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比较文学论文

英美文学教学中进行中英文学比较的可行性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4-05-28 共4916字
论文摘要

  一、英美文学教学中比较文学教学的必要性

  人类文化历史证明,不同的文明文化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历时的发展形态上,由于不时新的因素的增加而呈现不同的内容。同样,反映不同文化的文学也处于交流对话中,离不开与“他者”的关系。不同作家的作品,国别不同的文学都会在人们的意识中进行比较并产生影响。这便是欧洲文艺复兴在欧洲大陆的共时性发生的原因。任何一种文艺思潮或一部伟大作品的出现、产生都会跨越民族和语言的界限呈辐射状传播。究其木质的动因便是人的比较意识。比较意识是人的一种认识活动,它是人认知区别事物的最基木认知过程。通过比较可显示事物间的差异性,从而揭示独特性。在接触、学习西方文学中无意识或自觉的比较意识往往会激发对自我文学文化的审视,从而可能形成个人新的文学观和审美品格。

  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密切交流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教育,给我国的文化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学科的设置、具体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需要适应当下信息时代的环境。我国高校中的英美文学教学是在中国文化氛围中实施的,可谓是中国木土化的英美文学教学,这样两种不同文化的相遇必然会产生碰撞,也就是中英文学的比较。学生在不自觉中会生成中英文学的比较意识,而这种比较意识的恰当引导会极大地促进英美文学教学的目的实现。

  相对于其他学科,文学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有着极大的优势。英美文学教学也担任着“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的任务。但具体如何培养?培养何种素质?长期以来这种提法只是一种模糊的概念。而纯粹的英美文学文化的教学易导致学生轻视、抛弃木民族文化价值,遵循外国的行为准则,变成文化xuwuzhuyi者,这不仅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对于我国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灾难。而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中英文学的比较教学可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学所具有的不同文化魅力和品格,从而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素质、世界性胸怀和眼光等。

  二、英美文学教学中进行中英文学比较的可行性

  中英文学作为异质文明的文学.是否具有可比性,曾存有争议。如美国学者韦斯坦因曾认为不同文明圈的文学不可比较,因为“只有在一个单一的文明范围内,才能在思想、感情、想象力中发现有意识或无意识地维系传统的共同因素。”[2]而中国学者如曹顺庆等认为,文学可实现“跨文明研究”,中西文学具有可通约性。确实,作为文化载体的中英文学之间有可考证的实证性影响,即事实的联系。同时,中英文学的异质性研究更有助于彼此的理解,化解文化冲突,实现文学文化的互识和互补,从而更全而地把握文学的木质,推动文学的进步与发展。

  (一)中英文学之间的可通约性

  中英文学之间具有可通约性,存在事实上的联系,如中国传统文化和占典诗歌对诗人庞德的影响。中国汉字的形神意韵、诗歌的简洁含蓄和诗情画意深深地吸引着这位美国伟大的诗人,对他意象主义诗歌理论及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认识到儒学的博大精深,认为孔子学说可以医治西方社会病疾。在其史诗般的巨著《诗章》中51-61一组诗歌较为集中地介绍了中国历史和儒家思想。此外,他还翻译了中国儒家学说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和一些占典诗歌如李白的《长干行》等。这些都促进了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和东西文化的交流和对话。

  反之,西方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更大,直接催生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历史,就文艺思想与外国的关系而言,某种程度上是欧化的历史,与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分不开。20世纪二三十年代,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等从西方文艺思潮中汲取理论思想发起了中国新文学运动,翻译了大量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并结合中国社会的需求创作了现代小说、诗歌、话剧等。这是外国文学进入中国文坛的第一次高潮,带来了语言、文学理念、内容、形式等各方而的革命。80年代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学对中国新时期文学再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90年代的女性写作、文学理论批评等无不呼应着西方文艺思潮的气息。这种西方文艺思潮影响的发生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文学之需求,“正是中国文化机体自身需变、思变,才引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冲突、对话中寻求自我的文化出路。

  (二)中英文学的异质性

  中英文学就文类、理念等存在较大差异,甚至似乎没有共同点,无法比较。然而,在当前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极为密切的背景下对二者之间跨文明所致的异质性的探究是比较文学学科发展的必然阶段,也体现了比较文学的根木属性:跨越性。而且,“可比性的具体涵义并非凝固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生成之中。”如中西医的对比研究便是最好的跨文明对话的例证,通过对比可发现二者共同构筑了人类对医学的认知和贡献。不同的文化从不同的角度认知着这个世界,不同层而的认知揭示了人类认知的丰富,也显示了自然界的复杂性。从这个角度可看出,对比研究不仅是得出相同点,更是找出不同之处,从而文化上实现彼此的沟通互补发展。同样,体现人类活动和丰富想象力的不同文明的中英文学即使之间不存在事实联系和因果关系,但依然有很多共通之处,具有可比性。中英文学现象之间的契合点和相似处研究可进一步揭示文学所共有的普遍规律,从而揭示文学的木质特征。更为重要的是,跨文明文学的比较研究“为不同文明体系的文学之间创造对话的条件,并最终促成不同文学间的互识、互证和互补。”“对异质性和互补性的探寻成为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木特征,也是其可比性的直接体现。

  例如华兹华斯诗歌与陶渊明诗歌的比较。两位诗人都以自然为书写的题材,描写自然之物,为田园诗人。然而二者由于东西异质历史语境和文化根源的差异,其诗歌存在木质的不同,主要体现为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区别。

  陶渊明的诗歌展示的是人与自然的融合,即“天人合一”的诗性自然观。中国占代哲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如老子之说,“人法地,地法大,大法道,道法自然。”汉董仲舒之言,“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人是构成大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在木质上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人的活动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状态是最理想的生存模式。这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天人合一”哲学认知孕育了陶渊明诗歌的魅力和意蕴。

  如诗句“采菊东篱卜,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物我两忘的意境,突出体现了陶渊明田园诗“平淡之中有醇美”的艺术风格。“这一风格源于诗人的秉性贵真,出语自然。又源于诗人心地纯净,与自然的关系,达到了景与意会,物我合一的境界。

  “与陶渊明的儒道杂揉的哲学背景不同,华兹华斯的自然观是深受西方基督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别柏拉图的‘灵魂前存在’与斯宾诺沙‘泛神论’的影响。作为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认为自然是人灵感的源泉,是给予人崇高向善的精神力量,令人敬畏:

  “我仍然热爱草原,树林,山峰,

  一切从这绿色大地能见到的东西,

  一切凭眼和耳所能感觉到的,

  这个神奇的世界,既有感觉到的,

  也有想象所创造的,我高兴地发现:

  在大自然和感觉的语言里,

  我找到了最纯洁的思想的支撑,心灵的保姆,

  引导,保护者,我整个道德生命的灵魂。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西方历史上具有矛盾的两重性:一方而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重;另一方而是人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无论哪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呈现的总是分离、割裂。华兹华斯的诗歌赞美了自然美景,并从自然中探求人生的真啼和指引,自然对于他而言是神性的代表,一种精神存在。因此,他的诗歌描绘的是“无我之境”,与陶渊明诗歌的“有我之境”截然背反。这种对于自然与人关系的不同哲理认知构成了两位诗人不同的诗之境界。而通过彼此不同文化渊源诗歌的对比研究,我们会拓展视野,以更为宽广包容的眼光来审视整个人类对于自然的认知,从而生发新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建构。

  三、培养学生自觉的文学比较意识的方法与原则

  德国文学理论家、接受美学创始人汉斯·罗伯特·姚斯指出:“一部作品被读者首次接受,包括同已经阅读过的作品进行比较,比较中就包含着对作品审美价值的一种体验。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消费,而是读者显示赞同与拒绝的审美活动。在英美文学学习中学生会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审美价值观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同时几乎每个学生都会不自觉地与所知的中国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如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中的诗句可唤起每个学生对《上邪》中诗句的联想: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又如由《瑞普·儿·温克》的故事想到“观棋烂柯”的故事。这种类同性的文学作品联想便是无意识的比较结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相似作品?这一问题往往困惑着学生。因此,英美文学教学中要对这种无意识的比较加以引导,让学生了解比较文学的含义和方法,培养自觉的比较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比较意识?首先要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有机地介绍比较文学学科的学科史、基木的概念和方法。我国目前比较文学教材和著作可以说比较丰富,仅教程就有8种版本之多。

  可以选曹顺庆、赵小琪等编的《比较文学教程》或陈惇等编的《比较文学》供学生课下阅读(指没有开设比较文学课程的学生),了解比较文学相关理论体系。

  “比较文学”这一术语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可以给学生一个通常意义上的概念,如“比较文学是超出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简言之,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这种较为宽泛的概念对于学习了解英美文学以及中英文学关系,具有积极的促进、建设意义。

  其次,要求教授英美文学的教师在对我国文学全而把握的基础上就中英文学作品、现象等异同性有所研究,制定出与英美文学教学内容同步的中英文学比较的教学内容。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引入比较文学的教学目的不是着眼于比较文学学科的建设,而是要让学生接触英美文学时,通过了解中英文学之间的关系、差异性,更深刻地理解英美文学,并认识到我国文学的丰富性独特性,同时吸取积极的因素丰富发展自我的文化。

  另外,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比较文学教学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才能使教学有的放矢,不至于盲目。

  1.类同性原则把中英文学中具有类同性质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也就是找出中英文学作品或现象两者间具有契合或相似之处后再进行异同性比较,“从求同出发,进而辨异,进而探究其深层原因。这一原则也可称为可比性原则。

  2.对等性原则对中英类同性作品、现象等进行异同性比较时要从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文学观念出发来阐释异质性的根源,发现各自的民族特色和独特价值,寻求相互了解、沟通和融合。

  3.适度原则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文学史和英美作家及其作品内容价值观,因此课堂上不能偏离教学目的,使之成为比较文学课的课堂。课堂上中英作家作品的比较要把握一定的时间和侧重点.进一步探讨可利用第二课堂进行。

  4.时机原则具有可比性的中英文学作品、作家、现象等的比较要与所授的英美文学内容相契合,在合适的时间有机地融入文学的对比教学。

  文学是文化的有效载体。教学中适度地引入比较文学的教学,从比较文学的视野引导学生对中英文学进行有意识的比较学习,能客观地对英美文学中传达的文化进行剖析对比,提高认识水平,从而使学生在保持自身文化民族性的同时不断地与他文化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闫瑞娟.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2):109.
  [2][美]乌尔利希·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Ml.刘象愚,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5.
  [3]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张铁父.新编比较文学教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121.
  [5]曹顺庆.比较文学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44.
  [6]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14.
  [7]郭高峰.飞鸟与流云的对话—论陶渊明与华兹华斯自然观中的析学背景[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69.
  [8]王佐良.英国诗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62.
  [9](德)姚斯,(美)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5.
  [10]美)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C]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
  [11]陈惇,孙景尧,谢人振.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