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经济管理学论文

毛泽东、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之比较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25 共942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毛、邓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异同探究
【导言】毛泽东与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导言
【第一章】宏观经济管理的一般理论
【第二章】毛泽东、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之比较
【3.1.1 - 3.1.3】毛泽东、邓小平产业结构管理的不同思想
【3.1.4 3.1.5】毛泽东、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不同思路
【3.2】毛泽东、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内在一致性
【第四章】毛、邓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指导意义
【结语/参考文献】建国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理念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二、毛泽东、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形成之比较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它们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各自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一)理论渊源。

  1.马克思、恩格斯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有着丰富的宏观调控思想。他们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者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1)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直接的计划生产。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生活透彻地、详尽地分析,阐述了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市场方式和计划方式;人类社会不是以这种方式就是以那种方式调整生产。他们阐明了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弊端,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并论证了通过人们自觉制定的计划配置资源及其必然性、特点、必要前提和优越性,并对人们制定计划的依据和原则提出了预见。他们认为,在私有制条件下,只能以市场自发调节社会生产,而在公有制条件下,市场自发调节方式便告结束,资源以计划方式配置,整个社会生产实现有计划调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基础上的。无产阶级在政治上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后,必须"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这样,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社会可以实现有计划、按比例安排社会生产活动和分配社会产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都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产生的。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建立马克思当时设想的那种全社会占有、支配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单一公有制形式是不现实的。前苏联和我国因盲目追求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反而破坏生产力发展的重大失误就是充分的证明。

  (2)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化大生产就要求有统一的协调和指挥。马克思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①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这个"指挥"只能由国家担当。

  马克思在有些地方也提出了如何发挥国家经济职能的问题。他曾提出国家具有"管理和处理生产的资产者的公共利益的委员会"②.他还针对当时股份公司发展的趋势,指出"它在一定部门中造成了垄断,因而要求国家的干涉。"马克思还注意到某些职能机构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他曾把"受国家保护并赋有国家特权"的英格兰银行称为"半国家机关",认为它有确定利息率的权力,能控制货币与信用,起着调节金融、稳定经济的作用。

  (3)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宏观平衡理论和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问题上的宏观平衡理论。

  《资本论》从第 2 卷第 3 篇开始,直至整个第 3 卷,通过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资本运动总过程的考察,深刻分析了市场经济的总体运动,揭示了市场经济宏观运行的机理及基本规律。这其中包括对宏观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研究、市场经济内在矛盾及国家干预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为我们实行宏观调控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一,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宏观平衡理论。在《资本论》策 2 卷中,马克思在考察了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把积累因素考虑进来,进一步分析了更为贴近现实的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问题,并且构建起了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结构平衡和总量平衡模型。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下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结构平衡模型是Ⅰ(v+△v+m/x)=Ⅱ(v+△c)。这也是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实现的最基本条件。把两大部类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得出了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总量平衡模型:Ⅰ(c 十 v 十 m)+Ⅱ(c 十 v 十 m)=I(c 十△c)十Ⅱ(c 十△c)+Ⅰ(v 十△v 十 m/x)十Ⅱ(v 十△v十 m/x)。模型的左边代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产品的总供给。模型的右边代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对产品的总需求。这个模型表明:总供给的量等于总需求的量是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客观要求,即无论是总供给大于还是小于总需求,都意味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这个模型从理论上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运行提供了一个标准范示。

  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作为一种科学抽象,指示出了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客观规律:一方面,前提条件必然要求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不等,即 I(v+m)﹥Ⅱc,这意味着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外在地要求市场非均衡;另一方面,实现条件又必然要求生产与消费之间均等,即 I(v十△v 十 m/x) =Ⅱ(c 十△c),这意味着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内在地要求市场均衡。扩大再生产条件下,前提条件与实现条件的对立与统一是不可避免的矛盾。因此,扩大再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内在均衡要求下的外在非均衡过程,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这同时也预示了国家对经济采取宏观调控的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社会化大生产内在地要求结构平衡和总量平衡。总量均衡是结构均衡的重要条件,只有总量均衡,才有可能对供给和需求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实现结构均衡。但没有结构的均衡,即使存在总量均衡,社会总产品也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当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同时得到实现,经济社会就处于最理想状态--"瓦尔拉斯均衡"状态。所以,要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就需要一个社会经济的管理中心--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总体规划、管理和调控。

  第二,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问题上的宏观平衡理论。货币供给能否与货币需求保持相对的平衡,也是影响到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运行质量的大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集中表述了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宏观平衡思想。马克思分析了货币的需求问题,给出了货币需求的计算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社会商品价格总额/同期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如果考虑到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则上述公式被修改为:货币的需求量=(社会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额+赊销到期支付的商品价格额-生产者相互赊销而互相冲抵的商品价格额)/同一时期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从马克思对货币的需求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平稳运行的必备条件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一致。相对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是个外生变量。从表面上看货币的发行数额由政府控制,但是政府在发行货币时也必须考虑到经济体系的需要。也就是说,政府对于货币的供给要参考流通领域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始终控制好货币的发行规模,实现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平衡,进而为经济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它为市场经济国家成功地实施宏观货币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外,根据《资本论》第 1 卷第 1 章的原理,市场经济只要求商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而不论生产该商品的要素归谁所有。这样,市场经济既可与要素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结合,也可与要素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结合。这就为毛泽东、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体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列宁、斯大林的实践及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苏联共产党是胜利了,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列宁、斯大林的实践及其关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理论,成为毛泽东、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形成的理论生长点。

  (1)列宁的实践及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列宁是探索经济落后的国家加强和恰当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人。在短暂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实践中,列宁根据俄国社会主义的初步经验,设想和推行了一些社会主义的宏观控制政策和方法。

  开始,列宁试图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在俄国建立一个与经典社会主义模式相吻合的标准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完全消灭所有制,废除商品、货币、市场,实行高度计划、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在"卫国战争"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俄国的现实与经典模式在历史方位上存在差异。1921 年,面对国内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列宁敏锐地发觉:"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只去完成一些比较轻易的任务,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从 1921 年春开始,列宁又提出改行"新经济政策",尝试保留小商品经济和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手段向社会主义迂回过渡。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国家资本主义没有得到预期的发展,但它为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新途径。

  第一,由国家对经济实行监督、监察、计算、调节。列宁认为,应该"由国家实行监督、监察、计算、调节".苏维埃俄国的国家政权应该成立一个"监督"机关,用来监督全国的一切企业、机关和人员,以及全部生产、分配等。国家的监督职能实际上包括国家机关利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专家,制定和检查社会生产、分配计划,并对全国所有的社会生产和分配有计划地实施组织、领导,使之能够正确的调配和合理的分配。监察职能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保障职能,监察的目的是保障经济建设,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产量增加,推动经济发展。计算是国家机关管理整个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和一个职能。"社会主义,这就是统计。如果你们愿意对每一块铁和一匹布都实行计算,那就是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前后,列宁认为应该实行完全的计划调节,即全部社会生产都纳入国家计划生产的轨道,并按这个计划调节全部经济生活。但单一的计划调节,加深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危机,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后,整个国民经济的调节机制不再是单一的计划,而是计划与市场两大调节机制相结合;国民经济计划不再通过行政命令的直接的途径实现,而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

  第二,苏维埃实行集中,下面实行农民的贸易自由。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在人类史上第一次进行了计划经济的试验;而后,列宁深刻总结了单纯计划经济的教训,在人类思想史和实践史上第一个创造性地提出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调节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

  列宁吸收了马克思的思想,认为通过计划配置资源,从而对全部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调节就是"计划经济"."建成社会主义就是建成集中的经济",即由"中央统一领导的经济","不然就不能建成社会主义".

  "只有按照一个总的大计划进行的力求合理地利用经济资源的建设,才配称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苏维埃实行新经济政策之后,打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代之以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计划经济体制。列宁说:"在一些大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到来之前,经济关系或经济体制的类型=上面实行集中,下面实行农民的贸易自由……"列宁把上面即中央实行集中计划经济,也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国家政权掌握"物质基础"--经济命脉即工厂、铁路、对外贸易。下面即分散的众多经济组织和劳动者个人在市场实行自由贸易,让市场发挥调节作用,既包括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自由,以及一切居民包括农民、工人、职员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的自由。这两者的结合称为"经济关系的类型"或"经济体制的类型".这种立足于商品经济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不同于他原来设想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是列宁本人原来设想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重大突破和重大发展。

  第三,强调不要"过分醉心于行政手段".列宁刚开始直接从事宏观经济管理时,十分强调行政手段,强调借助国家机器的暴力为基础的行政手段,甚至运用极端的行政手段--军事手段从事国民经济的管理。但是,主要靠行政手段和军事手段在运用中出现了严重的弊端。通过深刻的反思,列宁不仅提出了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新体制,而且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上开始反对"过分醉心于行政手段",主张以经济手段为主代替以行政手段、军事手段为主,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综合并用。

  列宁主张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经济责任制等。

  运用这些经济手段调控宏观经济,就是苏维埃俄国通过制定有关价格、税收、信贷等政策,调节企业和合作社及其农民收入的分配,以刺激他们从事或放弃某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建立互利的经济关系和对经济后果实施奖罚,使他们的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

  在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过程中,为了使经济手段成为主要的有效的调控手段,不能没有法律这种暴力恐怖手段。列宁指出:"以为实行新经济政策会终止使用恐怖手段,那是极大的错误。我们还会重新采用恐怖手段,采取经济方面的恐怖手段的。"他对国内外投资者和经营者宣布:"去做生意吧,发财吧!我们允许你这样做,但是我们将三倍严格地督促你必须老老实实,呈送真实准确的帐目,不仅重视我们共产主义法令的条文,而且重视它的精神,不允许丝毫违背我们的法律".

  列宁主张主要地采取经济手段,辅之以法律手段,但丝毫没有否定行政手段的作用,没有笼统地不加区分的一概反对行政手段的运用。他只是反对过分醉心于行政手段,排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作法。行政手段本身并不是坏东西,只要运用恰当,也是能够起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的,甚至有时还能起到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难以很快起到的作用。

  列宁在探索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宏观经济管理经验。但由于列宁过早去世,对社会主义事业所做的历史性探索也就划上了句号。列宁去世 5 年之后,苏联实际上已停止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行,最终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2)斯大林的实践及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1928 年春出现粮食收购危机,开始出现与新经济政策不同的斯大林的方针路线,并最终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这个模式,实质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经典模式。斯大林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在斯大林模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它的影响同斯大林模式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一样,深深地影响着各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

  第一,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机械地照搬马、恩曾提出的未来社会将以有计划的产品经济取代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他在联共(布)十五大上说:"我决定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提出国民经济建设五年计划的问题,这个事实本身已经说明我们党在有计划地领导我国经济建设方面,无论在地方或在中央,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的计划不是臆测的计划,不是想当然的计划,而是指令性的计划,这种计划各领导机关必须执行,这种计划能决定我国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将来发展的方向。"苏联的经济体制成了一种完全排斥了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单纯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政府对国民经济采取集中的行政干预。斯大林针对 1928 年春苏联出现的粮食收购危机,实行了"非常措施"."非常措施"的实行开创了在和平时期用行政命令的强制办法解决经济问题的先例,这是斯大林行政命令体制的起点。由于这种方法在短期内收到了成效,于是被推广到各工业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这种方法最后成为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管理体制。

  由于工农业产品严重短缺,从 1928 年起实行配给制,把全国的消费品控制在国家手中。由于资金、金属、建设设备等物资严重短缺,只能把物资集中到最重要的项目上,生产的管理也日益集中。全国的经济管理高度集权于中央,各工厂企业的管理完全靠严酷的纪律维系。当时规定,计划就是法律,完不成计划就要被送交法庭处理,由于计划脱离实际,完不成计划者不在少数。这样,在 30 年代逐渐完成了从经济的管理方法向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的方法的过渡。在超高速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面对经济关系失衡、资金短缺和通货膨胀的局面,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力度。1936 年,中央政府各部即有权对所属企业的利润留成、中央预算拨款、周转资金和折旧提成等进行重新分配。政府不断加大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力度,导致权力的过分集中和严重的官僚主义,企业被相应纳入按专业划分的政府部门,接受政府的全面和直接的管理,使企业缺乏活力,经济效益不高。

  第三,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模式。苏联在斯大林时期不顾经济平衡,在国民经济的比例安排上,照搬了列宁的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思想,牺牲其它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正如斯大林所说:"速度决定一切,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工业化的道路。"1925 年召开的苏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决定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全党的中心任务,作为党的总路线。从 1928年到 1937 年,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建立了强大的重工业部门,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同时苏联也形成重工业过重,农业和轻工业过轻的畸形经济结构。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集中调配社会资源,有效地支持了革命战争和经济建设,使苏联在短短十数年的时间内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号军事强国,并为苏联最终获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使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国民经济、医治好战争创伤,成为世界上唯一可以与资本主义抗衡的超级大国。中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的巨大成就也说明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强大威力。所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半个世纪里,曾经被很多国家所推崇和效仿,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

  (二)实践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

  每一个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毛泽东、邓小平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也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与实践中形成的。

  1.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建国后,我国引进了苏联高度集中、以行政指令计划为主的经济体制。

  这种经济体制同我们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是相适应的,因而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初期,对这种经济管理体制,中央部门和地方的同志都是肯定的。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三大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所有制变化了,原有的经济体制的不适应性和弊端开始暴露。我党也觉察到苏联经验中存在的问题。毛泽东的思想开始发生重要变化,从以前号召全党"学习苏联"转到"以苏为鉴".1956 年 2 月后,毛泽东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听取了中央 34 个部委的汇报,汇报的内容主要是有关经济建设问题的调查研究。同年4 月 25 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要探索一条与苏联过去工业化不同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经济管理体制。1956 年 8 月,中共八大对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作出了正确的判断。这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迈出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在中共八大路线的指引下,对中央集权模式进行改进,提出并建立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模式。但是 1958 年的经济状况,同 1942年在"集中领导、分散经营"方针指导下发展根据地公营经济的成功实践根本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毛泽东要向地方放权和给地方及生产单位以适当独立性的思想付诸实践时,很快出现"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的问题。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它过分强调"多"和"快",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和综合平衡协调发展,片面强调精神的作用而忽视物质利益原则。"大跃进"三年,我国经济实际上处于基本上没有宏观控制的无计划或半计划状态,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使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庐山会议上,毛泽东认为"大跃进"最重要的是没有搞好综合平衡。

  之后,开始主要调整被破坏了工业和农业、消费和积累两大战略的比例关系。

  然而,党内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上的"左"的错误继续发展。中共八届八中全会进一步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引到党内,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文革"十年,国民经济又一次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原有体制的弊端被发展到极点,形成了一套僵化的模式。1976 年10 月,党中央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收到一定效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彻底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在中国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2.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

  "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邓小平吸取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获得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深刻教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从此,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真正开始了现代化的建设,开始了重新寻找和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最终形成了邓小平宏观经济管理思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经济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权力,让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经济规律的作用。这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1979 年,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取消人民公社制度,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政、社分立的管理体制开始。1982 年 9月,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中共十二大确定了我国今后 20 年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初步形成。之后,开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社会主义就是计划经济的理论束缚,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从理论上铺平了道路。原有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在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有新的变化。

  中共十三大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建立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的思路,强调灵活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调节手段,把二者内在地结合起来。1992 年邓小平南巡谈话精辟地分析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经验,明确回答了这些年来经常困扰和束缚我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供了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重要契机。中共十四大以邓小平南巡谈话为灵魂,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总之,在 20 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计划体制的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过程中,计划成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政府的宏观调控从直接调控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从行政手段为主向经济手段为主转变;比较明显的是利用价格、利率、汇率、税率等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实现宏观调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