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融资困境探究
【第一章】
中小房地产公司融资路径探析引言
【第二章】
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融资理论与实践
【3.1 3.2】
JD地产公司情况分析
【3.3 3.4】
JD地产融资情况及解决方案
【第四章】
中小型房企金融创新的方向
【结论/参考文献】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在中国经济成长进入“新常态”的趋势下,房地产行业迎来了转型调整的浪潮。可以预见,未来房地产的产业模式和市场格局将发生更加深刻的变革。对于众多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而言,尤其是在房地产融资方面突破传统模式、创新发展思路、寻求转型路径将是企业的核心问题。
本文梳理了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的基本特征及理论特征,宏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产生的效果,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的新变化以及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融资难,融资规模小,融资方式相对单一、融资成本高,融资受限等特点,分析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整个融资模式的构建和所导致的问题和现状,通过对这些状况的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与改进意义,以期能为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贡献一些自己的思考。
本文针对性的研究了 JD 地产这个案例,意在通过分析 JD 地产的融资现状及问题,得出了适用于 JD 地产及其他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在融资模式的选择上可借鉴的改进方式和创新模式:第一,改变传统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过分依赖银行的方式,谋求融资模式多元化;第二,提高中小型地产企业融资和企业项目开发管理的效率及现金流匹配,抵御宏观政策和市场竞争的影响;第三,提出了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融资金融创新的选择房地产众筹的建议及意义。
笔者认为,在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金融创新方面,特别要重视房地产众筹这个融资方式的原因在于国内的房地产众筹才刚刚兴起,由中国法律环境和金融体制与海外存在不同的差异,房地产企业和各类众筹平台都在摸索契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众筹的路上。正基于此,无论房地产企业的规模大小,大家的起点是一致且相对公平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融资不会受到以往通过金融机构融资所需面对的种种限制。中小型房地产企业如果想从现有融资困境中突围,就必须把握住我国未来房地产众筹发展的方向,提前做好准备。可以预见的将来,房地产众筹将成为房地产企业融资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融资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小锋。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2]倪仁泉。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3]黄卓。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策略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8.
[4]席兆胜。我国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08.
[5 武书义。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策略[J].2008,1(1)-.天津:华北金融,2008.
[6]陈珊。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渠道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
[7]赵娜新。我国房产企业融资渠道的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8]刘旦。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研究[J].2011,7(7)-.北京:中国房地产金融,2011.
[9] 魏后凯,李景国。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10-118.
[10] 赵昌文。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 10 年发展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17-24.
[11]黄小强。房地产业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合并调整后的投入产出分析[J].武汉金融,2013(04):45-47.
[12]张灵。我国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初探[J].特区经济,2013(05):214-215.
[13]杜广如,赵君彦。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研究[J].开发研究,2010(02):16-20.
[14]续航涛。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困境与创新[J].时代金融。2011(6):106-108.
[15]吕坤。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16]韩彦峰、苏瑞。我国房地产业融资现状研究[J].特区经济。2011(1):272-274.
[17]宋佳佐。宏观调控下房地产企业融资途径探讨[J].大众商务。2010(110):9.
[18]王晓群。风险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23-126.
[19]牟玲玲。房地产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3):24-26.
[20]韩剑学。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融资成本及风险分析[J].重庆大学,2009(1):11-31.
[21]王秀玲,李文兴。我国房地产融资创新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2(1):79-81.
[22]汪红。企业投融资风险及规避对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28-130.
[23]王满银,肖瑛。中国房地产宏观政策调控研究[J].城市问题。2012(10):50-54.
[24]王铁军。中国房地产融资 20 种模式[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379-391.
[25]张广柱。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偿债能力分析[J].会计之友,2012(28):85-88.
[26]施金亮。房地产投融资[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17-43.
[27]徐航涛。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困境与创新[J].时代金融。2011(6):106-108.
[28]覃芳。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企业经济,2012(02):140-142.
[29]孙学敏。中小企业金融与财务研究[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10:145-14.
[30]王巍。对现阶段我国房地产融资模式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1):235.
[31]杨开明。企业融资-理论、实务与风险管理[M].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32]郭斌。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分析--以福利经济学为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3(01):40-44.
[33]吴静。发展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拓宽房地产融资渠道[J].企业研究,2007(8):52-53.
[34]Anish Goorah.Real Estate Risk Management with Copulas[J]. Property Research.2007(10): 289-311.
[35]Atleberry Willian. Housing Financ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112-143.
[36]William B. Brueggeman.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Investment[M]. New York: Mc Graw-HillPress. 2010(14):356-512.
[37]David Geltner. Commercial Real Estate Analysis And Investments[M]. New York:South-Western Thomson Learning Press. 2001:66-88.
[38]Eriksson M.&Hede J.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D]. Master Thesis. Goteborg University.2002.
[39]Masahiko Egami. A Frame Work for the Study of Expansion Opinion. Loan Commitmentsand Agency Costs. Journals[J]. Corporate Finance. 2009(15):345-357.
[40]Modigliani. F. & Miller,H.M,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e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Investment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8(48): 261-297.
[41]Jean Tirole.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Finance[M].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2006:111-138.
[42]Stephen J.Gauthier. From Internal Control to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J]. GovernmentFinance Revies. 2010:56-58.
[43]Ambrose Bre. Peter Linneman. REI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perating Char8cteristics[J].Journal of Real Estate Research.2001,21(3): 23-34.
致 谢
时光快如白马过隙,快三年的研究生学习期限已将近结束。在这宝贵的近三年时间内,我不仅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上有了更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通过将这些理论综合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在工作中打破常规思维模式,往往有意料不到的惊喜与收获。这与在云南财经大学近三年的 MBA 学习是紧密相关。毕业之际,回味所学、所写、所思、所言、所论及所闻,确确实实充实和丰富了工作和生活。
同时,我要向我的导师陈永忠教授表示衷心的感激。从论文的选题到定稿这个过程,陈教授都在百忙之中抽出充足的时间与我讨论研究论文的写作,积极引导我围绕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为目标,踏踏实实地做出实务性及代表性较强的论文。陈教授丰富的学术知识、敏锐的思辨及洞察力及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对我日后的工作方式及态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感谢在云南财经大学所经历的学习生活,感谢曾在云南财经大学 MBA 班认识的同学及老师,感谢所有园丁们无私、辛勤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