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德语论文

以德语为例分析隐喻对构建人类思维与语言的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05-15 共2558字
论文摘要

  隐喻(Metapher)一词源自希腊语“metaphor  ”,意指“迁移、变换”,即“某个可具体观察到的事物的位置改变”。从20世纪初至今,隐喻经历了从修辞到认知研究的转变过程。在人类认知方面,隐喻创造了新的意义,提供了看待事物的新视角。

  一、隐喻的本质

  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隐喻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是通过某一领域的经验来谈论另一领域的经验的认知过程。更确切地说,是以抽象的意象图式为基础的映射,创立关联,以达到认知的目的。所以说,隐喻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认知方式。

  二、隐喻是人类思维构建的基础

  隐喻遍布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也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中。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所依赖的概念系统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隐喻性的。Sch ler & Schneider 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面对“Mutter explodiert”这句隐喻表达时,6~7岁的孩子已经可以选择画有“勃然大怒的母亲”那幅图画来匹配这句话所传达的意思,而非选择“一个炸成碎片的母亲”,但这个年龄之前的孩子往往会选则后者。
  隐喻对人类思维构建的重要性体现在人们很早便习惯根据自身的经验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并以自己熟知的事物来理解与其具有相似性的新鲜事物,以具体的、有形的事物来理解抽象的东西,即于混沌中把握规则、于差异中感知共性。人类大脑的能动性促使不同认知域之间进行映射,使词汇意义不断丰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下表所示的人体域至各种非人体域概念的投射。
论文摘要
    隐喻的思维模式是人类认知的基础,体现在具体事物域中,除了人体域以外,还有植物域、动物域、空间域、感觉域等。

  三、隐喻是语言构建的基础

  语言作为思维的一种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也是具有隐喻性的。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隐喻就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Lakoff(1980)指出,正是隐喻的认知功能为认知生活转化成语言提供了可能。隐喻是语言变化的触媒,没有隐喻思维,语言将失去其本质。

  (一)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据统计,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都源于隐喻概念,除了那些与最基本的物体和行为有关的表达外,我们所使用的每一个表达都是隐喻。隐喻性表达的普遍性有力地证明了它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性和功能的多样性。
  1980年,着名的认知语言学家Lakoff&Johnson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书中通过大量概念隐喻的例子来说明隐喻在语言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Zeit ist Gold”(时间就是金钱) 这个概念隐喻。
  人们将无形的“时间”看作宝贵的东西、有限的资源,如同有形的“金钱”一般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因此反映在语言中,便形成了如下丰富的表达方式:
  (1)Sie vergeuden meine Zeit. (他们浪费我的时间。)(2)Dieses Ger t wird Ihnen viel Zeit ersparen.(这件器具将节省您很多时间。)(3)Dieser platte Reifen kostet mich eineStunde. (扁了的轮胎让我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4)Ich habe viel Zeit in diese Frauinvestiert. (我在这个女人身上投入了很多时间。)(5)Ihnen wird die Zeit knapp. (您的时间很紧。)(6)Seine Tag sind gez hlt.(他的日子已屈指可数。)(7)Wie geht man heutzutage mit seiner Zeitum?(如今人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见,将“时间”隐喻为“金钱”使人们对“时间”
  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更加形象化,并且“金钱”这一概念域内诸多概念成分都可以用来表示时间,由此原用于“商品买卖框架”内的“vergeuden,ersparen,kosten,investieren,knapp”等词便获得与“时间”这一概念域相关的意义。

  (二)隐喻推动语言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不断涌现,出现在人们头脑中的新概念需要用适当的词汇来表达,但人们创造新词语并非无止境,那些已有的词汇便成了这些概念表达的基础,人们也具有了在概念间寻找关联的能力。比如,随着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计算机领域的诸多词汇都是人们在原有词汇基础上扩展出的隐喻意义:本意为“窗户”的德文词“Fenster”也表示电脑上显示分类信息的“视窗、窗口”,即透过计算机中的这扇窗我们可以看到“窗外”的世界,了解到各类信息;而计算机屏幕表面就如同人们办公的桌面,一般被称为“Desktop”;这个桌面被糊上了一层裱糊纸“Tapete”(桌面背景),并可随时更换;桌子上放着各种各样的“Ordner”(文件夹);我们从文件夹里拿出文件“Datei”并打开;然后在工具箱“Werkzeugleiste”(工具栏)里找到很多工具来对其进行编辑;没有用的文件便扔进纸篓“Papierkorb”(回收站);而非常重要的文件我们则将其保存在自己的小仓库“Speicher”(存储器)中;而且所有的操作都离不开桌边卧着的一只小老鼠“Maus(鼠标)”。1969年,斯坦福特研究所的Douglas Engelbart声称,连接鼠标与电脑的电线就像老鼠的尾巴,因此基于该相似性就将鼠标称为“Maus”,并于1983年通过苹果公司而得以推广。
  显然,这些隐喻意义同样经历了从个人“创新”到普遍接受的“常规”这一发展过程,最终得以满足人们言语交际与认知活动的需要。词汇的隐喻意义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四、结语

  隐喻的魅力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上,还在人类的思维构建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隐喻思维方式是人类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无时无刻不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人们认知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种认知能力。通过对语言中隐喻现象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把握其本质和规律,从而对思维和语言的构建有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蔡玳燕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张勇.德语一词多义的认知研究[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戴敏.隐喻认知理论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3).
  [4]王博.认知角度下的德语隐喻以及对德语习得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5]Liebert,Wolf-Andreas.Metaphernbereiche der deutschenAlltagssprache:kognitive Linguistik und diePerspektiven einer kognitiven Lexikgeographie[M].Frankfurt: Lang,1991: 100.
  [6]Lakoff,George/Johnson,Mark.Leben in Metaphern(Deutscheübersetzung von Hildenbrand, Astrid)[M].Auflage:Heidelberg,2008:16.
  [7]Blank,Andreas.Einführung in die lexikalische Semantikfür Romanisten[M].Tübingen: Bernhard,2001:71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