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经济学论文 > 保险论文

新时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发展的问题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6-19 共1287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 “一带一路”战略下出口信用保险业发展探究 
【第一章】基于“一带一路”的出口信用保险建设研究导论 
【第二章】国际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业务的发展 
【第三章】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现阶段业务发展现状 
【第四章】新时期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发展的问题 
【第五章】国家战略下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发展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一带一路”下出口信用保险构建研究参考文献


  第 4 章 “一带一路”战略下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发展的问题

  4.1“一带一路”战略概况

  4.1.1“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

  “一带一路”作为涉及 64 个国家,28 亿人口,20 万亿美元生产总值的国际合作开发计划,作为我国应对全球形势的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与马歇尔计划一样的,同样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多角度的视野中理解和认识其产生和发展的宏大历史背景。

  一是国际经济处于危机后复苏的重要关头。自 2007 年以来,世界经济经历了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等多重考验,各主要经济体都启动了包括非常态的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内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即便如此世界经济仍处于缓慢复苏的过程中,依然呈现出不平衡和不稳定的状态,一些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全球经济增长新的引擎依然不明朗。特别是在危机初期表现相对较好的发展中国家自今年以来出现了金融市场动荡,发展停滞等迹象,欧洲则一直没有找到彻底修复资产负债表的办法,增长乏力。在美国已退出 QE,并即将进入加息周期的大背景下,全球的均衡复苏前景难言乐观。

  二是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处于重大转折关头。国际贸易方面,世贸组织多哥回合谈判陷入僵局,以自贸区为代表的区域贸易合作快速发展,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自由贸易大市场面临挑战;国际金融方面,布雷登森林体系创立的双挂钩汇率体系已经随着牙买加协议而终止,随着全球化金融市场的形成,私人资本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宰,热钱的冲击不仅严重影响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性,而且使得各国在经济出现困难的时候损失被放大,更加难以恢复,与此同时 IMF 等机构的改革严重滞后,其发挥的功能已经难以应对市场出现的各类新问题。

  三是国际政治格局处于再平衡的过渡阶段。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大国的崛起客观上要求调整冷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增加话语权,提高对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2013 年***总书记在中美安德伯格庄园会谈时向奥巴马总统提出了构建中美间“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与现有大国相互之间如何处理好关系,正处于一个重要的磨合期。

  四是中国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体现为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等多重特点。意味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走的引进外资,扩大出口的开放路径将会出现重要调整。***总书记在 2013 年 12 月 10 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从宏观经济稳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看,加快走出去步伐是大势所趋”.

  4.1.2“一带一路”战略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

  2013 年 9 月 7 日,***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10 月 3 日,***主席在印度尼西亚提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 为双方共同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指明了方向。11 月 12 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了这一战略部署。

  “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称“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领域主要包括境外能源资源互利合作、境外农业合作、产能过剩行业和优势产业向外转移、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配合境外资源开发和铁路、公路、港口、管道等周边通道建设的基础设施投资等。

  4.1.3“一带一路”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扩大国际能源资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

  加强与能源资源丰富的中亚国家合作,既有利于弥补我国能源资源短缺,降低中国对中东和非洲石油的依赖(目前超过 70%),提高能源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也可以促进中亚国家经济增长。

  (二)有利于构建对外开发合作新通道。

  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沟通协调,有利于推动我国与相关国家落实双边贸易投资协议,促进政策沟通,拓展贸易投资合作领域,建设贸易投资平台,稳步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可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促进经贸畅通。

  (三)有利于加快同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目前,连接中国与中亚、东盟的交通走廊硬件设施仍在建设中,部分中亚、东盟国家国内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大力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海上通道建设,促进道路联通,有利于实现与周边国家及区域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同时,有利于我国大量的水泥、钢铁、基建等过剩产能加速“走出去”.

  (四)有利于推进境外农业合作。

  “一带一路”所涉及的东盟国家有生态多样、特色农业等共同特性,与我国具有“取长补短”的基础,农业合作大有可为,加大支持农业对外合作,是缓解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紧缺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方法。

  4.1.4“一带一路”战略的金融支持2013 年 10 月,***总书记在印尼访问时首次提出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构想。

  2014 年 10 月 24 日,包括中国、印度在内 21 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4 年 11 月 25 日,印度尼西亚在雅加达签署筹建亚投行备忘录,成为亚投行第 22 个创始成员国。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多边开发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法定资本金 1000 亿美元。

  2014 年 11 月 8 日,中国国家主席***宣布,中国将出资 400 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

  同时指出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11 月 9 日,在 2014 年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表示,丝路基金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亚投行和丝路基金将成为现有包括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在内的其他全球或区域性开发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是“一带一路”建设划的核心金融支撑。

  此外,截至 2015 年 1 月,中国人民银行已经与 28 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了超过2.9 万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其中多数国家都位于“一带一路”区域内,将会促进双边货币直接结算,稳定相关国家金融市场,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健康稳定的国际金融秩序。

  尽管有众多金融机构的参与,但是由于金融的不稳定性客观存在,绝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有切身的避险需求,而中国信保恰恰可以在这些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4.1.5 中国信保支持“一带一路”战略的独特优势

  风险保障方面。2009-2014 年,中国信保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别项下,累计实现项目险保额 1323.6 亿美元,占同期项目险保额的 62%;支持装备“走出去”和“产能合作”项目险保额 1794.4 亿美元,占同期项目险保额的 84%.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近年来,中国信保项目险业务支持了阿根廷基-塞水电站、埃塞俄比亚-吉布提铁路、肯尼亚蒙内铁路、博茨瓦纳电站项目(与世行合作)和中亚天然气管道(A、B、C 线)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积累了丰富经验。

  项目推介方面。通过国别整体开发等措施,丰富信息渠道,构建项目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为政府部门和银行提供项目信息。2014 年以来,通过这种方式获取项目超过 260 亿美元。

  截至 2015 年上半年,中国信保正在跟踪的“一带一路” 重大项目总合同(投资)金额达到677 亿美元。

  撬动资金方面。相对于亚洲乃至全球基础设施的海量资金需求,即便现有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和金砖银行全部加大杠杆率来提供融资,仍然难以满足,需要调动其他资金共同参与,组织联合融资。而中国信保的优势之一便是可以撬动大量银行资金支持企业“走出去”,从而可逐渐实现国家“调结构”的重要目标。

  优化财务方面。虽然亚投行、金砖银行不受巴塞尔协议Ⅲ的约束,但考虑外部评级对其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颇为重要,主流的超主权评级方法仍会关注其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等财务指标。因此对采用出口信用保险优化财务指标方面也确实存在一定需求。

  信息分享方面。近年来,中国信保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滚动发布年度全球主权国家风险分析报告,每年为国内外客户提供约 30 万份次全球企业资信调查服务,为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企业、金融机构提供了海外信用风险信息支持。

  4.2“一带一路”战略的风险与挑战

  4.2.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风险情况与面临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有 64 个,其中亚洲 43 国,中东欧 16 国,独联体 4 国,非洲 1国。根据中国信保发布的《出口信用保险国家(地区)风险分类表》的划分标准,将国家风险共分为 A1、A2、B1、B2、C1、C2、D1、D2 和 E 类 9 个等级:其中 A1 类风险最低,然后风险逐渐提升,E 类国家风险最高。D2 类国家是中国信保可承保的风险最高的国别,E类国家为限制承保国别。该分类表是综合了中国信保对各个国家相关数据和承保情况得出的国内较权威的分类表,尽管个别国家的情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总体上可以反映宏观层面的国家风险情况。,本文作者将 64 个国家的整理划分如下:

  通过上表不难看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A、B 类低风险国家占比仅为 21.8%,C、D、E 类高风险国家占比高达 78.2%,且还包括一些战乱不断的极高风险国家。总体看来,这 64 国的国家风险不容乐观。

  从微观角度,中国企业还面临着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和商业环境风险的诸多考验。根据中国信保对 600 多个保户的调查,获得了对企业影响最大的前十位风险事件(见下表)。

  4.2.2 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政治经济情况

  中国信保综合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险特点以及重点推动的项目承保情况,将蒙古、俄罗斯等 30 个国家列为首批重点推动的国家。这些国家总体经济较为稳定,主权信用评级较高,且与中国有着比较良好的关系。但是,世界风云变幻,这些国家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与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风险的变化都有可能对“一带一路”战略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作者试图将这 30 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基本情况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以便我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风险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便于定性分析各国的不同风险程度,本文作者将按照下述图结构进行分析:

  1、蒙古

  政治局势稳定。议会制,推行多党制。议会政治较为成熟,但现行政府机构臃肿,执政能力颇受诟病,存在重新改组的可能性,但不会影响民主党继续执政。长期来看,经济发展与腐败问题是执政当局的主要挑战。

  经济结构单一,高度依赖采矿业。宏观经济存在不稳定和下行风险;通货膨胀水平较高;短期偿付能力较好,中长期偿付压力加大,货币 2014 年依赖大幅贬值。国际储备可满足 3.5个月进口用汇。

  2、俄罗斯

  政治局势总体问题。总统制,共和制民主联盟法制国家。现任总统普京执政地位稳固,但政坛精英内斗有加剧趋势,可能成为影响政局稳定的隐患。

  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经济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出口,存在结构性问题,内需和外需均呈现疲弱势头,经济或陷入衰退;通货膨胀水平居高不下;卢布大幅贬值;主权信用评级存在下调风险;短期偿付能力无忧,长期偿付能力较强。国际储备可满足 13 个月进口用汇。

  3、哈萨克斯坦

  政治局势基本稳定。总统制共和国,施行全民选举,推行多党制。现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执政地位稳固,2016 年任期结束。但总统接班人问题悬而未决,是影响稳定的隐患。

  经济状况总体稳定。近年来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基本面较好,未来几年可持续较稳定增长态势;通货膨胀水平相对稳定;主权债务以长期外债为主,石油资源可为偿还提供有力保障。国际储备可满足 4.8 个月进口用汇。

  4、吉尔吉斯斯坦

  政治局势基本稳定。总统制共和国,推行民主改革,施行多党制。2010 年依赖执政联盟多次变化印发政治动荡,近期政治动荡有所改善,但动荡因素依然存在。现任总理奥托尔巴耶夫面临执政联盟内部挑战,议会中各党派间政治互信尚不健全,2015 年将举行议会选举。执政联盟内部出现分化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经济总体上存在波动。短期经济将持续增长,但动力减弱;通货膨胀压力较大;财政常年赤字,债务负担较重,短期偿付风险不大。国际储备可满足 4 个月进口用汇。

  5、塔吉克斯坦

  政治局势相对稳定。总统制共和国,施行全民选举,推行多党制。现任总统拉赫蒙执政地位稳固,2015 年将进行议会选举。境内外“三股势力”、地方武装、毒品集团制造的暴力事件是影响政局稳定的隐患。

  经济缺乏增长动力。经济短期及长期前景难言乐观,经济规模小,结构单一;面临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短期债务占债务总额的比例很低,偿付风险不大,但长期偿付能力一般。

  国际储备可满足 1.4 个月进口用汇。

  6、乌兹别克斯坦

  政治局势基本稳定。总统制共和国,施行全民选举,推行多党制。现任总统卡里莫夫执政 20 余年,地位稳固,但年事已高。近期政局出现动荡的可能性较小,未来政治风险主要集中于政权交接、社会动荡和潜在的恐怖主义威胁。

  经济状况总体较好。近年来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失业率保持稳定;通货膨胀水平较高;总体债务水平不高,短期外债负担较轻。国际储备可满足 12.3 个月进口用汇。

  7、土库曼斯坦

  政治局势相对稳定。三权分立的总统共和制,施行全民选举。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执政地位稳固。短期内政治社会保持相对稳定,未来政治风险主要为阿富汗局势所带来的外部影响。

  经济状况总体稳定。经济结构单一,高度依赖天然气和石油出口,中长期经济发展将保持稳定;通货膨胀水平较低;外汇储备充裕,几乎无外债,偿债风险较低。国际储备可满足12.6 个月进口用汇。

  8、越南

  政治局势一直比较稳定。共和制,社会主义国家。越南共产党是唯一政党,执政地位稳固。其国内主张公开选举和多党制的人权不断增多,群体性事件频发,政局隐忧凸显。

  经济总体稳定。革新开放以来,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通货膨胀压力有所下降,但上升风险依然很高;财政常年赤字且保持较高水平,主权债务以长期外债为主,长期偿付压力不大,偿付能力有保障。国际储备仅可满足 2.3 个月进口用汇。

  9、老挝

  政治局势长期稳定。社会主义制度,实行一党制。苗族武装是唯一的反对派武装,但近年来已无力对国内安全局势构成实质威胁。

  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基础薄弱。近年来经济增长超 8%,主要依靠水电和矿产,该经济发展模式将维持。通货膨胀水平波动较大。主权债务以长期外债为主,短期偿债压力不大。国际储备仅可满足 2.5 个月进口用汇。

  10、柬埔寨

  政治局势暂时稳定。君主立宪制。首相洪森地位稳固,但执政压力增加。集权与腐败、土地征用、强制拆迁、工人罢工,将是威胁政局稳定的主要因素。

  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外部脆弱性明显,国内政治环境不稳和劳资关系紧张制约经济发展;通货膨胀水平相对稳定;短期偿债压力尚可,长期偿债能力看好。国际储备可满足 5.3 个月的进口用汇。

  11、泰国

  政治局势持续动荡。君主立宪制。在军方高压下,政治社会秩序短期内有望恢复稳定,但中长期看,国内政治分歧难以调和。

  经济总体存在波动。近年来宏观经济运行呈现明显波动性,中长期来看,深刻的政治和社会分歧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风险;通货膨胀水平温和;短期外债在外债总额中占比较高,但外债规模整体可控,国际储备充足,偿付能力较有保障。国际储备可满足 7.3 个月进口用汇。

  12、马来西亚

  政治局势总体稳定。君主立宪联邦制,施行全民选举,推行多党制。短期内政府不存在更迭威胁,政权稳定性和政策连续性有望维持;反对派领导人被判入狱五年,预计五年内反对派联盟实力将趋于弱化。

  经济保持平稳增长,2010-2014 年平均增长率达 5.8%.石油是其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将影响经济增长,其他行业发展态势良好,经济整体前景乐观。通货膨胀率较低;短期和中长期主权债务偿付能力良好。国际储备可满足 7 个月进口用汇。

  13、新加坡

  政治制度完善、政局长期稳定。议会共和制,施行全民选举,推行多党制。近期公众对政府施政的不满情绪有所上升,但无明显政治风险隐患。

  全球经济危机后,经济持续增长,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经济易受外部冲击;通货膨胀水平较低,失业率处于历史最好水平;财政稳健平衡,基本无公共外债,国际储备充裕。

  14、印度尼西亚

  政治局势基本稳定。总统内阁制,施行全民选举,推行多党制。现任总统左科维为国会第一大党“民主斗争党”代表,2014 年 7 月上任,执政联盟磨合将成为影响政局发展的一大变数。

  经济状况总体稳定。经济增速放缓,中长期经济增长前景看好;通货膨胀水平上升;财政赤字保持较低水平,公共财政表现好于亚洲其他国。国际储备可满足 5.6 个月进口用汇。

  15、文莱

  政治局势长期稳定。实行“马来、伊斯兰和君主制”三位一体的政治制度,苏丹是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党派在国家政治中无影响力,无选举机制。出现大规模政治改革或实质性民主进程的可能性较小。

  国家富裕,宏观经济稳定,财政状况良好。油气是其支柱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 2/3 和财政收入的 90%都来自于油气产业。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暴跌和需求疲软拖累经济增长;为引导经济结构多元化,文莱政府对私营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支持力度增加,经济增长前景稳定。通货膨胀稳定可控;既无外债也无内债;外汇储备充足,国际储备可满足 5.7个月进口用汇。

  16、菲律宾

  政治局势基本稳定。总统制,施行全民选举,推行多党制。阿基诺三世执政优势明显,有望顺利结束任期。社会治安问题严重,“政治分肥”问题持续发酵,是影响政局稳定的隐患。

  经济状况总体稳定。经济基础薄弱,抵抗外部冲击能力有限,经济增长仍然有较大的不确定;通货膨胀压力不大;债务负担家中,但国际储备充裕,短期偿付压力不大,长期偿付能力良好。国际储备可满足 12.7 个月进口用汇。

  17、缅甸

  政治局势存在变数。联邦制,实行多党民主制。短期来看,随着改革逐渐进入深水区,“府院之争”暴露执政集团内部分化,民地武武装冲突使地方安全受到威胁。长期来看,民族与教派的矛盾将困扰其国内安全与稳定,阻碍改革进程。

  经济发展前景较好。随着政府推进改革和西方取消制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并逐渐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债务负担减轻,长期偿债能力向好,短期偿付压力小;通货膨胀严重。国际储备可满足 9.1 个月进口用汇。

  18、印度

  政治局势基本稳定。联邦共和制,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政局基本稳定,莫迪及人民党在 2014 年大选中获得绝对优势,政府执政能力较往届政府大为提升。有望加快其各项改革进程;但其正当家族化、分散化、地方化问题严重,会制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施政。

  同时,印度种族宗教矛盾突出,国内安全局势复杂,由征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也十分尖锐。

  经济近年来总体存在下行趋势。经济增速持续下滑;通货膨胀、财政和贸易赤字水平过高,但近期有改善趋势。短期偿付较有保障,长期偿付能力看好。国际储备可满足 6.3 个月进口用汇。

  19、巴基斯坦

  政治局势总体稳定。议会共和国,施行全民选举,推行多党制。谢里夫政府与“巴基斯坦塔利班”的和平谈判取得初步进展,但前景仍不明朗,巴塔及宗教派别冲突等对巴安全局势的威胁仍然存在。

  经济状况连年不佳,虽呈现复苏迹象,但面临诸多问题;持续性、结构性高通胀;财政严重失衡,外资流入大量减少,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带给国际收支巨大压力。主权债务以长期外债为主,长期偿付能力存在一定风险。国际储备处于低水平,仅可满足 1.9 个月进口用汇。

  20、孟加拉

  政治局势相对稳定。议会制共和国,推行多党制。2014 年大选造成社会剧烈动荡,短期看,民族主义党和伊斯兰大会党对选举结果的抗争仍可能重新引发社会动荡;长期看,党派对立与教派冲突仍将是威胁其政治社会安全的主要因素。

  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基础薄弱,过分依赖外部市场,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农业。长期看,经济发展受到较大挑战;财政常年赤字,债务压力稳中趋降;通货膨胀率较高;主权债务以长期为主,长期债务能力较强。国际援助是外汇储备重要来源,国际储备满足 5.2 个月进口用汇。

  21、斯里兰卡

  政治局势基本稳定。总统制,推行多党制。短期内政局有望继续保持稳定,长远看,泰米尔人权益问题将是影响政治与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

  经济状况总体稳定。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经济基础薄弱,对外依存度大,几乎所有大型项目均依靠外援兴建;通货膨胀压力有所缓解;背负沉重公共外债,短期债务偿付风险不高。

  国际储备可满足 4.2 个月进口用汇。

  22、匈牙利

  政治局势基本稳定。施行多党议会民主制。执政党为青民盟,2010 年上台执政,反对党相对弱势,总理欧尔班有望平稳度过任期。执政党民意没有票选显示那么稳固,在新一轮大选中崭露头角的极右翼政党尤比克党与执政党的关系可能对政策制定有一定影响。

  经济处于危机后恢复期,2014 年,基础设施投资以及私人消费能力提升,经济表现出色,未来几年,经济增速可能稳定在 2.5%左右。通货膨胀水平持续下降至负值,未来可能会有所回升但不会超过 3%,在美国退出量化宽松(QE)的背景下,福林面临着贬值压力,为维持汇率,央行已经宣布结束宽松货币周期,公共债务水平较高,经常账户长期盈余;外汇储备水平较高,国际储备可满足 5.2 个月进口用汇。

  23、罗马尼亚

  政治局势暂时稳定。共和制,多党制。政治转型进程尚未完成,党派纷争是政坛主要特征。腐败问题相对严重。政局短期内保持稳定,但左右共治局面仍是主要不稳定因素。

  经济状况总体较好。近年来,经济增速较快,领跑欧盟,但严格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可能会制约经济增长前景;通货膨胀水平相对稳定;外债负担较重,但已脱离危险区,以公共债务为主,债务偿付风险较小。国际储备可满足 7.7 个月进口用汇。

  24、塞尔维亚

  政治局势基本稳定。议会制共和国,推行多党制,总统和议会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本届政府于 2014 年 4 月正式组成,前进党主席武契奇担任总理,任期 4 年。加入欧盟为塞尔维亚的首要目标,入盟谈判于 2014 年 1 月正式启动。

  收到 2008 年金融危机和 2012 年极端气候灾害影响,经济出现负增长,但目前经济已稳步向好,迈入复苏发展轨道。通货膨胀保持低位运行。财政赤字、公共债务占 GDP 比重均相对较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要求降低赤字水平,并作为继续提供融资支持的条件。国际储备可满足 7.8 个月进口用汇。

  25、伊朗

  当前政治局势基本稳定。总统内阁制,议会是最高国家立法机构,施行一院制。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突出伊斯兰信仰、体制、教规、共和制及最高领袖的绝对权力不容更改。政治风险主要来自西方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压力,同时经济形势大幅波动带来的领导层之间的分歧也不容忽视。

  国民经济依赖石油出口,易受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相对有限。

  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与制裁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其经济发展的空间与活力;经济出现增速下降、通货膨胀高企等问题仍未解决,但未来有可能出现好转;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贷款难度依然较大,但出现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国际储备可满足 17.7 个月进口用汇。

  26、卡塔尔

  政治局势保持稳定。君主制国家,埃米尔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最高司令,由阿勒萨尼家族世袭。2013 年哈马德埃米尔让位于王储塔米姆埃米尔,执政地位稳固。但家族内部权力争斗是政局稳定的主要隐患。

  经济状况良好。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基本面较好且经济保持多元化发展,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通货膨胀水平相对稳定;外债规模可控,结构保持稳定。国际储备可满足 10.6 个月进口用汇。

  27、科威特

  政治局势较为稳定。君主世袭制酋长国,埃米尔是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对全国有很强的控制力。普通民众有一定的改革呼声,但总体而言,萨巴赫家族统治地为牢固,社会安全形势相对良好。

  国民经济形势基本稳定。经济增速将保持在 2%左右,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影响相对明显,但未来几年经济有望稳定增长;通货膨胀率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政府拥有雄厚的财政实力和庞大的外汇资产,外债偿付能力能够得到充分保障。国际储备可满足 7.7 个月进口用汇。

  28、阿曼

  政治局势稳定。君主制国家,禁止一切政党活动。苏丹威望较高,但现任苏丹卡布斯无子嗣,且没有提前指定王位继承人,这使其未来王位归属成为隐患;社会治安良好,犯罪率较低,但受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安全形势的影响相对明显。

  经济状况总体稳定。未来国民经济仍有望保持温和增长;高收入国家,实行自由和开放的经济政策,利用石油收入大力发展经济,大力推动产业多元化、就业阿曼化和经济私有化;通货膨胀率大幅上升的可能性很小;外债规模适中,主权偿付能力保障充分;国际储备可满足 4.6 个月进口用汇。

  29、也门

  总统制共和国,施行全民选举,推行多党制。当前面临较为严重的政治危机,各派之间矛盾冲突不断,新政府存在较大不稳定性。胡塞反叛武装长期占据首都萨那及周边地区,对国内安全形成较大威胁。

  经济呈现下滑趋势,政府收支失衡问题突出。近年来战乱使石油行业大幅减产,对经济造成较大冲击;政府赤字规模较高,2014 年财政赤字占 GDP 的比重为 6.3%;贫困问题突出,总贫困率为 33.7%;通货膨胀水平较高,2014 年通货膨胀率达 8.6%;外债规模上升,石油开采的停滞使得偿债能力大幅下滑;国际储备可满足 5.1 个月进口用汇。

  30、以色列

  政治局势基本稳定。议会制国家,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近年来政坛内部左右两翼间矛盾日趋激烈,政治碎片化严重导致执政联盟地位不稳。巴以危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解决,不能排除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再起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

  发达经济体,整体经济运行平稳,经济走势仍有望保持稳定;通货膨胀处于较低水平,未来大幅上升的可能性较小;国际储备逐年上升,财力雄厚;对外偿付能力可得到保证。国际储备可满足 10.7 个月进口用汇。

  最近,中国信保推出的《国家风险报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对相关国家进行了评价,对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对对于每一个国家发布了“国家风险参考评级”和“国家风险展望”,以综合反映一国风险水平。“国家风险参考评级”在综合分析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商业环境和法律风险四个维度的基础上,对沿线国家进行了评级,共分为 1 至 9 级(共 9 级),风险水平依次升高。

  1“国家风险参考评级”具体说明如下:

  “国家风险展望”分为“正面”、“稳定”和“负面”三个层面,“正面”表示未来一年内一国国家风险水平可能相对下降;“稳定”表示国家风险水平可能保持稳定;“负面”表示国家风险水平可能相对上升。对于中国信保第一批重点“一带一路”国别的评级表具体如下:

  针对上表内容,本文作者建议可优先考虑扩大与这 30 个国家评级较高,展望稳定的国家的合作,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工具做好引导和保障。同时,作为中国信保应密切关注国际政治、经济风险变化,及时提示中国出口企业和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相关风险,对于高风险国别业务应审慎承保并密切跟踪风险变化。另外,对于这 30 个国家以外的 34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信保也应该考虑积极推进,在认真分析和研判国别风险的基础上积极介入承保,建立对沿线国家全面的信用保险保障覆盖。

  4.2.3 “一带一路”战略面临的挑战

  本文作者认为,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面对的主要挑战就是如何处理好“发展与风险”的辩证关系,即在合理做好风险预判和保障措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落实好与沿线相关国家的具体项目或相关贸易。只有这样,才能可持续的落实好“一带一路”战略,才能避免我国在沿线国家遭受巨大的、不可逆转的损失,才能真正实现发展共赢。

  4.3 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发展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4.3.1 国别风险承担能力问题

  从上述国别风险分析不难看出,“一带一路”沿线的 64 个国家中国别风险普遍偏高,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投资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而同时也是对中国信保承保能力的巨大挑战。

  目前,中国信保的资本金约 400 亿美元左右。尽管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信保实质上是有国家财政进行兜底的,不存在商业机构所谓的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但是,根据《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通知》的规定,资本金与可承担风险间还是有一定的约束(400 亿资本金最高可承保的出口额约 8000 亿美元左右),同时,与中国信保合作的部分外资机构还是比较看重中国信保的资本金指标,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信保目前的资本金规模尚不能够完全满足“一带一路”的战略要求。

  4.3.2 避免巨额亏损问题

  尽管中国信保在过去的 10 几年的业务发展基本保持着略有盈利的状态,但是面对着“一带一路”战略项下的诸多国别风险和巨大的潜在可保项目,同时面对着国家下达的“应保尽保”的高要求,中国信保能否在快速实现承保业务规模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同时把控好风险,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如何在围绕国家宏观战略、充分保障中国出口企业和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利益的前提下,能够避免巨额亏损,保证一定程度的投资回报是难点所在。

  4.3.3 项目审批机制问题

  目前中国信保的海外投资险、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国内信用险及担保业务均为公司自行审批的业务,因业务增长的压力与需要,审批效率在逐年提升。但是,由于中国信保的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往往承保的是大型对外工程承包项目、大型机电设备出口业务,期限长,金额大,这部分业务的审批流程较长,且非常复杂。根据国家安排,中长期险项目需要经过若干个政府部门会签和征求意见环节,经统计,一个中长期项目从信保提交出去后,平均需要6 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够获批。也正因为流程如此之长,每年中国信保提交财政部审批的项目个数仅仅为 40 个左右,仅在部分特殊情形下(如 2009 年“421 专项安排”)达到过 50 个左右项目。而 2014 年中国对外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在 5000 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个数就达到664 个,而现有的项目审批效率显然与“一带一路”战略需求相差甚远。

  4.3.4 市场接受程度问题

  尽管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出口、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领域的影响力逐年提升,市场认知程度不断增加,但是,整体来看,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分险种来看:对于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而言,从企业数量来看,至少 90%以上的出口企业还是没有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

  甚至部分国有大型出口贸易企业也没有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这一方面与企业自身风险意识有关,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对出口信用保险不够了解,甚至不知道还有能承保信用风险这样的保险。对于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而言,虽然中国信保是独家经营,但是实际情况是,对于出口企业投保的主要动机往往是“要想贷款就必须投保信保”,金融机构投保的主要动机是“这个项目风险较大,自己承担不了,不敢做,得投保信用保险”,而不是从整个项目风险控制的角度自己主动想投保。这样一种动机会导致部分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存在着侥幸心理,觉得只要自己认为风险低就不需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而且视出口信用保险不是一种合理的风险对价成本,而是额外的费用和负担。可以想象,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众多的中国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将会面临的沿线国家的系统性国别风险和各种表现形式的商业风险,应该说抓紧时间进一步提升这些企业和机构的风险意识和对对信用保险的全面了解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4.3.5 出口信用保险立法问题

  当前,国际上多数信用保险发展较成熟的国家都已经实现了信用保险的相关立法工作,我国的情况则有较大不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先后开办了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本世纪初中国信保成立,整合了这一行业业务并推动其快速发展。尽管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已有了 30 多年的发展,但在立法方面却相当欠缺,国家迄今没有一部专门针对信用保险行业及从事此行业机构的法律文件,这与我国信用保险行业当前的规模影响力是不匹配的。特别是在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出口信用保险对支持中国企业安渡危机发挥了巨大作用,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信用保险行业的实践从广度和深度上均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的程度,且政府还正在推进开放短期险市场的相关措施。从推动今后信用保险行业发展、规范未来市场竞争的角度考虑,国家有必要从整个行业的层面上及时总结经验,肯定既往,增强预见,加强对这一行业的市场运作和相关机构治理的规范,以便更有效地利用信用保险这一金融手段推动国家对外经贸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定信用保险法律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