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德语论文

从顺应论角度看汉语文化元素的德译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4-10-28 共6907字
论文摘要

  一、引言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意义传播和交际过程,其中文化元素始终是翻译的难点所在,因为某一文化的特殊内涵对于另一种文化来说往往是陌生而难以理解的。译者如何在译文中正确传达源语蕴含的文化信息,并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语言规范,不言而喻是极具难度的工作。语用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就是交际者不断顺应不同的交际意图、交际伙伴和交际语境对语言进行不断选择的过程,而翻译实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对语言进行不断选择的过程。基于顺应论和翻译的内在联系,许多学者开始关注翻译研究的顺应论视角。本文将通过汉译德的实例分析,对汉语文化元素的德译进行顺应论视角的审视,并探讨文化元素的翻译方法,进而探究顺应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目前对文本中文化元素的翻译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从微观层面研究文本中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另一种则是从宏观层面将文本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篇章结构、文本风格等方面的文化特色及其翻译(Floros,2002:78f.)。本文采用第一种思路,聚焦于文本中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鉴于语言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一方面文化包含语言,影响着语言,另一方面,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Nida,1964:91),人们首先通过词汇来认识和构建世界,了解自己的文化,进而区分不同群体在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各层次文化领域内的差别(Oksaar,1988:12)。因此,从文化特色词汇出发研究文化元素的翻译,既是可行的,也具有代表性。

  针对文化特色词汇,欧美许多翻译研究者都有过定义。德国翻译理论家赖斯(Reiss,1971:78)认为,文化特色词汇是仅在源语国家普遍知晓的事物、风俗习惯等的对应表达。与此相似,德国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科勒(Koller,2004:232)认为,文化特色词汇是一些国家在政治、制度、地理、社会文化等领域内所特有的表达,这些表达在翻译为另一种语言时,会出现词语缺失 的 “零对应”现象。 美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Newmark,2001:94f.)将文化特色词汇 (culturalwords)与普通词汇(universal words)进行对比,认为文化特色词汇大多承载着特殊文化信息,另一种文化往往会对其感到陌生且难以理解,所以此类词常是文化差异的体现,也是翻译的难点所在。可见,文化特色词汇存在于文化的各个领域,且在另一种文化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例如中国上海特有的建筑形式“石库门”,还有中国小吃“臭豆腐”等,这些词汇对于中国读者并不陌生,但对于与中国接触有限的外国读者来说,其文化内涵却很难只用一两个词语来解释清楚,这必将对翻译提出不小的挑战。如何在正确理解源语中文化概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作者意图、翻译目的、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的认知水平以及目的语文化背景,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语法规律、表达习惯的同时,又能正确传达源语词汇蕴含的文化信息,是每一位译者面临的难题,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二、从顺应论视角看汉语文化元素的德译

  1.顺应论与翻译

  语用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经常不断的、有意无意的、受语言内或语言外因素左右的语言选择过程”(Verschueren,1999:55-56),换言之,一个人在使用语言时就是对语言进行选择的过程。人在语言产出时会根据特定的交际情景和交际伙伴选择相应的词汇、语句和表达方式,而在理解过程中同样也是根据所处的情景对交际伙伴的言谈作出相应的诠释和理解。

  语境因素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过程、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程度这四个方面构成了顺应论的四个主要分析维度(参见何自然/谢朝群/陈新仁,2007:81)。顺应论既从微观角度关注语言结构因素,也从宏观角度重视语境和文化,既重视顺应的动态性,也强调顺应的意识性,是可以从认知、社会、文化、语言、语用等综合角度“全方位考察语言现象及其运用”(宋志平,2004:20)的语用综观。而翻译过程实质上就是译者对原文和译文不断进行动态顺应的过程。由于目的语的语言与文化和源语的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差异,当译者参与到翻译这个跨文化的意义传播过程中时,一方面他要在解码时顺应源语的语境和交际背景、借助源语的语言因素,包括语法规律、语言习惯、文体特征等,以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源文的内涵;另一方面当译者用目的语重新编码时,也要顺应目的语的语言和语境,顺应其语法规律、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等,将自己所理解的源文意义选择最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为了使译文读者对译文意义进行合理、正确的解码,必要时可能还要对语言表达进行调整,目的语语境所缺乏的关于源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进行适当的补充。可以说,整个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对语言、语境和文化进行不断顺应和选择的过程,这一点与顺应论的内涵极其相符,因此国内很多学者开始关注翻译研究的顺应论视角(如戈玲玲2002,宋志平2004,王建国2005,瞿宗德2007,李占喜2007,叶苗2009,王颖频/许晓2011),顺应论为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下文笔者将从《围城》和歌德学院网站的文化栏目中选取实例,从顺应论视角对汉语文化特色词汇的德译进行审视,探究顺应论对文化元素翻译的指导意义和解释力。

  2.从顺应论视角看汉语文化特色词汇的德译

  在笔者所收集的实例中,汉语文化特色词汇的德译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音译、直译

  有的文化词汇可用音译、直译或两者的结合进行翻译,例如将“馒头”音译为“Mantou”,将“臭豆腐”直译为“stinkender Tofu”等。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语言形式及异域文化色彩的传递,顺应了源语的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同时将异域的表达与文化特色直接传递给译文读者,顺应了译文读者对源语语言及文化的好奇心理,能够激发译文读者的阅读兴趣。其缺点则在于不能准确再现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这种只传其形、不传其意的翻译,有时候会对译文读者理解源语文化造成很大的困难,甚至会造成误解与困惑,如读者会产生这样的疑问:“stinkender Tofu”(直译为散发着臭味的豆腐)是否能吃呢可见译者在翻译时也应考虑译文读者对于源语文化的认知水平。

  2)近义替代

  近义替代法是译者顺应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认知语境而采取的一种办法,译者选择目的语中的近义词进行替代,以便通过自然流畅的目的语表达、以目的语文化中的常见事物创造与源语文化特色词汇相似的表达效果。

  例1:那女人平日就有一种孤芳自赏、落落难合的神情———大宴会上没人敷衍的来宾或喜酒席上过时未嫁的少女常有的神情———此刻更流露出嫌恶,黑眼镜也遮盖不了。(钱钟书,2008:

  3)德译:Diese,die schon gew?hnlich so narzi?tisch-blasiert dreinblickte wie ein Mauerblümchen auf einemFest oder die alte Jungfer auf einer Hochzeit,setzte au-genblicklich eine besondere mi?billigende Miene auf,die nicht einmal die Sonnenbrille verdecken konnte.

  例2:我们是老古董了,总算这次学个新鲜。(钱钟书,2008:

  4)德 译:

  Da kann ich mal was Neues lernen,ichgeh?re eben schon zum alten Eisen.

  例1中针对“大宴会上没人敷衍的来宾”译者没有进行逐字翻译,而是在目的语中找到了一个词Mauerblümchen进行替代,这个词字面意思是“壁花”,在德语中是指舞会或聚会中坐在角落、无人问津的女子,正好既生动又贴切地表达了原文含义。

  Zum altenEisen geh?ren(例2)是德语习语,表示已经成为废物或已过时,此处译者用来翻译“老古董”既很好地表达了原文含义,也很好地顺应了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

  近义替代法的优点不言而喻,其缺点也不言自明。

  由于文化特色词汇的文化专有性,在另一文化很难找到完全相匹配的事物,在另一语言系统中近义替代的准确性也很难保证。加之,如果译者不能很好地顺应源语语言体系及其文化背景,对源语文化特色词汇的文化内涵没有准确把握,近义替代的成功率则更小,有时甚至导致错译,例如将中国某些地区从事“喊丧”这种民间职业的人“喊丧的”翻译为Trauerweib。“喊丧的”是中国民间主持葬礼的人,需要将葬礼的每一个环节大声喊出来,担任“喊丧”这一任务的大多是嗓音浑厚的男性。而Trauerweib(可直译为“丧礼上的妇女”)虽也是一种与葬礼有关的职业,但其职业内容却与“喊丧的”不尽相同。

  Trauerweib多是被死者家属雇佣的妇女,在葬礼过程中大声痛哭以表示人们对死者的依恋与不舍。从构词与词典解释来看,Trauerweib是女性从事的职业。因此,Trauerweib与中国民间的另一种职业“哭丧的”更为对应。(参见TengShuo,2012:
49)译者因没有很好地理解源语文化特色词汇的文化内涵,导致选择了错误的目的语表达进行近义替代,其结果必定引起译文读者的误解。

  例3:“尚望大人垂体下情,善为解铃……”(钱钟书,2008:7)德译:

  Ich hoffe,dass Sie,verehrter HerrVater,den gordischen Knotenl?sen,...?

  例3源文的“解铃”比喻解决纠纷、困难,出自“解铃还须系铃人”,暗含了方鸿渐的婚约原本是父亲所定,也应由父亲出面解除这层意思。而译文中dengordischen Knoten l?sen虽然在表面上也表示解开结、解决问题,好像与“解铃”差不多,但事实上两者是有偏差的。译文den gordischen Knoten其实是个德语成语,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戈尔迪是小亚细亚弗利基亚的国王,他用山茱萸的皮打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结,将其轭缚在牛车上,置于丘比特的神庙中,并预言,谁能解开此结,谁就能统治亚洲,公元前334年,马其顿亚历山大远征东方,经过此地时,用利剑将此结斩断。(贾慧蝶,2006:123)

  所以这个成语是表示快刀斩乱麻,断然处理棘手的事情,与源文并不一致,而且源文中方鸿渐想请父亲出面解决问题的意愿并没有表达出来。如果说译者在《围城》的另一处将原句“他只等机会向她声明并不爱她,恨自己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麻的勇气”译成Er hass sich selbst,weil er zu weich und feige war,umden gordischen Knoten zu l?sen(见钱钟书2008:79,译本第106页),即用德语成语den gordischen Knoten l?sen十分贴切地表达了快刀斩乱麻的意思,那么例3的近义替代则并不合适。同样的,用Kom?dianten表达汉语中的梨园子弟(钱钟书,2008:7),用Hochzeitshoroskopen替代汉语的合婚帖(钱钟书,2008:2),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两对词语所对应的文化意象是不同的。

  3)概括性翻译

  如前所述,源语文化特色词汇在目的语中很难找到十分准确的近义表达,所以近义替代法有时候较难实现。退而求其次,译者可以放弃在目的语系统中寻找精确的近义表达,转而用一般概括性词语进行表述,可称为概括性翻译。

  例4:“从朋友攀为亲家。”(钱钟书,2008:7)

  德 译:

  So entwickelte sich zuerst eine freund~schaftliche,dann eine verwandtschaftliche Beziehung.

  由于中德存在文化差异,德国人对于亲戚关系的概念比较笼统,一般也不细分,为了顺应目的语的文化语境,译者将“亲家”直接译为eine verwandtschaftlicheBeziehung(字面意思为一种亲戚关系)就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做法,即对汉语文化特色词汇的内涵做了模糊处理。同样,将“旗袍”译成Kleid im chinesischen Stil(字面意思为中国风格的连衣裙)也可算作是概括性翻译。

  此法虽然因源语词汇的具体文化特殊内涵已被译者过滤,可以大大降低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特色词汇的理解难度,却不利于目的语读者了解源语文化。

  4)解释性翻译

  找不到合适的近义替代时,另一种方法是解释性翻译,其优点在于既顺应了源语文化背景又顺应了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既能准确再现源语文化特色词汇的文化内涵,又补足了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知识缺失,以简要的解释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例5:“鲍小姐打她一下道:‘你!苏东坡的妹妹,才女!’———‘苏小妹’是同船男学生为苏小姐起的外号。”(钱钟书,2008:5)

  德译:

  Fr?ulein Bao gab ihr einen Klaps:Und wasbist  du Su  Dongpos  Schwester,eineIntelligenzbestie! Die Studenten auf dem Schiffhatten Fr?ulein Su den Spitznamen gegeben,nach demberühmten Dichter der Song-Dynastie.

  例6:上海创意产业对于老式石库门建筑的利用和保护要迟到得多。

  德译:

  ...begann die Kreativwirtschaft in Shanghaierst sehr viel sp?ter mit der Nutzung und Erhaltung deralten,für Shanghai typischen Wohnhausarchitektur,Shikumen genannt.

  例7:“方鸿渐到了欧洲,既不钞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钱钟书,2008:8)

  德译:

  In Europa forschte Fang Hongjian nichtnach den Sch?tzen chinesischer Gelehrsamkeit,die ineurop?ischen Bibliotheken vergraben sind,kopiertenicht die Manuskripte aus den Dunhuang-H?hlen,kon-sultierte  nicht  die《Yongle-Sammlung》der Ming-Zeit...?

  例5中针对”苏小妹”的文化内涵,译者采取了添加一个介词结构进行解释的方法,帮助译文读者了解其内涵,如果仅是音译,译文读者肯定体会不到其中的奥妙。例6中的石库门是上海传统的建筑形式,目的语读者并不一定了解这一点,所以译者在译文中引入石库门拼音的同时嵌入了说明其历史文化内涵的定语修饰成分,使译文读者知其读音,又明其文化意义,效果很好。例7中,译者针对源文中的《永乐大典》等中国文化典籍在句首就做了介绍:Sch?tzen chinesischerGelehrsamkeit,die in europ?ischen Bibliotheken vergrabensind,既指出了是中国文化瑰宝,也隐性交代了被八国联军劫掠的历史,否则对中国文化普遍比较陌生的译文读者肯定不知道《永乐大典》是什么,中国人又为什么要到欧洲来“钞”和“访”。这种内嵌式的解释极其巧妙,既顺应了目的语德语的语言结构,也顺应了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并通过这种方法巧妙地扩大了译文读者的文化认知。但解释性翻译的缺点在于,若要对源语文化特色词汇进行篇幅较长的改写,往往使译文没有原文言简意赅,同时源语文化特色词汇的语言形式也得不到再现。

  例8:……更不可能出现所谓的“钓鱼执法”。(ht-tp://www.goethe. de/ins/cn/lp/kul/mag/que/de5679024.htm,2013.03.30)

  德译:

  ...und so etwas wieLockvogel-Praktiken?seitens der Ordnungshüter w?re ganz und gar undenk-bar.

  悬浮框显示:

  Ende 2009hatte sich die chinesische?ffentlichkeitüber die in ChinaüblicheLockvogel?-Praxis seitens der Polizei emp?rt,die zur Entlarvung il-legaler Taxifahrer angewendet wird;auch zahlreicheunschuldige Autofahrer wurden hierbei mit Bu?geldernbestraft,da  diese  aus  reiner  HilfsbereitschaftsogenannteLockv?gel?(von der Polizei eingesetzte,teils sp?rlich bekleidete Personen,die am Stra?enrandstehen,um von Autofahrern mitgenommen zuwerden)transportiert hatten

  例8源于歌德学院网站的文化栏目,译者对于“钓鱼执法”选择在译文中用Lockvogel-Praktiken?seitensder Ordnungshüter(直译为:城管人员的“诱鸟诈骗”行为)进行近义替代。源语表达“钓鱼执法”是个隐喻,喻指城管人员设“饵”,诱骗好心的司机“上钩”,进而对其加以处罚。目的语表达的“Lockvogel-Praktiken”也是一个隐喻,喻体是“鸟”(而非“鱼”),但喻指跟“钓鱼执法”同样的诱骗行为。由此可见译者的巧妙用心,不仅找到了意义相近的目的语词汇,表达方式也无比相似,对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做到了双重顺应。为了顺应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有限的认知水平,译者还在译文表达中额外明示了源语表达隐藏的信息,即明确点出了“城管人员”这一“诱骗行为”的行为主体,使目的语表达更加明确、更有逻辑。此外,译者还利用网络的优势,通过文外悬浮文本框的形式对“钓鱼执法”

  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叙述,可谓充分考虑了不同目的语读者的不同文化认知,做了很好的顺应。

  以上笔者通过实例分析了汉语文化特色词汇的几种德译方法,包括音译、直译、近义替代、概括性翻译、解释性翻译、音译/直译+文外补充式解释、音译/直译+内嵌式解释、近义替代+文外补充式解释等。比较而言,直译/音译与解释性翻译法的结合是比较有效的翻译策略,因为译者在保留了源语语言形式特点的同时,也对文化特色词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作了巧妙的文内或文外补充,既顺应了源语词汇的语言结构和作者意图,也顺应了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和译文流畅、易懂的要求,既顺应了向译文读者介绍源语文化、促进理解的翻译目的,也顺应了译文读者的文化认知语境。尤其是音译/直译+内嵌式解释既能在译文中成功引入异域的表达及文化色彩,使译文读者有机会了解源语文化特色词汇的语言特点,而且嵌入文内的补充解释不仅能使译文保持流畅,又能补足译文读者在源语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缺失,是文化元素翻译中动态顺应的成功体现。若仅使用音译、直译或两者结合使用,虽保留了源语文化特色词汇的语言特点,而其背后蕴含的源语文化信息却无法得到有效传递;若仅使用解释性翻译法,虽顺应了译文读者的源语文化认知语境,补足了他们的文化背景缺失,却无法在译文中再现源语的语言形式,译文往往也不够言简意赅。

  三、结语

  本文以汉语文化特色词汇的德译为例,从顺应论视角分析了几种常见翻译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文化元素翻译的多种可能性。对于文化特色词汇来说,直译/音译与解释性翻译相结合的做法是比较有效的翻译策略。当然,译者在翻译实践中要选择相对正确、合理、有效的翻译策略,就必须对诸多因素进行权衡考虑和动态顺应,包括翻译目的、源文作者意图、源文语言特点、源语文化背景、文本特点和功能、目的语语言特点和表达习惯、目的语文化背景、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及接受水平等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源文内涵,并以合适的方式将源文信息充分、有效地表达出来。这种动态顺应策略贯穿翻译活动的始终,也体现在各个层面。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最终采取什么翻译策略和方法,要看译者对翻译过程的上述各要素进行动态顺应和选择的结果。可以说,运用顺应论不仅可以更好地体现译者的主体意识,用顺应论作观照,而且也可以更宏观地分析和研究翻译现象,为翻译活动、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评价和翻译现象的研究提供更客观、更合理的解释和指导。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