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决算草案审计问题与加强建议(3)
来源:学术堂 作者:朱老师
发布于:2016-08-24 共7644字
三、加强和完善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建议
(一)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努力实现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2014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 号)明确提出创新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方式,盘活政府财政存量和增量资金,减少财政资金沉淀,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高效使用,提高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效率,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这为政府财政决算草案审计全覆盖提供了制度保证。首先,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我国财政改革的主要目标,而建立完整、高效、规范、透明的政府决算草案管理制度,是我国构建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财政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国家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监督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客观上要求政府决算审计以政府--部门--单位三层次为对象,实施“同级审”“上审下”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全覆盖[9].其次,建立现代财政制度需要对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监督方法、技术手段、组织方式、内部监管机制、组织管理模式等进行改进与创新。国家审计在构建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中既要发挥审计经济监督和保障作用,又要考虑政府决算草案审计全覆盖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各级政府决算草案审计工作的新要求,明确政府事权和财权相匹配、相一致的合理财政体制,使之在政府决算草案专项审计中建立规范、完整、高效的政府决算草案管理制度。最后,实现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监督全覆盖应以各级政府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财政专项审计为基础,对政府决算草案中的财政收支管理实施具体审计,而且各专业审计服务于财政收支管理审计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使各类别专门审计紧密联系,构成有机整体。再者,围绕政府决算草案执行为主线,以财政收支管理、实施过程审计、资金使用绩效、职责履行为重点,将政府决算草案审计草案内容与专业(门)审计内容有机融合。此外,优化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综合报告,通过对单位财政预算、相关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和政府决算三层次的全覆盖审计[10],对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客观性的综合报告,以更好地成为各级人大监督和审查政府决算草案的主要依据。
(二)采用审计大数据中的数据驱动分析法开展政府决算草案审计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政府审计领域的广泛运用,特别是政府决算草案内容的复杂性、综合性以及这些电子数据的快速积累,政府决算草案的审计需与时俱进地从思路转变到新技术应用。而且日趋成熟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为政府决算草案审计带来了新的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大数据视域下的数据驱动分析法具有归纳分析的特征,它主要以审计数据为核心,实施一系列的具体查询、多维分析、数据统计、数据挖掘等四个审计流程,从中探寻被审计对象和内容信息中隐含、事先无法预知和具有潜在审计价值的信息[11],更好地为审计服务。因此,采用大数据中的数据驱动分析方法开展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无疑具有审计方法的先进性和可操作性,是未来审计方法的一种创新。在应用数据驱动分析法对政府决算草案审计过程中,须突出政府决算草案数据,以数据为中心直接分析和解释问题,取长补短多形式、多渠道选取数据,结合具体审计任务和审计目标灵活使用分析技术。具体而言:(1)在查询分析中,主要利用 SQL 查询语言对政府决算草案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依照单一字段对被审计的政府决算草案数据集开展分类汇总,进而从分散的被审计数据中筛选快速找出存在的问题;(2)在多维分析中,专门针对被审计的政府决算草案数据实施多层次和多角度的核查分析,在大量的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数据中提炼出更多的数据问题并被用于总体分析和评价。(3)在数据统计分析中,在政府决算草案审计中引入数理统计知识,应用离散度和偏离度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政府决算草案数据中的相关性,并能够在数据中筛选出异常交易情况,进而发现各类各种难以发现的被审计问题。(4)在数据挖掘分析中,主要采用分类、聚类、关联等分析方法对政府决算草案审计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可以直接揭示被审计内容的关系特征,如政府决算草案的主体与客体、各级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决算、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特征。由此可见,运用数据驱动分析法以数据为核心开展政府决算草案审计能够较好地体现容错性、客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使审计干部能有效掌握政府决算草案数据分析的目的性、主动性、精确性,将审计数据与他们的审计经验、审计理论有机融合,有利于增强他们的审计分析技能,进而提升政府决算草案审计的分析效率。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