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近十年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发展探究
【第一章】10年来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概述
【第二章】近十年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十年以来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时代特征
【第四章】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策略
【结论/参考文献】网络小说制作成电视剧的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结 语
国内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改编历经十余年,笔者选取了近十年的作品进行研究,在这十年间,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逐渐走向繁荣,成为电视剧作品的主力军,《蜗居》、《裸婚时代》、《步步惊心》、《杉杉来了》、《何以笙箫默》等作品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并且不乏典型意义的作品。当然,由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但是被拍成电视剧的网络小说从数量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质量上也有很大的改进。
网络小说和电视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两者结合起来能否起到好的化学效应,这既和内在差异有关,但更重要的是跟创作主体、受众群体等方面有关。网络小说本身的互动性和开放性,为改编电视剧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配以合适的美学手段,后现代式的语言也可以很符合贴近生活的审美的。
文章引言部分对近十年网络小说进行界定,第一章通过分析近十年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概况,梳理了近十年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类型,对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有一个宏观的认识。笔者发现,近十年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已经越来越朝着好的方向前进。
文章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分析近十年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在发展的方向上虽然是不断前进的,但是这中间也有着许多问题,在改编上存在着粗糙、编者身份不明等众多问题。
文章第三部分则分析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时代特征,不难看出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多元价值取向、突出女性地位、开放互动的特征表现更加明显。
文章第四部分,则通过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问题、特征而提出一些未来发展的策略,改编者只有在美学手段上更加重视,使其互动这一特征发挥到更大限度,在注意收视率时也不能忽视价值取向。未来与新媒体合作,在全媒体下进行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一个方向,电视剧可以通过电视台和网站互动联播。虽然文章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对于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未来是否会成为电视剧作品主流、在电视平台和网络平台如何真正实现良性互动这些还有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一)相关专着:
[1]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3] 谭德晶。网络文学批评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4] 汪流。电影编剧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5] 徐岱。小说形态学。[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6] 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7] 杨恩寰。美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8] 周宪。视觉文化的方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9] 鲁曙明,洪俊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0]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 张宗伟。中外文学名着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12] 刘明银。改编:从文学到影像审美转换。[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13] 汪方华。通俗电视剧美学--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通俗电视剧。[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14] 范伯群。孔庆东。通俗文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15] 曹文轩。为人类提供良好的性格基础--关于文学教育的意义。引自洪宗礼,柳士镇,倪文锦主编,母语教材研究(9)。[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6] [美].萨伊德·菲尔德。改编,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17] [美]乔治·布鲁斯东,高骏千译。从小说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18] [美]尼尔·波兹曼,章艳译。娱乐至死。[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9] [美]尼尔·波兹曼,吴燕莛译。童年的消逝。[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0] [美]约翰·布洛克曼。未来英雄。[M].海口:海南出版,1998.
[21] [美]D.J.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 [M].
[22] [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421.
[23] [法].安德烈·巴赞。非纯电影辩--为改编辩护,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244
[24] [英].克莱·派克。电影和文学,陈犀禾选编。电影改编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
[25]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郭镇之。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华夏出版社。2001.1
[26] [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1975.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年
(二)相关期刊论文:
[1]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前沿问题的学术清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
[2] 杜鹃。《网络传播与文化创生--以 2010-2011 年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为透视点》。[J].《电影评价》2012.7
[3] 沈雅斐。《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的历史与可行性分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S4
[4] 周志雄。《论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 赵光平。《从自由到捆绑--网络小说影视改编困境探析》。[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8
[6] 谢艳丽。浅析网络小说的新特性。[J].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9.2
[7] 余宇。电视剧《双面胶》的文化探询及伦理观照。[J].魅力中国。2009.11
[8] 金振邦。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的裂变。[N].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9] 葛红兵。网络文学--新世纪文学新生的可能性。[J].社会科学 2001.8
[10]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的后现代文化逻辑。[N].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4.3
[11] 张伟靖。叶晓楠。从"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火爆看网络文学的发展。[J].2001.4
[12] 马龙潜。新世纪的网络原创文学。[N].中华读书报。2002.7
[13] 余宇。电视剧《双面胶》的文化探询及伦理观照。[J].魅力中国。2009.11
[14] 包燕。主体身份的建构与弥散[J].浙江学刊。2007.6
[15] 韩晓东。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真实得让人失望。[N].中国邮政报,2002.12
[16] 谢艳丽。浅析网络小说的新特性。中国当代文学研究。[J]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