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中国钢铁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问题探究
【绪论】战略成本管理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绪论
【第二章】战略成本管理相关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第三章】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第四章】W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
【第五章】改善我国钢铁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钢企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研究参考文献
3 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3.1 我国钢铁企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还相对薄弱,而作为制造业典型代表的钢铁企业,更是出现了在全国几乎没有一家完整的钢铁联合企业的状态,后来在前苏联的援助之下,逐渐初步形成了新中国第一批新的钢铁企业。
在之后新中国飞速的发展当中,钢铁行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动,在近几年我国粗钢产量不断扩大的形势下,钢铁企业已经慢慢做大做强,现阶段我国大型的钢铁企业分布广泛,但由于多年以来粗狂式的发展耗费严重,并且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在这种状况的影响下,并同时伴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的引导,钢铁工业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寻求新的转型阶段。
现阶段,随着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下游行业不断出现过剩的表现,而我国钢铁业又经过了十多年的粗狂式发展。兼并、重组的方法虽有成效,但在面对无情的市场经济的冲击中,还必须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实施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尽快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促进钢铁产业升级,加大对研发环节的投入,生产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全方位综合发展,打造新形势下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变化的战略型企业,从全局做好决策。
3.2 我国钢铁企业现状
我国钢铁企业目前产能过剩的现象严重,从钢铁产业的总产量上看,目前我国过剩的产能大约为 1 亿吨,我国钢铁企业达到的总产能大约在 8 亿吨。2014 年的前三季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 40 家上市的钢铁企业在这三个季度的表现上,40 家企业总共获得的净利润是 60.46 亿元,这一数据与 2013 年前三季度相比,下降幅度为 17.9%.产能的过剩带来企业净利润整体趋势的下降,分企业来看,有 18 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这一趋势对于我国的钢铁企业来说,对于未来的发展明显有着不利的影响。对于这些过剩的产能,国家的主要调控方式是通过出台一些政策、设置较高的门槛来遏制,同时,提高对环保方面的要求。在当前环保的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的情形下,人们对污染问题越来越敏感,而监管部门采取的环保手段,主要是设置环保任务和对排污排放量提出具体要求,淘汰落后的产能。在当下钢铁行业利润已经非常有限的情形下,对钢铁行业所提出的更高要求,是钢铁企业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压力。
3.2.1 我国钢铁企业的经营状况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平稳,从 2014 上半年的数据上来看,我国钢铁企业的行业总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 2375 亿元,这一数字与 2013 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08%.其中,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盈利状况如表 3-1 所示。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2014 上半年有了一定量的增加。2014 年,原料成本的降低对企业来说是利好的消息,这一优势显着弥补了钢材价格下降给行业带来的减利影响。主要原材料成本降低幅度如表 3-2 所示。
3.2.2 我国钢铁企业环境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使整个钢铁行业面临的经营环境都不容乐观,钢铁行业微利时代的到来,使所有的钢铁企业都感受到了目前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钢铁企业日产钢量高,钢厂库存高,钢材社会库存更高。但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仍有许多企业继续保持着大力的生产,这就导致了产能的过剩,导致钢铁企业的微利状态,加大了钢铁企业面对的压力。
2013 年,中国钢材消耗量达到 7 亿多吨,占世界钢铁总量的 45%,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内还是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是在内外部的种种环境因素影响之下,企业为什么会有较大的亏损,原因错综复杂。钢铁行业是大型的生产制造业,企业在面对当前这样的危机之下,应当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产能,减少社会库存,以维持企业长期的利润所得。
通过钢铁行业的相关数据分析报告,可以有助于我们了解到这样的情况,面对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的现状,中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其中一些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发展有着显着的影响。最近几年,国家出台的相应政策,也是为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我国钢铁企业做出良好发展前景的引导。这些政策包括:2013 年,我国取消焦炭 40%出口关税、废钢企业增值税返还政策获得通过、取消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经营许可证、取消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管理、我国对褐煤恢复实施 3%的最惠国税率、唐山禁止销售使用高硫燃煤和焦炭、山西省建设矿井一律停止建设。加上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014 国务院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的相关规定颁布实施,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等,都对钢铁企业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关于环保方面的政策对钢铁行业的影响,应该分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首先,由于钢铁行业是一个污染较大的行业,所以这一政策对钢铁的产量、生产规模都会有一定的压制作用;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政策产生的影响,就不难发现,环保政策帮助淘汰落后产能,对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又会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这一系列政策的指导,想必对每一个钢铁企业的发展都发挥着作用,引起钢铁企业管理者的深思。
3.3 我国钢铁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钢铁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数十年的发展,现阶段我国钢铁制造业生产销售的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极大提高。但在我国钢铁行业现状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行业的集中程度低,钢铁企业的生产专业化程度低,规模经济的实现受到了限制。另外,钢铁企业的对外贸易中,问题也同样显着,企业需求的高品质钢铁主要依赖进口,而我国出口的钢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产品竞争力无法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肩,我国钢铁制造的龙头企业,在同国际大型钢铁制造企业的比较中,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现状下,我国钢铁企业存在的问题是显着的,也是亟待解决的。
3.3.1 缺乏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成本的管理并不只是会计人员和企业领导应该关心的问题,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倡导企业内部每一个员工都充满责任感,然而,现状中,在企业的内部,仍有许多员工只局限于自身硬性的工作,把企业的成本管理问题当作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不仅员工个人如此,各生产部门也单纯的把自己作为生产者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于企业如何管理成本、提高效益这些问题没有真正参与进去。这样的企业文化直接导致了员工大都对企业整体上成本的管理意识淡薄,更谈不上参与成本管理。员工只是在机械的完成自己的任务,认为无论自己做的好还是坏没有区别,只注重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忽略了怎样做的更好。因此,缺乏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造成成本难以实现有效管理的问题普遍存在。
3.3.2 产品技术含量低
纵观全局,虽然我国钢铁制造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总量上来看基本保持在供求平衡的状态,但是从钢铁产品的结构上来看,仍有非常显着的矛盾。传统的产品产能过剩,而高技术含量的钢铁产品却供不应求。所以,我国钢铁行业总体现状仍然是以薄利多销的形式,用数量占领市场,而在高端产品的领域,我国钢铁企业所占据的份额还微乎其微。因此,我国钢铁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在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程度上的差距。
3.3.3 原材料采购成本高
钢铁行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由于其自身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和在发展的过程中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环境因素,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整个钢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典型的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特点,加上企业的原料在相当比例上依靠国外进口,自身对原材料价格的掌控程度很低,使原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成为了一个难题。由于早期的钢铁企业在成立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门槛很高,并且在这些年的发展当中增速不容小觑,因此现阶段我国已经存在了相当数量的大型钢铁企业,但是多年来粗放式的发展,虽然产量较高,但也很少有几家企业能够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这一点为企业降低成本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
3.3.4 物流环节缺乏有效性管理
企业是由各个部门结合构建的组织系统,任何一个部门管理的缺失,都会对企业造成严重的影响。钢铁企业的显着特点是物流运输数量巨大、运输成本较高,因此,如何降低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是一个关注度很高的问题,物流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和管理成本。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平均的物流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例大约为 20%-30%,成本较高,世界发达国家的这一水平基本保持在 8%-10%.在企业的采购环节上,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单纯强调采购原材料时的价格,这样的做法往往会导致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不佳的结果,造成了消耗过度的现象,产生浪费,导致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原料储备不能动态的适应实际情况,往往造成在使用的过程中供求出现不平衡的现象,不该大量储备的物资长期滞压在仓库,会造成仓储费用的增加,进一步增加了产品成本。
从 2014 年的相关数据上看,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总体形势严峻,销售利润率已经低至只有 0.75%的状况,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企业把目光投向了物流这一环节,物流费用的控制,成为了企业关心的重要问题。在我国,物流费用占钢铁总成本比例往往超过了 10%,如何系统优化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产业升级,是我国钢铁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物流环节,我国与日本存在着明显的差距。2013 年,我国钢铁行业年物流成本约为 2600 亿元,约占制造成本的 10.5%,而日本的这一数据仅为 6.6%,如果我国能够将物流费用控制在日本钢铁企业物流费用率的水平,则可节约近 3 成的物流成本。如图 3-1所示是中日调查钢铁企业物流费用率比较。
3.3.5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不够全面
新型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下的成本管理模式,相较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企业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实际应用,却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国的钢铁企业大多是以部门为核算单位,比较少在企业内部全面的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因此,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不一致,导致了在一定程度上的信息不对等,并且,钢铁企业兼具了流程型企业和离散型企业的特点。由于这种复杂的特性,导致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难度增加,虽然战略成本管理的思想已经体现在企业的具体应用上,但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还有待提升,对于大型的钢铁企业来说,缺乏系统、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仍然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