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东方哲学论文

探析孟子的论辩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2-22 共3105字
论文摘要

  孟子是孔子以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其以“好辩”著称。究其原因:一是孟子为了坚持和宣传他的观点和主张,不得不经常展开激烈的争辩,其曾有“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之语(《孟子·滕文公下》,以下只注篇名),即是佐证;二是孟子之为人,本不像孔子那样深沉庄重,而自傲自负、锋芒毕露,动辄与人言辞交锋,必欲争胜。

  当然,孟子不仅“好辩”,更善辩。 苏洵在其《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便认为孟子“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绝之言,而其锋不可犯”,清人刘熙载也曾在其《艺概·文概》中赞叹孟子之文“析义至精”“用法至密”。

  孟子长于辩论,除了其自身所具有的“浩然之气”(《公孙丑上二》)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他对具体论证方法灵活多样、富于变化的运用。 笔者试对其论辩方法加以探析,略作归纳,论述如下。

  一、直言法

  直言法即直截了当地摆出自己的观点,使听者明晰事理的正确性、合理性、必然性,从而接受观点的方法。

  如著名的 “孟子见梁惠王章”(《梁惠王上一》)记录的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谈话和论辩。一开始是梁惠王发问, 曰:“叟不远千里而来,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在孟子看来“利”与“仁义”是难以调和的,所以机智地以“利”为突破口展开了论述。他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接着痛批“利”的危害,阐述“仁义”的好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言利? ”孟子指出王、大夫、士、庶人,如果都说“何以利吾身”,就会产生“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的可怕结局,甚至会导致“千乘之家”弑“万乘之君”,“百乘之家”弑“千乘之君”的悲惨下场。 孟子在此即直指“言利”只会带来弑君亡国的危害,惠王闻之,触目惊心,深为叹服。 这种大胆的精神、鲜明的观点、明快的风格为司马迁所赞叹。他在写《孟子列传》时,开篇便说:“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清人赵襄周也在其“孟子文评”中评析说:“单刀直入,大旨豁然,斩断迷途,引归正道。 ”

  “梁惠王曰章”(《梁惠王五》)也是如此,梁惠王在先后为齐、秦、楚所败,大儿子战死的情况下,感到莫大的耻辱,他向孟子问策,希望能振兴魏国,一雪前耻。此处,孟子还是直言其观点,他向梁惠王讲了当前应采取的措施,即“施仁政于民” 。 随后又点出魏如“施仁政于民”则“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以及齐楚秦诸国不施仁政,“夺其民时”的恶果,一正一反,两相对比,使惠王清楚地意识到倘“施仁政于民”,则“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二、移花接木法

  孟子在游说或论辩时,难免遇到对方提出一些自己不愿回答或难以回答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孟子会迅速转换话题,以确保游说或论辩的成功。 此即移花接木法。

  如“齐桓晋文之事章”(《梁惠王上七》),一开篇,齐宣王就问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此句意思是: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迹,您能讲给我听听吗? 齐宣王此问是有原因的,因他处于齐国的强盛之时,一心想以武力征服中原,称霸天下,所以想让孟子给他讲讲齐桓公、晋文公这两大春秋之霸称霸天下的事迹。 而众所周知,孟子是主张“王道”,反对“霸道”的。 双方的观点可谓尖锐对立,如果孟子此时直言不愿谈,双方必然不欢而散,那么劝宣王“弃霸道、图王业”的游说也随之会失败。 孟子深知这一点,旋之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作答。也就是说:孔子的弟子们没有谁提到过齐桓、晋文的事情,所以后代就没有流传下来,当然,我也没有听说过。如果您一定要我说的话,我就说说以仁德的力量一天下的“王道”吧。其实,孟子所言非实,他曾经自述:“……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理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

  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离娄下二十一》)从中可知,他和孔子都熟知齐桓、晋文之事。孟子之所以推说不知,就是为了避免正面交锋,缓和谈话的紧张气氛,从而巧妙地把话题以“霸道”转入“王道”,以确保游说的顺利进行,直至成功。

  “庄暴见孟子章”(《梁惠王下一》)也是如此,孟子见齐王:“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孟子的话一出口,齐王就“变乎色”,很尴尬,不得不声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可见当时谈话的气氛有多不融洽。 如果孟子顺着齐王的话题去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雅俗高下,谈话的气氛必然更为紧张,劝说齐王“行仁政”的目的就无法达到,所以孟子适时地转换了话题:“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以此来缓和气氛,并且将话题由音乐引入政治领域,为游说成功做好了铺垫。

  “孟子见惠王章”(《梁惠王上一》) 等章节也都体现了此法。

  三、设彀法

  彀,即圈套之意,所以设彀法即预设机巧,引人进入圈套的方法。 其往往表现为:远处着眼,迂回前进,有收有放,先纵后擒,最终折服对方。

  如“有为神农之言许行章”(《滕文公上四》),孟子在一开始并不急于驳斥农学家,“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的观点,而是先就许行之衣食起居向陈相一连提了八个问题: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 ”曰:“否,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

  曰:“冠。 ”“奚冠? ”曰:“冠素。 ”“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许子奚为不自织? ”曰:“害于耕。 ”“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

  这八问看似和反驳对方观点毫不相干,但其实已诱使陈相上钩,并且一步步向圈套靠近,因为从两人的一番问答中,已确认了许行的帽子、锅以及农具都非自给,而是与各种工匠交换而得这一事实。 紧接着孟子又问陈相为何许行要如此不怕麻烦地和各种工匠做交换,陈相答“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此时,陈相不知不觉间已落入彀中,因为既然许行实在不可能一边耕种一边做各种工匠的事,那么君王又怎可能一边耕种一边治理国家呢? 至此,农学家的观点不攻自破。

  “寡人愿安承教章 (《梁惠王上四 》)”等章节均采用了此法。

  四、譬喻法

  譬喻法,即比喻法。 孟子善用比喻,对此,东汉赵岐在其《孟子题辞》中称赞道:“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 ”据今人统计,《孟子》一书中各类比喻竟达 159 个。 所以,比喻是孟子论辩的一大特色。

  在“齐桓晋文之事章”中,以“缘木求鱼”形象地说明了齐宣王想以“霸道”统一天下的不可能性;以“为长者折枝”来形容事情的轻而易举,以“挟泰山以超北海”来说明事情的困难,合在一起,指出对齐宣王来说行仁义并不困难,而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齐宣王的不行仁义是“不为”而不是“不能”。 此外,他谴责惠王的施政是“率兽食人”(《梁惠王上四》),把百姓盼望贤君出现喻为 “大旱之望云霓”(《梁惠王下十一》),用“水之就下”(《梁惠王上六》)的属性比喻民众归仁的必然趋势。这些贴切而精妙的比喻不仅使行文形象生动,以少胜多,而且由于喻义多藏,语近旨远,往往能发人深省,受到启迪。

  《孟子》 中还有一些比喻, 由于具有了简单的情节,所以便上升到了比喻的高级形式———寓言。如“梁惠王曰章”(《梁惠王上三》)中的“五十步笑百步”: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

  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通过此喻,孟子委婉地告诫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诸如此类的比喻还有 “日攘一鸡”(《滕文公下八》)、“齐人有一妻一妾”(《离娄下二十三》)等等。

  综上所述, 正是由于孟子能够灵活地运用直言法、移花接木法、设彀法、譬喻法,所以才能做到善辩。

  当然,这些论证方法也值得今天的我们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孟子.孟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31.文中所引孟子文章皆出于此,不再一一加注.
  [2] 章培恒.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60.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