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会计论文 > 成本会计论文

事业单位责任成本会计应用成效和发展策略

来源:财会学习 作者:汪志仙
发布于:2021-12-09 共5360字

  摘    要: 在社会发展背景下,事业单位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进行优化创新,大力推行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使其更加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形势,满足事业单位动态化发展需求。新时期,责任成本会计管理逐渐成为事业单位核心管理模式,对于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有效控制成本,提升单位内部管理质量具有关键性的积极作用。要结合运用实践效果,并根据事业单位未来发展需求,对责任成本会计的发展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为事业单位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内部基础。

  关键词 :     责任成本会计;事业单位;运用;发展;

  引言

  随着社会持续性发展,责任成本会计在事业单位日常经营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对事业单位的长效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核心作用。责任成本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效应用和发展,可以对事业单位职能责任进行有效划分,提升职工的责任意识,优化内部管理质量。在具体应用和发展中,要结合事业单位自身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完善责任成本会计管理制度,为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事业单位责任成本会计概述

  责任成本主要是指责任主体的资源消耗,与产品成本存在本质性区别,但是也存在相关的关联性[1]。首先,在成本核算中,使用的初始成本信息是一致的,但是信息加工整体主体不同;责任成本控制成果与单位产品成本消耗水平息息相关,目标一致,不受不可控成本因素的影响,在成本总额上一致。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下,把单位内部财务管理权力进行精细化管理,并对其进行有效划分,使其与各个部门、职工直接挂钩,成为责任主体,并独立完成核心任务。在工作计划、目标制定之前,需要联合管理层、财务部门进行协商,并对相关内容、形式进行科学审核,获得批准之后才能进行实践运用。在责任任务完成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强化全过程监督管理,对其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考评,并结合考核结果进行相关的奖励。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出现重大变化,逐渐呈现前移趋势,更加凸显会计预测分析的重要性,实现事前预测和规划,为成本会计管理发展奠定基础。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有效执行与落实,对于提升事业单位市场竞争力,有效控制运营成本发挥了极大作用。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注重完善结算与预算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制度,实现成本责任的有效控制,同时建立科学的考核和奖惩机制,强化职工的责任意识,激发其工作热情,促进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事业单位责任成本会计管理问题

  虽然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在事业单位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应用和发展,但是在实践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应用效果。(1)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职工责任意识落后,工作态度不端正,往往在实践工作利用设备随意开展工作,影响事业单位整体管理质量,损害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利于其市场竞争实力的增强。(2)整体工作效率较低,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化合理的长效性的战略发展目标。管理人员目光短浅,仅仅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财务管理未来效益的提升。内部责任、任务划分不合理,缺乏公平性,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相关资料真实性和全面性不合理,限制责任成本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2]。(3)基础理论知识落后,与时代发展需求不相符,影响责任成本会计职能效用的全面发挥。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事业单位中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应用和发展进行全面研究,探寻科学发展路径,为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png

  三、事业单位责任成本会计实践运用效果

  (一)强化员工工作积极性

  责任成本管理对财务部门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尤其是对具体的职能作用和工作内容进行重新划定,使其与具体的部门与职工直接挂钩。该种会计管理模式,强化对部门、职工工作的全过程监督,并对其具体的工作方式、结果等进行详细记录,结合事业单位具体的运营需求,对其进行定期的任务核算,实现工作责任指向性发展[3]。该种财务管理模式实现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集中化监督管理,最大程度上发挥了财务会计管理优势,强化员工责任意识,调动其工作主观能动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极大程度提升了整体单位的工作效率,在单位内部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二)合理控制事业运营成本

  责任成本会计是事业单位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实现了精细化管理,能够按照相关指标,对各个部门的资源消耗进行相应的等级划分,并对其展开针对成本核算;针对多个部门共同消耗的资源,可以结合不同部门资源消耗的不同比例进行精准核算,然后对其进行集中汇总,得到成本总和。通过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实现对事业单位成本的优化分配,并对资源消耗进行精准性划分,最大程度上提升了事业单位资源利用率[4]。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还可以对责任进行合理分摊,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端正其工作态度,提升工作效率,最大程度上挖掘单位资源应用价值。

  (三)优化单位管理

  现代化企业发展背景下,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逐渐成为事业单位关键性的财务管理模式,提高了单位员工管理质量,优化事业单位管理氛围,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其中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有效开展,对具体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强化其指向性,并对其进行合理分配,使各个部门和员工对自身的责任和工作内容进行明确,以便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强化其责任意识,促进事业单位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此外,还可以助力事业单位管理目标的实现,强化内部管理效率与质量。

  四、事业单位责任成本发展建议

  (一)强化员工的综合业务能力

  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下,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很多事业单位缺乏相关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严重限制了责任成本会计管理的有效开展。基于此,事业单位要强化对专业性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升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综合业务能力水平,并充分意识到责任成本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相关应用技术、知识进行全面认知和熟练掌握;此外,还要注重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强化其责任意识,从而充分发挥其对其他部门的管理监督责任,保障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机制在单位日常工作中的有效落实与执行。同时也要注重对自身工作进行实时监管,为事业单位持续性发展输送更多的专业性高素质人才[5]。

  (二)完善奖励机制

  结合事业单位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能够为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关键性保障。这是因为只有在有效的奖励机制的激励作用下,才能最大程度的挖掘职工的工作潜能和积极性,强化责任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执行,保障其对单位运营成本的科学控制,促进内部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基于此,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现状问题,制定科学、可行、适用性的员工奖励机制,对责任成本会计进行精细化工管理,对其相关任务、责任分摊等与奖励机制相挂钩,并对人物完成过程、效果等进行监督和考核,结合考核结果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各个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强化主动合作意识,增进彼此之间的互相配合,全面提升事业单位整体工作质量。

  (三)制定合理的考评机制

  对各个责任单位、部门的业绩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是制定与落实奖励机制的关键性依据,同时也是责任成本会计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事业单位要强化对内部考评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为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具体途径[6]。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责任成本会计在事业单位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逐渐成为主要的财务管理模式,基于此,要对内部考评机制进行有效完善和优化,提高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在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下,对不同部门的职责、任务内容划分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进行考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和差异性的考核方式。首先,要树立发展观念,不仅要对单位近期的运营成果进行考核,更要注重对未来的发展潜力实施详细考核;其次,强化对责任单位可控因素的重点考核,尤其是要对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非价值指标、价值指标的综合性考评,体现公平性、全面性。

  (四)融合发展单位文化建设

  事业单位文化建设与责任成本会计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都是事业单位发展的核心管理机制。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发展效率,要对这两种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整合,为责任成本会计发展方向进行创新。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事业单位持续性发展的核心渠道。单位内部文化的有效建设,能够为员工营造健康、持续性的成长环境,为员工提供强化的精神支柱。同时责任成本会计管理对员工责任的划分和分配,要兼顾员工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的培养,这也是事业的单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7]。因此,在事业单位在未来实施和执行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时,要有效融合单位文化,提升员工的主动性,培养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意识,使其自觉参与到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中来,为单位运营方针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强大的群众基础。

  (五)强化理论研究水平

  相较于西方某些发达国家,我国在责任成本会计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整体管理水平不高。因此,要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并结合事业单位未来发展需求,对责任成本会计理论进行深度研究,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为事业单位成本管理机制改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学者要打破传统成本会计理念的束缚,大胆创新,采取有效手段,强化课堂研究深度,提升责任成本会计在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水平。此外,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要创建良好的内部研究环境,激励相关人员进行实践调查和研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企业基层情况,实现对成本会计的科学预测,做好事前处理。

  (六)创新会计思想和观念

  为了进一步提升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有效运用和发展,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创新会计管理观念,突破传统成本会计管理理念的束缚,为职工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机会和平台,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促进其思想意识的转变,鼓励其积极进行创新和创造,强化其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与优化[8]。此外单位内部要为员工提供更加的研讨交流的机会和平台,促进职员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采取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强化管理人员的前瞻性,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引进现代化的经营理念,为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七)强化日常核算力度

  在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下,要对事业单位建立动态性的责任成本预算机制,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变化情况,对相关管理内容和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此外,要结合具体情况,对责任预算的实行形式进行灵活调整,确保其可行性和科学性[9]。为职员工作创建良好的环境,减少外来因素的影响。实现对人员的精细化管理,对相关数据进行全面预算,并对预算数据、信息等进行科学分类与整理,为责任成本会计的核算工作的开展做好全面的准备,实现对日常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对相关经济责任进行明确划分,落实到具体部门、个人身上,为事业单位的有序、持续性运转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各个不同的职能作用,对其任务完成过程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对工作行为进行有效约束,最大程度减少运营成本消耗。

  (八)完善岗位责任机制

  完善的岗位责任机制,是推行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基础与前提,能够为责任中心经济责任的精细化划分和分摊提供依据。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制定科学合理的岗位权责责任制,保障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和落实,强化单位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实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运用之后,才能见到成效。因此,要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对各个责任中心的具体的经济责任进行明确规划,保障其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10]。因此,要强化各个责任主体对经济责任的正确认知,并将其经济责任规划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机制相融合,形成明确的文件资料,为责任中心经济责任完成情况考核和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以此为依据,查找问题,责任追究,提升事业单位整体反应速度,保障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事业单位要顺应时代发展特点,创新内部管理模式,充分意识到责任成本会计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并在日常运营管理中有效运用,结合本单位发展情况,完善责任成本管理机制,并对未来发展运行提出科学性建议,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小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产业科技创新, 2021 , 3(02) : 101-103.

  [2]邵忠军,李文泽试论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J].山西农经。2021(01): 175-176.

  [3]张磊责任成本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应用一以A事业单位为例[J] 纳税, 2020,14(19) : 187-188.

  [4]李沛臻.责任成本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运用与发展探究[J]财经界,2020(19): 148-149.

  [5]冯天贺,吴宝宏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 , 23(08) : 20-21.

  [6]周茂春,马玲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会计,2020(06) : 107-109.

  [7]叶珈利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J].财经界, 2020(08): 170.

  [8]杨亦影.责任成本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0(04): 163-164.

  [9]付安奇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与发展研究[J].营销界, 2019(51) : 233- -234.

  [10]吴雯浅析责任成本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 2019(32) : 40.


作者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原文出处:汪志仙.责任成本会计在事业单位中的运用与发展探究[J].财会学习,2021(32):102-104.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