏使得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教学系统时存在数量与速度上的缺陷。因此发展云计算资源空间是计算机技术与教学工作要求的具体体现。云计算就是将传统的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转移到网络空间中,实现网络资源的最小化、动态化与互动化。高校教学资源丰富程度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支撑点,目前各高校的教育资源存在分配不均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我国高端教育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优质教育资源价值的发挥,因此以“云计算”为基础的资源空间应用为改善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一、云计算与教育领域的结合
为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对数字化学习的需求,美国首次进行了云计算项目的运行尝试,开创了云计算与教育的结合,实现了教育学习的自主化与空间化。在我国国内,北京禾田雨橡公司建立了大学城,与全国多所院校合作,建立了云计算资源空间平台。Google 也启动了云计算学术合作计划,北京师范大学秀丽博士创建了一个学习和研究的云计算社区资源链接,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教育资源的云计算优势处处体现在高等教育中,大大提高了高等教育的效率,转变了高等教育的传统模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师生重视云计算建设,并且朝着云计算平台发展。
二、云计算资源空间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云计算资源空间也称为信息共享空间,它就是将各种信息汇集到计算机空间中,任何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浏览其中的内容,实现了学习资源的随时化与动态化。云计算资源空间不仅是学习资源的储存中心,也是一个学习的交流平台。就如同美国着名学者克里斯托弗·罗伯特·希尔所说,信息资源空间具有以下特点: 普遍性,普遍性主要是对信息资源的使用者而言的,任何人只要在计算机界面上都能够获悉自己需要的知识,当然这需要使用者要使用相应的软件工具; 公共性是指提供一种适合大家合作和交流的丰富资源场所; 灵活性是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环境和技术的发展; 适应性是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用户的需求。因此云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属于系统的工程,需要用户与各种服务之间的密切合作。目前,全国多所高校加入大学城云计算资源空间建设,相互学习和共享课程设计、精品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
( 一) 云计算资源空间建设能大大节约信息化的资金投入。
云计算资源空间属于系统性的资源网络,它具有很强的储存能力,而且储存系统属于虚拟式的,这样无论系统多么强大的资源都可以储存到云端中,通过利用云端服务实现高校信息资源建设的资金投入: 一是传统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购买各种储存硬件设施,而且还需要对这些硬件设备进行维修与修护,这样就需要高校投入巨大的资金,而通过云端则可以避免设备购买资金的投入,因为云端是云服务商提供的信息平台; 二是学校将所有资源都存储在云端,师生只需通过游览器访问云计算空间,学校只需有良好的网络设施和少数管理终端及云接入设备即可; 三是使用云端服务器可以避免因为各种网络安全因素而导致资源丢失以及被损坏的现象。
( 二) 云计算的应用能够保证高校师生的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主要包括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这几个方面在云计算资源空间建设中,服务商都已经考虑。而这些考虑都符合高校教学工作的要求,尤其是基于当前高校网络资源建设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为目前高校计算机病毒防控工作一直是高校网络建设中的软肋,高校每年投入到计算机病毒防御中的资金在逐年增加,但是效果却并不明显。而通过云计算技术则可以改变这一现象,因为通过云端实现了数据资源的空间化与虚拟化,传统的病毒以及人为破坏都不能影响到云端中,这样就为高校省去了大笔的资金。
( 三) 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高校将教育资源以产品的方式呈交给云端服务商,而云端服务商则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对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传统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按照教育资源的模块进行整合,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局限整合,但是由于其并没有突破地域的限制,尤其是没有突破学校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外场地的限制,而通过云端则可以改变这一局面,因为通过云端服务器可以将各种教育统一纳入到强大的计算机网络中,便于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 四) 形成了以信息资源共享的模式。由于我国教育资源水平还不均衡,虽然很多高校与企业建立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数据库,但是由于这些资源数据库存在独立运行的问题,使得教育资源的价值没有发挥到最大,而通过云终端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云服务系统可以将不同地区、院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以互联网的方式传递到云端中,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协同作业。
三、基于云计算进行高校教学资源整合
( 一) 目前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学资源整合是目前我国高校践行“互联网 + ”战略的具体体现,其主要是基于当前高校间相互独立的教育资源而发展的,其目的就是对高校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全新的整体。结合实践,通过对新疆高校云计算终端应用的现状调查,发现高校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不能否认存在的问题。
1. 教学资源分布不均。基于高校教育资源不均衡发展的现状,由于人才缺乏、资金不足、设备老化等原因,信息化程度较低,学习资源、教学资源、课件资源、虚拟实训、数字图书、视频资源、实验室软硬件资源等严重不足的状况,而又不能很好地分享着名大学的资源,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使一些地方院校的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办学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
2. 教学资源更新速度慢。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技术、通信技术等各种现代化技术发展迅速。高校需要最新的虚拟技术、实验室设备、计算机设备、数字图书等现代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这些设备的更新会给高校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由于人才缺乏、资金不足,教学资源更新速度较慢造成一般性高校发展的屏障,虽然国家为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高校的合并,大学城的建立都未能很好地解决教学资源匮乏。
3. 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严重、维护成本高。很多地方高校有限的资金都要投入教学资源建设,学校因缺乏资金而影响发展。另外由于信息的闭塞导致高校在优秀学科建设上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这样必然会增加高校的运行成本。
4. 教学资源、教学设备共享不足。当今计算机网络广泛应用,使高校间的教育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实现了整合。然而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还非常低,课程资源、精品课程、数字图书等都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和共享,硬件资源更是无法实现整合。
( 二) 利用云计算资源空间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云计算资源空间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是当前高校发展“互联网 + ”战略的具体体现,其主要方法就是将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储存到云端中,云端服务管理商通过开展“云端服务”向师生提供相应的服务,而师生则可以进入到云终端中进行学习。云终端的重大优势就是改变了传统的资源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需要使用者到专门的计算机设备中获悉的弊端,而是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阅读,这样不仅克服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而且还实现了实训锻炼,因为学生可以通过云终端进行相应的模拟实验操作。尤其是避免了教育资源重复建设和软硬件维护的成本,提高高校教学资源的利用。在云终端教育资源中,高校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储存在云服务中,并且云端向所有的师生提供接口,师生通过云端提供的端口进入云端系统中,进行资源的学习: 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获知的云端服务端口进入到云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接入互联网的设备进入云端更新或发布自己的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等资源。同时云端管理人员则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分类与储存,云端服务器则是提供搜索数据的检索支持。具体的使用流程就是,师生通过交互界面进入到云端中,并且按照自己的需求检索相应的资源,云端服务器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相应运行,并且将用户需求的资源检索出来。
四、云计算空间在教育网上的部署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高校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网络普及和教育网高速的国际出口使得学校有更多的机会同其他高校乃至世界名校进行交流。信息中心在各大院校的快速发展,用于教学和研究的高性能服务器的架设让很多院校具备了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由于开放的标准、开放的数据访问和开放科研的理念发展而来了开放的教育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包含了从课程数据( 课件、科研、影像) 到互动的教学社区。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加上初步的网络共享,这些都为云计算空间在高校的应用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由于需要的网络规模发展不均衡和教学资源协调的限制,目前云计算主要是由几个大公司倡导和实施,并且大部分应用是出于商业目的,极少数针对教育行业,即使有也仅仅是停留在租赁该公司的云计算资源的空间。例如: 全国很多高校都开始云计算资源空间建设,但大多数都采用租赁公司所提供的云计算资源空间。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在新疆高校中率先启动,与北京禾田雨橡公司合作,建立云计算资源空间平台。如果直接采用现有的云计算方案,固然短期成本低,实施简单,但是原有教育资源的移植和高校原有的计算能力的处理将会成为主要的问题。所以在现有的教育网络上部署云将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这种部署方式大致包含如下的步骤: 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面向服务的封装或者改造。这是一项许多院校都正在进行的工作; 建设新的提供基本应用服务的计算和数据中心。如教学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网络课程资源系统、精品课程管系统、虚拟实训实验室系统等应用。
【参考文献】
[1]刘鹏。 云计算[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4
[2]肖希明。 信息资源建设[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6
[3]李桂银。 云计算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共享空间资源建设[J].图书馆现代技术,2011,2: 53 ~54
[4]王福成。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应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1,7: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