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已成为“国家战略”.2015 年 1 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下发后,各地社科系统围绕《意见》指出的“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智库建设转型改革动作频频。智库的竞争力归根结底由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所决定,所以围绕提高智库产品影响能力建设的举措是当前地方社科智库建设的主题。
一、主要问题和比较优势---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地方社科系统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存在诸多限制和问题。一是偏理论轻应用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现状短时期内难以扭转。二是以论文着作为核心的职称评定体系的指挥棒与决策咨询类文章的改革导向存在冲突。三是以获取资源为主要目标而拼凑的创新团队建设缺乏集群效应。四是重产出轻推介的发布渠道难以适应新时期信息流通规律。五是地方社科系统在人才待遇方面与党政、高校及民间智库的优势逐渐减少。这些问题的存在均不同程度地使得智库成果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地方社科智库和地方党政、高校及民间智库相比也有一些比较优势。一是社科系统比党政智库具备更加完备的学科体系和相对较小的行政压力,可以更加独立客观的调查研究、分析问题;二是社科系统与党政部门联系较为密切,比高校智库拥有更多的行政推介资源,专职的研究人员也比同时肩负教学任务的高校专家更为职业化,且更容易组建稳定的项目团队;三是社科系统比民间智库拥有更为稳定的财政支持和科辅后勤保障。这些比较优势都是坚定社科系统做好新型智库转型工作的信心来源。地方社科系统要打造新型智库,就要首先正视自身问题,深挖潜力,放大优势,进一步优化布局,改革科研运行机制,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机制,学习借鉴并创新成果发布和推介手段,不断扩大社科智库对社会思想和地方决策的影响力。
二、人才与团队建设---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是智库影响力建设的第一要素。地方社科系统的专家学者大多长期在社科系统工作,较少到党政部门和企业交流任职,这与西方智库人才的“旋转门”机制有很大的不同。社科专家多熟悉理论和宏观政策,但对操作性政策一般缺乏了解,信息渠道多靠个人能力,缺乏行政手段收集情报文献。社科系统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就要积极向党政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推荐专家学者挂职任职;推荐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到系统外专业对口单位和部门学习锻炼,探索制定研究人才引进或兼职办法,积极稳妥地通过协同机制向外单位同行“借智借力”;建立与智库绩效考评办法和相应的职称评定与薪酬分配制度,合理提升智力贡献在收入中的比重,如果人才待遇远低于本地相同科研单位,智库建设就很难取得成效。要加强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的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团队的组建必须以研究问题为中心,不能搞“拉郎配”,只重项目申报,不关心成员在团队中的实际作用。要特别注重团队文化和协作精神建设,注重适当吸收科辅和行政人员参与团队建设,形成合力,提高项目运行效率。
三、体制机制和制度---渠道通畅水自流
智库建设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要顺应这个规律,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一是要深化内设机构改革。应统筹分析国家和地方改革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既着眼长远,同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勇于在自身的研究实力与研究特色的基础上,打破所、室、中心等内设部门的行政建制,成立跨部门、跨学科的创新学术团队,通过内设机构调整,逐步建立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体、以优势特色学科研究为支撑、以重点和优势学科为依托的科研体系。对受制于机构编制相关规定,不能快速实现机构改革的,可以成立组建研究中心,作为实体机构运行。二是深化科研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围绕课题立项、经费管理、成果评价等关键环节,通过科学化的制度安排激励研究人员提交高质量的咨政报告。在立项上要加大重大现实理论问题的扶持力度。在遵守财经纪律的前提下,优化报销制度,提高科研绩效在工资中的收入比例,在项目资金中适当体现智力型劳务收入。修订科研考核办法和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将决策咨询类成果纳入科研考核与奖励范畴。三是深化职称评定改革。目前,多数省市自治区的社科系列职称评审主要依据论文和着作这两大块内容。应加大决策咨询类成果的在职称评审中量化指标体系的研究,提高对应用对策研究成果评价对职称评定的影响程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应用型研究岗位,并制定相应的具体条件,从体制和机制方面确立以应用对策型研究为主的科研导向。
四、注重发挥传统学科优势---天生我才必有用
地方社科系统自成立起,虽然突出了地方优势特色学科,但基本多是按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大类仿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置相关小而全的研究所、中心。这既是历史形成的结果,也是各省市自治区多年来落实中央关于全面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精神的现实要求。新智库突出对策应用的要求很容易产生新的学科不平衡问题。对此,地方社科系统应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数量和质量的关系,要对基础学科的创新项目成果给予高度扶持。一门学问能够发展成为系统知识的学科层面,一定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有着现实的需要。比如边疆史地、民族宗教等学科在和平稳定时期可能处于默默无闻状态,一旦出现领土、领海纠纷或民族宗教问题,基于学科研究之上的政策建议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基础理论研究要加强与社会经济等现实问题的联系,要主动对接人民的期待和党委、政府的要求,另一方面,应用对策研究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学术积淀,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有见地、有影响的应用对策成果。即使是人们公认的纯学术研究,也应在新型智库建设中,要自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结合实际,积极创新。例如,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从机构名称上看很难和智库挂钩,但他们编送各地供领导参阅的内部资料《清史参考》就有着浓厚的“历史照进现实”的意味,2014 年至 2015 年 4 月,围绕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的系列文章有《甲午 120 年祭》《三国干涉还辽与清政府毁约再战之议》等;围绕法治与反腐的有《清代刑部秋审处及其司官》《乾隆朝外八庙营建贪腐案》《江南的“铺户当官”与官商关系》《晚清的讼师》《两江总督赵弘恩与地方社会治理》;反邪教的《乾隆年间太湖自杀惨案与张保太大乘教》等,这些严肃的学术文章短小精悍,多在 3000 字左右,大字体,无引文注释,适合短平快阅读,为领导干部学史用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五、创新成果推介工作---服务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酒香还需瓶子新,酒香还需勤吆喝”,一个是包装,一个是宣传,这些商界常用的战术,在社科智库的成果推介工作上也是可借鉴的。在包装上,一些地方满足于期刊论文式的决策咨询建议,只重视大部头的研究报告,年度蓝皮书系列换汤不换药,设计老套;在宣传上,沿袭计划体制内的成果发布形式,着作和论文发表之后便束之高阁,不懂信息化时代的智库资源开发。社科成果凝聚着社科人的智力心血,没有理由在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上出现梗塞,作为公共服务,更需要深入末端和“售后”,不断创新载体、形式和发布渠道。一是要善于学习借鉴。要想方设法收集研究党政军智库和民间智库的研究成果,借鉴和吸收他们灵活多样的成果内容与形式,建立内部的情报交流学习系统。社科系统内部也应加强交流与学习,建立内部相互通报的渠道,对兄弟单位显有成效的做法应重点参考。如北京社会科学院主管、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主办的《领导决策信息》《改革实践经验》《壹周学“习”重点》《深改档案》等刊物,引入了平面设计的理念,通过色彩和图表清晰和美化了报告内容,抛弃传统的引文注释规范,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链接”“批注”“图示”等方式,深度解读,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报送的内部政策研究成果《调查研究报告择要》每期也就是 3000 字左右,陈述问题开门见山,意见建议干脆利索。“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
二是要开发智库成果的“新闻眼”要素。所谓“新闻眼”,就是记者独特的观察事物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信息。决策咨询类报告的首要影响的对象是党政决策者,如何让决策者从海量的信息中引起关注,就需要我们要像做新闻那样敏锐地发现问题,引入全新的概念,快速精准地反应,同时要有深刻独到的分析,简洁明了的叙述,穿透表象,凸显价值。
如新华社(新华网)主办的《内部参考》《网络舆情参考》人民日报(人民网)主办的《思想理论动态参阅》《网络舆情》等系列,从标题、内容到结构,都应加强学习借鉴,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三是要合力打造成果转化平台。在智库建设万马奔腾的时代,光靠个人或一个部门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要整合系统内部所有资源,甚至要组建专门的成果推介团队开发人脉、调动资源、协调关系。比如一些学力深厚的老专家、老学者,对现代传媒技术和决策咨询类文稿写作并不熟悉,这就需要有我们有专门的编辑团队对其论文和文章进行二次加工,在标题和内容的形式上做更加符合决策层阅读习惯的编辑整理。除传统的内部决策参考、学术报告、媒体宣传外,还应加强网络推广,对不涉密的研究成果在以专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呈报的同时,通过网站、微信、会议等平台及时发布,以扩大影响,主导热点问题研究的话语权。四是要重视品牌建设。品牌就是招牌,让人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你。要建立健全品牌建设的相关管理制度,从规划、维护到考核都要有一套管理办法。重视标示在智库品牌建设中的承载和传递作用,地方社科智库应在调研分析、要素挖掘的基础上,设计能够突出特色、简介明了的标示,植于决策咨询类成果的纸质或多媒体页面中,以达到读者在海量的信息载体中能够有效识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国智库如何参与改革决策?[N].北京青年报,2013-11-11.
[2] 本刊特约评论员。加快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J].辽宁经济,2015(04) .
[3] 朱旭峰。中国智库建设 10 大关键词[J].理论学习,201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