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债转股的会计计量方法进行阐述, 从债务风险、资金风险、效益风险三个方面, 对市场化债转股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解析, 并以此为依据, 提出市场化债转股财务风险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市场化; 债转股; 会计处理; 财务风险;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的环境下, 于2015年我国相关部门在开展经济工作会议过程中, 明确指出全面实施“战略稳定发展、掌握发展战略、注重产能发展、去库存、去杠杆”等发展对策, 在此过程中, “去杠杆”成为是实现减少我国运营成本投放, 防范金融风险出现的主要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 企业规模的扩充, 融资占比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不良贷款数量增多, 这给银行资产质量方面带来直接影响, 从而加剧了银行运营风险的出现。在“去杠杆”理念中, 其思想理念和银行以及企业发展相迎合, 通过新一轮的债转股模式的实施, 有效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管是转股企业选择, 还是转股债权选择, 都是由市场主体自行选择, 结合市场发展情况来决定。要想实现市场化, 在推行债转股过程中, 必然会存在一些财务风险。因此,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做好会计处理工作, 根据潜在风险因素, 采取对应防范和控制对策, 减少财务风险出现, 保证市场运营安全。
一、债转股的会计计量方法
不管针对企业而言, 还是对于任何组织机构来说, 在债转股过程中, 都会包含了一些企业财务处理内容, 也就是债转股在会计计量方面怎样展现的。例如, 甲企业在甲银行借贷, 借贷数额为10万元, 但是因为甲企业投资失误, 无法按照贷款合同约定向甲银行偿还对应的贷款, 这时甲银行部门已经把甲企业借贷的10万元当作不良资产, 并且进行全额计提减值。在经企业股东审核通过之后, 甲企业和甲银行通过协议实现债转股, 通过将10万元的债权以3.5万元转让给丙企业, 丙企业之后又转为甲企业的20%股权, 换句话说, 丙企业根据其持股比例可以给甲企业生产经营决策带来一定影响。在不考虑相关税费的情况下, 银行账务处理流程:
借:资产减值损失———拨备转出10万元
贷:应收账款10万元
借:银行存款3.5万元
贷:资产减值损失———拨备转回3.5万元
其账面上贷款总额减少10万元, 资产增加3.5万元, 减值准备转出10万元, 并且还要转回3.5万元, 通过这种方式, 使得企业当前效益逐渐增加了3.5万元。对于银行而言, 债转股在降低不良贷款, 缓解银行监管指标压力, 解决不良爆发可能引发的风险方面发挥作用显著。企业的账务处理:
借:长期借款10万元
贷:实收资本10万元
由此可见, 站在企业自身角度来看, 企业借款减少10万元, 但是实收资本增加了10万元, 同时每个时期可以节省部分财务费用。对于企业而言, 债转股降低负债比率, 减少企业还款压力, 扩充权益比例, 使企业“轻装上阵, 再次出发”。
二、市场化债转股存在的财务风险
(一) 债务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角度来说, 可以给企业财务风险情况进行评估的主要指标在于财务杠杆系数, 结合甲企业会计处理情况得知, 长时间贷款减少也就是企业负债的减少, 在资产不改变的情况下, 企业负债资产比随之减少, 企业杠杆率也会减少。从企业表面情况来说, 企业偿债风险减少, 股本效益提升, 股权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特性, 治理结构实现了优化。但是, 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因素出现的依旧是企业资本框架。假设企业内部运营情况没有得到全面处理, 企业依旧会面临重新举债的状况, 如果资产负债率远远大于之前, 必将会加剧了企业杠杆压力, 让企业陷入财务危机中。另外, 结合企业会计分录情况来说, 实施债转股的企业, 不但降低了债务规模, 同时也能够获取债务重组效益, 债转股在给企业创造“理想”效益的同时, 也会出现负面效益, 企业在注重债转股过程中形成的账面优化现象, 忽略自身盈利水平以及治理框架, 给财务风险出现提供了条件。
(二) 资金风险
结合甲银行会计处理情况得知, 因为不能按照约定期限回收贷款, 银行将会面临一定的资产损失, 使得银行计提当期效益不断降低。而通过开展债转股工作时, 因为资产质量不理想, 10万的债权当作3.5万转让给丙公司, 原债权和转让价之间的损失一般由银行机构自行承担, 同时也丧失了转变甲企业股权收益机会。在此过程中, 利好方面是银行机构不良贷款数量的降低, 流动资产数量提高, 但是也会出现效益降低的状况, 同时在转让环节中, 银行机构还要额外承担资本开支, 加剧了银行自身经济压力, 影响银行机构今后发展。
(三) 效益风险
结合丙企业情况来说, 实施机构在接受由银行部门转让的债权以后, 和甲企业股东一同对债转股情况进行商议, 因为选择开展债转股工作的企业自身已经面临严重的财务问题, 因此在债转股过程中, 一般采用债权重组方式来实现, 减少债务造成的损益。因为实施机构由债权人身份逐渐转变成企业股东, 因此, 假设在债转股之后企业没有实现预期扭亏为盈目标, 实施机构不但不能快速回收资金, 同时也无法获取股权投资企业的股息等收益, 所以, 资产盈利方面将会存在一些风险。除此之外, 实施机构参与到转股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 由于退出体系缺少全面性, 在获取一定效益空间以后, 无法实现股权退出, 在被动持股的环境下, 将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
三、市场化债转股财务风险的处理对策
(一) 合理把控负债规模
转股企业通过科学把控负债规模, 实现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 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和资本结构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 而负债比例作为资本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科学规划和安排债务资本占比, 能够让企业获取理想的效益, 减少财务风险的出现。特别是针对开展债转股工作的企业而言, 更好保证负债的合理性和严谨性。流动比率越高, 企业短期偿债压力也就越低, 面临的债务风险因素较少。并且, 企业需要全面提升自身运营水平, 从基础上转变企业框架, 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 设定下属资金管理部门
银行机构可以内部通过设定专业的资金管理机构, 减少债权转让过程中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假设把债权直接转让给丙企业, 银行机构将会遭受债务折价现象, 银行需要自行承担相关损失, 影响银行经营绩效。同时把债权直接转让给丙企业, 并成功实现债转股, 银行机构将丧失对企业的持股权益, 阻碍银行财务管理现状的改善和优化。在当前相关政策的引导下, 银行机构可以通过建设资产管理机构的方式, 一方面能够降低股权转让带来的影响, 另一方面还能对企业股权情况进行把控, 便于和引导企业实现运营管理, 让企业由之前的不良运行状态中抽离出来, 让其获取理想的收益,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三) 加强企业财务监管
实施机构作为转股企业的股东之一, 投资收益自身存在一定的不明确性, 收益和风险因素同时存在。转股以后的企业运营情况和实施机构股权收益之间有着直接关联, 一方面, 实施机构需要加强对转股企业财务管理力度, 结合转股企业实际情况, 科学设定财务管理方式, 通做好财务监管工作, 防止转股企业遭受财务风险。另一方面, 科学构建市场退出体系, 不但许可企业回购股权, 同时资产管理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方式进行股权转让和销售, 从而实现股权释放, 防止资产管理企业独立承受转股企业财务风险, 形成统一的市场退化体系以及风险分担体系。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作为实现企业减杠杆的一种方式, 债转股自身存在一定的应用价值。在新一轮的债转股环境下, 需要严格按照市场化标准, 转股企业以及债权银行等需要做好债转股环节中财务风险管理工作, 采取对应的防范对策, 降低风险的出现, 让银行及企业可以获取理想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在全.对新一轮债转股的几点思考[J].金融发展研究, 2018 (4) .
[2]谢涛.债转股的财务核算及会计处理问题的分析[J].纳税, 2018 (16) .
[3]鲁政委.以累积优先股打通债转股梗阻[J].中国金融, 2018 (11) .
[4]李健.市场化债转股的运作模式、实施困境与改革路径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 2018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